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6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评论1阅读模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六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06

MP3下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六次。请看经文: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句话的意思,是须菩提尊者听了释迦牟尼佛的指示之后,他体会到这个意思,也只有他才能够听得懂佛所说的话,所以有这样的一个表示。『唯然』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的留意,不能够轻易的看过,因为这里面的意思很深。「唯」是答应的一句话,意思完全听懂了就是唯。好比我们说一桩事情人家听懂了,我们问,你有没有听懂?回答「欸」,在古时候文雅的答覆就叫做「唯」。「然」里面意味就很深长,我们在这里略略给诸位来解释。先说这个「唯」,信之极,这是答应。礼对曰唯,就是文雅的对答叫唯;粗俗一点叫「阿」,就是这个意思,表示他明白了。唯有明白,他才真正的相信。

 

这一次须菩提尊者就在世尊日常生活当中体会到实相般若,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从世尊日常生活当中见到实相般若,也就是从一切众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见到实相般若。见到实相般若就是见到一真法界,也就是见到常寂光净土,所以在此地应了一个「唯」,若不是亲见,如何能够信之极?我们今天讲实相、一真、寂光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因为是佛经念多了,信不信?信,但不是之极。我们今天所信的是依圣言量生起的信心,换句话说,不是我们亲自见到的境界,是我们听老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不是亲证的境界。须菩提尊者在这个时候他亲自证入,《心经》里面「照见」,他是照见,所以这个唯表示他自己已经见到实相般若,已经见到真如本性,禅家常讲的明心见性。

 

「然」这个意思,里面有两重意思在。第一个,这个然表示自己快乐,为什么?过去没证得,现在证得了,「表自证不差」,经过佛给他一印证,不错,你的确是证得了。前面两个如是表示这个意思,就是这样的!佛给他这一印证,这是「庆快生平」,然是一种快乐,也就是我们平常讲法喜充满的一种表情。除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意思,「然而大众未解」,须菩提他证入了,可是别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众生没证入,没有见到,那怎么办?还是需要,「故须请详加开示」,要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详细的来开导,来指示我们。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晓得,详加开示是为众生,不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这个地方请求是为大众请法的,五种启请里面是属于利乐有情的启请。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明过,尊者他的本地是东方青龙陀佛示现的,古佛再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

 

下面这四个字『愿乐欲闻』,「愿」是愿望,「乐」是爱好,「欲」是希求,这三个字是尊者正式的代表大众来求法。如果只有愿,没有爱好,这种闻就不能够切实;如果这里面没有希求,这种闻也不够深刻。所以这三个字是一层比一层深,而且它有连带的关系。我们学佛在这个地方要注意,我们不但有愿,愿里面有爱好,爱好里面又有希望,这样的闻法修行才会不退转。所以一般初学的同修常常有个毛病,那就是进进退退,总是进得少、退得多,在这种情形之下时间久了,自己的信心就失掉,对佛法没有信心,正如佛门里有个俗语常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信心很足;学佛两年,佛就在天边,为什么?退了;学佛三年,佛化成云烟,心里面没有佛菩萨了。所以是愈学变成老油条了,对佛法愈学愈没有信心。这个原因是什么?有愿,没有爱好、没有希求,缺乏乐欲;或者虽然三个字他都有,他的心不切,心不切,所以他这个效果不很显著。这样才造成没有好的结果,闻法不能够开解,修行得不到好境界,得不到法喜,所以信心渐渐丧失。

 

尊者在此地非常了解与会的大众,大众的心无不渴仰如来开导我们,与会的大众个个人都充满信心,希求无上道。单单讲到「闻」,闻意思里头的确有深有浅,闻就是听闻。不会听的人只是听言语而已,会听的人从言语里面明白义理,不执着言词。这个地方所讲的听,是听佛前面所说住心、降心这些话,经文如是、住、降之开示。这个地方几句话诸位要特别记住,「必将得意忘义遗言」,不但我们听了佛菩萨的开示要把这个言语离开,「即文字相,离文字相;即言说相,离言说相」。换句话说,我们不要执着言语,不可以执着文字,这就是遗言。不但言语文字不能执着,再给诸位说,义理也不能执着。为什么?如果你执着经里面所讲的道理,这个道理就障碍你的悟入,你就不能悟入。言语要不要?要。为什么?它是个敲门砖,门一敲开,这个东西就不要了,敲门砖就丢掉了。义是什么?义是门。换句话说,门开了,你万万不能够呆在这个门口,你要往里面去,你要进去,登堂入室。义好比是大门,门开了,你要是止住在大门口,你没有法子登堂入室。所以这是更进一步给诸位说明,义理也不可以执着,你才能够真正悟入教理,教理是一切法都通达的,义理是一部经的道理,是通一部,教理是通一切,这个样子才能够「消归自性」,「便是言下悟入」,我们在禅宗里面常常听到有这一句话。这样才能够言下悟入,而不是死在义里(不是死在这个地方)、死在言下。死在言下,诸位晓得,可怜,死在义里同样不高明。今天几个学佛的人能够超越言义,言下大悟?这一点希望我们同修要特别的注意到。

 

请看下面经文,尊者既然有请法,佛是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下面佛给我们详细来开导,详细开导先是略说。我们看底下的题目,上面画了双圆圈,这是标题,「略示降心离相」,降伏妄心功夫就是在离相。这段文字我们也分为几个小段落来说明,底下这一段是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诸』是多的意思,菩萨的位次我们可以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后面还有十地,各皆不一,每一个大的差别里头还有许多小的差别,所以称之为诸多。『菩萨』这两个字是梵语,古时候把它翻作「大道心众生」,我们称为旧译;新译叫「觉有情」,新旧是以玄奘大师为代表,玄奘大师所翻的我们叫新译,在玄奘大师以前所翻的我们叫旧译。玄奘大师以前,翻菩萨都翻作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之后,他把它翻作觉有情,这两种翻法都好。有情就是有情的众生,有情众生有迷悟不同,迷的时候就是凡夫,悟的时候就叫菩萨,觉就是觉悟,换句话说,觉悟的有情众生,这就是菩萨。古译翻作大道心,也翻得非常之好,大道心就是觉的意思,如果不觉,哪来的大道心?大道心就是菩提心。简单的说,具有两个条件,「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有情众生,决定没有止住的,换句话说,没有休息的。念念上求佛道,自己成就;念念下化众生,帮助别人成就,这才是菩萨。

 

『摩诃萨』,摩诃翻作大,摩诃萨的意思就是大菩萨。到什么时候才称为大菩萨?我们一般习惯上讲,别教三贤以下的都称之为菩萨,登了地就称之为大菩萨,从初地以上称之为大菩萨,地前我们称之为菩萨。这个说法只是一般的说法,我们不能够执着它是一定的,因为有一些圆顿根性的人一发心就可以称之为大菩萨。像此地佛这句话「诸菩萨摩诃萨」,这句话用意相当之深,你是菩萨或者是摩诃萨,完全在你自己的发心,你心发得大,虽然你是初学,也可以当之无愧。所以佛这句话不仅是赞叹,里面含义非常之深。

 

「大」的定义,古德跟我们说有七种,在此地我们也跟诸位简单的把它介绍出来。摩诃的华语是大,具有七个意思,第一个是「具大根」,根就是根性,它具有大乘的根性。所谓大乘根性就是心量很大,他不为自己,念念他会想到一切众生,他想到自己很苦,我们自己要离苦;可是看到大众也很苦,如何能够帮助大家离苦,事事都为大众着想,这种人就是大根性的人。假如事事都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这个根性就不大;事事都为别人着想,这是大根性的人,他具有这个条件,这是先天的条件。第二,他「有大智慧」。智慧与根性有密切的关系,凡是心量大的大概智慧也大,心量小的人固然也有大智慧,可是这大智慧不能起大作用,为什么?他这个智慧是念念为他自己,或者为他的家族,或者为他自己的集团,他不能将他的智慧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地方的大智着重在用上讲,他把他的智慧贡献给一切众生。

 

第三是「信大法」,这个大法叫大乘法,他相信,这是很难得的。譬如《金刚经》里面讲的这些道理,尤其是一乘了义经典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确实很难叫人一下就相信。这种人因为他根大智大,他一听就相信;不但相信,他对里面的道理明了,他有这个能力去理解,第四是「解大理」,就是大乘法的义理,他确实能理解。解了以后他能够行,这是非常了不起,就是他依这个理论、依这个方法来修行,第五是「修大行」,修大乘菩萨行,不是修小乘阿罗汉的行,修大乘菩萨行。大乘菩萨行,诸位必须要记住,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降伏其心」,这就是大乘菩萨行,这句话在此地佛是先提出一个纲领,尊者提出这个问题,佛在此地也开示了一个纲领,往后这部经无非就是讲降伏其心。第六「经大时」,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成就的,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这个时间相当之长,他能够不疲不厌、不退转。换句话说,在时间里面他禁得起考验。最后他是「证大果」,所谓大果就是如来究竟的果地。

 

诸位要明了,一般的菩萨没有法子证大果,原因是什么?没有具足这七个条件。大果,我们一般讲是极果,就是如来的果地。如果要把这个尺度放宽一点,我们可以讲圆教菩萨初住以上都可以说是大果,像《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净土法门里面所谓理一心不乱,这就是大果。如果我们只能够证得事一心不乱,那是小果;功夫成片带业往生,这个果报就更小。我们如果期望自己在一生当中,或者是在短时间之内,我们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我们能够修到明心见性,这七个条件就必须具足。说个老实话,这七个条件哪一个人不具足?人人具足。虽是人人具足,不见得这些条件都显露、都发生作用;这个问题,里面就有障碍,去了这个障碍,这七个条件全都显露出来了。所以我们要晓得,如佛经论当中开示我们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是摩诃萨,这句话不过分,要紧的就是要去掉我们的障碍。障碍是什么?是妄心,降伏妄心就是去障碍。换句话说,妄心降伏住了,菩萨摩诃萨所具的条件你就统统都现前。

 

请看下面这一段的解释,「此经本是最上乘」,在《坛经》里面,六祖大师也告诉我们这个是最上乘法。「发心修学者,皆为大菩萨」,除非你没有发这个心,你要是真正发心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你就是大菩萨。前面讲的这七个条件,刚才说了,都有,虽然都有,有的人圆满,有的人不圆满,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如果你是真正「发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你就是菩萨,「则为菩萨」,菩萨就是这个意思。诸位看到菩萨这个名词,千万不要发生误会,一想到菩萨就会想到泥塑木雕的偶像,供奉在那里让一些愚夫愚妇们去拜拜,那就错了。菩萨是发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你要真正发这个心,一心一意的求成佛,一心一意的度化众生。

 

什么是大菩萨?要以《金刚经》来讲,知道「上成而无所成」,这个理很深,一部《金刚经》就是要跟我们说明这个道理,「下化而无所化」。这个道理留在下面经文里面我们再来详细讨论。认识「无所成而上成」,绝不退转;「无所化而下化」,自行精进不懈,化他也不疲不厌,这样你的性德才究竟,体用圆满,则为大菩萨,摩诃萨。所以菩萨与摩诃萨差别就在此地。由此可知,这是需要大智慧才能够了解诸法实相。无所成而成、无所化而化,这是诸法实相。不明诸法实相,效法佛菩萨这种修为,就叫菩萨;明白实相,效法佛菩萨的修为,这是大菩萨。

 

在这段经文,佛讲初学的人称他为菩萨。「佛称初发心人为大菩萨」,这里头有三个意思,我们应当要明白。第一,「初发心之功德不可思议」,这一点我们不能够轻视,实在讲这是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如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所说」,就是第十七品里面所讲的,佛在《华严经》里面说,初发菩提心的人,他这个功德是十方诸佛都赞叹不尽。我们对于一个初发心的人往往没有看在眼里,这是错误的。如果这个初发心他要能够保持不失,他这一生决定成佛,就怕他退心,虽然退心,但是他一念初发这个功德不得了。第二点意思,佛是「欲令人直下承当,勿失机缘」,这一条很重要。佛叫我们菩萨,叫着我们是大菩萨,意思要我们直下承当。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教那些菩萨与大菩萨的,不是对我说的,那你就是当面错过,把这个机会失掉了。聪明人、有智慧的人在此一听,佛说我是菩萨、是大菩萨,那我就应当依照佛在本经里面所开示的理论方法认真的去修学,我这一生有成佛的希望,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以错过!

 

第三点的意思,从理上来说,「万法本自平等,《华严》、《圆觉》皆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是称作菩萨,并不过分」,释迦牟尼佛称我们读诵《金刚经》发心学佛的人为菩萨,的确不过分,所以这句话里面有很大的鼓励作用。「是知学佛,应当发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而大菩萨行之最初起步,就是降妄心」,这一句要特别的注意到,就是降伏妄心。所以须菩提尊者在此地代我们这一问,问得好!这一问真是把菩萨修学的关键问出来了,这部《金刚经》就是说这桩事情,也是诸大菩萨们修学关键之所在。正如古德所说,「但求息妄,莫更觅真」。为什么?起了一个觅真的念头,那就是妄念,那就是障碍,这一点我们尤其要注意到,的确是大修行人关键之所在。

 

「降伏其心,是令妄想不起,亦是使不觉者觉。」既然这四个字不但是《金刚经》关键的中心,实在讲也是大乘佛法的中心,是整个佛法的中心,经里面屡次的提示,我们也一再的强调,这四个字太重要了。须菩提尊者在启请的时候,他先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没有先答「应如是住」,没有先答这个,而先谈降伏者,这是什么意思?不先答第一问,先答第二个问,这里面意思当然就很深,在此地我们分成几点来说明。

 

第一,「初发心的人」,诸位要记住,因为讲到初发心我们人人都有份,我们现在正是一个初发心的人,「功夫下手处就在降伏」。所以刚才我说了,古人讲「但求息妄,莫更觅真」,但求息妄就是此地所讲的降伏其心,就是降伏的意思。「果然能够除一分妄心,真心就显一分,妄尽情空,则真心显露无遗」,成佛之道不过如是而已。「信位」,初发心是在十信位,初信到十信这初发心的人,「故不必言住」,所以须菩提问的应云何住,佛不先跟他说怎么去住、真心如何去安住,先不谈这个问题,初发心先要降伏妄心。

 

第二点,真修行的人,「真修行者,自初发心至等正觉」,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亦只是降伏而已」,这一点诸位千万要记住。成佛以后怎么样?成了佛以后也无住。所以我们心里先要求一个如何安住,这个念头不是一个正确的念头。假如是个正确的念头,佛为什么在本经里面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在这里开悟的,没有住!如果说有一个住,住是一个止相,是一个死的现象,不是一个活活泼泼的。所以佛法只有行没有住,成佛也是有行没有住,「如世尊之所示现吾人者」。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所示现的每天还是到舍卫大城托钵,并没有示现闭关,并没有示现住茅蓬去禁足,没有。佛所示现我们这四十九年,到处弘法利生,哪个地方请他,他就到哪个地方去说法,可见得他住在哪里?他是无住之住,这是佛菩萨之住,所以他住在正智的里面,他住在大智慧里面,而不是住在某一个所在,不是住在某一个境界里面,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思之,思之!须菩提尊者他在这里开悟了,他哪里不晓得?他当然知道。他这一问,佛这一发明,要紧是告诉我们,从我们初发心就把我们导向一条成佛的正道,不是邪道,导向一个成佛的捷径,不走迂回的道路,所以这部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第三点意思,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注解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除降伏外,别无进修之法」,这一点真正是一语道破。江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他老人家示现给我们的是教宗般若,就是在教理他是崇尚般若经典,实际上就是这一部《金刚般若》;行在弥陀,他自己的功夫是念佛求生净土,是把般若智慧完全运用在念佛法门上,这在末法时期来讲是非常有效的修学方法。《金刚经》文字不多,只有五千多字,便于受持,义理圆满。正如同老居士在《讲义》一开端所指示出来的,佛法的精要在大乘,大乘的精要在般若,般若的精要在《金刚经》。由此可知,这一部《金刚经》在整个大乘佛法修学上的地位,它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一宗、无论是哪一派,可以说没有不尊重《金刚经》、没有不读诵《金刚经》、没有不讲解《金刚经》的,所以这部经在我们中国这个地区,大家把它看作佛门里面第一部经典,而本经实在讲也真当之无愧!这是希望我们大家要特别的留意,希望对于经义要能够深入深解去体悟,对我们的修学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请看下面经文: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一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必须要熟读,要牢牢的记住,因为关系我们修学的观照功夫,所以希望大家把这段经文要多念几遍。下面我们给诸位解释『众生』的意思,因为佛在此地讲「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包括范围非常的广泛。底下举九个例子,从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胎卵湿化实在讲就是把一切众生之类三界九有全都包括了。先讲众生,众生的本义一定要了解,这两个字它本来的意思是讲「众缘和合而现的生相」;引申的意思为「数多类繁」,这是引申的意思。现在有许多人把引申的意思他明了了,本义他不清楚,殊不知本义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晓得它是众缘和合而现的生相,现生相即非生相,为什么?他没有自性,凡是缘生的就没有自性,当体即空,这个意思下面我们再跟诸位来说明。

 

先讲本经佛告诉我们九类生,这就是三界九有,总纲领在此地。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九有是九类生的状况。我们先看前面四种,前面四种是普通通俗的说法。「卵生」,像鸟类,家里面养的鸡鸭鹅,这些都是属于卵生,卵生里面包括湿、胎、化。卵生是蛋,蛋里面是湿,里面蛋黄蛋白是液体,渐渐它在里面变化,它变的有胎,所以卵生里面它有湿生的意思,有胎也有变化,所以四种生态卵生它全都具足。凡是全都具足,我们一般讲比较是下等一级,就是说它需要的条件多,它需要四个条件,胎卵湿化这四个条件它都具足。讲到「胎生」只要三个条件,卵生是四个条件,胎、湿、化、卵它都有,胎生是三个,有湿、有化、有胎,它不需要卵,这个就比它要高级。「湿生」,它里头有变化,这个也有一些动物它是这样的一个条件。「化生」,是比较特殊,它是无而忽有,像诸天都是化生的,它不需要住胎。

 

讲到胎卵湿化,这是把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空界),把三界九有全都包括了。九有我们讲九地,欲界算一地;色界有四地,就是四禅;空界就是四空天,算四地,所以是全部都包括了。如果更细说,下面这两句又有特殊的情形,我们看底下,『有色』,它虽然没有欲,这是讲色界四禅天,五欲他离开了,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他不执着了。但是我们要晓得,并非没有这个境界,虽有这个境界,他没有心,没有五欲六尘的执着心,没有五欲六尘的分别心,分别执着没有了。但是他还分别一切的物质,就是色法,他还有这个分别,还有这个执着,他还执着有识。实际上识就是八识,我们讲的情识,或者讲识心,他有这个。因此在三界里面他超出欲界了,称之为色界,这是四禅天。

 

更高一层到无色界,『无色』,他对色也没有分别执着了,没有这个念头,所以他色身没有了,这个时候只有神识。神识我们现在一般讲精神的世界,这个无色界是精神的世界,俗话讲灵魂,这个识就是我们中国人俗称的灵魂。这个东西真是非有非无,你说它没有,它有;你说它有,它又没有形相,为什么?它没有色相。『有想』,有想是什么?第六识跟第七识有的时候还会显现,这是四空天的境界。到『无想』,六、七识已伏了。诸位晓得,不是转变,如果转变那就变成第六识转变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体。它没有转识成智,只是用甚深的定功把这两个识伏住,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变成无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不是真的,暂时伏住而已。最高的这一层,就是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这个意思不能说他有想,也不能说他无想,为什么?因为他是八识半伏的状态,并不是真正转识成智。假如真正的转识成智,那就不是凡夫位,那就入了圣人的位次,不是凡夫。这一点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必须要晓得,必须要知道。

 

大乘的修学最要紧的是在转识成智,所以古人常常教给我们,读经要在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是很重要的原理。所谓转识成智,诸位要晓得,识就是妄想,妄想是不能够断掉的。为什么说不能断掉?因为妄心跟真心是一不是二,妄心要断掉,那真心就断掉了,诸位想想真心能不能断得掉?断不掉的。所以讲到降伏,最高的降伏是转变,转烦恼为菩提,转妄念为真性,如此而已。转分别心为妙观察,转执着心为平等性,这两个识一转,阿赖耶自然转为大圆镜,而前五识也自然转为成所作。转八识成四智,释迦牟尼佛所表现的是最好的榜样,在这一会就是被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

 

佛在这一段的开示,他的意思,也就是他的目的是要教我们了解众生的本义,了解之后,这个意思就是要我们生起观照的功夫,我们才能够真正得到修学殊胜的功德利益。「此说目的在令吾人明了众生本义」,前面本义就是众缘和合而生,最要紧的是「进而观照不生」,观照这个,也就是要证不生的道理,以及「当体即空之理」,这一段经文用意是在此地。所以本义里头所显示的缘合,众缘和合,就现出这个生相,「缘和现生,缘散现灭」,缘要是散了就现灭,可见得生本不生、灭亦非灭,说生说灭都不是事实的真相,所以显示出一个什么道理?「当体即空」,显示出这么一个道理。

 

佛在经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教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来。譬如经里面「讲六道」,说六道什么意思?「欲人明轮回之理」,无非是教我们明了轮回之理。也有讲十二类生,譬如在《楞严经》里讲十二类生,比我们此地讲的还要详细,此地只讲九种,十二类只讲了九类。「讲十二类生」,目的是教我们明了「十习因六交报」,习是习气,习气叫习因,交是讲交互,也就是我们平常讲因缘果报,或者是说因果报应,是教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本经佛给我们说九类生,真实的用意是「使人明了众生何以不出三界」。为什么这么多人修行,一心一意想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为什么办不到?「必知无明二执为障」,二执就是人我执、法我执,或者简单的称我执、法执,必须要晓得,你有无明,你有我执、你有法执,这是大障碍。这种障碍要是不除,不能入涅槃,也不能度众生。换句话说,入涅槃是自己自成就,度众生是他成就,这是我们应当特别留意的。我们要想自己成就证入大涅槃,要想利益一切众生,首先我们要去两种执着,这两种执着去了之后,才有破无明的希望。

 

讲到众生,包括三界九有,不出一个是欲,一个是色,另外一个是情识,这三桩事情是说明三界六道这样广大的范围,这里面一切众生无法超越,就是这三桩事障碍了。我们在表解里面来说明这个事实的真相,这是讲三界六道里面,「众生种类繁多,不出识色欲三事」。因此,自觉觉他,决定要「断淫欲」,你能够断淫欲。为什么特别提出淫欲?这个地方诸位要记住,要特别看清楚,淫欲之「淫」不是女字旁的婬,诸位要记住这个淫是过分,对于欲望的追求过分了。譬如我们一般讲的下雨,雨水下得太多我们叫淫雨,就是太多、太过分了。这个欲是财色名食睡都包括在里头,五欲,七情五欲,如果是过分就叫做淫。断淫欲,在世出世间法里头都说知足常乐,知足就不过分,这是教我们无贪瞋,要断这个。贪瞋痴是三毒根本烦恼,头一条要断欲。世出世法里面我们绝无贪求,随分过日就好。正如同大经里面所讲,「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随缘消旧业就是知足。样样都知足,事事都知足,没有不知足的,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绝不有过分的希求,不但对于世法如是,就是弘法利生也是随缘尽分,而没有任何希求,这就是断淫欲。

 

第二「不取色相」,色相是一切物质、一切的物相,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你能够断淫欲就超越欲界,你要是不取色相就超越色界。第三,要晓得「转识成智」,假如没有这一条,断淫欲,你超越欲界,你在色界天;不取色相,你超越色界,你在无色界天,你出不了三界。你这两条做到了,你无贪瞋,但是你还有愚痴,所以你出不了三界。假如你能够「转识成智」,痴也断掉,这才超越三界,可见得这个很重要。你现在为什么不能够转识成智?说老实话,你淫欲没断,你色相还在取着,你怎么能转识成智!你要想转识成智,先断淫欲,先不取色相,才能做得到这一条。做到相当程度,「妄尽情空,业识既转」,妄是讲妄想,妄念尽了、没有了;情是讲情识,空了,业识就是阿赖耶识,既然转了,转变为大圆镜智,这个时候「生灭心灭,寂灭现前」,这个境界就叫做涅槃的境界。妄尽情空,业识既转,生灭心灭了。生灭心灭了,这个境界就是佛与大菩萨们的境界;换句话说,也就是转凡成圣,所以寂灭就现前。

 

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有无生法忍,有寂灭忍,生灭心灭了就是无生法忍,寂灭现前就是寂灭忍。如果照菩萨断证的地位上来讲,像《仁王般若经》里面所讲的,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菩萨所证得的,寂灭现前是十地等觉与如来果位上所证得的,这个才叫做无余涅槃,无余涅槃是佛自己受用的境界。讲到涅槃,经上说到无余涅槃,我们在这里给诸位解释什么叫无余涅槃。这个地方所解释的是大乘教义,与小乘的说法不一样,小乘的说法说得浅,大乘这个意思说得深、说得圆满。断枝末无明,就是见思烦恼尽了,叫有余,所以跟小乘不一样,小乘人在这个境界里面他还有身体在,叫有余;他不要这个身体,灰身灭智了,叫无余,但是他都是断枝末无明,有余无余都是在这个境界。大乘则不然,大乘人见思烦恼断尽了,你还有尘沙、无明没有断,所以称之为「有余」。必须「断根本无明,业识空」,业识就是阿赖耶识,业识空了,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就是业识空,业识空不是说业识没有了,是业识转变为大圆镜智,也可以说业识没有了,所以叫做「无余」。这个境界是佛自受用的境界,是我们自觉的境界。

 

「佛之化境」,这就是觉他,化就是化度众生,教化众生的境界,这是「他受用境」。他受用境界是什么?这是「无生得度」。这个境界妙!佛一天到晚度众生,实无众生而得度者,这个意思是什么?众生都是因缘和合而现的生相,没有自性,「缘生无性」,他的真实相是「无生无灭」,一切众生本来无生无灭。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六祖见到了,这句话是六祖亲自见到、亲自证得。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证得,我们对于这句话还很怀疑,为什么没有生没有灭?我们看到一切都是有生有灭,有情的众生有生有死,植物跟矿物都有生灭,为什么说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是真相,我们没有看到真相。

 

「性平等,相虚妄」。性平等,无生无灭;相虚妄,缘生无性。缘生无性,相虚妄;无生无灭,性平等,所以佛虽然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这个道理。「涅槃本有,非从外得」,这是我们必须要明了的。明白这个境界了,佛度不度众生?天天度众生。虽然天天度众生,度即无度、无度即度,佛是积极不是消极,天天在做,做就是无做。这个意思我们不能错会,如果你错会了,度就是没有度,没有度就是度,那我天天就不度了,不度就是度,你就把意思解错了,那是要堕落的。你看佛多积极,菩萨多积极,所以这句经文里含的有无量义。

 

古德教给我们有「五义作观」,这个意思就是教我们要「明了实无众生得灭度」这桩事情。实无众生得灭度,这就是教我们观照无生无得的道理。五义实在是非常的巧妙,它教我们作观,作观就是教我们要想这个道理,要去想这个道理。第一个观法是「缘生」,我们明白众生是因缘和合而现的生相。要是以我们人来说,诸位要晓得,一个人看自己不容易看清楚,如果我们看别人,比看自己要容易得多,所以大乘善巧的方法是教我们看别人,把别人看清楚了,回过头来看自己,自己跟别人没有两样。因此我们在作观的时候,就在境界当中用功夫,用什么功夫?用观照的功夫。我们见一个人,这个人无非是四大五蕴和合而现的假相,既然晓得是四大五蕴所现的相,四大五蕴是众缘,众缘和合而现的相,换句话说,他就没有自体,当体即空,所谓众生又在哪里?这个人是这样,回头想想我自己,我自己这个身又何尝不是四大五蕴现的假相,我们自己这个众生又在何处?从这个地方去观想,我见、我执不须要去断,自自然然就淡薄,自自然然就没有了,这个方法很巧妙。

 

第二个观法就是「同体」,我们自己与一切众生的确是同体。这个境界比较难体会,所以我们常常用梦境来作比喻,但是要很细心才能够体会一个彷彿的境界。当我们作梦的时候,整个的心变成梦境,梦境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整个梦境,在梦境里面有自己,也有别人,也有山河大地。如果你一旦觉悟了,梦里面自己是自己,别人还是自己心变现的;不但梦里面别人是自心变现的,梦里面的山河大地、日月虚空,哪一样不是自心变现之物?所以古德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同体。经上常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有如梦境宛然,如果诸位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你的大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生起来。

 

第三个意思「本寂」,这个意思就是,所谓众生乃是缘合假现的相。这五个意思诸位必须要记住,因为在你生活当中常常会提起观照,所谓观照就是要有这种想法、要有这样的看法。常常能够提起这个想法、这个看法,你自然就能够入道。从性上讲,本来无生,本来无灭,哪里还有什么涅槃不涅槃?这是本寂。

 

第四个看法就是「无念」,实在是无念。无念这个意思从什么地方显示出来?就是从前面这三个意思,缘生、同体、本寂。由此可以能够觉悟到,虽然我们见有众生,见有众生证涅槃,这种见解如果你要是起了分别执着,那就错了。为什么?就好像你在作梦,梦中有你自己,有许多境界,有种种这些活动,都不是真实的,不是真有。真的,真的没有生灭,为什么?本来无生,当然就本来无灭。众生无,得失也无,无众生、无得失,一切妄念本来无有。本无一切妄念,诸位要晓得,这个时候正念就现前,你的见解才是正确的。

 

最后一条讲「平等」。正如同佛在《华严》、《圆觉》里面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怎么不平等?所以说生佛平等,万法一如,经里面常讲,「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我们在本经、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过,众生是要自悟、自修、自断、自了、自证,佛菩萨、善知识只是为他做增上缘而已,其余的帮不上忙。他成佛是他自己成佛,佛何尝度众生?这句经文里面显示的意思,佛要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佛的悲愿,一天到晚在做这个工作,讲经说法劝勉大众,为大众做增上缘。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灭一切烦恼,度生死之岸,他自己成就的,他本来成就的。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个意思,效法佛菩萨。这个地方诸位能够体会到,你才晓得世出世间最积极的是发大心、修大行、证大果之人。如果说学佛是消极的,那他错了,那是真正的误会。所以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应如是降伏其心」,只要你发广大心就是降伏。

 

我们继续看这一节的要义,这一节经文重要的意思义趣。第一,「真妄同体」。真,诸佛如来;妄,六道众生,同是真如本性变现的相,这个相是在的,不是不在,这个相是同体变现。就好像我们作梦,我们作梦还梦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真,我们自己凡夫是妄,但是梦里的自己、阿弥陀佛都是你自己心变现之物,同体。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跟我们自己以及六道群灵全是自己真如本性变现之物。「离相是大而化之」,离相是什么?不着妄相,也不着真相,真妄都不要执着。这个心大了,这个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的心,把这个心量拓开了,就是大而化之,与法性就相应。真妄都不执着,为什么?晓得都是自己真心所显现的。这是从理体上来说,教给我们必须要把心量拓开,才能够把所有的界、所有的障碍化除。

 

第二个意思是「发大心便能化」。大而化之,怎么化法?教给你发大心,发大心就能化,大心就是菩提心,你要不发菩提心就没有办法,你必须要懂得发菩提心。第三,「须知转移默化之理之法」,必须要晓得,转移默化的道理、方法,这个非常重要。这些道理、这些方法在大乘经里面都有,如果你大乘经看得少,或者没有机会看到,本经就具足这些理论与方法,对于《金刚经》你要特别留意,要特别用心来听。第四,「闻法要在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你要能够把握住这个纲领,你的修学必定有受用,必定有成绩。第五,「遮照同时为因,则得寂照同时之果」,遮是定,照是慧;或者我们平常讲止观,遮就是止,照就是观,寂是涅槃,这个地方照,这是讲果地上,这个照就是菩提。你能够修因,因地正确,菩提涅槃的果也是同时具足。这一点我们要明了,本经实在讲也具足这个道理。最后一条,「悲智具足,福慧双修」。这是佛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时时刻刻开示我们、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的,我们不可以偏在悲里面,或者偏在智慧上,或者是偏在福上、偏在慧上,偏就有障碍,一定要具足、要双修,菩提道上障碍就少了。换句话说,障碍少,修学就一帆风顺,容易成就。这是经里面所含的义趣,如果不细心去体会,不容易看出来。

 

这段经义、义趣我们明白了,要紧的就是怎样把它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换句话说,把佛所说的这些道理、这些境界变成我们自己的受用,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就叫契入、就叫证得,证得必须要用一番修行的功夫。修行的功夫对我们来讲,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在此地我们当然要把修行要领提供给诸位,提出来之后,希望诸位能够真正的得到受用,希望诸位真正能够得到修学的帮助,这是我们研究讲解《金刚经》的目的之所在。下面这一段就是要讲这一小段经文修行的要领,今天时间已经到了,下一次我们就接着这个题目来贡献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7日08:48: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95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