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集) 1983 档名:09-014-000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二讲。
上一次讲到玄义里面的第四段论用,本经是「以离相为力用」。在这一段我们要特别注意到,那就是所谓离相并不是讲我们一切相都不要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教我们「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所谓是即相离相。由此可知,相在不在?相在。离是什么?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所谓离相不是离外面六尘的色相,而是离虚妄分别执着的情相。所以本经里面佛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乃至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们要从这句话里面去体会。
佛又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们试问一问,在境界里面有没有我?当然有个我,不能说我没有了;有没有人?自然有人。佛当年弘法利生,确实有佛的自身,也有与会听经这些大众,由此可知,六根、六尘、六识这些色相它确实存在。佛又为什么说,「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四相是什么?这个四相是你概念当中的分别心,如果你是个菩萨,就是你是个觉悟的人,你还真正有我人的分别、有众生的分别、有寿者的分别,还有这许许多多的执着,那你就是迷惑颠倒,是这个意思。我们中国的老子都讲得很清楚,在第一章里面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由此可知,这个境界与《金刚经》里面菩萨离四相的境界是相同的,这是文句上不一样,事实是没有差别的。
再讲到一个菩萨从修因到证果,此地希望大家也特别注意到,「唯凭化度众生」,不化度众生,他就没有办法修因,这个修因我们平常讲修行,就是没有法子修行,要想证果,一定要修因,修因就要度众生,「以众生为体性」,为体为性。我们要问,众生是不是体性?是的,是体性。众生的范围包括得很广泛,不但是一切有情,一切无情的都包括在里面,《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那怎么不是本体,怎么不是真性?这个就叫做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变现出为一切众生相。我们把性体比喻作金,把一切众生比喻作器,古人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意思要是听不明白,我们再举个比喻来说,好比人作梦。我们在作梦的时候,我们把众生当作所变现的梦境;体性就是能变梦境的心。当你在作梦的时候,你的心整个变成梦境,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就是这个真心,心与梦境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以众生为体性,不是把众生当作体性,因为众生本来就是体性,所以见性的人头头是道、左右逢源,道理就在此地。要紧的是「能去分别之相」,可见得前面所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分别之相,这个是概念里面的相、抽象之相,这是彻底虚妄的,必须要把它离开,要在化度众生里面不着化度众生这个相,那就对了,所以离相是这么个离法。
晓得这个原则了,我们用四摄法。四摄法第一个是布施,以这四种方法来摄受一切众生。第二个是爱语,这是接引大众的。「布施」是于众生有恩惠。你要不布施给他,换句话说,于众生没有恩德,要想得到众生的拥护是很难的。为什么要得到众生拥护爱戴?无非是要令他欢喜听闻佛法,依照佛法修行,破迷开悟同成佛道而已。所以学佛首先要学布施,四摄法里第一条是布施,六度里面第一条也是布施。第二「爱语」,爱语是所用的言词要叫众生一听他能够欢喜接受,不会拒绝、不会排斥,乐意的来接受,来信解修行,所以爱语非常重要,这是言语。第三是「利行」,所有一切的造作都是于众生有利益的,不但在眼前有利益,而且有深远的利益。佛门里面所说的利益,不但是今世,还求来世利益,还要求后世利益,换句话说,它是永久真实的利益,这个叫利益。第四条是「同事」,所谓同事是与众生做相同的事,当然这是指一切有情众生,与他做相同的事,绝不舍离众生。如果要是舍离众生,诸位想想,你怎么能度他?换句话说,你怎么能够帮助他?你要帮助他,你一定要一天到晚跟他在一起,要接近他,不能够舍离他,这样才能成就。也许要问,如果这个人是善人好人,我们跟他相处没有问题;如果他是恶人,我们跟他相处就相当困难。其实你要是这种态度、这种想法,那你就错误,为什么?因为善人善的境界,你自己以为容易相处,实在上它的苦难往往比逆境障碍还要来得深重。为什么?因为在顺境里面你起贪爱之心,生烦恼,换句话说,你二六时中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你所生的是烦恼,你所增长的是无明。如果在逆缘逆境里面,你心里常常有恨的意思,有不平的心,这个也是错误的,也不是正常的,也是烦恼。大家晓得起不平的心、起怨恨的心是烦恼;你生欢喜心,起贪爱心,又何尝不是烦恼!可见得这个事情是一样的,不是两样的。修行人要在境界里面,或者在物质环境、在人事环境里面,修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这是修行。
古人笔记里头记载有一段小故事,在明朝云南的地方,在镇南关之外,有一个屠夫,就是杀牛为业的,有一个屠夫姓赵,名字记不清楚了。他有一天要杀一条母牛,忽然找不到刀,杀牛的刀不见了,他怎么找都没找到。以后看到旁边一个小牛,就是这个母牛所生的小牛,在旁边哭,流眼泪。这个赵屠夫生气了,刀到处找不到,拿鞭打小牛,这个小牛站在地上起来了,起来一看,刀在这个小牛的地下。赵屠夫忽然感悟了,这个小牛晓得今天要杀牠的母亲,所以把刀藏在牠的身底下,于是他就很受感动,从此之后不杀牛了,改行,把母牛跟小牛带到山上,自己去种地修行。他常常念这句话,「熄去心头火,要见吕洞宾」,吕洞宾是八仙之一,这个心头火是瞋恨,常常念着这个,所以这个人也很不容易,真正觉悟回头是岸。有一天有一个道士从他山上茅蓬经过,赵屠夫见到这个道人非常欢喜招待他,就煮了茶来供养他。这个茶具是古董,是非常名贵的古瓷,这个老道不小心把茶壶给打破了。赵先生一看到这个情形心里就不高兴,虽然没有发脾气、没有说话,面孔上已经摆出来,不太高兴,这么名贵东西,我请你喝茶,你怎么不小心给我打破了,话虽然是没有说,态度显出来了。正在这个时候,老道忽然不见了,再仔细一看茶壶完完整整的在这个地方,茶壶旁边有个字条,写了两句话,「洞宾方才到,心头火又生」,诸位想想,好不容易,这个赵屠夫一看,后悔莫及,原来刚才那个老道就是吕洞宾,故意把茶壶打破,看看你还生不生气。可见得赵还是被境界所转,这个心爱的瓷器被人打烂了,心里马上就有一念不高兴的意思在,这是讲一个普通修道的人。
学佛的人要断烦恼,像六祖大师一样,惠能心中常生智慧。我们想想我们自己修行,还自己认为自己功夫不错,其实怎么样?天天生烦恼,称心如意的事情喜欢得不得了,高兴,高兴是烦恼。真如本性是清净不动的,像六祖所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心为什么会在境界上动念?心不动,外面境界也不动;心动了,才看到外面境界有动。所以菩萨在一切众缘(就是众生境缘)当中「用四摄法」,四摄实际上就是六度,修什么东西?「行法忍力,而得解脱」,用四摄法行法忍力。六度里面忍辱波罗蜜是个中心,唯有这样一切都能够忍,忍就是力,忍就是不动心,这样才能够得到解脱,「合于无住」,前面讲本经是以无住为宗旨,才与宗旨相应。共趣,我们共同趣向般若实智、般若实体,「成就三德祕藏」,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这是本经的大用。
第五、「判教」。向下是最后一段,讲判教。说到判教,我们这次讲是用天台教义来说的,天台判教有五时八教。哪五时?此地简单跟诸位写出来了,第一「华严时」。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像我们现在办学校一样,可以把它分成五个阶段。但是我们世间办学校,譬如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是一层比一层高。在佛法里有个很特殊的,就是第一时华严时是最究竟、最圆满的。这个意思我们可以从一个比喻上来讲,好比开百货公司,老板头一天开张,把他所有的这些货物全部都展示出来,像个展览会一样开幕展览。这个展示会必须得有内行的人他才能识货,才晓得这些货色的优劣,才知道它的价值贵重。佛一成道之后,把他所见所知亲证的境界统统和盘托出,可惜我们肉眼凡夫完全不识货,好像百货公司老板一样,东西统统展出了,人家不识货。不识货,那怎么办?好,贵重的东西统统收起来,金刚钻他认为是玻璃球,水晶、琉璃、玛瑙他还以为石头比那个还要珍贵,那有什么法子!所以把这些最高的东西、最真实的东西统统收起来,然后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众生程度应机说法,这个就是第二个时期「阿含时」。
阿含讲什么?讲人天小法,这是第二个时期。好比办小学,这是最圆满的学问现在不谈了,最圆满、最究竟的我们暂时不说,放在一边,先办小学,讲小乘法大家很容易接受。小乘法讲的时期也相当之长,到这个阶段看看大家差不多了,再往上一提升,第三「方等时」,讲方等,方等是大乘,由小乘再入大乘。阿含跟方等合起来是二十年,换句话说,二十年之后,程度已经有相当之高,这才讲到佛法中心的部分,那就是第四「般若时」,般若一共讲了二十二年。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在一代时教里头,般若占的时间最长,当然也是他教学里头主要的部分。第五「法华涅槃时」最后是讲《法华经》,《法华经》讲了八年,所以二十年加上二十二年、再加上八年,是五十年,我们通常讲四十九年,佛说法四十九年。《法华》之后,《涅槃经》是一日一夜所说的,说完之后,佛就圆寂,离开我们这个人间。这是五个时期。《法华》的教义跟《华严》相同的,到这个时候大家能认识真实的宝藏了。因为《华严》、《法华》有两个华,古人就有二华堂,二华就是指《华严》与《法华》,这在佛法里面都叫做经中之王,根本法轮,这个才谈到根本。所以说舍末归本,归到这个根本上来,这是五时。五时里面本经是属于第四时,就是般若时。
八教也要跟诸位简单介绍一下,八教里面有化仪四教,仪是仪式,就是教化的仪式一共有四类;还有教化的方法也有四类。化仪四类有顿教、渐教、祕密、不定,这个四教诸位必须要晓得,不是教有四,实际上是人有四。有的人根性很利,就用顿教的方法;有的人根性比较迟钝一点,就慢慢来,逐渐把境界往上提升;还有一种,他祕密当中修学的。譬如罗睺罗尊者,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他年岁小喜欢玩耍,他真修行,但是他修行的时候别人看不出来,看到这个小孩一天到晚在玩,实际上他玩的当中他修行,佛晓得,他是祕密在修行,很认真在修行。第四根性不定,根性不定教的方式也就不一,这样才能够相应。
化法四教,第一个叫三藏教,我们通常叫藏教,这是对初学的;第二叫通教,通教就是前面通三藏教、通小乘,后面通别教、通大乘,也通圆教,它前后都能贯通,这是大乘的开始;别教是专门大乘,不通小乘;圆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四教里面,本经教义高深,唯次于《华严》、《法华》、《涅槃》,仅次于这三部,可见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佛门它有相当高的地位。至于江味农居士他老人家就把它提得太高,他说这个经的教义是「至圆极顿,无上醍醐」。换句话说,他老人家把这个经看成与《华严》、《法华》、《涅槃》是平等的,这就是把这个经的地位真正向上又提了一层。五重玄义简单跟诸位介绍到此地。
除这个之外,我附带将谛闲老法师跟江味农居士他们对于这部经的判设,概略的提出来给诸位做个参考。因为这部经在中国确实有它特殊的地位,像前面所介绍的,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无论是修学某一个法门,几乎没有人不读《金刚经》。不但佛门受持《金刚经》,连这些道教,甚至儒家一切些读书人都念《金刚经》。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对它多了解一些,对我们无论在解门、在行门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谛闲老法师是近代天台宗的大德,他是倓虚老法师的师父,他在这部经里面给我们所举的玄义当中,主要的几个部分我们只取了三条,就是体、宗、用。谛闲老法师在《金刚经新疏》里头给我们指出来的,他说:「此经以第一义空为经(金刚经)所依之正体」。第一义空是真空,也正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法即无法,这是第一义空。「以发菩提心为此经之妙宗」,这句话他老人家也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前面我们讲的是以无住着为宗旨,无住着的心就是菩提心。凡夫的心不能叫做菩提心,因为凡夫着有;声闻缘觉的心不能叫菩提心,因为他着空。由此可知,心有执着,这个心就是迷,不是觉。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我们在《楞严经》里面读到,《楞严经》佛给我们说二乘人的境界,所谓是内守幽闲,你看有个守,这个守就是执着、就是分别,他分别执着幽闲,所以他的心不是菩提心。必须到心在一切法里面空有都不执着了,这个心就是觉心,就叫做菩提心。本经以发菩提心为宗旨,跟我们前面所讲的是同样的意思。第三是「以无住生心为此经之大用」。我们前面讲这部经的作用是离相,离相就是不住一切相,所谓是「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这就是无住生心。这种说法是谛老给我们讲的。
我们再看看江味农居士他老人家,在《金刚经讲义》玄义当中给我们开示的是些什么。江居士可以说得上是近代《金刚经》研学的权威,他是以毕生的经历写出这一本《金刚经讲义》。他老人家给我们讲的这个三条,「以生实相为体」,与我们此地所说的法即无法,那就是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无法就是无相,法就是无不相,可见这个意思也相同。宗旨里面他老人家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两句话比较容易懂,也很契合以无住为宗旨,无住是讲离一切相,发菩提心是修一切善、离一切相,也统统都包括了。离相修善,这是本经修学的宗旨。讲到作用,他说以「破我执、灭罪、成就如来为用」。这个讲法使我们更容易体悟,更容易明了。前面我们讲离相,或者讲无住生心,虽然讲得很正确,我们听起来不大容易体会,江居士这个说法,我们一看就能够明白它的大意。从这三种说法里面,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看,这是大家要特别留意的,那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要用智慧的力量来破我执,为什么?我执要是不破,我们的罪障就无法消灭,我们想灭罪只有灭罪之名,而无灭罪之实。我执要是照破了,像观自在菩萨在《心经》里面所说的,以甚深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不但是我执破了,连法执也没有了,这才将一切罪障消除得干干净净,是真正的灭罪。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将这部经的五重玄义概略的已经介绍完了。合起来讲,这部经是以「法即无法」,法跟无法是一不是二,这是本经的理体,本经说法的理论依据;而以「不住一切相」,世出世间一切相总都不住,为修学的宗旨;而以「离相,成就无量的功德三德祕藏」为作用。
向下我们也按照规矩给大家简略的介绍人题,就是本经的翻译人。这部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译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其实这部经在我们中文的译本一共有六种,而这六种本子,最为流行的,为大家所喜爱读诵的,就是罗什大师翻译的本子,其余五种都不流通。诸位如果要看,那只有在《大藏经》里面我们才能够看到,而一般我们看到单行本几乎全都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由此可知,我们中国人对罗什大师确实是很有缘份,大师所译的这些经论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法,比玄奘大师还要吃香,《金刚经》玄奘大师也有译本,没有人念他的,都念罗什大师的。
姚秦,在此地是说明年代,记传译之时代。在这里我们略说,不要详细的讲,详细的诸位可以看罗什大师的传记。他在公元四O一年到长安,长安那个时候是姚秦的首都,这个时候秦国的国王是姚兴,姚兴从西凉把罗什大师迎接到中国来,请大师住在逍遥园,翻译佛法,翻译佛经。
其次我们要介绍三藏法师。「三藏」,大家所了解的经、律、论这三个部分,佛所说的一切经论都可以把它归纳在这三大类当中。这三大类的性质,经多分是讲定学;律多半是讲戒学,就是戒律;论里面多半是讲智慧,就是对经论里面有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是开智慧的,所以经律论也就是定、戒、慧,戒定慧三学。它的作用,经论修正我们知见,我们世间讲学问,我们的知见不正确,以经论来做标准,修正我们的知见;用戒律来修正我们的行持,就是我们的行为,我们一般讲品德。由此可知,三藏经典的作用就是使我们修成最圆满的学问、最圆满的品德,品德学问达到极圆满就叫做佛、就叫做觉者。这是三藏的意思略说。「法师」,以古人的注解,是以法为师,这是讲自学,我们自己依照佛所讲的经律论为老师,依靠这个修正我们的知见,成就学问,修正我们的行持,成就品德,这是以法为师,所以称之为法师。其次在教学里面讲,为人师范,我们自己依照这个法来修学,修学有了心得、有了受用,换句话说,学问品德上有了成就,我们再去教别人,劝别人个个都能够以法为师,这个人是为人的师范,为大众的老师,为大众的表率,我们称他做法师。
第四段介绍的是大师的德号「鸠摩罗什」。这个德号我们一看就晓得他是外国人,他不是中国人,他的祖籍是印度,以后迁居到西域龟兹国,在龟兹国就定居了,他的父亲到龟兹来,龟兹国王将他的妹妹嫁给鸠摩罗什的父亲,所以在龟兹就定居了。他的父母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在佛法里面不但有修,而且都证果位。由此可知,罗什大师家学的渊源就很不平常,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父母当然有很大的关系,自己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好学,心行在道的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在此地也只能跟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鸠摩罗什翻成中国话叫童寿,就是他在很小的时候,童子在中国古时候的定义是不满二十岁,我们称之为童;寿是老人,是一个很成熟的老人。就是说他这个小孩在童子的时候就有老人的这种品德学问,所以给他取了这个称号,鸠摩罗什的意思就是童寿。他到中国来,这是秦王姚兴做国王的时代,姚兴做国王国号就叫秦,秦王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这是非常的尊重。同时请法师在西明阁与义学沙门八百人讲学,义学就是对于经论有研究、很通达的这些出家人,在家的听众那都不说了,就是说出家的有学问、有道德的这些人有八百人,这是当时姚兴集合全国的僧众都来师侍鸠摩罗什大师,来听他讲学。
大师在中国所译出来的经论一共有九十八部,三百八十余卷,大部分都收在《大藏经》当中。根据传记里面所说,鸠摩罗什法师在过去生中乃是七佛以来为译经法师,当然这种传说不是凭空,而是有依据的。法师所译以悟达为先,悟是开悟,达是通达,得佛遗寄之意。佛的遗教寄托就是将佛法弘扬十方,利益一切众生,他老人家懂得佛的意思,遵守佛的遗教,努力去奉行。因为一切众生他们的生活习惯、国土、文化、言语皆不相同,因此就有为一切众生做翻译工作的必要。罗什大师他老人家发了这样的大慈悲心,为一切众生来做翻译的工作。因为他生生世世发这个愿,都在这里去做,所以他所翻译的非常成功,所翻译的乃大受一切众生的欢迎。
可是诸位要记住,我们现在在眼前社会里面,有佛门的同修,也有一些社会的贤达学者,他们也感觉到佛经对于一切众生、对于社会的净化、对于世界的和平,的确是有贡献的、有价值的,所以有许许多多的人也都发心在这里从事翻译的工作。而翻译的效果、翻译的成就不能像鸠摩罗什大师那样的圆满,原因在哪里?诸位特别要记住这四个字,「悟达为先」。因为罗什大师已经开悟、已经通达了,所以他才翻得好!我们现在发心翻译固然是很好,咱们没开悟,那些佛经理论不通达,没悟没达,怎么能把佛的意思翻出来?怎么能够没有错误?所以这四个字希望发心从事于译书工作的同修们要特别的记住,要把这四个字多多的念几遍,这是非常的重要,这四个字不容易做到。
第五就是翻译。译,简单的讲是译梵语为华语。合起来说,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姚秦时代有一位三藏法师,通达经律论三藏,他是已经开悟、已经通达三藏这样一位法师,名字叫鸠摩罗什,他所主持翻译的。经题、人题到这个地方就告一个段落了。
向下我们特别跟诸位介绍,倓虚老法师为我们指示出这部经的大旨,我在此地特别把他提出来。他老人家的言词是简要详明,不违经义,不违背古德所说的意思,言简意赅,我们要是果然体会把握到,对我们的修学有受用不尽的功德利益。请看表里面所写的。倓虚大师开示此经大旨,他给我们举出三条,第一:这部经教我们「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消业障)」。我们从这几个字上来看,就晓得我们的业障深重。哪一个人不是在这里期望着我们要消除业障,我们要忏悔业障,可是我们的业障似乎是永远忏不尽,天天在那里修忏悔,有些拜梁皇忏、拜水忏,想把自己业障消除一点点,不但消除不了,仔细去想想,好像业障天天还在增长。道理在哪里?我们从这里一看就觉悟了,道理在没有离相,不但一切相没离,就是忏悔的相也没离。拜梁皇忏的相、拜水忏的相都没有离,怎么能够消业障?业障没有消除,怎么能够得自在?解脱就是自在。你有业障障碍你,你有业障系缚你,你不会解脱。所以我们要晓得,想灭罪、想消业,要从离相上做起,前面给诸位说「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要懂得这个原理,晓得这个原则。
第二是讲「无住」,住就是心里头的执着,一切法都不住了,「成就般若德,破诸惑」,惑是无明,这样你能破无明。无明烦恼是二种生死的根本,是最难断的,可是无明毕竟不是真实的,如果无明是真实的,那就没法子断了。好在无明不是真实的,所以无明是可以断除的,但是你要晓得断除的方法。换句话说,你要晓得断无明的原理原则,而后我们才能够将无明断得了。像《金刚经》里面佛告诉我们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就是从这一句把他的根本无明破掉,他智慧现前了。我们学佛的人,哪一个人不希望开智慧,哪一个人不希望我的智慧念念增长,那多好!为什么一天到晚还是增长邪见、增长无明,不生智慧?追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你有住,你是处处住、你是处处着,那你的无明只有增长,不会消灭的,你怎么能成就般若德?
第三是讲「无法」,我们在体上讲法即无法,「成就法身,脱诸苦」。诸位看到此地,惑、业、苦,这是三界六道轮回的原理,这部《金刚经》能够教我们消业、能够破惑、能够脱苦,它的功德是真真实实的离苦。不但能够离苦,它帮助我们成就解脱、成就般若、成就法身,真正的得乐,这部经的功德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我们在研究这部经要特别注意到这三点,离相、无住、无法,这三点意思普遍在这部经典字字句句里面,佛祖为我们发挥出来,让我们体会这个道理,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大彻大悟,依教奉行,圆满离苦得乐的功德利益。
除这个之外,倓老大师在玄义里面给我们提示几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则,他说世出世间的人心大别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叫粗心,第二种叫细心,第三种叫微心,第四种叫玄心,第五种叫妙心。我看倓老这个分法很有趣味,也讲得很有道理。他说粗心跟细心这两种是六道轮回的种子,实在讲这两种都是迷。譬如欲界的众生心就粗,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心就细。粗心没有定,细心里头有四禅八定,虽然有定,但是这个是世间禅定,不出六道轮回,所以他还是在六道轮回之中,无法超越。微心比这个更细。微心与玄心是四果圣人、三贤菩萨之真因。这个微是甚深的禅定,在佛门里面讲九次第定,超越三界了,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得的。所谓玄心是不可思议,也就是我们讲的菩提心,是三贤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菩萨们的心,所以菩提心称之为玄心。这是三界之外的圣人,他们修行的真因,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最后一种讲妙心,妙心是成佛之本因。玄、妙都是菩提心,菩提心才是成佛的真因。
底下我们再来看,「佛说此《般若经》,是以微玄二心为方便,引入妙心为本怀」。这一句希望大家要把它记住,为什么?老法师这一段的开示就是让我们明了,五乘佛法是以一乘法为佛的本怀,前面这个四乘法都是方便接引,我们要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所以佛在《法华经》里面才说出来,「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才是世尊说法的本怀。因此像讲义里面所说「扫三心,非四相」,这就成为修行最重要的一桩大事。因为要是有三心的分别执着,如果还有四相的分别执着,不但妙心不能现前,就是微心、玄心也迷失了,所以离三心四相为菩提心的要务。
三心四相是什么?在这里简单的跟诸位介绍出来。三心,是妄心,本经所讲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过去心已经过去了,不可得;现在心不住,你说个现在,现在变成过去了,现在不可得;未来心,未来心还没有来,所以也不可得,这是讲的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可见得这个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譬如我们现在世间一般人常讲,回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说得很好听,其实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因为这三桩事情根本就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这叫三世,这是指的时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是时间,时间这个概念在《百法明门》里面是属于不相应行法;换句话说,它是抽象的一个概念而已,没有这个事实,所以我们晓得三心不可得。
再讲到四相,四相无非就是我法两种执着,所以它也是虚妄的,它也不是真实的,我相、人相是由相对假立的,假设而建立的,因为对面有个人,从人那里建立一个我,从我这个本位里建立一个人,我与人是对立的。没有我相了,自然就没有人相;没有人相了,哪来的我相!所以这是假立的,不是真实的。众生相,何谓众生?是由缘和合假立的,缘我们今天讲条件,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条件集合起来所现的假相,所以它是属于假立的,它不是真实的。这样看来,众生本无众生,在佛法里面众生的范围说得很广大,不但有情叫众生,无情的也叫众生,为什么?因为它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相。《金刚经》里面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就是一切众生相,都是由众缘和合假立的,它没有自性、没有自体。寿者相,实际上就是讲的时间,就像这些众生住在这个世间持续有多么长久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由于相续假而立的。因为众生相是假的,假立的,它虽然是假立,它能够停留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有相续,是一个相续相,就是相续的众缘和合假立之相,我们叫寿者。前面这两种属于我执,后面这两种属于法执,四相不可得,我法二执就破了,这个地方破处就是显处,破四相的地方,就是显真实理事的处所。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留意,这是同时的,不是一时的;是一时,不是二时,所以是破即同时、破即一时,这才能开悟!破跟显,破了以后才显,是两个时候,是二时,给诸位说,那就破不了,也就无法显示,你就永远不能开悟。要想开悟,你要懂得一时,唯有一时就言下大悟。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讲经题玄义的部分告一个段落。
下面我们就要讲本经的经文,在说本经经文之前,按照讲经的规矩,必须要把科分给诸位做一个概略的介绍。说到科判的区分,这是起源于东晋道安法师,称之为「弥天高判」。老法师他把这部经分作三个部分,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以为然,不同意他的看法。一直到后来,印度亲光法师的《佛地论》翻译成中文之后,大家看到《佛地论》亲光法师的分科判教,居然与道安法师的见解不谋而合,这才对道安法师的分科判教生起崇敬之心,称之为弥天高判。这三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无论是什么经典都可以用这三分来看。其实三分里面还可以细分,无论经的大小都可以用科判来判别,所以科判这一门学问就是章句的学问,经科判这么一分,全经的经义了然分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科判就是经的解释。如果再注疏讲义,无非都是解释科判而已。所以我们对于科判应当要重视。
请看表解前面这三分。序是开端的意思,称之为序分;正宗分是正说;流通分就好比是结论,但是它这个意思比结论要广大得多,希望将这个道理、这种修行的方法、这样的功德利益能够流布通达十方,使一切众生能够共享功德利益,而不是一个人独享,所以他的心量非常的广大,这是世间文章里面所没有的。序里面又有两段,一段叫通序,所谓通序是通一切经,也叫做证信序,我们先看这一部份。我们先来读经文,在这次讲座里面我们因为经文不长,所以把整个经文都写在字幕上,便利于看节目的同修可以不必用经书,在这里经文都看到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一段经文通序,就是本经的通序。这一段里面就有六种成就,正如同好像我们开会,会议记录的前端一样。『如是』是信成就,着重在这个信。『我闻』是闻成就,听经的人、听法的人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什么时候说的,这是一时。『佛』是主讲成就,这次讲经主讲的人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是处所成就,这部经在哪里讲的,有地方,祇树给孤独园那个讲堂,在这个所在讲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听众成就。听众成就里面只举出这些比丘众,其他的都没有列,原因是这一部分的人是佛的常随众,佛的常随弟子;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无论在什么地方讲经,他们都参加。世尊在世,这个团体是相当的庞大,说哪一个人要请释迦牟尼佛讲经,一般人是没有法子请的。为什么?因为不是请的一个人,这一请就要请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这里面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其余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是佛的学生,所以要请他师生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请客不容易,请吃饭要请这么多人吃,请他来讲经要有这么大的场所来供给他住,还提供讲堂,这是常随众,因为他们是每一会都必到的,所以集结经的时候,把这些人列上就可以了,其余在座的还有在家出家的人很多,可知世尊讲学法会的庄严。
这六种成就里面含义非常之深,不好讲,讲既然有困难了,诸位想想看,听懂当然就不容易。虽然难,我们也得要有方便,希望诸位从方便法当中细心的去体会,像开经偈里面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要有这个愿望,体会到佛讲的真实义。这一节经文我们得一句一句跟诸位来介绍,先跟诸位来讲「如是」这两个字。
「如是」为信成就,《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大家看到这个信,信成就。实相是什么?在禅家讲明心见性,在净土讲理一心不乱。由此可知,我们念佛的人想念到理一心不乱,却达不到,参禅的人不能明心见性,学教的人不能够大开圆解,他那个病根在什么地方?没有信心,或者说信心不清净,所以他的功夫不能成就。因此诸佛如来说一切经,一开端就讲如是,千经万论,佛说佛如是说。你听到我这个话的意思,千经万论「佛如是说,佛说如是」,这八个字诸位多念几遍,体会体会这两句话的意思。阿难尊者亦如是的给我们叙述,诸佛菩萨跟阿难尊者一样也是如是给我们叙述,中外历代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如是说。这个地方你能够体会到什么意思?我们讲体会,这是我们体会的处所,佛菩萨祖师大德无非是教人如是信,就是信此如是而已。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唯令众生信如是、解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证如是,是究竟唯一如是。千经万论一切诸佛菩萨讲的什么?就是讲这个如是。诸位在如是两个字要是明白了,一切就通达了。
什么叫如?此地跟诸位特别提出来介绍。「如」,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性相之总代名词,这叫如。这一个字跟我们讲三宝里佛法那个法的意思差不多,可是比法的意思还圆满,还要透辟。法是一切事理性相的总代名词,如也是总代名词,《法华经》里面开之为十,跟我们讲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这个是《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我们在此地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什么叫做「相」?凡是讲相,是讲外见差别,这个外是把六根都说出来了,六根都是外,虽然意根是内,意根见法尘,我们也算在外里头。六根见外面六尘色相种种差别,这是讲相。什么叫性?「性」是讲这个相的理体,内自平等,这是真如本性,相之性。性是平等,性是一,相是千差万别,千差万别的相、森罗万象建立在平等性之中。由此可知,差别跟平等是一不是二,这叫如是。「体」是从主质上说的,从主质上讲,说之为体。从如的功能上讲,说它为「力」,统统讲的这个如字。从如的差别上讲,外见差别,叫相;从如的内自平等上讲,叫做性;从如的主宰上讲,称它做体;从如的功能上讲,叫它做力,它的功用、它的能力。从如的构造,我们今天讲的方程式、讲结构,我们叫「作」。譬如一个人,我们以这个人之身体来讲,头膜脑髓、身体四肢,它这个构造,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巧妙,这是如的作。从它的习因上来讲,叫它做「因」。习是什么?习惯,这个习惯不是一生的,是生生世世,无始劫以来的习因叫它做因。从它的助因,就是帮助因的,我们就叫它做「缘」,如是帮助习因的我们叫它做缘。
习果为「果」,既然有习因,当然它就有果。就像《楞严》里面所讲的十习因得十习果,这就是十法界的因与果。从报果上来讲,我们就称它做「报」。习果与报果有什么差别?我们以人身来讲,譬如我们这个人的身体,这个身体是报果,我们每个人过去世都有这个习因,我们今生都得到人身,这是报果。可是我们每一个人个性不一样,有的人个性很慈悲、很温柔,有的人个性很刚强,这是什么?从温柔、刚强上讲,这就是讲习果。习果不一样,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相同,显示出我们果报也不一样。报虽然是人身,有智愚贫贱种种不相同的差别果报。
最后讲到「本末究竟」,初相叫做本,十如是第一个初,如是相,如是相这是「本」;后面讲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报为「末」,报是为末;所归趣为究竟,就是它的归趣叫「究竟」。这是《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亲自把如字的意思给我们分为十条纲领,为我们开导。这十条纲领范围非常的广大,换句话说,一切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在里面。说相,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状全在其中;说性,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性体也在其中;乃至因缘果报,无一不在其中。这是我们世俗间一切有情众生大家共同承认的事实,佛是随顺我们的见解、随顺我们的程度,来给我们说明这桩事实的真相,然后更把这个往上提升一层,那你就觉悟到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是从如中而来、不是从如中建立。这一句意思很深很广。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