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七集) 2015/6/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1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零一页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行道,经行也。乃天台常行之三昧。乃于行道时诵经也。」天台家在浙江天台山,过去祖师大德们提倡行道诵经。这个行道,我们世间人叫散步,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散步的时候念咒、诵经。现在很值得提倡,现在人工作繁忙,很少运动,所以这个行道对于锻鍊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行道的时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可以听经,把《法华经》、《华严经》都做成有声书,经行的时候可以听经。经行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对于身心都好,这一个半小时完全在听经,听经跟读经功德是一样的。用这个方法好,为什麽?经没有念漏掉,没有念错。一部经长短不一样,短的半个小时、几十分钟,长的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这个方法值得提倡,非常好用。
下面讲「钟」,钟,梵语叫键椎,这是从印度文翻过来的,是佛门裡面的法器,或者我们叫它做乐器,梵呗所使用的乐器,有钟、有鼓。「乃鸣集之法器」,鸣钟是集众,好像学校上课一样,通知学生赶快到课堂。又鸣钟有殊胜的功德。《增一阿含经》裡面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三恶道的众生听到钟声,他受苦可以暂停。《佛祖统纪》第六卷裡头有这麽几句话:「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所以助念的时候要有木鱼、要有引磬,这两种就够了,引磬就是属于钟磬,钟磬木鱼增其正念,把他的妄想杂念打掉。修淨土的同学,一心专注佛号,有同修在旁边助念,劝他跟着念,还有力气,出声,没有力气,默念,对他有很大的好处。
「语如钟声者」,这是说说法的人音声像洪钟一样,底下这几句是形容它,「中正宏广,持续远闻」。我们想到古时候,大众聚会没有扩音器,而释迦牟尼佛的道场是在野外,没有围牆,人数有多少?有三千多人。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不是常随的,临时聚集的,跟佛一天二天、三五天的,我们相信这样的人会很多。所以佛这个僧团,我相信不会少过三千人。经书裡面记载,孔夫子当年在世教学,弟子三千,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也应该有这样的盛会。那音声比什麽都重要。这种音声从哪裡来的?真诚恭敬心裡头生的,这是自性的性德。眼睛,远能看得清楚,近也看得清楚,耳能远闻,很远的音声能听得到,这心地清淨。他说法,他的音声同样能远闻,不需要仪器帮助。现在方便了,这些扩音的设备非常齐全,甚至于上万人的道场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是说它的作用,「震醒长夜,警觉昏迷」,这是第一个作用。前几天,我收到一份报告,来佛寺寄来的,还有一个录影机,是那一边有附体的,把附体的所说的录下来,一共有三十多分钟。告诉我们,海贤老和尚用了一生的精力,九十二年为我们表法,几个人相信?所以老和尚流泪,佛菩萨叹息。到来佛寺去的人多了,比以前多了,都是来观光旅游的,不是来求法的。这个半个小时,三十七分钟,完全告诉我们现前社会佛门的状况,佛弟子已经把佛法丢掉了,真正在搞斗诤坚固。
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经文很重要。我们今天居住的什麽环境?社会的动乱,有史以来,这个地球上,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前这个动乱,历史上没有。地球上的这些灾变,我们讲自然灾害,也是过去历史上找不到的。原因从哪来的?我们现在的思想、言行,与古圣先贤的教诲、与佛菩萨的教诲完全相反,造成我们今天居住的环境。今天弘法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艰难,没有人听,没有人相信,现在人相信科学技术,这个东西很现实。不知道做人,不知道什麽叫仁义道德,不知道什麽叫仁爱和平。在佛门裡,五戒十善,我们讲三皈、五戒、十善,有没有了?真的没有了。真正学佛,三皈,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必须要遵守的,不遵守三皈不是佛弟子。
我们学习经教,一开头先念三皈依,提醒大家,佛是什麽?佛是自性觉,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淨,觉、正、淨。六祖能大师在《坛经》裡面,为人授三皈依,他不是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是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淨。那个时候佛法到中国七百年,七百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短,佛教在中国承传逐渐逐渐有了偏差,要不然能大师为什麽不教人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一定是把解释误会了,皈依佛,就会想到泥塑木凋的佛像,皈依法就会想到经典,皈依僧就会想到出家人,这个错了,这个与皈依的本意完全相悖。而是什麽?而是皈依觉正淨,皈依自性三宝。寺院裡面供奉的佛菩萨、经典、出家人这些形相,这叫住持三宝。自性三宝是真的,三皈依的意思,是让我们从住持三宝回归到自性三宝。见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自性本觉。
为什麽会迷的?为什麽不觉了?这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生出三细六粗。这个不觉就是个妄心,是自性迷了,就叫不觉,佛学的名词叫阿赖耶。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就是不觉。不觉它是个波动的,自性是不动的,能大师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不动,没有动摇。这一动摇,就叫阿赖耶,动摇就有生灭;不动摇,不生不灭,那是真的。我们说得更白一点,自性就是真心,阿赖耶是妄心,妄想、分别、执着是从阿赖耶起来的,妄想是第八识,执着是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跟前五识。佛在经上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要真正懂得,要能体会到,知道怎样学佛得佛法的殊胜功德利益,帮助我们解脱,这是学佛的目的,解除烦恼,脱离六道轮迴。再往上提升,脱离十法界,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成佛了,我们学佛的目标在此地,每天不能忘记。
淨宗也不例外,淨宗是信愿持名,求生淨土,生淨土就是回归自性,这是无比的善巧方便。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开这个法门,他想到了,开这个法门。佛佛道同,佛跟佛完全平等的,没有两样的,但是其他的佛没想到,他想到了,他成就这个法门,所以诸佛讚歎。诸佛度众生,怎麽度法?保送他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教他,必定一生成佛,诸佛很轻鬆。佛在十方世界,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一生当中讲经教学,什麽经都讲,应机说法。极乐世界的这些往生去的人,到极乐世界都叫菩萨,这些菩萨们有能力分无量无边身。分身干什麽?分身到十方诸佛刹土,跟佛结缘,去拜佛供养,听经闻法。他那个分身真管用,无量无边身供无量无边佛,你说那个福报有多大,听一切诸佛讲经说法,智慧很快圆满。这个地方要认识,遍法界虚空界没有第二家,要认清楚,决定要发愿求生淨土,一生圆满成佛。
这个经讲得好,讲得透彻,尤其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经是会集的,注解也是会集的。世尊一生讲许多经,有时候也谈到淨土,念老把这些谈到淨土的东西统统会集到此地,八十三部经论,讲到淨土的,全会入这个,真的,这个经是淨土的集大成。念老一生到最后,在晚年,往生之前,做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他一生学佛的总结,就是《淨修捷要报恩谈》。《淨修捷要》是老师作的,夏莲居老居士,也是往生之前最后的着作。念老在晚年,用谈天的方式,毫无拘束,跟大家閒话家常,来解释这一部《淨修捷要》,太好了。现在我们把它整理出来写成文字,还找了个同学把这些文字从头到尾念一遍,做为有声书。这次胡小林到这来看到了,听了几段,佩服得五体投地,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修淨土宗,我们学一部经,其他的都不学,你要问我介绍一部给你,我一定会介绍《报恩谈》给你,这一部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这个裡头他所讲到的范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包括在其中,没有漏掉一法,太稀有了、太难得了。我叫它做我们淨宗三宝,第一个,《无量寿经》念老的注解;第二个,《淨修捷要报恩谈》;第三个,海贤老和尚的《永思集》。我们现前淨宗三宝,三宝具足,你要不能成就,那你不能怪人,你要怪自己业障习气太重。为什麽?说得这麽清楚明白,你还听不懂,你还半信半疑,你自己妄想杂念还那麽多。这一生去不了,必定要搞六道,六道再打一圈,不知道何年何月,不是开玩笑的。
堕入六道再得人身,时间上讲要很多劫,你才再有机会遇到人身。这一生,这三样东西都在我们面前,我们怎麽能够疏忽,怎麽能不认真?毕竟认真的人太少了,佛菩萨都流眼泪,真的是所谓众生难度,他不能接受。他真正是心浮气躁,浮躁到极处,甚至于几分钟他都没有办法安静。叫他专注,专注的时间一般大概是十五分钟,十五分钟之后就专注不了了,这怎麽能学道?能够专注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榜样都在我们眼前,所贵的,你要能看到,有这个缘分,看到了、听到了,要有真诚恭敬心向他们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