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如这么急躁,对方能不能感受?孩子能不能感受?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今天有一个人抓着你的领子拖着你走,你都还不知道要走去哪,你的内心怎么样?很不舒服,「你不要抓我」,人之常情。你要让他明白了,很欢喜的自己走。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看了第一片,看完以后,跟他回话就显得比较恭敬,本来回话是比较不耐烦,变得比较恭敬。诸位同修,假如是你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做?要「称赞如来」,他有好的部分要赶快给他鼓励、给他肯定。你不要说四十片你好多又没有做到,马上他那个善根就被你吓回去了。所以这个普贤十愿用在家里面,跟家里的关系就会愈来愈和谐。
我们来看看救失。要知己知彼,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些急待修正的过失?当然你在引导他修正过失的过程,您的内心一定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您没有这样的认知,你的耐性很难拿出来,可能几次没成功,性子就耐不住了。我们看看孩子现在犯的过失在哪?顶嘴,现在的情况叫一言九顶,讲一句他顶九句。还有没有?(懒惰)。你们要善于观察,你们观察到了要广修供养,你们悟出来的要写e-mail给我,我再把你们体会的供养全世界。有同修就寄例子给我,他儿子怎么样,是因为从小哪个原因造成的。所以把人生的遗憾要转变成愿力,希望往后的父母不要犯同样的错。所以这是懒惰。
还有没有?没有慈悲心。自私怎么会有慈悲心,是不是?很多人说孩子不好学。我们看到这些果相,学佛的人要提起「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以要当菩萨要觉悟,要把原因找出来,才能够化解得掉。自私如何形成?我们要从根源找到,而习惯往往都是从小养成。因为我要教书,我要跟家长沟通这些观念,所以突然脑海里就想起自己很多小时候的情景,就想到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孝顺,奇怪,我们怎么就有这一分存心?我又不是不学就会的人,那到底是怎么教给我们的?从这个蛛丝马迹才真正找到,身教大于言教。所以我就跟很多朋友问到,说今天你们夫妻俩跟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小孩也在,你把菜夹起来,第一口给谁吃?我也曾经在一次演讲当中问到,说现在你拿到一个很好吃的东西,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刚好前面坐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马上就给我回答说,赶快吃掉;隔了三、四排,坐了一个四十岁的妇女,她说给小孩吃;后面有一位七十来岁的长者,他说给父母吃。诸位同修,谁的学历最高?学历是这个年轻人最高,结果谁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文化,文是载道,载人生的大道,而这个道才能够德化一家、一国。所以有德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而孝是德之本。所以我们要观照一下,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到底有没有在道上?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好,我们这节课先讲到这边,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