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集)钟茂森博士主讲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集)钟茂森博士主讲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

  

刚才讲到《弟子规》裡面的,「勿谄富,勿骄贫」。在《论语》当中「宪问第十四篇」有一句经文说,「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孔子为我们分别讲述贫和富两种人他们所遇到的烦恼。贫穷的人往往会怨天尤人,抱怨自己为什麽遇到这样的不幸,老天爷对他不公,或者是怨人,自己这麽不幸都是因为谁搞的,这个怨就是瞋恨心,大烦恼,人有怨的话就很苦,不能快乐;富贵的人往往会有骄慢心,自己是一个幸运者,比别人顺利、比别人享受得多,就往往骄傲自大,看不起人,这都是烦恼。相比起来,富而无骄,在富贵当中不骄傲自大比较容易,而在贫穷的境遇能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比较难。贫和富当然不是只指财富,它包括在人生当中遇到的种种机遇,譬如有人非常顺利,平步青云、一帆风顺;有些人时时都遇到挫折,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就叫做穷,贫穷,穷就是处处受阻,不通。往往是自己受挫折的时候就会怨。所以孔子教我们,贫穷不顺的时候、遇到逆境的时候,不能够怨、不能够生瞋恚心;在富贵、在顺境的时候,不能够生傲慢心,或者是贪爱心。贫时有怨、富时会骄,这都是因为贪心所致,根本是贪心。贪什麽?贪名利富贵,得不到的时候会怨,得到的时候就会骄慢,都是这个根本的贪心导致的。

  

《弟子规》教我们不谄富、不骄贫。勿骄贫就是讲富贵的时候富而无骄;谄富是讲贫穷的境地上,在贫穷的时候往往有这两种心态,一种是谄媚,一种就是怨恨,都要放下。放下怨恨、放下骄慢,这才得到快乐,快乐不是从物质享受上得到的,从物质享受上得到的只是叫做刺激,不是快乐。孔子的学生颜回,他的生活非常的贫穷,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吃饭连碗都没有,竹编的那个竹篓叫做箪,拿它来装食物;喝水连杯都没有,用葫芦瓢,瓢饮;居住在陋巷。但是孔子讚歎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一般人在他那种生活状况,一来肯定会忧虑,第二肯定会有怨恨,或者对富贵人就会谄媚。颜回没有这些,他不改其乐,他在这样贫穷的境遇裡面,他快乐,不想改变他现在的生活,他乐在其中。我们问一下,他为什麽会快乐?这样还会快乐,他乐在哪裡?他乐在每天修证圣贤之道,不断的证悟圣贤的教诲,天天提升自己的灵性,所以他快乐。一个人想要这一生成为圣人,一定首先要将身外之物放下,将名闻利养放下,这样才有可能证入圣贤境地,如果内心还贪图名利富贵、生活享受,这样你是门外汉,入不了门。

  

我过去读《论语》,对孔子讚歎颜回的话未能够真正体验,为什麽?没放下。没放下,圣人讲的道理体会不出来,只是学个皮毛,得不到真髓。真髓是你一定要放下,你要去证明,你要有体验,这样你才能够明白。我对孔子讚歎颜回的话,到现在可以讲体验了几分,为什麽?现在比以前放下了不少,至少可以对身外物放下了。以前做大学教授有很多追求,追求什麽?无非就是世间名利。确实我是一个幸运者,二十六岁拿到博士学位,没几年就得到终身教授,当时真的会生骄慢,富而无骄都不容易,认为自己了不起。后来学到圣贤的这些道理,深入学习之后,真是汗颜、羞愧,自己叫做一无是处,圣贤讲的道理不要说体验,连边都没尝到。到现在身外物放乾淨了,我名下没财产,也没有任何银行存款,去到哪裡,别人请我讲课,提供住处,我暂住别人的地方,所有的财物大概就是自己几件衣服、几本书,仅此而已。我现在比起颜回生活要好过点,我不要用箪来吃饭,来做碗碟,我还有很好的碗碟,别人供养的;喝水不要拿葫芦瓢,可以拿杯;居住的地方都不是陋巷,都不错。很知足,很感恩,每天读书、讲学,乐在其中。

  

别人如果问我,现在还想不想返回大学去做教授,拿高工资?我会摇头,不要了,不改其乐。为什麽?古人讲得好,世味哪有法味浓。你尝了小小法味之后,对世间那种名利享受的味道不想要了,那个味道不好,吃下去愈吃愈苦,好像喝海水一样,咸味愈喝愈想喝,愈喝愈口渴;法味是清澹的,但是愈尝愈有滋味,欲罢不能。现在读《论语》、读这些圣贤的教诲,跟以前的体会不一样,并不是在语言文字上理解不一样,语言文字并不难理解,《论语》非常生活化,你看了几篇注解之后,《论语》没问题了,文字上个个都可以通达,最重要的是裡面的那种义理,圣人的那个心法,你要去体悟到。要想体悟它,就是放下,放下名利欲望,你就能够做到了。

  

《弟子规》裡面有讲到:「人不閒,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是讲,如果见到别人没有空,千万不要用事情去打扰别人,使别人生烦恼;别人如果不安的时候,心裡面有恐惧、有烦躁,他需要安静,你不要常常跟他讲话,打扰别人,扰乱别人的清淨心。这都是学会怎样做人,如果不会做人就会令人讨厌,这是基本的礼貌。什麽叫做礼?《孝经》裡面讲,「礼者,敬而已矣」。礼就是敬,敬人、敬事、敬物,这些行为就是礼。怎样才能够敬人?处处为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要尊重人。自己不想在没有空的时候别人打扰我们,我们也不能这样对别人;自己不安的时候想清淨下来,不想别人打扰我们,跟我说话,我们就不可以这样对待人,这就是尊重人。我们要学会察言观色,看到别人现在的状况、现在的需要,我们不可以傻乎乎任着自己的性子,想跟别人讲话就跟别人讲话,有事就马上去打扰别人,一次别人可以忍耐,两次就不能够再忍,三次别人把你轰出去了,不受欢迎的人。

  

在《论语.里仁第四篇》有一句经文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他这句话一定是孔老夫子教导他们的,圣贤都是同样的见解。他讲的事君数(音硕),这个数不念「属」,数是繁琐的意思。就是当对待君主,君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领导、上司、老闆,这些都叫做君。对待领导如果我们很繁琐,小事经常打扰他,看见别人没有空,还不知趣,打扰他,这就是数,这就会自取其辱,受到侮辱,领导不开心的时候可能就会骂你,当众批评你,让到你觉得很受辱。为什麽?就要反求自己,「为什麽我会被领导这样辱骂?」是自己不会做人,不懂得察言观色、不懂得进退,这个不学,确实不懂得礼。事君就是事奉领导要用礼,这是君臣相处之道,要懂得。还有劝谏领导的时候,领导可能会有错误,或许他的决定可能不对,为人臣、做别人下属的,有这个义务去劝谏,减少领导的过错,免除损失,这要我们去劝谏。但是劝谏要懂得方式、艺术,《弟子规》裡面就教我们,「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我们劝谏的时候要懂得柔声下气,「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第一次劝谏他不听,不听,要等到下次他欢喜的时候再劝谏,不可以硬着来。劝谏父母可以多次,但是劝谏领导最好就不要超过三次,事不过三,第一次他不听,再劝一次,第二次都不听,不需要劝第三次了。在古礼裡面说,「事君三谏而不从,则去」,就要离开了,如果不离开就一定招祸。在古时候事奉君主,伴君如伴虎,劝谏君主三次,使他生烦厌了,他生气之后斩了你都有可能,所以为人臣很不容易。现在我们跟领导相处不至于有杀身之祸,但是也要识时务,知进退,不可以繁琐。

  

朋友数,交友之道,交友也像事君一样,不可以繁琐,繁琐当然未必会招辱,但是必定会跟朋友疏离。朋友之间也要懂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无间,可能因为小事就会导致不开心。见到别人、见到朋友有错误,我们要劝谏,也不可以讲三次,这也是懂得进退。有些人讲,「我事君也好、交友也好,就任着自己的性子,他不喜欢算了,我就离开」。行不行?你这样做当然自己不会有什麽害处,但是你可能就帮不到你的领导或者朋友。事君和交友是以道义结合,不是为了名利,不是求荣、求亲,是为了什麽?真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果你令对方烦厌你,你就帮不了他,而以礼来敬人才能够对领导尽忠、对朋友尽信,忠信之道才能够落实。所以礼不能不学,不学礼无以立,你就不能够立足。

  

在《论语.述而第七》有一句经文讲,「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就是孔子为我们身教,你看他多麽尊重人、为人着想。孔老夫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有丧者就是在办丧事的人,父母、亲友过世了,在治丧的时候,孔老夫子在他们旁边非常谨慎、肃穆,面带哀色,这是表示对于有丧事的那些家属的同情,这就是对别人的礼敬,在他们旁边,连吃饭都不敢吃饱。《弟子规》裡面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孔子在帮助人治丧的时候也是一样,吃素,酒肉绝,甚至不敢吃饱,这就是一分仁慈心,有这种同情关怀别人的心,他自然能够做到处处礼敬人。《弟子规》裡面讲,「人不閒,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这是举个例子,正如《论语》裡面说的,「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也是个例子,从这些例子裡面我们体会圣贤的存心是怎样,怎样才称为礼敬。

  

下面我们看《弟子规》裡面有一句讲,「人有短,切莫揭」。见到别人有短处,可能是生理上的缺陷,可能是举止言谈的缺点、错误,我们不可以随便去揭发、批评。常常是观照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短处,改正自己的过错,改过自新,绝对不会瞪大眼睛找别人的短处,甚至批评别人。在《论语》裡面我们看到,孔老夫子曾经教训他的学生子贡,「子贡方人」。有一次,子贡毁谤别人(这个方当谤字讲,毁谤、批评,就是讲人的短处、讲人的过恶),孔子就叫子贡过来教导他,「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子叫着子贡的名,他的名叫做赐,端木赐。他说,「赐,你自己本身是不是很贤能?你是不是一个贤人?」他说,夫我则不暇,「如果是我,我是自顾不暇,哪有空去毁谤批评人!」为什麽他没空?因为孔子一天到晚就是看自己过错,每日、每时、每刻就是改过自新,所以没空去理别人的事情。他说,「子贡,你这麽有空,你是不是很贤良?连我都没空去看别人的过失,你有什麽资格?你自己的过错是不是全改了?」孔子在这裡教导子贡,也是教导我们。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6月3日20:54: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7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