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珠』是比喻,「摩尼」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如意,如意宝珠。所谓如意就可以随心所欲,并不是真正有这一个宝珠,这是藉这个做比喻。比喻什么?比喻真正的有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们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个如意宝珠,人人都有,个个不无,我们要珍爱自己的摩尼宝珠。『人不识』,这个「人」是指凡夫,凡夫把自己的佛性迷了,所以他不认识自己。摩尼珠,在禅宗里面也叫「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本来面目迷失了,那迷失了以后,这个问题实在就太多太多,无量无边的疑惑,你们现在学佛的疑问也不少、也很多。但是诸位要晓得,所有的问题全是枝枝叶叶,都不是根本。根本的问题你们不晓得,这就叫迷。
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根本的问题叫没有问题。你心里头偏偏要起问题,这是病,这真是问题。你在一切法里都没有问题,这个好,一切法里头没有问题,一切法无不明了。也不是说一切法都不知道,我没有问题,我什么也不要学了,那就变成白痴,白痴不是佛,佛不是白痴,佛是聪明绝顶。为什么?因为你问题起来的时候,是你分别、执着、妄想起来。佛在大经明明跟我们说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个个都有,不是从前有,现在没有,现在就有,就是此刻。可惜的是什么?因为你「有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换句话说,你要能把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成佛,你就证得了。证得什么?证得摩尼宝珠。
虽然你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来藏」就是真心的别名,迷了之后,如来就藏在里头。实际上如来是不是藏在里头?不是藏在里头,是藏在你那个迷惑里头,藏是这个意思,藏在你那个无明里头。如来起不起作用?起作用,一天到晚在起作用,可惜你迷而不觉,所以就藏在你迷而不觉的里面,就是这么个意思。在唯识里面讲,这个境界就叫做阿赖耶,阿赖耶就是如来藏。阿赖耶翻作「藏识」,因为它含藏,含藏一切法的种子、习气,有能藏、所藏、执藏,所以跟如来藏的是一个意思,在《楞严》里面就是讲如来藏。迷了以后它的作用就是三毒、五蕴、八万四千尘劳烦恼,迷了就是这个。如果你不迷,不迷它的作用就是三身、四智、无量智慧。你看看这个关键就在迷悟。佛法的教学,目的就是叫我们破迷开悟。悟了,现前就是三身四智无量智慧,眼见一切色生无量智慧,耳闻一切声生无量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无量智慧,迷了就是生无量无边的烦恼。真正的修行是转识成智。再看下面的文: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这个就是说明摩尼宝珠的德用,刚才讲这是比喻,比喻佛性。『六般神用』,这就是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眼能见、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意能知,六根的作用。作用为什么叫做「神用」?神是不可思议的意思,「神奇莫测,大用无方」。迷了就叫做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迷了叫六识,起的作用就是六识的作用,悟了叫四智,还是这个作用。可见得作用并没有改变。所以「生佛平等」,众生与佛是一不是二。再跟诸位说明,在众生,是不是跟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跟他们比较,是一不是二?你这个搞法就错了,不是这个讲法。生佛不二讲自己,自己是众生也是佛,没有两样。悟了,我就是佛;迷了,我就是众生,还是这个样子,还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两样,确实是一不是二。
我们拿六祖大师来看,六祖大师当年在砍柴、卖柴的时候,没悟的时候,他是凡夫、是众生;听《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悟了,悟了就成佛。成了佛之后,还是天天砍柴,到五祖会下,还是舂米、还是供养大众。诸位要晓得,唯有佛才肯为大众服务,他才自在。众生不肯培福,不肯为大众做事情,佛菩萨都愿意干。你看看国清寺的厨房里烧火的、打杂的,是文殊、普贤菩萨;碓房里舂米给大家吃的,丰干和尚,阿弥陀佛再来的,佛菩萨来供养大众。六祖也是成了佛,在黄梅的时候,破柴舂米,供养大众。所以告诉诸位说,福慧双修。常住的事情尽量去做,修福,福里面就有慧,法喜充满。现在人怎么样?都学得养尊处优,过去世修的那一点福报现在享受,赶紧把它享完,享完之后到老年没有福了,可怜!没有人照顾,落得以后的悲惨。
这是讲到教育,我附带跟诸位说说,我们中国的教育跟外国的教育不一样,外国的教育是颠倒的教育。我们现在中国人学外国人,将来要吃亏的,现在已经吃亏了。外国人的教育,你们也常常听说,「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外国的教育,他为什么?小孩的时候尽量教他享福,尽量教他享受,福报统统在少年的时候享光了,到壮年的时候,到社会上他拼命,要跟人家争,不争不能生存,所以是战场,可怜!没有生活的情趣。我听他们从美国回来的人,洗衣服得一个礼拜洗一次,把所有的衣服统统拿出来洗,平常没有时间,忙得连洗衣服没有时间。煮饭也没有时间,所以做饭的时候都做成小罐头什么东西,放在冰箱里,到时就拿出来吃,一做就做一个礼拜的,就忙到这个样子。说写一封信,一天写几句,好多天这一封信才写成,才寄回来。诸位想想,这是什么人生?这种日子我不要过,太可怜了,连畜生都不如!畜生你看,逍遥自在,无忧无虑,连畜生都不如。
中国人就不一样,中国人怎么样?少年的时候教你修福。所以从前这个教学,小孩六、七岁「就外傅」,傅是师父,就是老师,就不跟父母,要跟老师了。跟父母的时候,父母照顾你,小孩,照顾你。跟到老师怎么样?侍候老师,洒扫应对,侍候老师,学着服务,学着侍候人。你在跟老师的时候,知道侍候老师,知道侍候学长,你回到家里去之后,你才晓得怎么样奉事父母,怎么样敬你的哥哥姐姐。所以说少年的时候是教你奠定你修福的基础,教你这些,教你背诵经典,求根本智,修道德的基础,学做人的根本,就洒扫应对,学这些,学着敬老尊贤,这是做人的基本。壮年的时候,到社会上去造福,为什么?你有根本智,你有学问,你又有德行,又知道如何能够侍候人。所以到中年的时候,这是我们的德目上是「仁爱信义」。少年的时候,学的德目是「忠孝」。小孩一开始教孝,从教孝父母,再孝尊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