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经大意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5/5/2 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 档名:WD15-006-0002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5/WD15-006/WD15-006-0002.mp4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孙会长,尊敬的启讲功德主代表上海傅蓉居士,尊敬的诸位同修,及网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跟大家来学习我们导师上淨下空老和尚他编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意简介,请大家先看大意简介,在第八页。昨天我们把「甲、讲经因缘」,昨天我们跟大家大概做一个汇报,我们今天接着看「乙、佛教简介」。乙,这个表解下面所列出来的就是简单介绍佛教,这是我们淨老和尚一生讲经弘法,第一个要劝导大家认识佛教它的本质、它的内容。佛教的本质是佛陀教育,它不是只有一个宗教信仰。我们一般人总是把佛教列为一种宗教的信仰,这个误会时间有一、二百年,误会的程度相当的严重。特别现代知识分子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把佛教认为是迷信,没有科学依据,这个误解非常严重。因此,很多人他不愿意来接触佛教、来学习佛法,这个损失是非常巨大,可以说这个损失是无法用世间法来比较的。佛法这个教育,我们必须要先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之后,知道它跟我们的关係,我们在现实生活上需不需要,真正认识清楚,我们就乐意来学佛了。
下面是简介,详细的,我们淨老和尚他有《认识佛教》,这本书流通很久了,大家可以详细去看,包括还有光碟,此地列出来是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先看下面的缘起,「缘起—释迦少时,观世残暴竞存,老病死苦,兴起修道教化之念。」昨天我们也讲到这一段。「缘起」两个字,缘是因缘,起是发起、生起,凡事不管世出世间法,它都有一个因缘来发起。像我们这次请淨老和尚来日本讲经,这个生起的因缘是日本前首相鸠山先生的启请,是这个因缘发起的,这个叫缘起。任何一桩事情都有它的缘起。佛教为什麽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它的由来是什麽?是什麽样的因缘生起佛陀教育?把这个因缘给我们简单的说明。
大家看下面,缘起下面这一行「释迦少时」,释迦就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时期佛陀教育的创始人。释迦,他是成佛之后用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他在家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在家的身分是一个王子,他在家的名字叫悉达多,所以释迦就是释迦牟尼佛。他少年的时候还没有出家修道,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就是年轻的时候,当时他观察这个世间「残暴竞存」,这个残就是残忍,暴就是暴力,竞就是现在讲的竞争,弱肉强食,强的欺负弱小,这样生存在这个世间。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我们从佛制定的戒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佛教三皈五戒、十善业、八关斋戒、沙弥戒,基本的戒条第一条就是戒不杀生。为什麽佛把不杀生放在戒律的第一条?因为杀生这桩事情在我们地球上的人类,除了杀人大家知道有罪过,但是杀人还是很多,杀动物,一般没有学佛的人认为都是正常的,他没有什麽错,所以杀生吃肉就变成我们地球上人类,大家认为是应该的、正常的。杀害这些动物来满足我们的口腹,满足我们这个三寸舌头的味觉,吃的时候我们很高兴,吃得很开心,但是没有想到,我们吃众生的肉众生牠的感受是什麽?这个感受如果你仔细去想一想,你就可以体会到。
以前我们住乡下,家裡父母都有养猪、养鸡、养鸭,过年过节看到我父亲要抓鸡鸭来杀,那个鸡都飞到桌子上去了,你要抓牠就跑。当时我没学佛,也觉得大家都这样。后来学了佛就想一想,那些动物,你要杀牠牠知道,牠知道才会跑。好像人要抓我们去杀掉,把我们杀死,你会不会跑?你也会恐惧,也会逃跑。当有人要抓我们去杀的时候,你那个时候的心情感受是什麽样?你去想一想,是不是非常恐惧?动物也是一样的,一隻蚂蚁牠都爱惜牠的生命,都贪生怕死。但是我们人类就是没有慈悲心,吃众生肉,他就没有想到众生是受什麽样的痛苦,所谓「弱肉强食」,我们这个世间的人就是没有慈悲心。
所以释迦翻成中文叫能仁,能够行仁慈的人。怎麽样行仁慈?具体的就是不杀生,不但不能杀人,所有的动物都不能杀。这当中有因果的,一刀还一刀,一命还一命,吃牠半斤,你将来还牠八两,谁也佔不了便宜,这桩事情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杀生吃肉是互相吃,互相杀,这一生我们吃牠,来生换牠吃我们。所以《愣严经》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那隻羊,过去世牠也是造恶业,堕到畜生道给人宰杀,宰杀,牠的业报还清了,在三恶道罪受满了,牠会再到人道来。人杀生吃肉,恶业造多了,福报享尽了,也会堕到畜生道去当羊。所以佛在《愣严经》跟我们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举出这个例子,就是你现在吃羊,将来你这个业造多了,福报享尽了,你死了会去投胎做羊;那隻羊在畜生道牠的罪业受满了,牠又到人道来,到人道来换他再吃你,互相吃来吃去。六道轮迴就是这样,互相杀,互相吃。因此佛跟我们讲出这个因果,劝我们不要杀生,杀生会招来天灾人祸。
最近,尼泊尔四月二十五号发生了地震,我接到我们淨老和尚的侍者胜妙法师发给我尼泊尔杀水牛那个很残忍的画面,杀了二十几万头水牛。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了,这个灾难不是没有原因的。灾难第一个因素就是杀生,杀害众生,我们要避免灾难,第一条要先把杀生的恶业断掉。所以在《安士全书》有一篇「万善先资」,其中有「因果劝」,这个过去我在上海、在东京都讲过,但是没讲完。《安士全书》印光祖师一生提倡,「万善先资」这一篇,我们有机会要好好来学习,裡面讲的因果,我们看了之后真的就触目惊心。
这是世尊少年的时候看到我们这个世间,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就是没有慈悲心,再看到人类以及一切动物都有生老病死这些苦。看到之后,他回到王宫就一直天天思考这个问题,人类为什麽会这样?为什麽有生老病死?为什麽地球的人类都没有慈悲心?这个问题想也想不出来。后来毅然决然在十九岁那一年就偷偷离开王宫,去出家修道,寻找解决人生生老病死这些痛苦的理论方法。去修行,要得到解脱,解脱生死这个大苦,是这样的因缘来兴起修道,他自己修道。后来他成道了,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就开始教化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是缘起,佛教生起的因缘是从这裡开始。
下面就讲佛教的宗旨。我们看表解列出来的「宗旨」,下面有「因:破迷启悟—照澈真实不为假诱(不取于相);果:离苦得乐—支配环境了脱生死(如如不动)。复性。」宗旨,我们先讲果,宗是主要的,旨是旨趣,我们现在的话讲,它的目标,主要的目标。佛教主要的目标是什麽?就是果这裡讲的离苦得乐,离开所有一切的痛苦得到快乐,目标是这个,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离苦得乐,我们学佛也就没有实质上的意义,有学没有学都没有关係;但是如果能够帮助我们真正离苦得乐,这是非学不可。我们读《弥陀经》看到经上佛跟我们讲的,阿弥陀佛的世界为什麽叫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我们娑婆世界所有的苦在极乐世界听都听不到,所以他那个世界叫极乐。真正彻底究竟圆满得到快乐,所以叫极乐。
我们学佛最终目标就是离苦得乐。苦是果报,乐也是果报,你得到痛苦,你造的因是苦因,得到就是苦果;你得到快乐,乐是果报,你修快乐的因,你得到就是乐的果报。离苦得乐,究竟圆满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能达到究竟。但是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之前,他有层次上的离苦得乐,苦减轻一点就感觉比较快乐。比如说堕到地狱道,地狱道有大地狱、有中地狱、有小地狱,还有无间地狱、阿鼻地狱。无间地狱、阿鼻地狱,给他超度,他超生了,到大地狱,那就比无间地狱好一点,减轻他的痛苦。大地狱再超生到小地狱,那就更好一点。小地狱再超生到鬼道,那就比地狱好了。鬼道再超生到畜生道,那比鬼道又好。畜生道再超生到人道,那比三恶道当然好。人道再超生到天道,天就比人好。但是在六道裡面离苦得乐,不究竟,不圆满。所以要超越三界,证阿罗汉,入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在十法界当中比六道法界要好,不要受分段生死之苦,没有生老病死。但是还不究竟,还要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才究竟的离苦得乐。我们念佛人信愿念佛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就达到究竟离苦得乐这个果报,这是淨土它殊胜之处。
我们想要离苦得乐,这是每一个人所希求的。一般没有学佛的人,我们跟他讲离苦得乐,他听也听不懂,他说我现在很快乐,他没有感觉他有痛苦。其实他没有感觉他有痛苦就是他痛苦的地方,为什麽?人在苦中不知苦,那不更苦吗?如果你知道苦,你会去解决这个苦,你想要去解脱这个苦。如果人在苦中不知苦,他连想要解决这个苦的念头都没有,那不是更苦吗?所以迷得深的人,他不知道世间苦。释迦牟尼佛为什麽王位不要他要去修道?修道很苦,我们看起来很苦,什麽都没有;做国王多好,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为什麽不要?因为世间人认为很快乐,但是佛他观察到还是苦,做国王还是要生老病死,国王也不能避免。所以他必定要找到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快乐。佛给我们示现,也是劝我们世间人觉悟。但是我们世间人,觉悟的人少,《无量寿经》讲「悟道者少」,迷惑的人多,觉悟的人少。「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世间人大家一天到晚在争取的,佛跟我们讲,那都是不重要的,不急的。什麽是最急的?这一生遇到佛法,要了脱生死,这桩事情是最急的。但是这桩事情世间人他不重视,重视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享受,这个大家争的。但是争到最后,事实上就是一场空,什麽都带不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