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 (第三十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30
《大智度论》第三十卷,「释初品中善根供养」:
经【欲以诸善根供养诸佛。恭敬尊重赞叹。随意成就。当学般若波罗蜜。】
这几句经文着重在『善根供养』。解释里面文很长,跟前面格局是相同的,顶重要的也就是前面一句:
【菩萨既得不离诸佛。当应供养。】
这一句是承先启后之文,也就是接着上面一卷来说的。菩萨既然是不离开诸佛,对于佛应当要修供养。
【若得值佛而无供具。甚为不悦。】
如果常常亲近佛而没有供养,不是佛不悦,是自己心里不安。常常亲近佛,对佛一点表示都没有,自己觉得过不去,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佛见到学生常常来,没有供养,他不高兴,那是错误的;是自己心里不安,是这个意思。下面有举好几段的例子,说明菩萨见佛没有空手而来的,都带着供品来供养佛。世间法也是如此,这是属于礼节,礼不能废,送点礼物贵贱多寡都没有关系,这是随着个人的能力,不能勉强。譬如我的家境很清寒,生活很困苦,我亲近老师,看别人送的礼都很重,我自己能力办不到,也要想尽方法,或者向别人借贷,或者是用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带来的钱财,也要跟别人供养一样多,自己心里想着这么做是对老师恭敬,实际上这是对老师大不敬。诸位要懂这个道理,供养一定要随心随分,不及与超过都是错误的,所以要随心随分,在佛法里尤其讲求这个道理。供养的意思,第二页第一行:
【供养诸佛。佛虽不须。菩萨心得具足。】
实际上无论修什么样的供养,佛都不需要。也许诸位要问,佛要度化众生,如果要度化众生,不得缺少供养具,所以应该要接受四众的供养。可是诸位要晓得,接受供养是随缘,不是勉强的,众生得度各有时节因缘,那个因缘要是没到,供养再多也起不了作用,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因此学佛顶重要的要修福德因缘。在这地方经论开导我们,一切供养最好的是修法供养。什么叫修法供养?就是依教奉行。第一个,佛所讲的道理我们通达无碍,这是供养;更进一步,我们能够依照这个道理去修行,这是供养;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证果了,这是最圆满、最究竟的供养,这都叫做「善根供养」。因为善根供养,善根是讲果,从果上说的,把财供养、法供养全都包括在其中。在这一段文字里面,对于善根供养的定义有几句解释,在这一面第六行最后一个字起:
【以善根业因缘。得供养之具。名为善根。】
这是对于什么叫做善根供养,这两句给它很明确的定义。向下在问答因缘里面就说明善根供养的方法,这段文字里面先说明供养法,文字是很清楚、很容易懂。就是在第二页倒数第二行,第一句「供养者」下面就说供养的方法、供养的境界。在第三页第一行尊重者,这是讲「尊重」,第三行讲「恭敬」,第四行说「赞叹」、说「随意成就」,这都是把经文一句一句的给我们解释。注解得很简单,意思非常明显,很容易懂。在第三页倒数第五行,问答的答以下,这是说出供养真正恭敬赞叹的意思,这里有几句话很重要,从「答」这个地方开始:
【福德从心。于所爱重。持用供养。得福增多。】
这是说出一个原则,供养具,什么样的供养我们自己得的福报最多?绝不是说人家供养什么,我们也就跟着人家供养,不是这样的。佛法里面所指的是你心里面最喜欢、最爱的东西,你要是拿这个去供养,得福就最多。这里面举一个例子:
【阿育王小儿时。以所重土。持用奉佛。】
讲阿育王小孩的时候,小孩喜欢玩耍,他喜欢玩土,他把土看得很重,比什么都重,他拿这个土去供养佛,得最大的福报。粗泥土,诸位不屑一顾,看到小孩拿着土供养佛得大福,我们也是大批大批拿土去供佛,能不能得福报?不能得福报。换句话说,迷的人所重所爱的不一样。由此可知,供养是供养什么?供养我们的爱心。物是表爱心的意思。是以这个供养,得福最重。并不在物质的贵贱,而是自己心之所好、心之所爱,这就是难舍能舍。每个人爱好的不相同,因此供养具当然也就不是一律相等的,这点意思我们一定要晓得。向下经文是教给我们随时供养,在第三页倒数第二行:
【复次。随时所宜。】
就是看他平常的需要。尤其在佛法里面所讲的四事供养,这四事都是随时所需的。譬如他没有衣服的时候,衣服破了,我们供养衣服给他,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他得不到饮食,我们供养他饮食,这是他所需要的;他生病了,我们供养他医药,这也是他所需的。这是讲随时供养。第四页第二行下半段从「复次」以下,「随意供养」,文都讲得很清楚,绝不是勉强。
【随意供养者。有菩萨知佛无所须。】
佛是什么也不缺乏。
【又知诸物虚诳如幻。一相所谓无相。】
这是深达诸法实相,知道万法皆空的道理。晓得这种道理,还修什么供养?不需要了。事上来说,佛不需要,理上更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于事于理都不必修供养。菩萨为什么还修?下面说:
【为教化众生故。随众生国土所重。引导故供养。】
菩萨修供养是为了劝导初学,初学的人不知道供养,菩萨起带头作用,所以是为了教化众生。供养跟布施是一个意思,布施是对平辈、对我们下一辈,供养是对我们长上。意思都是舍,都是教我们放下,所谓是难舍能舍,放下实在是放下障碍,去除我们心里面的贪瞋痴三毒烦恼。所以菩萨法里面,要是讲到修行,总是将布施列在第一,可见得这个法门的重要。有人能供养、不能布施,能布施决定有供养,为什么说能供养、不肯布施?供养的是佛菩萨,我们多供养一点,佛菩萨会降福给我;我布施给别人,他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不肯修布施,修供养他肯。佛菩萨很懂得众生的心理,先劝勉你供养诸佛菩萨,然后再教你布施一切众生,这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经文向下,就是「复有」以下,这是说明菩萨的「财供养」。在这一页倒数第四行:
【又菩萨行六波罗蜜。】
这以下是说菩萨的「法供养」。财法两种都给我们说出,我们真正懂得这个意思,晓得应该怎样来修学。在第五页第三行经文:
经【欲满一切众生所愿。衣服饮食。卧具涂香。车乘房舍。床榻灯烛等。当学般若波罗蜜。】
第一句是总说,『满一切众生所愿』。衣服以下是别说,众生希望得到这些东西,都能够得到,这是满他的愿。一个修菩萨行、修菩萨道的人,要想满一切众生的愿,佛告诉我们应当学般若波罗蜜。注解一开端是说:
【菩萨业有二种。一为供养诸佛。二为度脱众生。】
『业』就是事业,菩萨的事业有两类,第一是供养诸佛,其次就是为度脱众生。度脱众生先要满众生愿,不能满众生愿决定度不了众生,所以大乘佛法里常说,「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勾就是接引他先要以利益,眼前的利益他想要什么他都能得到什么,先要满他物质精神上这些生活的愿望,都能满足他,这就把他接引入佛门。入了门之后再教给他智慧,求真正的智慧,了生死出三界。我们接着看注解下面:
【以供养诸佛。得无量福德。持是福德。利益众生。所谓满众生愿。】
菩萨福报从哪里来的?是从供养佛这里得来的,而供养佛里面最重要的又是法供养。诸位要记住,虽然最重要的是法供养,并不是说财供养就不需要,那也错了。财供养还是需要,财法两种供养是以法供养为主,财供养为助,常说正助双修。我们看看今天这个世界,眼前的佛教正是宾主颠倒,大家把财供养看得很重,法供养看得很轻,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到处都能看得到。哪个地方做法会了,你看我们昨天晚上做法会,我们这个讲堂人挤满了,后面都坐了三排,财供养的时候都来了。讲经的时候法供养,大家不来了,没人来。你看哪个寺庙里做法会,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哪里讲经,没有人听。由此可知,把法供养看轻了,把财供养看重了。有没有果报?给诸位说,有,财供养来生得财富。但是诸位要晓得,一个人要是没智慧,财富多了会造罪业。说实在的话,得财富容易,如何去消受这个财富那要大学问,赚钱不是学问,用钱是学问。赚钱是你的福德,用钱是要靠你的智慧。你如果有智慧、有学问,你用的钱那真是种了无量无边福;你没有学问、没有智慧,那个钱财都拿去造罪业去了,就是修福也不是修真正的福报。由此可知,智慧重要!要想增长智慧就得修法供养。在这一面倒数第四行:
【菩萨如是入诸佛法海。得无量功德之宝。利益众生。】
菩萨供养佛,主要的还是在佛那个地方得法宝,是跟佛求法、求智慧,这样才能满众生之愿。第六面第一行:
【问曰。菩萨实能满一切众生愿不。】
下面的句子诸位自己去看,重要的就是这一句。菩萨真能满一切众生愿吗?这句话问得好!我们现在心里都有求、都有愿,我们也很虔诚拜佛、拜菩萨,为什么不满我的愿?如果不能满我们的愿,那经上为什么又说菩萨满一切众生愿?在此地就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在第三行:
【答曰。有二种愿。一者可得愿。二者不可得愿。】
这里讲众生愿有二种,一种是可得,一种是不可得。可得里面又有世间愿、有出世间愿。世出世间愿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第六面倒数第二行:
【答曰。愿有下中上。下愿令致今世乐因缘。中愿后世乐因缘。上愿与涅槃乐因缘。】
这是说明愿有上中下三种。上中下三种,下愿跟中愿都是世间愿,下愿是讲我这一生得的果报,我现前得乐,这是下愿;我来生得乐,这是中愿,这个眼光就比较深;我也不愿意这一生得乐,也不愿意来生得乐,我要得涅槃乐,这是上愿,这是成佛之道,这是属于出世间的。我们想想,世间人不要说是上愿,中愿眼光的人就少,所期望的是什么?我现在就得乐,来生?来生再说,来生还没到。从来不想来生后世,这是目光短浅。佛菩萨实在是大慈大悲,对众生心行了解得非常透彻。在第七面第一行,「复次」以下就说得很清楚:
【众生多着今乐。】
今乐就是现前的乐。
【少求后乐。】
求来生之乐的人就不多,很少。
【涅槃乐者转复少也。】
求成佛、求成菩萨的这种人真正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几句话说出众生知见确实是这样的。在第二行「复次」以下,就是第二句以下,这是说如来的知见,也是说明如来大慈悲心,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学习。文字虽然不多,意思太深了,境界也非常广大,我们把这段文念念:
【复次。此经前后多说后世涅槃道。少说今世利事。】
这个经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他教学的对象是大乘菩萨,所以这部经里面是多讲涅槃之乐,少讲我们世间之乐。
【菩萨法者。】
这个『菩萨法』就是菩萨教学法、菩萨修学法,也可以说是菩萨教学的方针。
【常与众生种种利益。】
这一句是总纲、是大原则。
【不应有舍。所以者何。初心但欲令诸众生行大乘法。】
菩萨教学他的方针、他的宗旨,就是要求一切众生学大乘法,这才是满菩萨之愿。
【以不堪受化。】
这是众生根性太差,不能接受大乘法,那怎么办?不得已而求其次:
【次与声闻辟支佛道。】
由此可知,佛讲声闻法、辟支佛法,是不得已,是那一类的众生不能接受菩萨法,不得已才教小乘法。
【若复不能。】
小乘法他也不能接受,这是根性又差一等的。这时候怎么办?
【当与十善。四梵行等。令修福德。】
这就是我们讲的人天乘的佛法。五乘佛法就是这么来的。
【若众生都不乐者。】
像现在一般外头众生,你给他讲佛法、讲十善、讲四梵行、讲三皈的利益,他都不要听,人家不要学。菩萨是不是把那些人都舍弃?在我们想象一定是舍弃他,那就大错了,佛菩萨真是大慈大悲:
【如是众生不应遗舍。】
他还是不舍弃他。
【当与今世利益。所谓饮食等也。】
你们世间人喜欢什么,菩萨还是满你的愿,还是帮助你得到,真正是大慈大悲,这就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相信佛法就有相信佛法的利益,你不相信佛法也给你利益,由这里才能看到佛法里面平等慈悲。佛心是一心,种种教法是因众生根性不同而设施的,佛心总是平等的,并不是佛有意建立各种不同的教法来教众生,不是,实在是众生根性程度不相同,而不得已方便的设施,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晓得。知道之后,我们要想修菩萨行、修菩萨道,就要记住,就是这个修法。不信佛的人也叫他生欢喜心,怎么样生欢喜心?占点便宜就生欢喜心了,多多把便宜给别人,众生就生欢喜心了。
我们举个很浅显的例子,譬如我们印送经书,经书是给学佛的人他才会看的,不会学佛的人你给他经书他不要,给他他也不看,我们可以印一些好书、善书,不是佛经,他拿在手上很欢喜,他也看。我们印的《感应篇》、印的《延寿药言》,他一定要看,尤其是《延寿药言》一给他,他看到这个名字「延寿药言」,我不看不就是不要延寿?他要长寿那就一定要看。那里面全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是接引完全不相信佛法的人,教他世间的利益。第九页倒数第四行:
【众生其有见法身佛。无有三毒及众烦恼。寒热诸苦一切皆灭。无愿不满。】
这个三身佛性可以参考《六祖坛经》。这句文实在是互为因缘,你要是『见法身佛』,你三毒烦恼、一切诸苦当然灭了,『无愿不满』;换句话说,也必须要无有三毒烦恼才能见法身佛。我们之所以见不了法身佛就是三毒烦恼障碍了。学佛一定要去除三毒烦恼,三毒烦恼要是少了,一天比一天少,我们见法身佛就一天比一天接近。
断烦恼在哪里断?大乘菩萨比小乘人断得要快,为什么?大乘菩萨是不离开众生,接触众生那就是天天生烦恼。接触众生,今天这个意见不对了,明天那个又不舒服了,断烦恼就在这里断。那些不如意的境界,全都是佛菩萨示现的,要把你烦恼在境界里磨平,这叫菩萨修行,菩萨就是这个修法。哪一个人跟我是冤家对头,见到我就要找我麻烦,要骂我、要整我的,你可不能说我躲避他,躲得远远的,那就错了。为什么?他就是来帮助你断瞋恚烦恼的。你要是躲避离开了,换句话说,你就不愿意断瞋恚烦恼。
愈是不愿意见的人,要常常见他,常常来忍受,他骂我、他打我、他怎么样侮辱我,我都忍受。在这里学什么?学忍辱波罗蜜,在这里修平等心、修清净心、修成佛之道。如果人家跟你瞪眼,你就要跟人家吵半天,那你不是学佛,你是学烦恼。你的智慧到什么时候才能现前?你的烦恼习气到什么时候才能断除?那真是遥遥无期。你要是果然能够会,一切境界里面天天接触,天天在里头锻鍊,鍊到如如不动,给诸位说,功夫用得勤的,三、五年就入很好的境界,入菩萨道;懈怠懒惰一点、习气重一点的,有个二、三十年,也能成佛作祖,不必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跟小乘人说的。
所以大乘菩萨修学跟一般人修学完全不一样,他在境界里面断贪瞋痴三毒烦恼,六根接触一切境界修无贪、无瞋、无痴。我们试问问,我们名为佛教徒,大乘菩萨,我们是不是在修无贪、无瞋、无痴?还是我们在修贪瞋痴?假如我们在修贪瞋痴,我们跟菩萨道是背道而驰,一百八十度的相反,不会有成就。见到称心如意了,就贪得、贪求,果报在哪里?在三途。打着佛的招牌,结果所修的是三恶道,你看看这冤枉不冤枉?这就是路走错了,方向走错了。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只要把握正确方向,你就有成就。
方向正确,给诸位说,就叫做如法;方向不正确,那个仪规一点都没有错,也是不如法。譬如遇到个学佛的人,他什么规矩也不懂,拜佛也不会拜,念佛也不会念,样样都不会,笨手笨脚,但是他在境界里不起贪瞋痴,这个人一定成佛。另外一个人就是规矩都懂,看到哪个人规矩不对了,他心里就不舒服,哪个人敲引磬、敲木鱼一下敲错了,他就发脾气,心里就不痛快半天,这个人不会成就的。为什么?他是在修贪瞋痴,他不是修菩萨道。真正修菩萨道的那个团体无论大小,一定是一团和气,为什么?境界里不起贪瞋痴,和合僧团,彼此都能够忍让,这叫学佛,佛是智慧觉悟,学智慧、学觉悟。第十页第三行:
【如人怜愍所亲。不与杂毒美食。如是世间愿者。生诸结使。又离时心生大苦。是故不以为要。】
这一段是讲诸佛菩萨有时候他不满众生愿,为什么?如果满众生愿,这个愿会起反效果,不能满他的愿。不能满众生愿还是满众生的愿,诸位细细想想这个道理,前面也曾经说了个前提,有可以得到的,有不能得到的。可以得到的能满你的愿,不能得到的不可以满众生愿。可以得到里面他又看这个愿是善愿、是恶愿,善愿成就你,不善愿还要在暗中障碍你,为什么?不善愿,你这个愿里头要造罪业。由此看起来,佛菩萨确实是满众生愿。这一段文还很长,解释得很多,在倒数第三行:
【答曰。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
这个意思是讲,心愿满一切众生愿,而并不是在事相上都满众生一一愿望。后面有几句文尤其说得清楚,在第十一面第三行:
【菩萨满一切众生所愿。谓应可得者。然菩萨心无齐限。福德果报亦无有量。但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
这是说明如何满众生愿的事理,障在众生,不在菩萨。而末后这一行尤其说得好,第十一面最后这一行:
【有薄福众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佛菩萨神力加持,一定要修福。自己有没有福报,自己应该要晓得,如果是有福报的人,修有所求皆能满愿;没有福报的人,纵有善愿,迟迟不能现前,这是没福。没有福不要紧,就怕没有福自己不知道,自己晓得自己没有福,现在赶紧修福来得及,不是来不及。唯有修福才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佛菩萨的力量才能够加得上,俗话说保佑,才能够保佑得了;你要是自己没有福报,福报太薄了,佛菩萨想保佑你都办不到。结果是:
【又知众生不可得故。深达法性故。诸佛无有忆想分别。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灭。意无增减。以是故。菩萨欲满一切众生愿。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萨无咎。】
这一段道理说得很明白,前面几句是从理上说,菩萨晓得『众生不可得』,《金刚经》里面讲众生非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现起之相,不是真相,所以求众生而不可得,这是『深达法性』,完全从理体上说的。『诸佛无有忆想分别』,心对境是如如不动。由此可知,菩萨是深达法性,不着一切境界相,他在境界里面心是完全平等的,满众生的愿当然也是平等的。可是众生有的满愿,有的还不得满愿,障碍是在众生,『菩萨无咎』,菩萨没有过失,过失是在众生这一边。
向下经文分别说,说饮食、说衣服、说卧具、说香、说车乘、房舍、灯以及其他的一切日用品。这有一大段文字细说其相,这一页上都是众生希望得到而得不到,不是佛菩萨不满足我们,是我们自己有障碍。譬如诸位到这里来听经,交通很不方便,菩萨要满众生的愿,每个人给我们送部小轿车多好,我们听经不就方便了吗?佛菩萨又没有送个轿车给我们。今天读到这个经文,障碍不在佛菩萨,佛菩萨真有愿,都希望我们有最好的车子,我们今天得不到,障碍在自己,「菩萨无咎」,要记住这个话。把自己障碍要是去掉,有求必应,事事如意。在第十四面第三行问答以下,这是说明学般若波罗蜜才能满一切众生愿望的所以,这一段诸位可以细细的去看看。十四页倒数第二行: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立于檀波罗蜜。立于尸罗。羼提。毘梨耶。禅那。般若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这一段是教给我们后世以及出世间乐的修法,前面所讲的是今世乐的修学方法,这以下是着重在后世、着重在涅槃之乐的修行方法。换句话说,一定要修六度。第十五页第三行:
【前说今世利乐。】
前面所讲的是今世的利乐。
【此说后世出世利乐。】
这个「此」就是从这段经文以下,是给我们说明后世乐怎么求法,出世间的真乐怎么求法。
【以是故。令众生住六波罗蜜。菩萨愍念众生。过于父母念子。慈悲之心。彻于骨髓。】
这是从比喻上说,实在说比喻是没有法子比喻的。如果拿父母爱护子女的心要比佛菩萨爱护众生,实在没法子比,天壤之别!但是再找不到别的比喻了,这世间爱情之重无过于父母对子女。从这一段诸位能够体会到一点,所谓是菩萨心肠,菩萨于一切众生的爱护就跟爱护自己完全一样,没有两样。十六页第三行教给我们得福之道:
【是故教修福业。自行自得。菩萨善知因缘不可强得。教令得之。以是故。次第教众生住六波罗蜜。】
这几句话很重要,一切众生哪一个不求福求慧?福慧都不是勉强可以得到的,有一定的方法可以求得。譬如我们讲最浅显的世间福报,我们眼前的福报,《了凡四训》、《感应篇》就是最好的方法。诸位要是真正照这两本书去学习三年,你这一生的福报就能够有求必应。如果不肯照这个理论方法去修学,天天去动歪脑筋,想去求富贵,给诸位说,不可能的事。纵然你求富贵得来了,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得来,得来之后没有几天还是丢掉,得到的时候欢喜,丢掉的时候大哭。这些事情我们在今天社会上可以说看得太多了,听说某个人发财了,他很能干,再过两年某人倒闭破产了。由此可知,不可强得。诸位要想得到,为什么不依法去修行?
《了凡四训》跟《感应篇》,我也一再的劝同修们要认真的去读,认真的去学。你只要学了之后,照那个去做,你这一生当中一定事事如意,有愿必成。拿这个做基础再学大乘佛法,我今世在世间是事事如意,我再求来世事事如意,再求我成佛作祖往生极乐世界也如我自己意。这个修行法有次第、有步骤,自己的信心坚固,为什么?第一步我所求的得到了,第二步所求的虽然没得到,心里能够推想到一定可以得到。眼前我所求的都得不到,来生西方极乐世界恐怕太渺茫了,靠不住,那怎么不起疑心?印光大师是晚近一代祖师,他为什么极力提倡《了凡四训》跟《感应篇》,诸位想想道理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要能够体会祖师的意思。向下经文解释恒河沙的意思,解释众生的意思。第二十面最后一行,这是给我们解释六度,六度里面布施是灭罪度苦最好的法门。
【立檀波罗蜜者。菩萨语诸众生。当行布施。贫为大苦。无以贫故作诸恶行。堕三恶道。作诸恶行堕三恶道。则不可救。众生闻已。舍悭贪心。行檀波罗蜜。如后品中广说。】
这几句话很重要。贫是苦,贫苦千万不可以作恶,换句话说,决定不可以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财富自己来享受,那要造罪业的,将来要堕三途。如何来解决贫苦?布施。这个道理确实聪明人才能接受,真正有智慧的人能接受,没有智慧的人,他听到你讲这个话,他笑笑,他不相信。唯有布施能度苦,布施是种因,只有种因将来才能够得到果报,哪有不种因就能够得到果报!向下说明悭贪罪报,再给我们说明一切利益功德无过于布施。今天上午我举拾破烂的王老先生,人家二十年中到处捡字纸,捡字纸卖钱去买好书赠送给海内外大学图书馆,最近他自己又办了一个图书馆。正是我们这个经里面所讲的。二十一面倒数第四行:
【好施之人。声誉流布。八方信乐。无不爱敬。】
今天王老先生确实如此,举世尊敬,不但中国人敬爱他,外国人也敬爱他。他没钱布施,他不像人家没有钱去偷别人、去抢别人,想种种方法去贪图自己来享受,他不如此。他没有钱又没有念过书,知道自己苦,希望别人能够得乐。王先生,在佛法里面讲这是活菩萨示现,我们在这里纸上谈兵,人家实际上行菩萨道,我们要多多跟人家学,人家二十年光阴没有空过,不可思议的成就!不但将来中国历史上有他一页,世界历史上也有他一页。一个捡破烂的,他能够把攒积的钱,一套一套的书,十三经、二十五史买来送给外国的图书馆,送给外国的大学。我们怎么能跟人家相比?人家真是大慈大悲。他能做得到,说实在话,人人都能做得到,但是不肯做。他肯做,默默无闻埋头在做,做了二十年,今天被人发现。
向下经文说布施,接着说持戒、忍辱,忍辱说得很多,在二十四面倒数第六行一直到末后,就是这半面经文,非常重要。学忍辱度的菩萨应该做如是观,能够照这个修学,可以说一切事都能够成就、都能够满愿。第二十五页是讲精进波罗蜜,精进之相,功德利益我们也应该知,应该要学习。文都很重要,都很好。第二十七面第三行以下讲禅定,得大乐受在修学禅定,开智慧也在禅定,诸位想得大乐,涅槃之乐、究竟之乐,要想开智慧,一定要修禅定。第二十八面第五行后半以下是讲般若,般若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成无上道,这一点要特别记住。二十九页:
经【欲植一善根于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尽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这是讲善根无尽,任何一善根要想得到成佛时候这善根还有无尽的作用,要学般若波罗蜜。解释里面首先讲三善根: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一切诸善皆从三善根增长。所以学佛必须要把握这个方向,大乘佛法着重在善根上。三十面起这是举一个例子,举一个善根,教给我们怎样修学、怎样种福田。三十二面经文: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诸佛称赞其名。当学般若波罗蜜。】
底下有讨论,菩萨已经证人我空、法我空,为什么还要佛来称赞他?菩萨为了度众生,为了接引众生,所以就世间法来说,有这个必要。这些理由,以及如何才能得到佛的赞叹,佛赞叹意思在哪里,论里面都说得很详细。三十四面最后一行:
【复次。若菩萨未得无生忍。未得五神通。生死肉身。有大慈悲心。能为众生故。内外所有所贵惜者。悉能施与。】
【如是等施。甚为难有。是故诸佛赞叹其德。】
这是讲没有证得无生法忍,就能够像已经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一样,样样放得下,样样能施舍,这个是稀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段文字希望诸位细细看。三十七页,说无量神通智慧功德都是从般若生的,所以大心众生入手处就要学般若。这个意思,我们读《六祖坛经》六祖大师教我们也是从这里着眼。在四十一面经文: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诸佛世界不断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这几句文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讲续佛慧命、不断佛种。今天说实在话,佛的慧命、佛种将要断绝了,我们读这段经文应该要特别的警惕。菩萨度众生之愿无有穷尽,我们学菩萨道的人要像菩萨一样续佛慧命,千万不能让佛法在这个世界中断。这里面有说明众生不能得度的因缘是什么。不断佛国,要紧是在传道、是在弘道,传道、弘道就是大慈悲心无有止境的表现,这个意思一直到这一卷的终了,希望诸位好好的去读。末后重要的是在第四十三页最后一行,到四十四页的前面三行,这四行经文很重要。我们今天这一卷就介绍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