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五十六集) 2007/5/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WD03-003-0056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03/WD03-003/WD03-003-0056.mp4
诸位观众,大家好,阿弥陀佛。上一集我们讲到中品上生往生的时候,佛与比丘大众来迎接,这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根据往生的人他的修学跟他的心量,发大乘心见大菩萨跟佛来,发小乘心就见到比丘跟佛来。完全符合往生这个人他修学的心态跟他修学的法门。
临终佛圣众现前,这是决定往生西方。没有往生西方,在六道里面,《地藏经》上讲的,见到家亲眷属现前,他也是来接引,接引他是要报复的,差不多都是冤亲债主,历劫冤亲债主来讨命、来讨债,是他们变现的,不是真正的家亲眷属,这个道理也是一样,也是自己的心变现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我们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就要小心,要存善心,要做善事。尤其是遇到这个法门,一定要认真依教奉行,发大乘心,将来接引你的是诸佛如来。我们再看后面这段经文:
经【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这是讲花开了。这里所说的利益完全是小乘的利益,是在世的时候长时间对于小乘佛法的薰习根深蒂固,我们讲习气很重,小乘的习气很重,到西方世界自然感得佛也说小乘法,无情六尘也是说小乘法,他证得的也是小乘的果位。这个地方所说的、所证的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
经【是名中品上生者。】
这是『中品上生』,他往生的品位。下面我们继续看经文,「中品中生」。
经【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中品中生往生的条件。善导大师在注解二百五十七页第三行第二句告诉我们:
疏【一明受持八齐戒。二明受持沙弥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轻罪。如犯极重之过。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应知。】
我们看到这段经文,『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众生」涵盖无量无边。『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就是我们上一集讲的八关斋戒。或者『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沙弥有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沙弥律仪持一日一夜。『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具足戒」就是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戒。『威仪无缺』,戒律威仪都持得很清净,这个时间是一日一夜。如果你这一生当中有真正如理如法一日一夜修持过斋戒、沙弥戒、具足戒,『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是每一品、每一辈,这是一定要注意到,要回向、要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你是以持戒的功德,持斋戒、小乘戒的功德来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国。所以我们看到《弥陀经》,佛劝我们信愿行,它行的部分是持戒,回向发愿。我们根据《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行就是念佛,念佛称为正行。此地说的虽然没有讲到念佛,持戒他回向发愿都会往生,往生这也是属于正行,往生的正因,正确的修因。他这是以『戒香熏修』,我们说戒定真香,以戒来薰习、修学,这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的。
我们念佛的人回向愿求,这条一定要留意,往往有很多念佛的人疏忽了这句,这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给我们点出来,能不能往生在于信愿之有无。你是不是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相信自己有往生之分,相信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净土经论告诉我们的都是真实的?相信不怀疑,是不是发愿?愿意要往生到西方世界,这个娑婆世界放下了,这样念佛才会往生。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在信愿之有无,你是不是有真信、有切愿,关键在这里;往生品位高低在于念佛功夫的深浅,念佛功夫较深往生品位就较高,功夫较浅往生品位就较低。这分四土三辈九品。这品位,实在讲,经上还是大致上讲个大概,实际上要分,每一辈、每一品的差别还是无量无边,每个人修学的程度不同。
我们注意到这句,「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是能不能往生的一个重点,这句经文我们不能疏忽。如果你真正回向愿求,你持戒持一日一夜,虽然时间不长,以这个功德可以往生到西方的中品中生!这功德也是不可思议,重点要回向、要发愿。所以我们听经、读经不能把经文说的意思误会,有时候我们听到说念阿弥陀佛不用回向发愿,是不回向的法门,这个话对不对?没有错,但是你如果没有把这个话听清楚、听明白,那就错了。如果你要是已经信愿具足这样念佛,当然你念佛的时候就是在回向发愿,因为你念佛的目的就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愿望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求人天福报。虽然没有回向发愿,但是心确确实实是回向发愿,嘴没有说而已,但是这个心念念都在回向发愿,声声佛号都在回向发愿。如果虽然念佛,但是对这个世界还放不下,还不是真心愿意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如果是这样,要时时提醒自己,还是要回向愿求。
我们念回向文发愿主要是提醒,如果你真正要求生西方,这有没有念都没关系,因为你的心已经回向发愿了,嘴巴有没有念就没关系,念也可以,不念也可以。还没有真正回向发愿,这个文还是要时时念,时时念,时时提醒自己要回向、要发愿,这个非常重要。所以这句我们不能疏忽,这个关键的经文不能疏忽掉,疏忽掉,这一生修学不能往生,念佛念一辈子不能往生,这就很冤枉。要知道,一定要信、愿、行具足,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善导大师在这里有一个注解,说:
疏【三从以此功德已下。】
就是说「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段经文一直下来:
疏【正明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正是给我们说明回向他所修的戒善之业,持戒的善业。『向所求处』,「所求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疏【四从戒香熏修下。至七宝池中已来。】
这是从『戒香熏修』以下,一直到『七宝池』,往生到极乐世界在宝池中,善导大师跟我们说:
疏【正明第九门中。】
就是他前面讲的每一段分做九门来给我们说明解释。我们看善导大师的文,他在『第九门中』:
疏【行者终时。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八。】
就是说来迎接去的时间快和慢,这说了八种。
疏【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这段善导大师给我们开示了八种,就是说从「戒香熏修」一直到「在宝池中」,这段经文给我们分析有八种。『一明命延不久』。就是说命欲终时,欲就是说将近快要临终,还没有断气,但是离断气没有多久了,在这个时候。『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这个时候弥陀与比丘现前了。『三明』,第三给我们说明『佛放金光』,就是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照行者身』,佛放光照他。『四明比丘持华来现』,比丘拿七宝莲花到行者面前。『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他就听到空中有声音在赞叹,赞叹说:「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听到这个声音说:你随顺三世诸佛的教诫,发心持戒律,回向求生西方,今天我来迎接你。听到这个话之后,「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听到这个声音,很快的就见到自己已经坐在莲花上,莲花就合起来,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这是善导大师在这里有讲。『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佛来赞叹、来给他证明。『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听到佛赞叹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座里面,『坐已华合』,坐了之后,花就合起来。『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这是第九门当中善导大师又给我们开了八种。下面说第五:
疏【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这是第五大段。经于七日以下,正是给我们说明第十门当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开的时间不同,跟中品上生的不同。
疏【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
第六大段给我们说莲花开,『敷』就是开,一直到成阿罗汉,这个阿罗汉是初果阿罗汉,他先得到初果,经过半劫才成阿罗汉,这个时间上利益有不同,『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
疏【即有其四。】
第十一门当中(就是说花开以后)每一品位的人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的利益也不同,这里又跟我们说四种。『即有其四』:
疏【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
这里又给我们补充说明,说了四条。第一条就是『明华开见佛』,说明花开见到佛。第二条说明见到佛合掌赞叹佛。第三说明闻法见佛、赞佛、听佛说法,马上就得到初果须陀洹。第四给我们说明『经半劫已』,经过半劫,『方成罗汉』,他要经过半劫。前面中品上生的,在时间上就比较快证得阿罗汉,这是品位不同,他到那里莲花开马上就证阿罗汉果,这里说要经半劫,这里是先证得初果,经过半劫才成阿罗汉。这是说中品中生跟中品上生往生得的利益有这个不同,证果时间有快慢的差别。以上中品中生我们就讲到这里。请再看下面中品下生的经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