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劉余莉、悟勝法師、江玟均、上官居士 (第二十九集) 2014/4/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029
老法師:諸位同學,大家早晨好。你們來輪流說。
主持人:尊敬的師父上人慈鑒(這是劉余莉教授傳來的),自從師父上人提倡弘揚《群書治要》以後,學生按照師父上人的吩咐,和諸位同學承擔了《群書治要》的譯註工作,學習了蔡老師講解的《群書治要360》,並參加了一些弘揚《群書治要》的論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師父上人愛民護國的悲心與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如今弟子的一些博士生,對《群書治要》也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選擇了《群書治要》作自己的博士論文。例如有一位學生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群書治要》道德教化思想研究」,其他學生也想選擇《群書治要》中的一部經典深入研究。在最近這兩次的學習班中,師父上人再次強調了學習和弘揚《群書治要》對於實現習主席所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並且十分強調,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懇請師父上人具體開示一下,對於這部學了就能用、用了就能得利益的治國寶典,對於那些需要撰寫論文的研究生應該怎麼學習、怎麼研究?以《群書治要》為題目作博士論文的意義何在?在學習和弘揚《群書治要》方面,您對在校的年輕人有怎樣的要求和建議?感恩師父上人慈悲教誨。慚愧學生劉余莉頂禮敬呈,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老法師:劉余莉教授這封信來得正好,意義很深,這是一樁大事,從來沒有人提起。習主席憂國憂民,我們看到他談話的文字稿,我們也深深受到感動。有些問題,過去一些國家領導人,我們見面的時候也提到過,最重要的還是教學為先,能夠把人都教好,社會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怎麼教法,教什麼?這是真正問題的核心。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真正禁得起考驗,留下來這些智慧的寶藏,非常可惜,現在人不認識,把它當作糟粕丟掉了。西方人研究漢學,我聽了很佩服、很讚歎,三次到歐洲,就想去看看他們是怎麼研究的,發現他們是把中國這些古籍當作歷史文化去研究,研究中國古代的文明,與現代不相干,所以那是學術,不能實用。
我在法國訪問,訪問法蘭西漢學研究所,跟羅貝爾教授見面(這是一個老教授),跟他們的研究生、教授、學院的領導,我們做了三個多小時深入的探討。他問我,對待中國古籍怎麼看法?我告訴他,中國的東西就像穆罕默德當年在世所說的,「東方的智慧在中國」,他勸他的信徒要到中國來學智慧。這個見地非常正確,確實如他所說的,中國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是智慧。什麼智慧?做人的智慧,齊家的智慧,創辦事業的智慧,治國的智慧,平天下的智慧。這個平是平等,也就是這個世界上國與國之間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叫平天下,也就是世界大同。不是一種權謀,它是真實的智慧。
智慧的核心是仁義,儒家講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是愛人。所以中國人雖然沒有宗教信仰,這是真的,中國人對宗教信仰很淡薄,但是非常重視仁義,而仁義恰恰又是宗教的核心。我這麼多年來跟許多宗教接觸,核心的價值觀就是仁慈博愛四個字,沒有一個宗教不將仁慈博愛做為它的核心思想。所以用這四個字能團結全世界的宗教,不相違背,這十幾年來做得很成功。宗教要回歸教育,宗教要嚴持戒律,每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教導我們要嚴格遵守戒律。義就是合情、合理、合法,不違背情理法這叫義。以這種愛心愛一切眾生,問題全解決了。中國人說得很徹底,不亞於佛陀。
智慧的教育從哪裡開始?從格物開始,格是格鬥,物是物欲。換句話說,做人第一樁大事情,要跟自己的欲望做一番鬥爭。不對外,對外和諧,對內鬥爭。如何能把物欲放下,然後才能向上提升?物質欲望要不能放下,也就是今天大家所說的財色名利,不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這四樣東西只要有貪心就完了。到哪裡去找一個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利?那是什麼人?那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我在年輕的時候,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麼?就是沒有這四樣東西,財、色、名、利,這四樣東西放下,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個享受是什麼?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仁義,中國人講仁義禮智信,四維八德,真正充滿,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生活雖然很簡單,快樂。人活在世間,時間不長,要活得快樂,這個不容易。如果說天天活在憂慮、恐懼、煩惱,這個是地位再高,財富再多,都沒有意義。為什麼?一生痛苦。
最高的享受是什麼人?聖賢君子,儒家所說的;在佛法裡面講諸佛菩薩,阿羅漢也可以算是其中的人物。佛家的佛、菩薩、阿羅漢,實際上跟中國人所說的聖、賢、君子是非常接近的。不同的地方,儒重視世間法,佛除了重視世間法,它還有超越,有出世間法。佛家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它是三世的教育。學佛智慧現前,一切通達明瞭,特別是把因果講清楚、講明白了。倫理道德使人恥於作惡,不好意思。感覺得什麼?貪贓枉法這些事情是恥辱,對不起自己的祖宗,也對不起自己的後代。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讓祖宗丟人,讓後代的子孫在社會上抬不起頭來?在中國明顯的,秦檜的後代在社會上確實抬不起頭來,人一說秦檜的後代,這是對不起後代。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所以即使有這種緣,現在講有這個機會,他也不肯幹。
如果要懂得因果教育,賄賂是屬於偷盜。人家把錢送給你不是甘心情願的,是不敢不送,你收了這些賄賂,這就是盜戒。盜戒嚴重的就是地獄,地獄罪報受完之後還要還債,那還債可就麻煩了。如果這是一個人的,還容易,還一個;十個人也不難;這個錢是國家的、是社會大眾的,如果要是國家的財物你據為己有,全國納稅人都是你的債主。你想想你要還到哪一輩子才能還清?決定不敢做了。如果這錢是中國國家的,稅收裡頭的,中國十三億人,多少納稅人?這些人都是你的債主。敢嗎?不敢。
佛在經上說得很好,最嚴重的是盜三寶物,就是寺廟裡頭這些財物。為什麼?是信徒供養三寶的,那換句話,每個出家人都有分。你要是偷盜他的,天下所有出家人都是你的債主,而且這出家人不限於這個地球,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頭的出家人都有分;換句話說,永遠還不清。所以佛常常在經教上勸導大家,決定要愛護三寶物。三寶物叫常住物,那個盜取三寶物的罪過比盜取國家的財物罪還要重,因為國家是一國人,中國也不過十三億人,盜三寶物,十三億加上百倍、千倍、萬倍還不止。你怎麼辦?如果這三寶物出家人自己犯了,自己將三寶物(信徒這個供養)據為己有,自己拿去享受,那個罪過跟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三寶物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特權他可以無條件在享用,不可以的。三寶物,每一件再小都要經過羯磨。羯磨是什麼?徵求大家同意,這才可以,沒有經過羯磨那就是偷盜常住物。今天有個同學生病了需要醫藥,醫藥費多少,大家同不同意?同意就不說話,叫默認了,就通過了;不同意你就說話,你就舉手,同意是不說的。大家同意,這錢就可以支付。再小的事情都要做羯磨,羯磨就是議決。所以佛教是民主的,真正講民主,而且真正是共產。出家人沒有私財,私人用的就是什麼?就你穿的衣服,三衣一缽這是你自己的。其餘全叫常住物,是團體的,團體常住物,只要是出家人到這邊來,平等待遇。在過去確實如此。
到後代,寺院裡面產生許多弊病,所以除了戒律之外,每個寺廟都有寺廟共住的公約,那是自己道場裡面的約法,人人要遵守的。法定得很好,遵守的人未必能做到,流弊就產生了。所有弊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不學經教了。為什麼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佛陀滅度之後,正法時候,正法一千年還很像樣子。什麼原因?講經的人多。一定要知道,佛教是教育,教育天天要上課。這個學校不上課了,老師不上課,學生也不學習,這學校變成什麼樣子?這變成養老院,變成娛樂消遣的場所了。信徒到這裡來,也不是來受教育的,來消遣的。這個話,過去李老師說的,李老師這個話意思很深。
怎樣才能恢復?要從自己做起。怎樣才能恢復?一定要遵守印光大師的教誨,小廟。大的寺廟呢?大的寺廟可以把它修建恢復起來,那是歷史文物,提供做觀光旅遊的場所,佛教宣傳的所在。真正修行學習,那個地方不適用,住在那個地方,人會起貪心、會起邪念。一定是小道場,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要求每個人從自己做起,首先把自己管好。怎麼個做法?決定要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這四樣東西。佛門弟子,沙彌有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如果在家出家同修都能夠這樣做法,這是四個根,像桌子四個腳一樣,真叫四平八穩。三個根還不夠,加一個,佛教可以復興,傳統文化可以延續下去,人生最高的享受不難得到。國泰民安,太平盛世,是可以實現的,完全在教育。
一切經論都好,每個人一生專攻一部經論,十年之後,個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這就平等了。《無量壽經》九種不同的版本,無論學哪個版本,十年之後,都是第一,沒有第二。你把這部經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這一句佛號自自然然念得到位,得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往生淨土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不是大家都成就了嗎?你說這些經都是假的,經都不可靠。經不要念,學海賢老和尚,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是證得理一心不亂,我從哪裡知道的?他談話當中有人問他,老和尚他自己說,我什麼都知道。這句話不能隨便說。什麼都知道是什麼人?明心見性才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的人,你所有的難題難不倒他,不是他學來的,他開悟了。學,學一百年、學二百年都有限,開悟是無限的,真的世出世間法全明白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不離自性,你明心見性,哪有不知道的事情!你看一句阿彌陀佛是佛法,開悟了。
我曾經講過,惠能大師在黃梅舂米八個月,破柴八個月,他明心見性了。他修什麼?舂米舂出來的,破柴破出來的。這就是祖師大德常說的,哪一法不是佛法,問題只要你會。什麼叫會?無論修哪個法,清淨心出現了,平等心出現了,《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出現了,這叫會。怎樣才會?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叫會。舂米專心舂米,破柴專心破柴,舂米破柴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開悟了。海賢和尚的工作是種田,農夫,每天在田地裡面工作,心裡、口裡就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他這樣子修個幾年,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大徹大悟就是覺。你相不相信?
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不騙我們,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什麼?這得定,修禪定。用讀誦的方法修禪定,你只好好的讀誦,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句沒有念漏掉,只要求你這個,這個經裡頭什麼意思不許你研究。為什麼?沒有開悟,你所研究出來的是你自己意識裡頭以為如是,那不是佛的意思。所以不求解,只叫你念。為什麼?念,你妄念起不來、雜念起不來。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把妄想雜念給念掉,就這麼個意思。你要不讀,你天天打妄想,天天起雜念,就用意在此地。不是叫你背書,不是叫你研究裡頭的意思,不是的,是教你得三昧,是教你開悟。所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就開悟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得定。先得定,後開悟。悟了之後,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那真的一句老話,他什麼都知道。什麼疑難雜症你向他請教,他都會幫你解決。任何經典你念給他聽,他會講給你聽。他有沒有學過?沒學過,沒有學過全知道。
第一個做榜樣給我們看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你細心去觀察他,他住世只八十年,這我們中國人算虛歲,八十歲過世的,八十歲。三十歲,大徹大悟就開始教學,教了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的這一切經,現在我們稱之為寶,法寶。誰教他的?你要曉得沒有人教他。他雖然參學十二年,十九歲出家,離開家庭出去參學,過苦行僧的生活,也就是說財色名利統統放下了,格物;求學,致知,學了十二年才發現不能致知。知不是從外來的,是從內來的。我們今天都以為智慧是從外頭來的,要廣學多聞,原來智慧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與外面不相干。外面求的是什麼?知識。所以他十二年求的是知識,知識不管用,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把它放下。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你看所知障一放下,他入定就開悟了;所知障要是不放下,他開不了悟。開悟之後才能說一切法。一切法怎麼說的?多半都是有人啟請,提出問題來請教的。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他都有能力給你解答,非常了不起。所以告訴你,智慧開了管用。印度跟中國都是以開智慧為標準,所以中國是聖賢教育,印度是佛菩薩的教育,全是由內不由外,這個要知道。那今天往內學的這個教育沒有了,至少斷掉一百年了。也沒有聽說從戒定慧開悟的,沒有了,這叫末法時期。像法時期真有開悟的。
我們今天老師沒有了,怎麼辦?幸好這方法還在。我們要細心去觀察、去思惟,這個東西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來做實驗,萬緣放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下定決心。能不能成功決定在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你要不相信就沒法子了。一定要相信,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薩證無上菩提的一條路,沒有第二條。我們下定決心走這個路,看看自己能不能開悟。不能開悟,馬上轉一個念頭求往生,因為只要你得定了,得定決定往生。這就是善導大師把往生這個法門說成定、散二門,根據《十六觀經》所說的。十六觀,前面十三觀都是修定,以定為主,後面三種是沒有能力修定。得不到定那怎麼樣?修福也能往生。《彌陀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具足可以往生。十六觀最後三個都是修福,就是修善根福德因緣。前面十三觀我們未必能做到,為什麼?境界太細了,我們粗心大意不能契入。但是後面這三種,特別是最後信願持名,每個人都做得到,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個個都能成就。淨宗無比殊勝是在第十六觀,唯有第十六觀能普度法界一切眾生,完全看緣分。
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現在我們這個漢學院,我就用這個方法。漢學院不招學生,沒老師,所以我們也不必請老師,我們只招研究員。研究什麼?第一個十年,我們的課程就是一部《群書治要》。《群書治要》裡面一共有六十六種原典,原來的典籍好像還有幾種失傳了,實際上大概不超過六十五種。希望每個人學一種,研究一種,就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用讀誦,天天讀,遍數要多。我聽說我們還有個同學專攻《無量壽經》,每天將《無量壽經》讀二十遍,讀熟了能夠背誦,念的速度很快,大概半小時一部,二十遍就是十個小時。不求解。一天讀十個小時,讀上三年肯定得念佛三昧,成績出來了;再繼續不斷,再念三年就得事一心不亂,開悟了,大悟;如果再繼續不斷三年,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了。那就是底下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大徹大悟。像釋迦牟尼佛入定,夜睹明星;像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聽講《金剛經》大意,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義自見,他就能提出報告。自性什麼樣子?第一個,自性清淨。自性就是真心,給我們作證,我們每個人的真心永遠是清淨的。我們今天被染污是妄心,不是真心。對真心要有信心。妄是假的,決定可以斷;真是本有的,決定可以恢復,信心就足了。
要用真不用妄就是佛菩薩。人人都會用真,天下太平了,那這個世界是什麼?極樂世界,不需要人管理。極樂世界沒有總統、沒有皇上,極樂世界沒聽說那裡有縣市長,沒有聽到那裡有警察,極樂世界什麼都沒有。這個世界就兩種人,一個老師,阿彌陀佛,另外同學是諸大菩薩,清淨莊嚴。最高的境界,沒有政府。這裡面的學生將來個個都會成佛,到最後畢業完全跟阿彌陀佛平等,跟阿彌陀佛相同。所以幾乎所有大乘經,最後的歸宿無一不是淨土。一生沒有念阿彌陀佛,生實報莊嚴土。為什麼?他開悟了。沒有到這個境界,只要抓住信願持名四個字就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成佛,人生第一樁大事,其他的都是雞毛蒜皮。
我們的國家是最可愛的,為什麼?千萬年來祖宗教我們都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教我們什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來到中國,教我們三皈、五戒、十善,大乘經教把我們向上大幅度的提升,讓我們的倫理道德、聖賢教育達到登峰造極,這是佛教在中國幫助中國傳統文化提升了。中國古人有這個度量,能包容不同的異族文化,那就是指佛教文化,從印度來的,我們能接受它、能尊重它、能跟它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其義自見,自見的條件就是清淨平等覺。我們今天不能自見,就是我們的心染污了、不平了,迷而不覺。道德的修養,學問的淺深,完全在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生智慧,這個智慧不是外來的,自性裡頭本有的。所以希望大家努力。
這些研究生,把這樁事情給他們講清楚、講明白,因為中國這些東西沒人講了,外國人跟他講他不相信。好在真正用功夫用得深的人,這些學者專家他們能聽得下去。我們跟他說的時候他能聽,他專心聽,真用心聽。這是他們以前沒有聽說過的,聞所未聞,他們願意跟我合作,我說歡迎。我告訴他中國傳統的東西現在管用,他非常驚訝。《群書治要》能治國家,能幫助世界化解一切衝突,帶領全世界走向安定和諧,那就是世界大同。我們希望這個大事業在習主席任內能夠實現。怎麼做法?我過去在馬來西亞,跟華校的校長,四百多位校長、老師,給他們介紹教學為先這樁事情,四個字。我講了十個教學為先,十是表法,不是數字。也就是一切的一切統統要歸教學,教學問題全解決了。為什麼?人明白、回頭了,希望做個好人。誰不希望做好人?誰不希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沒人教他。好人好在哪裡,有道德的人好在哪裡,要讓他真正明瞭。不是地位高、不是財富多,不是,是你對於整個宇宙,佛家所說的性相、理事、因果都能通達明瞭,快樂,快樂無比。
孔子沒做過大官,也沒有錢,他快樂。快樂從哪來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佛家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最快樂的,孔子常常讚歎的顏回,顏回貧窮,物質生活在同學裡頭最差的,孔子弟子當中最快樂的是顏回。這是什麼?真樂,這不是假的,這個樂不會失掉的。假樂是外面的刺激,外面離開,樂就沒有了,苦就來了。這從內心裡頭,像泉水一樣往外湧,無止境的快樂,這叫法味。希望將來在漢學院能把這種風氣帶動,讓大家感到法味無窮,快樂無盡,無止境。希望年輕人,最重要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認識老祖宗智慧,太高明了。西方人沒有辦法想像,因為西方完全走向了知識。學知識跟西方人學,學智慧要跟老祖宗學。智慧能圓滿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不行,知識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一定要重新恢復,但是要認識老祖宗,最重要的條件是真誠心、恭敬心。對老祖宗、傳統文化沒有真誠心、沒有恭敬心學不到,佛來教你,孔子來教你,你都學不到。一分誠敬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十分利益。不是老師不願意教,是你不能接受。
如何培養對傳統文化的恭敬心,怎麼培養法?從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從這裡培養。所以孝是傳統文化的根,敬,敬是以老師做代表,是傳統文化的本,根本。不敬父母、不敬老師就難了。現在到哪裡去找一個孝順父母、尊敬老師的?找不到。我跟同學做過報告,我在年輕時候,在這個世界上到處流浪,講經教學很辛苦,找一個談話的人都找不到。每次回到台灣,我就向老師要求,能不能再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海外可以有同伴?這個話我說了十幾遍,老師最後回了我一句話,不是我不肯教,你替我找學生。這句話讓我把這個念頭放棄了,為什麼?我找不到。我到哪裡去找一個孝順父母的、尊敬師長的?不要說比我高的,就像我這樣的孝親尊師的,我都找不到了。所以從此以後我不再談這個問題了。我相信有,不是沒有,我們沒有遇到。同學當中有遇到的,要勉勵他、鼓勵他、幫助他,有這個根基就能培養得出來。
所以我們的漢學院,研究員是有待遇的,我們供養他,包括他的家庭,讓他無後顧之憂,他生活能過得去,他才能專心,十年專心學這一門功課,十年之後他就變成全世界這一門功課的頂尖。所以六十五種功課,六十五個人個個都是頂尖,都是第一,沒有第二。學《易經》的《易經》第一,學《尚書》的《尚書》第一,個個都是第一。所以大家不會有嫉妒。我們要全心全力來幫助、來護持。好,劉余莉教授的問題,我就說到此地。下面還有。
主持人:澳洲淨宗學院慚愧弟子悟勝之懺罪文。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諸位比丘大德,尼師大姊,沙彌,沙彌尼,在家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弟子悟勝聆聽恩師在《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二十七集,直言不諱的慈悲開示之時,內心深感羞愧不已,當時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躲起來。稍後弟子從學院網站上下載了這一集的檔案,又反覆不停的敬聽了好幾遍,深深的感受到《弟子規》裡面所講的,「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實在是太重要了。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也明文規定,沙彌不可一日離開其師。能夠天天親近明師,這個因緣福分真的太稀有、太難得了。
弟子在聆聽了恩師的教導後,立即進行自我反省,檢討自己以往的種種罪業和過失。想想自己出家以來,從來沒有好好反省自己有哪些毛病,總認為自己沒有犯過什麼過失,一直以來都是認為錯在別人,不在自己。看到其他大德們發露懺悔,自己不但不加入,反而在背後譏笑人家。自己好勝、好強、冷酷、自私、無禮、傲慢等等的煩惱充滿了內心,這些愚昧至極的想法,從小至今都是根深蒂固。直到恩師在上課時,這當頭一記棒喝才敲醒了夢中人。弟子開始認真反省,佛教我們的、師父教導我們的,我做到了嗎?首先《弟子規》我做到了嗎?十六年前,師父在新加坡時,就曾語重心長的對弟子講過一句話,你人都做不好,還想要作佛?弟子直到現在都沒有把人給做好。現在弟子開始明白,學佛一定要腳踏實地,必須從發現自己的錯誤開始做起,然後一個一個的更正過來。學佛就是改過、就是修心。因為自己沒有透徹理解修行的真諦,當然也就談不上有改正錯誤的行為了。沒有改正自己的錯誤,如何能進步、如何能成佛?今天在這裡,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下,恭請尊敬的師父上人及諸位大德接受慚愧弟子悟勝至誠的懺悔。
在《弟子規》裡的第一條就說,「父母呼,應勿緩」,這一條弟子就沒有落實。大概在二00九年,恩師親自打電話給弟子,要弟子儘快到香港去。接到恩師電話的時候,心情特別激動,一口就答應了。可是激動完了之後就不動了,因為自己的福慧不足,考慮事情瞻前顧後,始終也沒有向恩師報告下一步的想法。兩個星期之後,梵師兄打電話給弟子詢問狀況,弟子也只是搪塞她一下,還在考慮當中。對於這樁事情的處理,弟子是採取拖拉的方式,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因為當時沒有遵照恩師的指示去做,錯過了前往香港親近恩師的機會,以至後來悔恨不已,怎麼當時這麼愚蠢?其他人想親近恩師都沒有這個機會,而機會送上門來卻沒有及時的把握住。現在很想再去香港親近恩師,也很慚愧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想想自己是多麼的傲慢無知!由於自己沒有一顆誠敬之心對待師長,所以才要承受與大善知識當面錯過不能早日獲得智慧的果報。
在《弟子規》裡面又說,「父母命,行勿懶」。大約在十四年前,有次恩師告訴悟勝,每天拜佛三百拜對身體好,弟子當時也照做了幾天。後來幾位居士大德們來拜訪恩師時,恩師還特別當著大家的面說,悟勝每天都在拜佛三百拜。因為難得被恩師讚歎一下,坐在旁邊的弟子聽了之後心裡還樂滋滋的。可是沒多久,當恩師一離開澳洲,弟子就我行我素,沒再堅持下去了。在兩年前,弟子才真正發心,把拜佛當作每天的一門定課來做。到如今愈來愈受益之後,才慢慢體會出恩師十四年前為何勸弟子每天拜佛了。在這之前,雖然常常聽恩師講經,自己也在講台上建議大家拜佛,但是只有用嘴巴去勸別人,自己並沒有真正老實去做,更無法把拜佛的法喜與大眾分享,說的都是恩師在講經時的開示而已,而自己卻沒有契入那個境界。現在的確是非常後悔,當時沒有遵循恩師的教導,假如十四年前每天能堅持三百拜,到現在累積起來也將近一百五十萬拜了。
從去年開始,悟勝習講《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今年是第二遍。隨著遍數的增加,悟勝逐步體會到恩師提倡學習《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的原因了。回想自己的一舉一動,哪裡像個出家人?名實完全不相符合,身上雖然披著三事雲衣,那只是空有其表而已。不要說沙彌十戒,光是二十四門威儀,一門都沒有做到。假如現在還不趕緊回頭是岸的話,阿鼻地獄的罪就有得受的了。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卷下「事師」第二裡面有講到,弟子看待和尚應當具備四種正確的心態,第一,親愛;第二,敬順;第三,畏難;第四,尊重。回想自己出家以來,根本沒有把恩師的教導放在心上,只是做表面功夫而已,敷衍了事。假如再不真修實幹,及時悔悟,效仿賢公老和尚持戒念佛,往生淨土,自己哪一天去阿鼻地獄報到都不知道。
前面所舉的兩個例子,僅僅是悟勝今生造作無量無邊罪過之點滴而已。感恩敬愛的恩師,沒有因為弟子的冥頑不化而捨棄,依然用言傳身教來感化弟子。恩師的種種示現,與經上所說的「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完全相應。恩師在這之前的三次開示裡面,都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弟子的病根,那就是學佛只會耍嘴皮子,沒有真正實修。直到第二十七集,恩師的當頭棒喝,弟子當下才真的省悟過來。於是在當晚迅速調整以前的修學方式,按照恩師的指點,先從認真做早晚課開始下手,將以前流於形式的模式更改為早課讀《無量壽經》第六品,認認真真用心去體會阿彌陀佛為一切眾生建立極樂世界的良苦用心,藉由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來啟發自己愛護一切眾生的博愛之心,拓寬自己的心量,然後再仔細閱讀一遍《弟子規》、《感應篇》、《佛說十善業道經節要》;晚課則是對照《弟子規》、《感應篇》、《佛說十善業道經節要》,一句一句的查找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如果有的話就立刻糾正過來。慚愧弟子悟勝至誠感激恩師的諄諄教誨,對弟子不離不棄。猶如諸佛菩薩一樣,以大慈大悲之心幫助所有苦難的眾生離苦得樂。以上是慚愧弟子悟勝至誠向恩師及諸位大德的懺悔,恭敬頂禮恩師,懇請恩師慈悲開示,並請諸位大德指正,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老法師:中國古人有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實在是要長時間的薰修,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過失,發現過失能改過,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發現不能改,這就沒法子了,佛菩薩也不能幫助他。在這個時代,如果是人沒有過失,那一定是再來人。如果是凡夫,不可能沒有過失。為什麼?第一個,阿賴耶裡面業習種子太多了;第二個是現前的環境,全都是惡緣,沒有善緣,沒有好樣子讓我們看到。像來佛寺這三個人,我們聽了之後細心回想,從學佛到現在六十多年,不但沒有見過,聽都沒聽說過,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個光碟非常驚訝。這不是普通的示現,這真正是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跟諸佛如來的加持。他們來幹什麼?拯救地球現前這個階段學佛同學,把他們喚醒。不止一個勝師,現在學佛出家人,跟勝師這個樣的比比皆是,他能回頭,還有很多還沒回頭。回頭是岸,我們為他慶幸,為他歡喜,希望他真回頭、真努力。現在這個年齡還可以,十年之後一定有很大的成就。下面還有沒有?
主持人:下一位是台南極樂寺江玟均居士學習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大德同修,以及諸位護法菩薩們,大家好,阿彌陀佛。弟子江玟均真誠感恩師父上人慈悲教導與鼓勵,專注反覆學習,恭敬整理學習資料,時刻訓己莫忘,勤力落實。兩點粗淺的學習心得在此恭敬向師父上人報告,懇請師父上人慈悲教導與指正。
甲、善根福德因緣人人具,皆是蓮花國裡人。師父上人於學習班第二十七堂開示,海賢老和尚善根、福德、因緣圓滿具足,我們相信他念佛三年可以得到功夫成片。善根是具足老實、聽話、真幹,福德是具足誠敬、清淨、恭敬,因緣即是接受善知識教導,有良善的修行環境。賢公老和尚的傳戒師只教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囑其一直念下去。老和尚居住鄉間小廟,無人打擾,農地是大道場,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不中斷,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老和尚有如此成就,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也能有此成就。《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己也同樣圓滿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弟子依據本週所學,恭敬匯整恢復原有的善根福德因緣方法,並遵循落實。一、長養善根,善根是老實、聽話、真幹。師父上人勸導我們,將賢公老和尚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年看一千遍。有耐心,看久了、看懂了,潛移默化,我們不再用虛妄心,轉而恢復同老和尚一樣的真心,自自然然會老實、聽話、真幹。二、增長福德,福德是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即上印下光大師所說的誠敬心。師父上人昨日開示,佛門修恭敬心從禮懺下手,禮拜懺悔可消業障、增福慧,肯真幹的人有福報。賢公老和尚也教導弟子要真誠恭敬拜佛,並說拜佛要拜出自性、拜出清淨心。三、具足因緣。當我們具備誠敬心,佛教導才聽得懂,能接受、能做到,佛菩薩會來幫助,才會遇到好老師,老師才不會放棄。又所謂「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真肯幹的人有福報,所在之處皆是用功修行的好環境。我們真的從心上下功夫,恢復像賢公老和尚一樣圓滿的善根福德因緣,真信、切願、持名,必是蓮花國裡人。
乙、過堂播光碟,利眾廣無邊,發心學賢公,行證必往生。感恩師父上人極力推崇賢公和尚學佛榜樣光碟,我們才更知深入學習,並仿效這本活的《無量壽經》。在此也感恩台南極樂寺,從三月至今,每日過堂必於齋堂播放賢公和尚學佛榜樣光碟。道場不僅以食物供養十方大眾,更讓十方來此用齋的大眾,口口皆是法味。賢公老和尚的表法,確實讓不信佛的人看到便生起對佛法的信心,學佛的人看到堅定念佛往生的信心。弟子有這樣的體會是因為曾經幾次過堂時聽到同坐用餐的老菩薩讚歎,念佛念到一百一十二歲,還會爬樹,你看人家念佛,能念到這樣;某次更有一位居士觀看時拍手喜悅的笑。真誠感恩賢公老和尚圓滿表法,並感恩台南極樂寺於過堂時播放光碟,法益廣施十方來此用餐大眾。弟子也深獲其益,每日早午齋兩次觀看,每晚自修再全心觀看一遍。光碟裡有段話形容賢公老和尚,他隨俗入緣,恆順眾生,像一碗清水,照人照物,潤人心田。弟子感受深刻,每看一遍就像乾口飲水,身心舒暢,洗滌污穢,回歸純真本性。
師父上人教導我們,學佛要從心上下功夫,要能放下,用功努力才會有效果。弟子在學習賢公老和尚光碟,從老和尚的行、證中學習其看破放下。賢公老和尚常告誡身邊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老和尚身行言教,要看破,看清這世界一切都是假的。光碟提到,幾位居士為賢公老和尚慶賀一百一十二歲生日時,辦一桌素菜,老和尚拍照張張不喜悅。其實老和尚並不會起心動念,不悅的用意是要我們體悟這一切都是假相,不應為假相而鋪張浪費。而老和尚也用盡一生教導我們要放下,只有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往生成佛才是真的。《來佛二聖永思集》寫道,賢公老和尚拿著《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書本拍照後,一臉喜悅的阿彌陀佛相。在場居士激動跪下說,您老人家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記得一定要回來接我們!老和尚滿臉笑容說,接,接。老和尚最歡喜的,莫過於我們真信真願,一心持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確實唯有成佛才是真的。
真誠感恩師父上人,每日的慈悲開示鼓勵與加持,感恩賢公老和尚刻骨銘心的表法,分分秒秒都在堅定我們精勤用功之信願行。這段時間專修專學,弟子愈發透晰清楚此生成佛之光明道路,定當紮穩根基、精勤不懈,仿效賢公老和尚的老實、聽話、真幹。以上是弟子真誠恭敬學習的粗淺心得報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請求師父上人以及法師、還有諸位大德菩薩們慈悲,給予批評和指導。真誠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玟均恭敬頂禮,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日,台南極樂寺。
老法師:我們看到江居士的學習心得報告,剛才大家也都聽到了,她學得很歡喜,我們聽了也很歡喜。我們要把這些歡喜跟沒有聽到的人一起分享,我相信會幫助許許多多人增長信心,堅定往生的願心。我們為阿彌陀佛歡喜,極樂世界又多了一尊菩薩。希望我們提倡這個,大家認真能有耐心做一年。一年之後,在我想像當中,真的一年不放鬆,他會年年不放鬆。為什麼?他得到法喜。終於把這個光碟看透了,這個裡頭有妙法,有不可思議的境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因為你的心是圓滿的、你的心是無盡的,從妄心慢慢把真心念出來了。真心裡頭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永遠享受不盡。回頭再看經,經的妙義無窮,契入境界才真正能享受到法喜充滿。後面還有一位是嗎?
主持人:是,還有一位上官居士。
老法師:好。
主持人: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以及義工菩薩們,大家好。慚愧弟子上官今天匯報的主題是「感恩這一句,看得破、放得下」。
第一,看破放下開啟心地寶藏之門。師父上人在昨天上午的科註學習班上,給我們再一次開示了止觀的意義,弟子深受感動。感覺師父上人的字字句句都針針見血,點破了弟子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所在,點點滴滴都透出無盡的慈悲,方便為究竟。教導和鼓勵弟子,如何放下煩惱習氣,如何堅定信心,而於菩提道上不退轉。我們每個人這一生入佛門、入淨土法門的因緣各不相同,但是很多人都是因為習氣最重的那一面起現行,無所適從,抑或是因為追求宇宙人生的真諦,而走進佛門。就不肖弟子個人而言,是因為情執深重,痛不欲生,才又做回佛門弟子的。當時走投無路,想到早年看過一片師父上人以澳洲大學教授身分講演的光碟,對師父的法相清淨圓滿欽佩無比,於是決定從師父上人這裡尋找一個絕處逢生的解決辦法,才在網路上搜尋師父上人的資料,進而學習《地藏經》入門的。
八年的學佛之路,進進退退,歷盡艱辛,顛沛流離。始終沒有忘記的就是初學佛時師父上人的兩句話,第一、從最難放下的入手;第二、要給人做一個學佛人的好榜樣,就是這兩句話挽救了弟子的身命和慧命。弟子最難放下的就是情執,雖然清楚前世因緣果報,但是始終沒有放下那一分佔有和把「我愛」也布施出去的貪戀。每次感覺自己放下了許多後,考驗就接踵而至,而且愈來愈嚴峻,以至身心疲憊。孤單在海外,幾乎看不到希望時,耳邊總是響起師父上人那一句,放下便是,要給人做學佛人的好榜樣。生怕因為自己的愚蠢和懦弱而給佛門丟臉,而緊緊抓住了師父上人的手,緊緊抓住了彌陀慈父的手。雖然從前和師父您從未謀面,但是您的智慧之光無時無刻不在照耀弟子黑暗的輪迴之心和輪迴之路。
這一句章嘉大師的看得破、放得下,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以「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的無上智慧接引不肖弟子在修學的道路上沒有退轉。無數次聽到師父上人對看破放下的開示,但是每一次都意猶未盡。然而每一次相同的感受,就是感恩、再感恩。佛海無邊,佛智難思,凡夫俗子何以用妄想之心找到開啟智慧寶藏的大門?這個心地寶藏雖然本來就有,人人都有,可是因為迷惑顛倒、習氣深重,我們根本就是逃離不了業力牽引。就是這一句,看得破、放得下,像一把萬能鑰匙開啟了一扇扇智慧之門。放下執著開啟清淨之門,再放下分別開啟平等之門,最後再慢慢斷習氣,直至開啟如來寶藏之門。深廣無邊的慈悲和智慧,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不可思議功德,都在這看破放下裡。弟子懷著這無比感恩的心,八年來從放下情執入手,由痛不欲生到涅槃重生。雖然沒有完全放下,但是心已經出家,盡全力愛護家人,盡本分照顧家人。一句佛號,真的緣分現前時,我一定跟著走,不再牽絆。牽絆也沒有用處,永恆的愛只有在極樂世界,那時才真正不用愛別離、怨憎會。
第二,修行路上保持一顆感恩的心,永不退縮。弟子做為初學,八年學佛路上跌跌撞撞,幸好沒有離開聽經,靠佛智、師智解決了一個個難題。弟子做為學習班的學生,由於根機差,智慧淺,也難免遭遇批評。師父上人經常教導我們,遇到批評和毀謗不必辯解,愈描愈黑;遇到讚揚和美譽也不必當真,名利令人墮落。因此弟子決心,在這一年的學習過程中,在這一生的修學道路上,秉承師父的教誨,雖然不能第一念如如不動,但是第二念可以是彌陀聖號,無論遇到什麼磨難和考驗,決定不忘記佛恩、師恩,不忘記初心,不忘記進學習班時所發誓願,「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雖然難免犯錯誤,但是學習還是要繼續。師父上人表演了這麼好的一位老師,弟子也有責任和義務表演一個好學生。眼前的一切都是自己習氣感召而來的,安心接受、感恩接受,老實做學生、老實念佛就好了。
最後弟子寫了一首偈子,供養師父上人和所有大德同修,請師父上人長久住世,教導我們這些不肖弟子。「自古修行路,上下而求索。本來無一物,塵埃何處落。孝親與尊師,通往無上道。讚美和侮辱,不必放心頭。佛門有榜樣,賢公鍋漏匠。老實把佛念,極樂見彌陀。我從光中來,終究光中去。今生遇佛道,絕不再蹉跎。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無上摩尼珠,人人手中握。把心制一處,令之不散亂。一句南無佛,就是一切佛。真心何處鍊,久病與多魔。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平常心是道,清淨見般若。隨緣得妙用,念佛必成佛」。以上是大慚愧弟子上官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還請師父上人慈悲指正。大慚愧弟子上官頂禮感恩,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老法師:大家都聽到了上官同學的報告,她寫得很好,知見都沒有錯誤。我在這個地方做一點補充。修行這條路很難走,也可以說是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是在考驗我們,我們要有這個觀念,要禁得起考驗,不要被人考倒了。能保持一個長遠心最難,世出世間法,凡是成功的人他都能保持,不能保持長遠心,沒有一個不失敗的,學佛也不例外。如何保持長遠心?一定要發心與人共享,絕不吝法。吝法的人沒有智慧,吝財的人沒有財富。吝法沒有智慧,要歡喜為人演說,這條很重要。一個人也講、兩個人也講,不論什麼地方、不論在什麼時間,只要有機會,對方歡喜聽、能夠聽得下去就講,不能中斷。我這一生有這一點小小成就,就得力在這個地方。
我跟李老師學經教,我自己要求自己的標準是要講十遍。十遍到哪裡去講?老師安排的時間是分配給每個同學一個星期有一次上台講經的機會,但是二十多個同學,一個星期一次,二十多個星期才有一次機會。這十遍要等多少年?怎麼辦?那就要跟同學結善緣,同參道友,對他們要恭敬,自己要謙虛,處處替他們著想,這緣結得好。然後就怎麼樣?就有機會了,我練講到你家裡去練行不行?好,到我家來。星期一到張家,星期二到李家,星期三到王家,我天天都能有機會講。聽眾一個、二個、三個,不拘,一個人都講。而且講得很認真,真的就像在台上練講這種學習的精神,請他指教,誠懇的請他指教。古人所說「教學相長」,真正能幫助我們提升境界。這個機會自己找的,不是別人給你的。一個星期一次,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超過一個小時,人家家裡人不高興,太長了,你在這囉嗦什麼,一個小時正好。一定要什麼?大家都歡喜。我在台中住了十年,學習三十多部經就是這樣學出來的。
如果同學們不怕難為情,也不怕別人笑話,自己學謙虛、學恭敬,這些聽眾,我們的心目當中都把他當作老師看待,請他批評指教。聽不懂的部分我們更要留意改進,一定要別人能聽懂,別人能聽得歡喜,你將來在外面講經才會有成就。這完全是在練習,十年的時間磨鍊自己。那個時候在國外講經的緣分很多,都是慈光講座,佛教會的大專講座,出國留學的學生他們邀請我。我每講的東西,在台中都是這樣練習過,所以到外面講,自己有點把握。我們的老同學都是多年聽李老師講經的,他們會聽,懂得挑我的毛病,對我就有進步。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