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11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李毓秀夫子很有智慧,他能从《论语》里面挑出夫子这一段,把整个学习最重要的纲目都讲得很清楚的句子。这七个纲目,他又把它编成细目来落实,这些细目也是依据圣人训,像里面很多周礼这些古书里面的教诲,一脉相承。古人特别重视道统,述而不作。所以圣人训除了依照孔子这一段教诲之外,还是古圣先贤的教诲,把它编成这些细目。「首孝悌」,首先要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开始。「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他以后在社会当中的发展,这些好的做人做事,完全是在家庭里面养成的。所以人才从哪里来?人才,坦白讲,很难是后天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先天有基础,加上后天的栽培。先天基础就好像根基一样,假如他先天根基不牢、习气很重,要培养,真的除非他下大决心,不然很困难,根都坏掉了,不好培养。所以从事于幼学教育是神圣的工作,「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栽培圣人最重要的基础,首孝悌。「次谨信」,其次就是谨言慎行,因为在家也好,处世待人要能谨言慎行,家才能和,事业才能发展。而且成就道德,下手处都在谨慎、都在诚信上面。「泛爱众」,再延伸到爱护一切的众生,这个是慈悲。「而亲仁」,智慧,悲智双运,「就有道而正焉」。事实上,一个人的自私自利从哪里调伏?他从小假如「首孝悌」,这个人不会自私自利,因为他有好吃的、好穿的,首先给父母,先给兄长。

我们看孔融四岁能让梨,大的他让给哥哥,有东西让给弟弟。人家问他,「你怎么让给哥哥?」「哥哥比我大」。为什么让给弟弟?「弟弟需要照顾」。可是我们现在人不一样了,当老二的人都很郁闷,「我怎么要生成老二?我假如不是老大,也是老么,干嘛生这个老二?」大家去观察,老二特别独立,没什么坏处。告诉大家,吃亏就是福,吃亏就是占便宜。你说老么挺好,得到的照顾最多,他最不独立,他依赖心很重。我的二姐,我们家三个孩子,二姐能力最强,为什么?老大第一个来,家里第一个孩子,老么最小,妈妈最疼。所以我姐姐出国去念研究所、去念大学,统统是她一个人单枪匹马,我父母从来没有去过美国一次,而且还拿奖学金,都不用我爸怎么操心。你看那个能力,不都是环境给她培养起来的吗?所以诸位学长,人生没有吃亏的事,心平气和,所有的遗憾、所有的埋怨,放下。当下你就转念了,从埋怨变成感谢上天的安排。

我们刚刚讲到的也是《论语》里面的一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在孝悌当中,对物质看得淡。你看子路,只要父母有的吃他就高兴了,他百里负米都高兴。自己当大官了反而吃不下饭,心中只有父母兄弟。有些太太常常在那里Complain(抱怨),「我先生父母排第一,兄弟排第二,儿女排第三,我排第四」。你要知道,愈亲的人摆最后,愈亲的人就不用怎么讲,心是相印的,不用打招呼,当然要先照顾其他的。你在团队里面,领导都不怎么找你,都让你好好做,那是对你放心,他常常要去关心的是他不放心的人。OK,转个念都是阳光了,就好像我们修行,说「人家都梦到观世音菩萨,我怎么都还没梦到?」人家要梦到才有信心,你没梦到就信心十足了,干嘛还得要摸摸头你才高兴?他得哭才有糖吃,你都不哭,就不用吃糖了,就是比较有承担的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你看都跟谨信相应,太多的教诲都是以这个为纲领。「就有道而正焉」,你看亲仁,亲近有道德的人,这个「正」是请教,让他能指正我们。「有余力」,就是做到上面这六条了,还有多余的气力、时间,再多学一些其他有益的学问。所以学问奠基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的基础上。现在很多人很喜欢看书,但他就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反而忽略掉自己德行的基础。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紧凑,但是不关心父母,这就不妥当了。他那样的人生价值观也在以自我为中心。

很有意思,我认识一个马来西亚的企业家,他讲了一段话,他说,「我们马来西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小受英文教育,不怎么会讲普通话,他小学就读英文、马来文,没学华文;一种是小学、初中都念华文。结果这样的人退休以后,非常分明的情况是什么?接受英文教育的人,常常去休闲、打高尔夫球;学华文的人,一退休去做义工」。有没有看到?真的不一样,他接受华文教育,中华文化重道义,所以他无形当中觉得人生的意义是助人为快乐之本,施比受更有福。受英文教育的,他从小就觉得「我的人生目标要享受、要有地位、要有财富」,他就这样一直走,走到最后退休了,他也没有概念要去服务社会,他就自己休闲。打一次高尔夫球可以印好几本《弟子规》,我曾经有一阵子,什么钱都会来换算可以印几本《弟子规》,这个有点职业病。这次全国的华小应我们李金桦校长的号召,由他主要负责,编出来了《教师手册》。印得不少,一个企业家全包了,丹斯里李金友一个人负责,不简单,他受英文教育的。我也感觉很特别,我们中心两个重要护法都是受英文教育,我觉得这冥冥中故意安排,来刺激我们这些从小读华文的人,人家没读都这么珍惜,我们读了那么久,还在那儿观望,人家都冲在最前面,有没有羞耻心?老天爷的安排都很妙。

所以从祖国大陆来的学长们,你们是祖国大陆来的、祖国大陆成长的,你们要把祖国大陆从你们身上表现给全球华人看。全球华人一听到祖国来的,多仰慕,这是海外华人的心声,你们不了解。我们中心的董事主席丹斯里李金友先生,他第一次回祖国,在广州,他说他一回到祖国,那浓浓的乡情,念祖恩,自己在旅馆里面,第一次住祖国的旅馆,他说在冲凉的时候,水冲下来,他想到以前念祖国的那些东西,边冲澡边流眼泪。你就看对祖国的那种缅怀跟思念。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有一个谢家悌居士,他们家十三个兄弟,怎么取名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然后再加一个,叫「十三太保」。他妈妈真会生,十三个都是男的,他是老二,家悌,悌是老二。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们一知道,以最快速度募款,他亲自带了钱回祖国去捐献。真知道全球华人对祖国的那种向往,我们要真正让整个中华文化在祖国复兴起来,那是全球华人最期盼的一刻。总叙我们先谈到这里。接着我们看入则孝,在家里面我们为人子要尽孝道。上个礼拜我们有读到《孝经》里面讲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你们没什么反应,打算明天才背吗?「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其实这五句就是整段入则孝。你看所有经典,它全部纲领都是相应的,所以为什么一经通,一切经通,那些教义都是相同的,你通了一部,通了性德,其他部你一看就懂了。重要是要通,要见性就通了。

一开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喊我们的时候要赶紧答应,马上响应,不可缓慢,一缓慢就是轻慢、不恭敬了。「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行为就违背整个礼法了。这句从我们自身的修身来看,我们能不能真正爱敬存心,就看我们对父母做不做得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我们现在对人还有傲慢,铁定父母呼你的时候,你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我们都没有在生活当中真正时时以恭敬心对父母,难怪对别人也是轻慢、忽略。既然这一生要成就道业,得老实从孝干起,修行是来不得半点侥幸的,不能躐等,没有孝就要大慈大悲,无有是处,不可能的。所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所有整个智慧德行圆满的佛,他修行怎么修成的?首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看师长、师父、君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父母的态度很自然的移到君父、师父上去了,这大根大本在孝。修身,恭敬回应父母,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怕父母不高兴,怕父母担心,「怎么都没有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不敢让父母增加一丝一毫的紧张跟烦恼,心很柔软。修身、齐家,你家要齐,每一句《弟子规》就是你们家的家道。我们家看不看得到「父母呼,应勿缓」?在哪里看到?父亲对爷爷奶奶,自然孩子就会这么做了。东北有一句话叫「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那很自然。修身齐家治国,团体、国家,团体一定要以孝治天下。有孝了,家庭和乐,家齐。每一个家都和乐,这个国当然安定。

但团体当中,团体的企业风气文化也要「父母呼,应勿缓」,下属对上司的恭敬态度要做出来。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会要求孩子、要求下属、要求学生,但自己没有做。《中庸》里面有一段话很有味道,「所求乎子以事父」,你对孩子的要求,首先要求你先对你父母做到。「未能也」,就是做不到,要求别人多,反而自己不肯做。「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我们要求下属的,首先我们自己做到还是做不到?「所求乎朋友先施之」,你希望朋友怎么待你,你首先这样先待朋友,这个叫恕道。如其心,自己都没做到,要求别人,人家心里不服。「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不正己而求于人当然会有不服、有埋怨。所以这一句在团体当中,也要领导者首先带头做,主管首先带头做。假如由我们中国带头落实孝道,全世界就有福了。大家看,每一句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句经文的义理都是无量的,只要中国带头,全世界一定有救,因为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看着中国。大好机会,祸福相倚,看起来这个世界现在是岌岌可危,这么多灾难,可是假如中华文化能由中国发扬开来,全世界都学了,那全世界也将走向一个新的世纪,全世界都懂孔子、都懂仁爱、都懂孝道。因为现在苦到人都觉得没有活路,好像都是死路,竞争、斗争、战争,所以现在都往东方来找解决方法。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20:13: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43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