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身边的亲戚朋友怎么对我要求这么多?怎么都用高标准要求我?有没有这个感觉?假如有,那是自己造成的,你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你是学传统文化的,那你一讲完,人家统统用高标准要求你,也是你自己感召来的。默默学、默默落实就对了,低调一点,成就一件事愈低调愈好。愈张扬,自己就招来别人的批评指责,甚至嫉妒障碍,那是自己搞来的。低调好,物质能够不追求,首先放下心中的攀比心、虚荣心,就会做得很自在。「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在吃的方面不要挑食、不偏食,要均衡合理。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吃得太多,吃七、八分饱就好了,适可而止,不要吃过量。这个也是提醒我们不可以放纵欲求,否则贪心就增长,食衣住行都不可以贪着。而且我们吃饭带着什么心吃饭?感恩心。感谢农夫,感谢所有付出的人。带着惭愧的心吃饭,觉得自己这一天有没有精进办道?不然这么多人照顾我们,觉得很惭愧。再来,吃饭带着祝福的心,祝福什么?祝福所有付出的人,希望他们得到大的福报。佛门有结斋偈,「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祝福这些布施的人,「若为乐故施」,以欢喜的心来布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我们饭吃完了,「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希望他们六时吉祥、事事顺利,「具诸佛法」。这个都是祝福那些布施的人。吃一顿饭,心境都在提升,生惭愧、生感恩、生祝福的心。这个心不起,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生感恩,觉得应该的;不生惭愧,就觉得自己修得还不错;不生祝福,就把所有的福报,别人的供养、布施变成应该的了。所以心态都要在每一个当下是觉照的、是正念的。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我们年纪还小,绝对不可以喝酒。因为喝酒,酒醉了容易做错事、说错话,丑态百出,会惹是非、坏形象。这一段话,当然酒喝了之后,你定力不够会乱性。酒本身,喝酒没有罪,但喝了以后容易造罪业,会做杀盗淫妄的行为,所以酒叫「遮罪」,就是防止你造恶。这个也是提醒我们,一个人要很有自制力,做这件事情,铁定会乱了自己的清净心,绝对不能做。这是一个人判断自己的程度到哪,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要有自知之明。所以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在修道的路上是当务之急。师长说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听广播,这些讯息不接受。一般的人会觉得,那怎么行,很多事我都不知道了,一定要看,关心国家大事。坦白讲,你真的不看,该知道的还是知道,日本大地震大家知不知道?这些很大的事你还是会知道的。但是那些拉里拉杂的,杀盗淫妄一大堆的,你知不知道?不知道,这样你的心才清净。这些规矩不守,不会进步。一个人功夫要得力,「从明师受戒」,老师怎么教,要跟着做。师长告诉我们不看电视、不看报纸,就不能看。你只要不守,功夫绝对不得力,为什么?大善知识是看到我们的程度才开这个药方,开了我们又不吃,怎么治病?颜回问仁,孔子怎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会扰乱清净心的都要先避免,先保护得了自己,真正有定慧了再说。
接着讲到四威仪,行住坐卧「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走路的时候要从容,不慌不忙。走路也是修行,也是要在定中,不要走得太快,也不要走得太慢。站立的时候要抬头挺胸,不可以弯腰驼背。我每次讲这句心就发虚了,心一发虚,言语就没有摄受力。不弯腰驼背,才会达到端身正意的感觉,肢体也在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大家知不知道人为什么会驼背?他的气不足。气比较足,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天精神很好,走路都有风,精神比较好。假如这几天睡眠不足,烦了很多事,不知不觉你的身体就有一点弯下来了。所以调气还是很重要,睡眠要充足。再来,常常深呼吸,气也会比较足。有人送我一本书,就是《如何深呼吸》,我还没时间看,这段时间之后找个时间来翻一下。深呼吸也有学问的,因为你整个身体的含氧量愈高,你的精神愈好。人一深呼吸了也不容易紧张,可以调整一下情绪。「揖深圆,拜恭敬」,不管是鞠躬或者拱手行礼,态度都应该要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勿践阈,进门的时候不要踩在门槛上,为什么?踩着有时候站不稳会跌倒,而且踩着踩着也会把门槛给弄坏了,一切皆恭敬。而且人的脚一抬到门槛上,威仪就没有了,看起来有点像强盗的架势。勿跛倚,跛读「簸」的时候,是指瘸脚了;读「必」的时候,就是没有站直,是歪斜的,读「必」。古字读法不同,意义不同。所以站着不要歪歪斜斜的靠着。
大家很冷静去看,自己不经意的身体就是靠着墙,或者站有一点歪斜,脚都是「三七步」,都是平常的正气就不够,觉照力就不够。而且这种动作往往是没人的时候就出来了,那就是提醒我们,只要没人,我们的威仪就变了样,还是修的名闻利养,做给人家看。慎独很重要。现在做的样子,一回寝室,马上就变成没有脊椎骨的样子了,一坐就是懒洋洋的。蔡老师不在这里,这些老师们都不在这里,姿态就不一样。所以功夫得力处,都要在慎独上面。其实说实在的,自己真正做了之后才知道,时时有威仪,对自己的身心是最健康的。你坐得很端正,你的气、血液循环都是非常好的。现在人脊椎侧弯这么多,因为坐都没坐相,又坐沙发,一坐下去整个人就陷进去了,脊椎骨都长期是弯的。所以现在这个时代人没有判断力,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知道。沙发舒不舒服?很贵,但你看我们老祖宗哪有留那种东西,都是留正襟危坐的,你看到那个椅子都生正气,它在给你说法,你坐上去绝对不会懒洋洋的。古人这个考虑很细腻、很周到。勿箕踞,坐的时候不要两只脚开得像畚箕一样。摇髀就是两只脚不要摇来摇去、晃来晃去的,这个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没有威仪。不自重,人家也不可能尊重我们。其实人会抖脚就是心神不宁,才会有这个动作,一直在那考虑,担忧的事很多,听课的时候一直抖。我曾经有一次去参加课程,左右两边都是当地的大官,他们边听边一直抖。真是考我的定力,左右两边都抖,看我能不能不受影响。「事事是好事」,都是考我们的功夫够不够。但是也了解到现在这个时代,哪一个行业最辛苦?当官的最辛苦。因为你二、三代没有教好,人的心、行为没有准绳依归,当然出状况就多了,那父母官就得处理。
接着我们看「缓揭帘,勿有声」,要进房门的时候,以前的门都有帘子,所以掀开帘子或开关房门都要轻手轻脚,不出声响。这些都能观照到,你每一个举手投足都非常柔软。假如开、关都是很粗鲁,「砰」,这些情况都会出现,就是自己很粗心大意。不只是门的帘子,包含我们的窗帘,揭的时候都是很轻柔的。有很多用品,我们用没多久就把它给扯坏了,这个都是突显自己的心很浮躁,对东西不爱惜。「宽转弯,勿触棱」,转弯的时候要留出空间,不要撞到东西的棱角。这是一个生活现象,其实我们在安排很多事的时候,也都要有一个缓冲、一个空间,不要安排得好像都非常紧凑,甚至一出现不同情况,就措手不及了。因为都没有缓冲,没有一个空间可以调整突然的变化,然后一变,大家就傻了,就很着急了。所以安排事情还得要有一些空间。「执虚器,如执盈」。在拿东西的时候,要像拿装满的东西一样小心谨慎,心不可以生轻忽,一轻忽可能就会出状况。所以拿空的东西,像拿装满的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免打破了,或者以免跌倒了。「入虚室,如有人」,进入没有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一样,不可以随便,这是处处不掉以轻心,慎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做事情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所以做事最好事先计划,作好计划之后,把这些该做的事,誊在我们自己的工作本当中。大家手上有没有一本工作日志本,每一天有一页,早上从六点开始到晚上做哪些事情,都写在上面。前一天、前二天翻开来,就很清楚明天要做哪些事情,心里就有数,做起来就不慌张,也不会忘东忘西的。
管理当中有说「PDCA」,这是做事的方法。P是计划,Plan,作好计划,誊到具体每一天的工作上;D是Do,执行。做的过程还要时时检查进度、检查做的状况,有没有需要修正的地方,Check。比方我们今天列好每一天用功的行事历,结果做着做着,愈修愈慌张,因为排得太满,需不需要修正?你自己修了一个月,功夫都不得力,那当然要修正。这个就是Check,勘验自己的状况,不要埋着头蛮干,检查需要调整哪些部分,然后调整了再出发,要修正再出发,叫Action。大家回去之后确实手上都要有两本,一本专门做计划、思考。你不要自己在那里想,想了一、二个月,不如把它具体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写完、计划完,马上付诸实行。有时候我们想做的事,想了半年还在想。所以行动力要敏锐,贯彻力要够,即知即行,觉得这事是应该做的,马上就去做。「勿畏难,勿轻略」,做事不要害怕困难,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你不要怕错,懂得多请教、多汇报,不会错到哪里去。诚心去做,又能好学请教,不会偏到哪。当然,一个团体、一个领导者,要允许下属犯错。他认真去做了,他经验还是有限,错的时候你不要一味指责。甚至他错了还说「你别做了,我来」,他一、二次就被吓坏了,以后都不敢做了。他不做,怎么成长?最后领导人会变成什么都自己来,忙得死去活来,然后说「没有一个人能用,都得我自己来」,听起来很伟大,事实上不会做领导。做领导是规画、带对方向、做决策的,重大决策。领导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培养下属,一个领导者忙得死去活来,那根本不知道怎么当领导。
我曾经跟师长散步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导者,师长讲了个故事给他听,当然也给我听。当事人有没有听懂,得要用心去体会了。师长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三军统帅是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常常游山玩水,打高尔夫球,他是三军统帅,生活这么惬意。他只管四个人,陆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参谋总长,他只见这四个人」。当时陆军总司令大家比较熟悉,叫麦克阿瑟将军。他为什么生活要这么放松?他一放松才冷静。他每天紧绷怎么放松?他的决策一决策错了,几十万人可能就没命了。所以他要完全的放松,不能陷到事相里面,有情绪了,看事就看不准。所以领导者不能太忙,得要常常静下来考虑方向、考虑决策,考虑怎么栽培身边的这些重要干部。勿轻略,做事不可以轻率、随便应付,敷衍了事,对每件事都要恭敬对待。轻略容易起来,为什么?人只要傲慢起了,很难不轻略。一傲慢了,瞧不起人,人家讲话不愿意听。人家讲一些经验,自己觉得,「以前几百、几千人的活动我都办过了,这三十个人的算什么?」轻略了。大家要注意,万法缘生,每一个因缘客观来讲是很不同的。请问大家,办三天的课程跟办三个月的课程一不一样?当然不一样。三天的,只要把这三天的事情能够撑过去,可以了。三个月你撑撑看,你没有一些章法,铁定乱了。说坦白话,三天没有章法,三天过了,事情是办完了,每个人里面都有怨,「怎么这么做事情,这样怎么行?这样都不尊重人」。因为你没有规画好,种种这些临时情况出来,应对又不得当,铁定有得罪人、忽略人,这些情况都会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