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2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我爷爷那个亲家公说,「你常常会有血光之灾,但是很多无形的善神会保佑你」。这些教诲其实都是让我们提起感恩的心,太多无形的力量在帮助我们。后来遇到师长的教诲,才知道自己的思想观念偏颇,太自我、太自私,转成念念为人着想,命运就转过来了。我二十九岁那一年之所以能够化掉那个劫难,主要还是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学传统文化。师长说,「毫无保留帮助别人,不要为自己」。老人家讲得很有道理,我们听了很欢喜,就照着做。照做以后,命运就转了。我本来大学毕业以后的二、三年,做什么事都不是很顺利,换了十来个工作,我爸爸跟我开玩笑说,「你的公司名片都可以出来开展览」,换了那么多,没有定性,也没有福报。后来学了之后,也是祖宗保佑,我就走上教育界,工作就很稳定了。所以祸福在一念之间,真实不虚。

 

我记得那时候到补习班,能够帮同学多少,我决定没有保留。后来就顺利考上了,考上以后,到学校去念一年书,还是坚持师父讲的,要为人服务。我到学校的第一天,刚好我第一个到学校,因为暑假过去了,桌上都是一层灰,同学们都还没有来。我就想到,待会同学来了,尤其女同学一来,看到桌上这么脏,一定会生烦恼,皱着眉头说,「怎么这么脏!」不要让人生烦恼,我赶紧到校园的厕所找了一块布,都把它擦得很干净,让每一个人来都可以安心的坐下来,跟人结善缘。种这个因,会得一个果,四十一个同学,那一年跟我相处得都很好,尤其有八个男同学也跟我很好。因为男人跟男人相处比较有难度,女人跟女人相处也比较有难度,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我这句话?(听众答:不认同。)我的意思是说,人的嫉妒心比较容易在同性当中起作用,当你遇到人家不认同的时候,还得赶紧讲到让他可以接受,为什么?可能你这辈子这次见完面,下次就没有见到了,总要把一些觉得正确的观念跟他做个交流。所以人与人怎么惜缘?每次谈话都当最后一次,人的珍惜的态度就起来了。其实你人生走的每一段路,都可以去印证经典讲的是真实不虚的,真的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最后走到哪缘分都很好。

 

我第一年教书,到那个学校去,我们懂得为健康、为环保,都吃素。结果刚好那个学校有吃素的同仁,常常都会煮一些好吃的给我们吃。我去那一间学校之前,我考上代课老师,我是三十三名,我同学三十四名。我们两个人在那排队,要上去填代课老师的资格。全高雄县五十个名额,我考三十三名,我同学三十四名,我们两个在那里商量,因为看黑板上弥陀国小有两个名额,我跟我同学说,「我们一起到弥陀国小当同事」。我妈妈就是弥陀人,从小就是在弥陀乡长大的,我回弥陀国小去也是报恩,是这一块土地长养我母亲的。正在那跟同学说着说着,三十二名把一个弥陀国小的名额填掉了,我回过头来一看,弥陀国小剩一个了。然后又唱我的名,我要上台去了,我就站在那些学校面前,不知道要填哪一个,因为弥陀国小只剩一个。我这个同学刚生完产,她的孩子才几个月,其他的学校不是上山就是下海,不是到海边就是在山上,都要住宿。她一住宿,她女儿就没有办法带了。所以我说不行,她照顾不到她女儿,她很难过。我就想,这个名额要让给她。但是其他学校我都没去过,看到一个龙肚国小,就填了,这个学校我没去过,不认识。一填,后来我才知道,是全高雄县最漂亮的一个国小,有舍有得。漂亮到什么程度?学校里面有一座山,每天下完班,游山玩水。请问,你有遇过一个小学里面有一座山的吗?被我给遇上了。

 

真的,圣贤教诲真实不虚,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你就不得。心量一打宽、打开之后,人生很多福报会现前。所以非常感激师父救了我的身命,让我积累福报,这个命捡回来了。再来,救我的慧命,没有经典,随顺社会功利主义,增长贪瞋痴慢,就一直堕落下去,这一生就完蛋了。所以师是真正救我们的慧命。我常常想到,我这条命是老人家捡回来的,老人家要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们以师志为自己的志向。在师长的教诲之下,我们了解到,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价值是,为一切苦难的人民、众生。怎么帮助他们?为正法的久住。他有正法,才能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知止而后有定」,我们心定下来,这一生就做教育的事业,这是从根本上能帮助大众。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很大的慈善团体的代表去请教师长。因为他们这几年过来,在祖国大陆帮助了不少地区,可是他们愈帮愈迷惑,说到,「怎么我们帮这个地方最多,可是这个地方最不感恩,而且要求得更多?都有一点寒心了」。老人家说了一句话,「他连父母都不感恩,怎么会感恩你?」《孝经》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就不正常了。德有德本,「夫孝,德之本也」,他的感恩心是从这里生起来的。在物质上帮助他是一时的,真正帮助他,要从他的善心启发、孝心启发。大家冷静去观察,整个国家社会福利愈好的地方,他的老百姓不见得会感恩。甚至最后会觉得,「我没工作了,国家照顾我是应该的」。由于这些福利实行之后,人民不懂得感谢,而且会一直消耗,会觉得「反正不用钱,反正是国家的」,这些国家的负债,都不知道已经花到第二代还是第三代子孙的钱了。所以真的,制度、外在的物质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甚至有流弊,后面会愈来愈严重。大家想一想,像美国,它现在是全世界负债最多的一个国家。它的总统今天一张开眼睛,不要说还钱,光是还借贷的利息,一天就是天文数字。目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国家的问题,多少学者专家真的找不到方法。你说金融风暴,多少专家来了,解决得了吗?很多有智慧的政治人物讲到,这不是制度的问题,这是道德的问题。完全正确,看到根本了。

 

从家庭、社会的种种现象,再看到《礼记.学记》那一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放光明,唯有这句话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看这些圣人们,他们一生都是做教育的工作,他知道这是根本解决问题。我们看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这是三教的圣人,因为三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主流,我们要去深入。要深入这三教的教诲,首先我们得要学习这三教圣人的志向,跟他们的好学、他们的德行。昨天跟大家讲到,师长到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尤其在剑桥大学的时候,问这些学生,跟他们交流,给他们提醒到,「你们虽然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可以谋个一官半职,还是生活在烦恼的痛苦中」。因为那是学术,儒学、佛学、道学,学术研究利益不了自己,自己的烦恼没有办法解除。自己都痛苦,怎么可能带给学生快乐、智慧?不可能。师长写了几个字,「佛学、道学、儒学」,说,「你们是这样念过来的,儒学、佛学、道学;中国字是这样念过去的,学儒、学佛、学道」。我们是学这些圣人的教诲,进而效法他们,学一句,我们去做一句,这就得真实利益了。

 

孔子在《论语》里一开始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又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快乐到都不知道今年几岁了,在法喜当中。我们现在学孔老夫子,有没有每天在法喜当中?假如没有,看问题出在哪?夫子这么快乐,怎么我们学着学着,愈学愈笑不出来?孔子又说,「饭疏食,饮水」,每天吃粗茶淡饭,「曲肱而枕之」,买不起枕头没关系,手一扳起来睡就好。「乐亦在其中」,真正的快乐是内心的快乐,不是物质的满足。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一个真相,物质是不可能满足的,知足才能常乐。可是我们的方向都是,追求物质才是快乐,掉入了一个无底洞,叫「欲似深渊」,不可能满足。你的欲望愈来愈淡,身心就愈来愈轻安自在。学孔子最像的学生是颜回,颜夫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大家看《论语》,看到这句话,有没有生起一个念头,「真的吗?」这些圣人讲的话都是真实的。其实,真相信、真去做,就会感觉到了;不做,体会不到,都是自己的想象。其实真正节俭之后,会觉得身心很轻松。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19:26: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43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