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101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八九页:
钞【又菩萨犹宜近佛,如前教起中说,则已悟心者,亦正应念佛求生,何足疑也。】
《观经》里面说,修行人应该要知道观法完全是依乎心性,用我们心性来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西方极乐世界境界就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显示出来。反过来,从依正境界显示出来,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心性的现前,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这是《观经》里面非常重要的理论。《无量寿经》跟《弥陀经》它这个方法,比《观经》还要来得善巧、来得方便,它不必用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也相当的麻烦,它就用一句名号,就在这一句名号上把自己的真性显露出来。所以叫你要系心不乱,去念这句名号。这意思大致上相同,可是难易有很大的差别,就是持名念佛要比观想容易得多。
这一段讲到,恐怕有人要问:明心见性这是开悟的人,没开悟的人应当念佛求生净土,已经开悟的人好像就不必了,用不着求生西方净土。所以,大师才有这么一段话,菩萨还要常常亲近佛陀。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们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可见莲池大师在这里讲的没错,前面教起因缘也说得很多。『则已悟心者』,已经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正应念佛求生,何足疑也』,不见性的人迷惑颠倒,有的时候他不愿往生净土;见了性的菩萨绝对大多数都愿意往生净土,这是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的,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都去往生,这就是很明显的证据。
钞【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
这是引证,引《维摩经》这四句经文来做证明。『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这就是《般若经》里面常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般若经》的精髓,那是讲的理,事是不是如此?事实确实是如此。但是,不是见性的菩萨,见不到这事实真相,事实真相确实像这两句经文所说的。可是菩萨还是念佛求生净土,以这个方法自行化他。我们从这两句就明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用什么方法自己成佛、帮助众生成佛?就是念佛法门,这四句经文里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此可知,性相不相违背,是圆融的,是一不是二。我们常常看到空宗跟有宗好像是互相牴触,那是我们凡夫眼睛看的,真正入了境界、通达的人看不是如此,一即是二,二即是一,性与相确确实实是一。
钞【故患不悟自心耳。】
我们的患是在不开悟,在迷惑颠倒,这是值得我们忧患的。
钞【悟心,则无一法出于心外,即心即境,即境即心,往生净土,愿见弥陀,不碍唯心,何妨自性。】
实在讲,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见到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就是见的自性。那个世界依正庄严就是我们自性的相分,真如本性的样子,也是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实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即心即境』,心境一如,心境不二。这桩事情实在是很难体会,为什么难体会?我们迷在相上,对于性与相两边都迷了,所以不容易体会。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用做梦来比喻,因为梦的时间短,你醒来的时候你觉悟了,可是你在做梦的时候你不觉悟。如果在梦里面觉悟了,那就很有趣,那就像一个人开悟了一样的。你想梦里面所有的境界是不是你心变的?如果我们把境当作梦境来说,能做梦的是你的心,梦中的境界就是你作梦的时候心所变现的相分,是不是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整个心就是你的梦境?你心跟梦境是一不是二,离了梦没有心,离了心没有梦,心境一如。这个我们想想还有点道理,还能够想得通。
你真正想通了,再拿这个理来观现实的境界,这个境界亦复如是。你要是在境界里面看到,所有的境都是我心变的,境不离心,心不离境,你就开悟了,你就明心见性。换句话说,不必等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见到性了。但是在我们这个世界明心见性,见到我们性里面是一个秽土的一面,换句话说,我们心性里面恶的现象的一面,到西方极乐世界看到我们心性里头还有美好的一面。就好像我们作梦,有时做很甜蜜的梦、有时做恶梦,在我们这个世界见性,就好像做恶梦,恶梦当中晓得心境一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做很甜蜜的梦,也知道心境一如。这个时候,确确实实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心。佛法讲到究竟处,就是教我们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得已给它起一个名字,叫一真法界。我们今天见不到,就是在迷的境界里头也没法子开悟,那就是我们心不清净,心里面有分别执着,有妄想、有烦恼,所以你见不到事实的真相。
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往生净土,愿见弥陀,不碍唯心』,不但不碍唯心,实在讲就是在那个地方证实了「唯心净土」,证实了「自性弥陀」,这就是我们俗话讲的成佛证果,证果证的什么?就是证明一真、心性是一不是二,就是证这个;见到了,那你就是证得。
钞【又问:昔人谓华严极教,可得皆约观行,明诸法门,方等而下,何得亦约观行。】
问得好!这问是假设的,假设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华严》在佛经里面是一乘圆教,所谓称性而谈;完全是佛证得真性之后,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字字句句都是真性,这叫称性之谈。也正因为如此,一切法可以「观心称理」,莲池大师在每一段里面他都有称理,像这一段是称理,称理就是称性而说。《华严》称性而说,这个大家没话说的,都知道尊重这是一乘圆教的大法。
『方等以下』,普通一般的大乘经好像没这么高深,为什么也用《华严经》观行的例子来说?《弥陀经》就是方等经,换句话说,不应该用《华严》的例子来讲这部经,称性而谈,它每一段后头称理就是称性的。这桩事情实在讲,莲池大师很费了一番苦心。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人,距离我们现在将近六百年。那时候中国寺院丛林禅的风气很盛,如果直接的批评,会引起很多人反感,但一般人又瞧不起净土、轻视净土,所以他很费了一番苦心,完全拿《华严经》来解释《弥陀经》,所以《弥陀经疏钞》里面引用《华严》地方太多太多了。换句话说,就是暗暗的、不明显的把《弥陀经》抬起来,用什么抬?用《华严》来抬,抬得比《华严》还要高,使大家体会到这个法门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学禅的人省悟过来,禅不能成功,回过头来念佛决定成就,这是他一番苦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