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个时候我还要不要讲一切经?可以,可以讲。一切经是接引各个不同根机,但是自己,自己专修净土。你们不相信,你去看文殊菩萨,看普贤菩萨。文殊、普贤教化一切众生什么法门都说,他自己,你看《华严经》上,发愿求生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自己做样子给我们看,这就是告诉大众,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最后以回归净土为第一;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把你所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统统能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看到,三辈往生最后一段,慈舟法师在科判判它作一心三辈,那一段是讲修其他大乘法门的,不是专修净宗的。就是大乘佛教里头无论哪个宗派,显教密教,到最后你把所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得生,法门广大!阿弥陀佛并不是讲,你不修净土法门,你就不能往生,不是的。不管修什么法门,只要修到你有成就,什么成就?烦恼烦断了,智慧开了,有度众生的大愿,一律欢迎。法门广大!细说,就本经来讲,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特别把这一章经文「发大誓愿第六」,作为我们早课的读诵经文。用意在哪里?愿如佛,用意在此地。晚课我们读的经文,选《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用意何在?行如佛。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是如来行,里面的内容诸位都知道,五戒十善,不是讲得很高、很玄、很妙,老老实实。这是《无量寿经》的好处,特别是这个会集本,愈读愈欢喜。
夏莲居老居士再来人!不是普通人。这个话不是我说的,迈阿密美国特异功能的人他讲的。我们佛法讲有神通,中国人讲有特异功能,这个人不是中国人,是美国人,他说的。他跟夏老没有见过面,看到夏老的照片,他跟大家说,这个人身体透明的。我们只要一听身体是透明的,这什么意思?烦恼断尽了。烦恼是属于无明,不透明。身体透明了,烦恼断尽了。烦恼断尽,那是普通人吗?阿罗汉见思烦恼断尽,尘沙、无明没有断;换句话说,看阿罗汉的身体是半透明,不是完全透明。菩萨透明度比阿罗汉要高,到如来果地完全透明,我们一般讲是跟水晶一样,跟玻璃一样。
会集不是一桩容易事情,会集得这么好。宋朝王龙舒居士第一个做会集本,魏默深居士第二个做会集本,这个本子都在!你们诸位把这三种会集本展开比较一下,你就晓得,夏老这个会集,会集得太好了,真正是令人叹为观止。梅光羲老居士赞叹肯定,佛在经上授记,到佛法法灭的时候,所有一切经教统统都灭了,《无量寿经》还在这个世间多留一百年,最后灭的肯定就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
我相信!你要问我为什么相信?我有统计数据做根据。这十几年来无论在国内在国外,没有一个不欢喜这个本子,说明这个本子契机!契理契机,这个本子当然长存在世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有缘把这个本子细细的来讲一遍,留给后学做参考。所以,四十八愿我们用它来做早课;五戒十善这一大段经文,佛讲得很细,作为晚课。早课提醒我们自己,我们今天我们的心愿要同佛。晚上晚课要反省、要忏悔,佛教给我们的,我们有没有做到?佛教我们不准做的,我们有没有违犯?要反省、要检点,改过自新。
「行」前一定要「解」,这个解是广义的,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对一切人事物的了解。像佛一样有智慧,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样样都不迷惑,处事待人接物没有过失,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演说。我们常听古大德讲,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一念跟什么相应?跟佛的心、愿、解、行相应,那你对于佛的心愿解行要是不清楚、不明白,怎么个相应法?要清楚、要明了这就要靠教。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从事于教学工作四十九年。教什么?还不是就是教「心如佛心,愿如佛愿,解如佛解,行如佛行」,就是教的这个。
不要以自己知见为标准,不要以自己想法看法做标准,为什么?我们是凡夫,我们的成见是错误的,我们的思想见解不见得正确。佛在经上实在讲也是方便说,还不是真实说。佛说等你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也就是说见思烦恼断尽,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相信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佛的方便说。我们现在不要说阿罗汉,初果须陀洹我们都没有分。为什么?须陀洹见烦恼断掉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真的断了。见解如佛,但是思想跟佛还是不一样,见解如佛,证小乘初果,大乘《华严经》里面讲的初信位的菩萨。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怎么能相信自己!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小乘四果,你看看前面三果佛没有说他「你们可以相信你们自己的意思了」,佛没有说;换句话说,都还不能相信自己意思。我常常讲要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随顺佛陀教诲。对宇宙的想法看法,对一切人事物的想法看法,我们看看佛是怎么想的,怎么学佛?佛是怎么看的?我要学佛。这就对了。即使证得阿罗汉果了,小乘,出了六道,没出十法界。自己虽然是正觉了,可是比菩萨还差得远,菩萨是正等正觉。所以,最好还是要继续不断随顺佛陀的教诲,没错。我们可以早一天成无上道。
诸佛如来真实教诲,就是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我们要记住,这才是第一真实教诲。随顺佛陀的教诲就相应,那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了。
「故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十二个字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的经文。忆佛、念佛,忆什么?念什么?这个要知道。忆佛的「心愿解行」,念佛的「心愿解行」,这叫真念佛!而不是想佛的相好,不是念佛的名号。相好、名号是方便,方便不能舍弃,因方便而入真实,真实是心愿解行。
我们想到佛的相好,看到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看到佛像就想到佛的心愿解行。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你就要想到名号的实质,名号的实质是什么?佛心、佛愿、佛解、佛行。我自己念这一句佛号,或者听别人念这一句佛号,立刻就提醒我自己,我的心要保持着像佛一样的心,像佛一样的愿,像佛一样的解(解是智慧),像佛一样的行(行是德行)。一句佛号就把佛的心愿解行圆圆满满的包容了,一点欠缺都没有。
我们再要问,佛的心愿解行有没有具体的参考资料我们来学习?有,简单的《阿弥陀经》就是的!就是佛的心愿解行;再详细一点的《无量寿经》;再详细一点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古大德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的《阿弥陀经》。我们今天念的这个《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小本的《华严经》,《无量寿经》是中本,这三部经里面所说的有广略不同。《阿弥陀经》略说,说得很简单,很扼要,略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广说,说得详细。全经讲的是什么?讲的是佛心、佛愿、佛解、佛行,你们想想看是不是!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为什么我们对于研教,研究教理那么样的重视。没有别的,我们就是学佛心、佛愿、佛解、佛行,这就是念佛,这就是忆佛。
「忆佛念佛」,这下面是果,「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现在,当来是往生之后,现前是我们没有往生之前。「必定」,你看这个语气多么肯定。人在临终的时候看到佛来接引,给旁边人说「我看到阿弥陀佛了」,那是现前见佛。他看得见,我们一同在病房里面,一般人看不见,他看见了。这个事情不是假事,是真的!
一般平常人在这个时候见到家亲眷属,他跟他周边的人说,「我看某个人来了,他在门口」。他所讲的都是他的家亲眷属,都已经过世的,这个时候他见到。是不是他的家亲眷属?《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给我们说出这一桩事情,不是的,不是他的家亲眷属。是什么人?是他的冤亲债主,冤亲债主变现他家亲眷属的模样,来干什么?来带他走,带他走了之后跟他算帐,《地藏经》上佛说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