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诸位如果要真肯发心细细研究,全在唯识里面。唯识得研究《成唯识论》跟《瑜伽师地论》。如果真正是一切都能看得破、放得下,你不搞唯识也行,不去找这个麻烦也可以。真正放不下的要搞,为什么?把真相彻底明了,我们千万不要被妄相欺骗了。唯识,说老实话,就是给我们辨别真妄,它把所有的妄相详加分析,给我们剖析明白了,使你恍然大悟,这个时候一切放下,再不为外境所转,这就是觉悟。觉悟什么?我们在境界上起心动念是自己错了。人能够觉悟到这一点,这是大觉,在我们大乘佛法叫始觉,你就开始觉悟。如果你还认为是别人错了,这是迷、这是不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凡夫之迷就是:我没有错,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这是迷!佛跟我们讲,我们还不相信,唯识一分析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全是自己心所虚妄的反应。外面六尘境界是阿赖耶的相分,而我们的六根,这里面缘的境界很复杂,所以有性境、有带质境、有独影境,这是大致上分为三大类,每一类里头又很复杂。
譬如我刚才跟你稍微提一提的,同样是性境,阿赖耶缘的是无本质的,而前五识所缘的是有本质的;带质境里面有真带质、似带质;独影境里面,有有质独影境、无质独影境,你看这一分就是六类。六类里头细分还很多,所以这外面境界相当的复杂,缘境复杂。境界是单纯的,叫一真法界,境界是一真一点都不错,是我们自己,你想想看,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自己把自己搞乱了,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乱,还去怪别人,还去怪境界,这就迷惑颠倒。佛说真话,真话我们不相信,说假话我们一听就相信了。诸位想想,诸佛菩萨度我们,为什么度不了?我们自己苦心的修学,为什么不能成就?境界没搞清楚。你要是把境界果然搞清楚,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境界恒真恒一,所有的问题都是发生在自己。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都是说我们自己的心行,指出我们自己错误的所在,确实是一念之间,一念觉就是佛菩萨,一念迷就是凡夫,可是这一念不容易转过来。
我们研究教理,要是把这个事情明白了,自己把念头转过来,这是我们在教下得到受用。并不是「这个怎么讲法?这是什么道理?讲得天花乱坠,文章写得洋洋大篇」,没有用处的,心还为境界所转。心为境转是顺凡夫所说的,是你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叫自生烦恼。般若里面教我们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果然能提醒这一句,烦恼也消除了。顺境现前的时候心里欢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欢喜心没有了,心平静了;逆境现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家拿刀来杀头,杀头也不烦恼,也不害怕,为什么?虚妄的!僧肇大师所说,「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世尊在修忍辱波罗蜜,做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一点愤恨心,没有一点不高兴,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他为什么能做到?他就是晓得境界的真实相,他知道、他明了,不为境界所转,心得自在,他自己能做得了主宰。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学这个,不是学理论,不是谈玄说妙。
事理明白了,我们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身心清净,境界也清净。所以佛法,要拿世间话来说,非常现实。如果你说脱离现实,那是迷信,那根本不了解佛法。佛法是最现实的,明白这个道理立刻就得受用,真正所谓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乐是真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是相对的,相对的二边统统都离开,得的是真正之乐、清净之乐,希望同修修学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经文讲到这里,和与合都被佛给破除了。可是凡夫的虚妄、执着、习气真的很难断,这一边不能成立,马上就偏到那一边,「这样说起来是不和、不合?」不和、不合又错了。底下就是破非和合,在文还没有念我们就从科题上来点醒诸位,所谓是「开口便错,动念皆乖」。假如阿难把和合这一段的意思听懂了,恍然大悟,《楞严经》到此了就没有了,后头就没有。你看阿难一听了怎么样: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麻烦大了,没悟,这是没悟,悟了的人没话说,说话的人都没悟。你们听众也如此,你提出问题来发问,问的没有悟,悟的不问,悟的没话好说。像这样的公案在禅宗里面最多,为什么不悟?我们得研究这个道理,就是习气太重,虚妄分别的习气重,这个分别的路给它堵死了,立刻就分别那一条。诸位一定要知道,不起心、不动念,妙觉真心就现前;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境界是一真,一真法界,净土里面讲的实报庄严土。我们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一切明了,是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才一动念,就落到十法界。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就是代表一个典型的凡夫,分别习气重,名言习气重,执着还好,佛一说他马上就能够放弃,但是他立刻转移目标,这也是麻烦。如果是执着心再重就变成刚强难化,阿难还不是一个刚强难化的人,就是什么?意思太多、分别太多。禅宗的手段,当时把你的妄想立刻给你截断,禅宗用的是这个手法。我们看楞严会上,佛不是这个说法,佛是用疏导的方法,不是立刻给你截断,是给你来疏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