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笳集法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五集) 2016/10/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WD20-026-0005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20/WD20-026/WD20-026-0005.mp4
《寒笳集》。诸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接着再继续来学习《寒笳集》,第十八段:
【具参方志。尤须具参方眼。具参方眼。还须不忘参方志。】
祖师这一段开示给我们讲『参方』。什么叫参方?在过去中国佛教历代在家出家的佛弟子修行人都要出去参学,参学,一直到现在,在佛门里面这句话还是很流行,我们看到很多法师到各地道场去参学,古代叫参方。你到哪个地方去参学,在佛门叫做参学;在现在世间的学校,学生到外国去,叫游学。游是旅游,学是学习,一方面旅游,一方面学习,现在讲游学就是佛门讲的参学。到各地方去参,必须要懂得参它的意义,参是什么?就是参访善知识,去打听哪个地方有真正的善知识,我们去向他请教,请他指导,亲近善知识。跟善知识学习,时间有长有短,各人因缘不一样。如果不懂这个意思,参学就等于是旅游一样,到各地方去旅游、去观光,没有学到东西,那就不是佛门讲的参学,就像现在我们世间留学生,国内的学生到国外来游学,要知道它的目的。「参方志」,志就是他的志向,他要学习哪方面的,要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跟他学习。如果不是这样,那等于是旅游,没有学到东西,顶多学几句外文这样而已,真正学问没有学习到,这是讲世间法。佛门出世间法,那更是这样的。所以祖师在当时看到佛门很多人都知道要去参方,去参学,但你参学要有个志向。
下面这句话就很关键,『尤须具参方眼』,「眼」就是眼界、见地,必须要具备的。眼是形容,我们一个人眼睛是灵魂之窗,如果没有眼睛我们就看不到路,不知道往哪里走,没有方向,不知道往哪里走。所以眼它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要去参学,你有这个志向要去学习,还必须具足参学的条件,就是具参方眼。眼就是说你有眼睛要看,你要认识,你要辨别,去寻找真正的善知识,这样你才不会浪费时间,不会走错路。所以这个眼非常重要,不但要有参方志,还要具备参方眼。有了参方眼,『还须不忘参方志』,好像你有慧眼去辨别哪个是善知识,但是你参学的志向还是不能忘记。如果忘记,虽然有慧眼,但是你不愿意去学习,那也得不到利益。所以这一段给我们讲参学的必备条件,如果不知道这个条件参学就一无所得。下面,祖师慈悲再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参方志?什么叫参方眼?给我们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参方志者。不为虚名。图体面。博一知半见。发无上大菩提心。遍学一切法门。无厌无足。】
这一段给我们说明什么叫做参方志。『参方志者』,真正参方志的人,『不为虚名』,不是为了图一个虚名;『图体面』,好像大家都去参学,我也要去参一参,不落人后,这个叫图体面。不是发真心要去学习,只是为了一个虚名,图一个体面、一个面子,而去参学。『博一知半见』,「一知半见」,我们一般讲「一知半解」,祖师用佛门的术语,一知半见,知见,就是学习没有学得透,没有学得彻底,一知半见,不为这个。如果为了虚名,图个体面,为了一个面子,学习也没有用心、彻底,这就不是真正的参方志,这个参方就有名无实。
要怎么样?要『发无上大菩提心,遍学一切法门,无厌无足』。「发无上大菩提心」,这个是真正的参方志。什么叫无上大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度度他,自己发愿成佛,也要度一切众生成佛,众生无边誓愿度;接着「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遍学一切法门,无厌无足」,就是第三愿「法门无量誓愿学」。遍学法门是做什么?是不是自己修学要这么多法门?不是,自己修学成佛一个法门就足够了,门门都能圆成佛道,不需要那么多的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要遍学,那是为了什么?为了度众生的,不是为自己,为度众生。就像佛讲那么多经,不是佛要讲那么多经、讲那么多法门,是因为众生根器千差万别。每一个众生他的根器不一样,教他的法门也就要适合他的根器,他才能修学,他才能成就,因此才有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门都是为众生而立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也是为众生学的,不是自己,自己一门就够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明了。以上给我们解释参方志,参方志是要「发无上大菩提心,遍学一切法门,无厌无足」。自利利他,不是为了一个虚名,图一个体面,博得一知半见,好像口头禅一样,讲经说法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是真正发心,不是真正发无上大菩提心,那就不是参方志,这个志就没有了。下面给我们解释参方眼:
【参方眼者。末世师匠。邪正难分。今自卓立。不论宗教。但与出生死相应。名利不相应。大菩提相应。眼前活计不相应者。则为正。反此则为邪。正则依。邪则舍。】
祖师在此地这一段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参方眼』,「眼」就是眼目,好像你有眼睛。参方眼,特别在我们末法这个时代,『末世』就是我们现在,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佛灭度后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第三个一千年就进入末法,末法有一万年,我们现在依中国佛教的算法是末法进入第二个一千年,现在是末世。蕅益祖师在世的时候,那个时代佛的法运已经是末法,已经进入末法了。末世在佛门里面,『师匠,邪正难分』,「师」是老师、善知识,一般人很难去分辨这个善知识、老师,到底他是正知正见,还是邪知邪见?从表面上来看,讲经说法,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天花乱坠,参禅念念机锋,学戒律兢兢钵杖表相,祖师在前面讲过。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真修行的样子,因此我们从表面也很难去分辨到底哪个是邪、哪个是正,很难去分辨,我们没有智慧去辨别。没有智慧辨别,如果你跟着一个邪知邪见的老师学,那就被误导了,不但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生命,恐怕走入歧途,这一生不但不能成就反而堕落,这个就非常可怕。
祖师大慈大悲给我们开示,让我们在末法时期能够去认识老师是邪师还是正师,是邪知邪见还是正知正见,给我们讲了一个原则:『今自卓立,不论宗教』。我们今天很难去分辨,怎么办?「不论宗教」,宗就是宗门,特别指禅宗;教是教下,禅宗以外的统统是教下。教就包括其他的宗派,显宗密教、大乘小乘,都属于教;宗,它是特别的,所谓教外别传,特殊法门,合起来叫宗教。也就是说不管它是宗门或者教下,各宗各派,大乘小乘,显宗密教,「不论」,不论就是不管他是修哪个宗派的、修哪个法门的,这个就不论,主要一个原则就是『但与出生死相应,名利不相应』。这个善知识、老师,他参禅也好、学教也好,如果他自己修行、教别人都是以出离生死为前提,跟出生死相应的,这个善知识就是正知正见,我们看看他与出生死相应不相应。
现在我们有时候看到很多出家的法师、在家的居士,口头上也会讲我们要出离生死,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挂在嘴皮上,也会讲,这样也有。但是光讲还不行,还要看他实际上做的,他所修的是不是跟出生死相应?言行是不是有相应?相应才是真的,如果不相应,那还是假的,我们也不能依他,不能跟他学。现在这个时代,不但嘴皮上讲的就不多,有口无心的说想要出离生死,这样的善知识就不多了;现在有很多出家法师、在家居士提都不提,讲出生死、了生死,讲都不讲了。他也讲经说法,也收很多徒众,甚至建很多道场,在社会上做很多慈善救济的善事,但是就是不提出生死,甚至还劝人不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批评净土,说修净土的人,都是没有慈悲心,自己念佛要去西方享福,不管六道里面的苦难众生,是小乘。现在还有很多寺院道场提倡人间佛教,了生死脱离六道轮回提都不提,为什么不提?为了世间的名闻利养,为了名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