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17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一七集)  1999  香港九龙  档名:12-045-0217

 

请掀开经本,日天子偈颂第一首:

 

【尔时日天子。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而说颂言。】

 

说颂仪我们念了很多遍。在佛法当中,凡是多次重复都是非常重要的句子,千万不能够轻易看过。我们学佛,学得很辛苦,学得很困难,不但境界不能契入,对于经教的义理也很难体会,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自己恶习气太重,障碍我们智慧,障碍我们契入。所以世尊用这些方法,多次不断重复加深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在这个地方真正回头,反省,改过自新。实际上,《华严经》上所说的这些大众,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决定不是凡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分得度就示现什么身分,应以日天子得度者,即现日天子而为说法,就是这么个意思。日天子一般俗称为太阳神,诸佛如来化身的。他表现给我们看的,『承佛威力』,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孝亲尊师,做出来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能力说法?有能力;有能力讲经,但是自己非常谦虚,做给我们看,绝不以为自己有能力,而给我们说他的能力是承佛威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这一点我们要学。我们今天犯的过失是自以为是,绝不肯让别人,从别人那个地方得来的,还要否定别人,认为是自己的,这种人怎么会开悟?为什么不开悟?心地不真诚、不老实;换句话说,这就叫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人怎么会开悟?怎么会证果?我们在此地要学。几乎每一段当中我都特别提醒大家,为什么?我看大家没有回过头来,所以要特别提醒。

 

下面这一句,『普观一切日天子众』,这是尊敬大众;尊敬老师,也不敢轻看了同学。这里面的含义,对一切众生之类,都要用一个真诚恭敬心来看待,这个样子才降伏我们自己无始劫以来贡高我慢的烦恼。贡高我慢不能够小看,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他做了个比喻,假使这个人德行、学问像周公一样,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人、最敬仰的人;假如有个人像周公之才之美,这个人他还有悭吝、还有傲慢,夫子后面就做结论:「其余不足观也」,那就不要再谈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学问、能力是一回事情,德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德行,那个学问能力不足观也。夫子教学把德行摆在第一位,言语摆在第二位,言语是祸福之门。现在的教育,德行不教了,言语不教了,所教的是技术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德行,技术能力愈高明,对社会带来的祸害愈严重,这是我们现在看到了。所以要想科学技术能够造福社会,必须要提高德行的修养,要特别加强德行的教育。今天德行教育,我们只有仰赖世间这些宗教家,唯有用宗教教育来填补德行的教育,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我相信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学佛同修要特别注意到,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德行,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不能改过自新,就是佛菩萨的罪人,为什么?我们破坏佛菩萨的形象。就是这一条罪,足够堕阿鼻地狱,不能小看。穿上出家人的衣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果破坏佛法形象,就叫做破和合僧。我没有说僧团,但是我的行为叫别人批评,人家说你这个出家人不像个出家人,这就是破和合僧,这一条罪就是阿鼻地狱的罪。现在讲戒律的人少了,大家不讲了,为什么?怕得罪人。说实在话,自己也做了很多过失,讲了有点不好意思,不说了。不说还是有罪,还是要堕落,不能说不说就没有罪,就不堕落了,没这回事情!所以我们要警觉,经典里头字字句句我们都要认真,不能轻易放过。我们看第一首颂:

 

【如来广大智慧光。普照十方诸国土。一切众生咸见佛。种种调伏多方便。】

 

这是日天子代表这一个族类。这段经文总共有十一位日天子,每一位是代表一个族群;第一位日天子是代表一个族类,族类里头再分族群,每一个族群里面的人数都是无量无边,这是华严境界。合无量无边的族群、族类为一个清净法身,这是《华严》教学的核心,也是修行证到究竟圆满结果。我们对这些原理原则要不能体会,菩提道中要说没有障碍,这是决定做不到的,所以一定要掌握著大前提、总方向。偈颂一开端讲『如来广大智慧光』,它不是说诸佛。大乘经教上这些名词术语含义很深,说佛多半是从相上讲的,说如来是从性上讲的;相千差万别,性是一个。所以说如来,我们自己就有分,为什么?性,众生跟佛是相同的。这是经教里头常说,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无情众生,我们今天讲植物、矿物、自然现象,乃至虚空,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说佛性、说法性只是区别有情跟无情,其实一个性。一个性,一个心,一个智慧,这个境界高!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自己,经上讲的清净法身,这是如来。

 

《华严经》上这尊佛称作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是谁?是我们的法身,毘卢遮那佛就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毘卢遮那」是梵语,翻译的意思「遍一切处」;后面一个「佛」,佛是觉,觉性遍一切处。觉性就是佛性,觉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遍虚空法界,称它作毘卢遮那佛,所以毘卢遮那佛是自己,不是别人。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我们不认识,迷了!我说这个话,听不懂的人很多,这不能不从比喻上说,所以佛要从比喻帮助人体会、帮助人觉悟。我们把毘卢遮那佛比喻作我们这个肉身,我们现在是什么?我们现在是身体上的细胞,身体上的细胞迷失了,不知道整个身是自己,以为细胞是自己,所以这个细胞跟那个细胞要打架,这个细胞跟那个细胞不合。不合怎么样?不合身就生病、就不健康,毘卢遮那生病了,毘卢遮那不健康了。不过还好是局部的,局部麻木不仁,还不是整个全身,所以觉悟的一部分帮助这一部分麻木不仁使它再恢复,就这么回事情。所以我们迷惑颠倒,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是一个什么?是一个麻木不仁的坏细胞。但是现在坏细胞可以用手术把它割除,毘卢遮那不能割除,只能把它恢复正常,不可以把它割除,它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这种麻木不仁不过是不觉而已,只要它一觉、一恢复,立刻就正常;我们一觉悟,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好细胞。所以学佛,特别是修学大乘,一定要体悟,要体会、要觉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佛经上讲一身是法身,一心是真心,一智慧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你能够完全证得,你就成佛,我们一般讲你成佛了。如何能证得?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就证得。我们今天遭遇最大的困难,妄想分别执著放不下,起心动念为自己,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堕落在六道三途。六道三途没有,假的,跟作梦一样。六道三途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离了妄想分别执著,决定没有六道三途;不但六道三途没有,十法界也没有,法界就是一真。

 

我们迷失了自性,这些人,「如来广大智慧光」来帮助我们,如来广大智慧光就是自性广大的智慧光。大乘经教里告诉我们「生佛不二」,生是众生,佛是诸佛,这是从相上说,众生跟诸佛是一不是二。佛清楚,佛明白,所以佛的慈悲遍虚空法界,佛的真诚遍虚空法界。众生迷惑,众生的心量非常窄小,只有自私自利;换句话说,众生没有慈悲,也没有真诚,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真诚,自己欺骗自己,六道众生统统都是这样的。自己欺骗自己,焉能不欺骗别人?为什么说自己欺骗自己?什么是自己他不知道,他以为这个肉身是自己,这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世间也有一等聪明人,知道身不是自己,他知道这个身体是个肉体,这个东西不是自己,他想要去找一个自己,以为什么是自己?能够思惟、能够想像的,这个大概是自己。西方哲学家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能够思惟想像的是自己,这个比把肉身当作自己高明一层了,可是还是错误。我思是什么?我思是打妄想,他把打妄想的这个东西当作自己,错了!真正自己决定没有妄想,只有智慧,没有妄想。所以他们把烦恼、把妄想当作自己,依旧是错误。只有佛、法身菩萨才真正知道自己,真正把自己找回来了。佛法里面,不但是禅宗,教下也不例外,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毘卢遮那,是我们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把自己毘卢遮那找回来了,自己就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佛法的教学达到究竟圆满。所以字字句句都是讲到我们自性,讲到我们的性德。

 

『普照十方诸国土』,十方,没有止境、没有边际。说十方,一定包含三世,因为这个地方用的是偈颂,偈颂一句只七个字,所以说三世必定包括十方,说十方一定包括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普照」,普照是平等的照,平等的利益,决定没有偏爱,这是真心,真心是清净的,决定没有染污;真心是平等的,决定没有一丝毫的偏邪。我们有没有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照顾?很多人说我没有,我生活得这么苦,没有人可怜我,没有人照顾我,其实诸佛菩萨普遍都在照顾你,都在爱护你,你为什么没有觉察到?你不肯接受,你要排斥,你要抗拒,那有什么法子!像日光一样,太阳普照大地,你出门偏偏打一把伞不让它照,这有什么法子!这不能怪太阳。迷惑颠倒的众生就干这种傻事。诸佛如来无量无边,法身大士无量无边,他们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普照一切众生。我接受,所以我很快乐;你不肯接受,你生活得苦恼。你为什么不肯接受?接受也有接受多寡不同,业障深重的人接受的少,业障轻的人接受的就多,所以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接受如来广大智慧光,浅深广狭就不相同,只要你能接受,你就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你真肯接受。真肯接受,再告诉你,你虽然现在还在六道,你决定不堕三恶道,六道里头三恶道不去了。为什么?你开智慧了,你能断一切恶、能修一切善,你怎么会堕落恶道?如果你再向上提升,你接受得更多,六道就超出,就到四圣法界;再有心量,有这个心愿,我还要多接受一点,十法界也超越了。

 

所以一定要明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对一切众生真诚慈悲,种种照顾、帮助无微不至,关键就在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为什么好像菩萨特别喜欢他、特别照顾他,都没有照顾我?不是的,佛菩萨心平等的,他愿意接受。为什么没有照顾?我不愿意接受。愿意接受、不愿意接受从哪里区别?不愿意接受的人,处处要自己做主、自己当家,我不听你的,这不愿意接受的;愿意接受的人,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顺从佛的教诲,这是愿意接受。佛教我做,我就认真努力做;佛教我用真心对人,我就用真心对人;佛教我用爱心对人,我就用爱心对人,这就是接受。还要自己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当家,那你是完全不接受。佛教我们断贪瞋痴,我们就远离贪瞋痴,那我们就接受了,接受佛的戒定慧,戒光周遍法界,定光周遍法界,慧光周遍法界;你要是不肯接受,你的贪心周遍法界,你的瞋恚周遍法界,你的愚痴周遍法界,那有什么法子!我们学佛,天天读经,天天在这里研究讨论,有没有认真去想过这些问题?佛在经典教训的,有没有认真去想过?不是说念过就算了,讲过就算了,这个不行,不管用。要很认真很细心的去思惟、去参究,然后得到这个结论,将这个结论落实在生活当中。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7日10:17: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613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