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集) 2010/10/16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30
学问都是靠滴水穿石之功。好,我们接着下一段经文。在刚刚讲到的,老师怎么回答学生的问题,确实是要有智慧,看事情要洞彻得很深入,才能引导学生看到一些真相。不然有时候容易看事情看到表象,看不透彻。那当老师的人他看事情就要看到根本,看透彻。在我们课本六十一页,因为刚刚讲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要真实的学问,看事情都是入木三分。我们看到,「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如何?」怎么治理一个国家?国家「治本在得人」,因为国家最重要的要有栋梁之才。所以孔子回答,在于一个领导者,「在于尊贤而贱不肖」,他尊重贤德,起用贤能之人。而且这个贱就是能够远离不肖之人,不去用这些奸邪之人。就像我们之前跟大家提到的,「出师表」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就是西汉兴盛跟东汉末年会衰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是有没有「亲贤臣,远小人」。你反过来,「亲小人,远贤臣」,这个国家就完蛋了。所以这里点出了,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马上提出来了。所以这一些学生都很用心在学问上,不然他问不出这个问题来。他常常把这些道理跟他所遇到的这些事情好好去思惟、去印证,这个叫解行相应。这些学问都是在生活、工作、处世当中去印证。他就觉得,夫子你说尊贤贱不肖,可是范、中行氏,这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这个中行氏,他很尊贤而贱不肖,他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刚刚夫子说,让一个国家兴盛是尊贤贱不肖,可是他做了,为什么他的国家反而灭亡?大家有没有遇过,你给学生讲一个道理,然后他马上举一个反面的给你?你假如没把这个事物看透,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了。接着孔子讲,「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他是做表面功夫。所以看事物不能看得太表浅。他虽然尊贤,他不去用他,那他不是真正尊重这些贤德之人,他也不是佩服这些贤德之人,他是什么?他是好这个尊贤的名。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也是好这个尊贤的名,但是没有好好听孔子的话。跟太太出去了,太太跟他坐在车上,让孔子坐后面的车,这哪有尊贤?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好色胜过尊贤。那这个德行就不可能成就了。难怪孔子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一般人没有远大的志向跟坚定的决心,往往被习性所牵,最好的就是女色。有提到,食色习性也。人很难伏住的是色跟食欲,这些欲望。所以儒家强调窒欲,欲望要懂得节制,欲望不懂得节制,对人的身心一定有损害。所以以前的人懂,现在人把好色当作享受、幸福。以前假如好莱坞看很多的话,铁定价值观受到它的影响,有没有?其实以前的女子都知道色要节制,所以对先生都懂得要助他的德,要善巧的不要让先生纵欲。这些以前的人都懂,现在人没这个概念,反而觉得那个是人的追求,所以这个认知扭曲得很厉害。现在最好的夫妻是共同心灵成长,那这个就是难得的因缘,所谓「领妻成道,助夫成德」。欲望要节制,因为欲似深渊,不懂得节制,他就会愈来愈纵,愈控制不住,就不好了。
所以尊贤而不能用也,他好那个美名。「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表面上都是排斥这些不肖之人,可是却没有把他们赶走,偶尔可能还去找他们玩乐玩乐,但是在台面上都表演得好像很远离这一些人。所以「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贤德之人看他样子是好贤,来到他们的国家,希望能够实行仁政,但是一接触久了知道,有名无实,都是做样子的,所以就会觉得这个国君很不应该,怎么可以是伪君子?怨之。「不肖者」,这些德行不好的人。「知其贱己」,他其实,这个国君也是不尊重,不会重用我们。「而仇之」,不肖的人爱憎很分明,他看到自己不能被重用,亲近了有权力之人,他会借机造反,所以仇之。
大家有没有听过「齐桓公榻前问相」?管仲快死了,躺在病床上,齐桓公问管仲,谁可以做宰相?结果问著问著,齐桓公提出了三个人,他们三个人能不能做宰相,易牙、竖刁、开方?易牙是个厨师,他的孩子生出来,把孩子煮给齐桓公吃。因为他问齐桓公,你有没有吃过婴儿的肉?他说没有。煮自己的孩子给齐桓公吃。齐桓公说这样的人可不可以做宰相?诸位学长,可不可以?齐桓公还是没搞明白,都被表象骗了。管仲跟他讲,他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了,他会爱你?违背伦常,「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接着他又说,竖刁,他为了进宫中陪伴我,他自己自残,变成太监,他对我可忠心了吧?管仲又说,一个人最疼惜的是他的身体,他能舍掉身体,一定有更大的目的,是你不知道的,所以这个也不正常。再来,开方,他说他是一个国家的王子,他居然来陪伴我,然后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丧,还在齐国陪伴我,那这个人够忠心了吧?管仲接着说了,他说他连父母都不爱了,他怎么会爱你?因为他是小国的王子,可是你齐国是万乘之国,他的目标是大国的王位。
这一些故事听着听着,我们要从中学到判断的能力。女孩子找对象,可不可以从这个故事得到启发?可以,妳要先看看他孝不孝顺父母。他每天陪你玩乐到三更半夜,妳说真爱我,糊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说现在的人,其实跟这个故事讲的齐桓公,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个易牙杀子奉君,孩子可以不要了,侍奉君主,为的是什么?权力、名利。大家想一想,现在的人有没有为了争名夺利,多赚点钱,连下一代都放弃了,有没有?没有杀,没那么严重,其实也有。现在为了自己的欲望,堕胎,生出来马上就把他扔了。你看人现在,欲望打开了,人性都受到很大的扭曲了。竖刁,当然没有去做太监了,可是你看现在的人为了名利,身体都搞坏了,让父母担心得不得了,有没有?爸爸、妈妈在家里,「几点了,都还没回来。」这都是在伤害身体,让整个父母、家人担心受怕。开方,不理父母了,就为了追名逐利,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社会就更多了。很多地区老人都没人管,都过著非常困苦的生活,可能孩子在大都市房子好几间。所以这一些行为都是不妥当的。
但是齐桓公为什么判断不出来?这里是一个重点。《大学》讲,心有所好乐,不得其正,他心不正,判断不清楚。为什么?他很喜欢吃,他很喜欢玩,他很喜欢人家都讲好听的,「我的心中只有国君你」,他喜欢听这个。所以欲令智迷,看不清楚事物。管仲给他分析完,不能用。管仲一死,受不了,想吃、想玩,把这三个人找来了,找进宫,用了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三个人作乱、把权,结果齐桓公死了六十七天,没人发现;尸体腐烂,尸虫流出宫外,才被发现。
所以一个国家,一个领导者,用人是重点。用的是栋梁之才,国家可以发展得很好;用错了人,国家要败就很快。所以,孔子分析了,「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贤者也对他不满,不肖者要找机会先下手为强。「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他虽想不灭亡也不可能,还是得灭亡。所以看事情就看得很深入。好,我们接着看经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良』是非常有高技术的这些工匠,用「良」来赞叹他,良好的冶铁、冶金匠,『冶』是冶铸这些金属,来做成器皿,它可能是金、铁、铜,都有可能。他的孩子要学习他的技术,而他怎么教他的孩子?这一段其实也是讲到,一个教学者如何来教导、陪伴学生,扎好他的基础,扎基础很重要。我们想到一句格言,格言提到,房子要能够长久,要看它根基扎不扎得牢,地基打不打得稳。树要让它能长成参天大树,要看它树根稳不稳固。所以打基础是很关键的。而良好的工匠,冶铁匠,他先让他的孩子学习补兽皮衣。那个皮衣都很大。
为什么补兽皮衣?因为在补兽皮衣的时候,第一个,他要熟悉火性,他必须用火来烤。而冶铁那就是要用高温的火来烤。因为冶铁、冶金难度很高,技术要非常纯熟,他得要有一些基础才能做这么难的事情。你说让一个孩子一开始就学这么危险、难度高的技术,不容易。先第一个,学做兽皮衣,他熟悉那个火性,这样子他这个能力就可以迁移到以后冶铁。而且那个兽皮要补起来,慢慢慢慢一片一片把它补好,那要很细致。而冶铁也要有这样的能力,才能把器具做好。所以等于补兽皮衣所具备的这些能力都可以转移到他之后冶铁。这个也是很用心去观察,整个要达到这么高的能力,他首先要循序渐进把他培养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