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学佛的真实利益] 1998 台湾深坑

admin 开示讲经评论阅读模式

学佛的真实利益 (共一集) 1998 台湾深坑 档名:21-208-0001

 

会长、周居士、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今天我们很难得、也很欢喜的在这个地方聚会。此地大概我三年没有来了,这次看到这边的建设,我非常的惊讶,所走的路都是从前没走过的。由此可知,台湾这些年来,在建设上有长足的进步。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在心理上的建设,心理的建设,不但是能够自度,而且真正可以做到度他。佛法裡面讲自度度他,主要的是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够得到真实的成就。

 

要弘扬佛法,大家都晓得,最重要的是如何造就、培养弘法人才。过去这几十年当中,我们亲近许多老和尚、善知识,时时刻刻都听到大家都在讨论,佛门裡人才缺乏,也都着重在培养,所以在台湾各个地方几乎都有佛学院。可是这些佛学院,佛学院是多,在佛学院裡面求学的这些年轻出家人也很多,可是真正在社会上从事于弘法利生工作的效果却很差。这个原因在什麽地方?我们必需要把它找出来,然后把这个原因消除,使弘法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这裡面总不外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真修。也就是说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经教相应,这是真修;改变观念,改变行持,这最重要的。其次一个,就是讲台的技巧。如果这两者都兼具,佛门弘法人才就能够辈出。

 

中国代代都出祖师大德,唯独我们这一代没有了。这一代的人,特别是在台湾,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可是道德堕落了,这些都是事实。年岁稍长的人我们回想一下,三十年前的台湾,四十年前的台湾,是什麽样子?跟现在一比较,没有人不感叹万千,怀念过去。过去我们没有今天的财富,没有现代的物质的享受,可是社会和谐,人心厚道,社会祥和,它有人情味。今天虽然富了,可是社会病态都露出来了,人心不安定,生活在畏惧之中,这也就是所谓的富而不乐。从前我们是贫而乐,富而不乐,反而不如贫而乐。

 

这个问题结症在哪裡?在教育!现在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不要了,没人讲了。佛法的教育虽然有些法师讲经说法,讲得不够详细、不够明白,让人听了以后,依旧是莫知所云,他怎麽能得到利益,怎麽能得到受用!所以,在当前培训弘法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人才的培训不是偶然的,也是佛家讲的时节因缘,因缘不成熟,到哪裡去找?老师虽然好,未必能找到学生。往年,我常常在国外弘法,每次回来之后,我一定要到台中去看李老师。而每次见到他老人家,我一定会提到,希望老人家多培养几个弘法人才。因为我自己深深感受到,我一个人在外面显得很孤单,没有帮手。所以每次求老师要培养人才,老师也点头,也知道这个很重要。大概我这个话跟他讲了,我看总有十遍,他听烦了,最后一次他告诉我:你替我找学生。我从此以后再不提这个话了。为什麽?我想到了,找不到学生。所以,虽有好老师,老师真的想传,真想教,没学生,谁跟他学!

 

什麽样才叫学生?百分之百的听话,这才叫学生。老师讲的你不能照做,阳奉阴违,这不是学生,他不愿意教这个人,这是教不成功的。所以,我听李老师这话之后,再不提了,为什麽?我想想,找一个百分之百听话的学生,找不到!他找不到,我也找不到。由此可知,这个机缘就太难太难了。可是我们看看佛教的历史,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们传法,有缘,传一个、两个,没有缘的,一生就过去了,没有人继承的,这个事情很多很多。什麽都是缘分,没有缘不行,世出世间统统是个缘分。缘是多生劫的,决定不是一生、两生,三生、四生的缘都很薄。所以,师生之道不是浅缘,我们一般讲,至少是七世以上的缘分,才是真的。这个事情哪裡能够偶然?做学生,一定要懂得做学生的道理,尊师重道,我们才能学到东西。老师所教导的要百分之百的服从,老师才会尽心尽力的指导,他要不尽心尽力,他对不起学生;学生要不能依教奉行,学生对不起老师,师资之道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我从小就具备做学生的条件,听话,依教奉行。所以我到台湾,因为在抗战期间,失学的时间太久了,没有学校念书,流亡学生。到台湾之后,年岁也大了,很想学点东西,听到台湾大学方东美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是个好老师,我想亲近他。跟他也不认识,我就写封信给他,毛遂自荐,写了一篇文章寄给他看。他老人家没有嫌弃我,回我一封信,约我到他家裡去见面,他大概看到我的态度很诚恳,他就愿意教我。我原来的目的,只是希望利用公馀的时间,到台大去旁听他的课程,原来的目的只是如此。哪裡晓得他老人家特别关怀,他不让我到学校去听课,而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裡,他给我上两个小时课,我跟他学是这麽学法的。在他家小客厅,一个小圆桌,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每个星期两小时。我非常感激他,特别爱护,这就是你具备做学生的态度。

 

所以,做老师不这样来教导,他就对不起你;我们对老师有十分的恭敬心,他就要用十分的精神来教导我们。我们跟他学没有缴学费的,那个时候我们生活非常艰难,没有丝毫的供养,老师对我们纯粹是尽义务。你现在找个老师补习,还要收费、缴费的,我们遇到这麽个善知识,一分钱不收,每个星期天给我两小时。关键就在我们修学的态度诚恳,真的想学。

 

方先生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要》,最后一个单元裡面,他讲到佛经哲学,我们才晓得佛教裡面有学问在。原本我们只把佛教看做宗教,看做迷信,不知道这裡头有真的学问,这是方先生介绍的。我们知道佛教裡面有真的东西,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学问,这才到寺院裡面去找经书来看。在当时,台湾一般书店没有经书卖,全台湾印经书只有三家,台北有个「台湾印经处」,朱镜宙老居士办的,不定期印一些经书,数量也很少;第二家就是台中「瑞成书局」,他们家裡印佛书;第三家是台南的「庆芳书局」。全台湾就三家,种类少,分量少,所以找经书是非常不容易。因此,许许多多我们想读的经书、想看的,一定要到大的寺院,它裡面有《藏经》,去查《藏经》。自己想要的,抄,手抄!我也抄过不少部。我那时候跑得最勤快的,是台北善导寺,善导寺裡头有《藏经》,这是早年修学非常非常艰苦,哪有现在这麽方便!

 

我接触佛法大概一个月,这个缘就太殊胜了,太好了,认识了章嘉大师,这是个佛学专家。章嘉大师很慈悲,也跟方先生一样,每个星期给我两小时,那个时候他老人家住在青田街八号,是一栋日本式的洋房,政府给章嘉大师做办事处的。我亲近他老人家三年,我的佛学根基是他老人家奠定的。你不真学怎麽行!要真干,老人经验比较丰富,他是过来人,他教给你的不会有差错,你循着他的道路走一定能走得通,能走得出来。章嘉大师圆寂之后,过了一年,我认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去亲近他,跟他学讲经。所以我学佛,两个老师,学哲学,一个老师,学一家之言,这就是古时候讲的师承,我在台湾还沾到一点师承的边缘,很幸福,很难得。条件就是顺从,老师怎麽教我,我就怎麽样去做,如果自己有意见,自己不肯遵循,你就决定学不出来。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习,跟我们同时在一起的,有二十多个人。这二十多个人学出来,现在还在讲经的,我这一次到台中,许源敦居士告诉我,现在还在讲经的就剩我一个了。我说那些人呢?那些人早就退休了,就不干了。可见得这桩事情不容易,不简单。李老师训练我们这批讲经的人,全是在家居士,没有出家人,我跟他学的时候没有出家,也是在家居士。如果要是出了家的话,他就不收了,他是在家居士,教在家的居士。以后我出家再回去,那是例外,我们以前老关係在。

 

他对学生的要求,实在讲这并不是他个人,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就是这麽个要求,决定要服从老师。所以,我入他的门,提出这三个条件,我一定要遵守。第一个条件,只可以听他一个人讲经,除他之外,任何法师、大德讲经不准听。第二个是读书,无论是读佛书、是世间书,都要经过他同意,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不可以看。第三个条件,你从前所学的,我以前只是跟章嘉大师学了三年,他对章嘉大师非常尊敬,是有道德之人,他说了,那个三年所学的,他也不承认,要从头学起。我们接受这个条件,他才收我。当时我们对于这些条件不了解,认为李老师条件很苛刻,好像很跋扈,目中无人,只有他没有别人。可是想想,除了到他这儿学,还到哪裡去?所以就接受了。

 

一直到十年前,我到新加坡弘法,演培法师请我到他道场裡面讲经。他那个道场那一天听众大概有六百人,年轻人有一半,我看到非常欢喜,我把我求学的经过,向大家做个简单报告,然后劝勉这些年轻人,要好好的跟演培法师学。我下台之后,演培法师请我在客厅裡面喝茶,告诉我,他年轻做沙弥的时候,没有受大戒,做沙弥的时候,亲近谛闲老和尚,谛老和尚也是给他这三条戒。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李炳老不是他自己的,这个三条戒祖祖相传。谛老法师要求演培法师这三条戒,演培法师没有接受,在谛老那边住了一年,他说他开小差跑了,没有请假就熘掉了。跑到哪裡去?听说太虚法师在厦门办佛学院,他跑到厦门佛学院,就是南普陀佛学院,亲近太虚法师去了,他要学新派,不学老派。

 

我听了这个,我替他可惜。我说如果你要在谛老那个地方学,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老派有真东西,新派不行。老和尚栽培这些弘法的法师,他的条件是什麽?覆讲,覆讲决定不可以讲错,决定不可以加自己的意见,也决定不可以掺杂其他法师的意见,这是规矩。这个规矩是谁创的?谁建立的?诸位要知道,阿难尊者建立的,阿难尊者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集结经藏,就是覆讲。覆讲,讲漏掉没有关係,你记不住讲漏掉了,没有关係,你可不能增加,增加是你讲的,不是佛讲的。所以,中国这几千年来,法师培训成就的,没有别的,就是覆讲。所以诸位我看你们这裡有经典的研习班,你要守住这个原则。

 

用哪个法师的本子,就照他一个人。譬如说我们学《阿弥陀经》,我过去学《阿弥陀经》,请教老师,老师教我依圆瑛法师的《讲义》,我就找圆瑛法师的《讲义》,只准依他一个人的。他《讲义》写的是浅显的文言文,你把浅显的文言文变成口语讲出来,字字句句都是老和尚讲的,自己不可以加一点意见;也不可以採取其他《弥陀经》注解加在裡头,不可以,决定不准夹杂,这就叫跟一个老师学,学一家之言。为什麽不能再採取别的注子溷在裡面?一定要晓得,虽然同样是讲一部经,每个法师讲的不一样,思想体系不相同,决定不能溷杂,一溷杂味道就变了。现在人很少懂得这个道理。

 

如果这些注解这一段我看不懂,怎麽办?这个李老师说,看不懂就不讲,不讲,我把经文念过去,没错!你说「法师,你没讲清楚」,不错!为什麽没讲?不懂,我总没错。强不知以为知,那就出毛病了,那就有罪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真的智慧,这不是丢人。谁能解如来真实义?所以我们看古大德的注解,有些地方注解,明明看这个地方应该有意思,他注得很简单,没说得详细。什麽原因?他也不懂,他也没搞清楚。所以,你仔细去观察,他没有过失。只能说他讲得不够详细,不够透彻,他没有过失,没有讲错;没有讲错就行了,就成功了。这就是一定要遵守一个大原则,就是一家之言,决定不能够掺杂。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5日14:55: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402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