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三二集) 2011/3/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132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第十八篇,「微子第十八」,第一章。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孔子在这裡讲了三位仁者,都是殷商时期的人。殷代最后一个皇帝就是纣王,殷纣王暴虐无道,他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任何人的劝谏都不能听取。当时有三位贤臣,分别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微子离去,『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就是他假装癫狂,做了奴隶。『比干』他是劝谏纣王改过,可是纣王不听,结果比干被剖心而死。这三个人的行迹虽然不一样,孔子认为三位都是忧国忧民的仁者,所以说『殷有三仁焉』。当时纣王有这三位贤臣,结果因为他不听劝谏,三个人有如此的遭遇,这证明殷纣王是暴恶已极,到了极点,其结果必定是灭亡。这三个人跟纣王其实都有亲戚关係。根据马融的注解说,「微、箕,二国名」,这是两个国家的名号。当时纣王封的这些诸侯国,都是封的自己的亲戚,皇亲国戚都有封地,微子和箕子就封到了微国和箕国,子就是爵位。
微子是纣王的庶兄,庶兄还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就是胞兄。当时纣王的父亲叫帝乙,他娶了纣王的母亲,这母亲当时还是个妾,不是正室,她先是生了一个长子叫启,启就是微子,然后生了第二个儿子叫仲衍。之后大概是连生两个儿子,结果帝乙就把她封为正室,这个母亲就成了正室,然后才生了纣。所以前面两个儿子还是算庶出,因为当时是妾,还不是正妻,当她被封为正妻的时候就生了纣,所以纣王的福报比较大。当时虽然帝乙很想让微子(就是启)做太子,继承王位,微子贤德,可是因为他是庶出,史官就争辩说,「有妻之子,不可以立妾之子」。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母亲,只是那时候的身分他母亲是妾,所以微子称为纣王的庶兄,同一个母亲,但是身分不一样,所以结果还是立了纣王,这是属于正室之子。所以微子就成为纣王的庶兄。
第二个,箕子和比干,根据马融的注解说都是「纣王诸父也」,诸父就是伯叔的通称。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当时比干直言劝谏纣王,结果纣王非常生气,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要看一看,你这个圣人心是不是有七窍」,于是就命人把比干给杀了,杀了之后把他心肝拿出来。所以对待自己的叔父都如此的残忍,那真正是恶贯满盈,因此天灭之。这三人的事情大概介绍到这。孔子称这三个人都是仁者,都是贤人。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异世者,却知其仁。同时者,却云不知其仁。孔子于仁字,何等认得清楚。岂似子路、子贡、子张、武伯等,隔牆猜谜乎」。这说得很有意思。异世者,是讲这殷朝的三位仁者跟孔子是隔世的人,隔了整个周朝。孔子是周朝末年,这三位仁者是商朝末年,隔了一个朝代几百年。孔子却知其仁,八百年前的人,孔子能够知道这三个人,就从他的行为上判断知道他的仁,他们是贤人。可是同时代的人,同时者,就跟孔子同在这个世间、还活着的人,有人问某某人是不是仁者,孔子却说不知其仁。这说明孔老夫子对这个仁字认识得很清楚,他说不知其仁,正是太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仁者。不知其仁是客气话,说个「不知」,不说你「不是」,是对你客气,「我是不知道你是不是仁者」。他居然知道几百年前的是仁者,那岂能不知当世的人是不是仁者?所以他对「仁」字认识得何等清楚!为什麽?因为孔子本人就是仁者。仁者爱人,这个爱是平等的博爱,不是私情的那种情爱。一家的人,父母爱儿女,先生爱太太,这个爱叫私情的爱,它不是平等的,是有条件的。「因为他是我家人,所以我才爱他」,有条件;「如果不是我家人我就不爱他」,这就不是仁,仁是「凡是人,皆须爱」。
孔子说的这殷朝三位仁者正是因为他爱民,他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行为来,可以捨弃他的名位,微子捨弃了名位,离开自己的国家,隐姓埋名去了。箕子捨弃了他的地位,他本来是国君,现在做奴隶。比干捨弃了生命,那是杀身以成仁。这都是一片爱民之心驱使他们这麽做的,不忍心商朝百姓涂炭,在纣王统治下深陷水火,不忍!这是爱民。不仅爱民,也爱纣王,不忍心看到纣王造恶多端,受天怒人怨,最后导致整个王朝的灭亡,这就是仁人。孔子心地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他没有这样的地位,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抱负。他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没有一个诸侯国用他,可是他没有退心,周游列国,等待机会为天下万民服务。他自己证得了这个境界,所以他能知道别人也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仁。
「仁」是讲二人一体,你看人字旁一个二字,这个字就显示两个人是一体的。哪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没有自他的对立。我怎麽爱他和怎麽爱自己是一样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就是自爱。这个境界是唯证方知,你不证得,怎麽跟你说,体会不到,体会不到当然没入境界,没入境界也就不可能去鑑定别人是不是仁者。所以在《论语》当中,不少学生也问孔子,让孔子评价某某人是不是仁者。为什麽他问孔子?他自己不知道,他没入这个境界,自己没证得这个境界,那何以去鑑定别人?所以这裡讲,岂似子路、子贡、子张、武伯等隔牆猜谜乎?他们这些弟子,这裡讲了四个人,他们都是隔牆猜谜。换句话说,对仁的境界还没搞清楚,虽然听夫子老是说仁,但是没入这个境界,那还是隔牆猜谜。这叫什麽?雾裡看花、水中望月,没看到真的,模模煳煳的,仁到底是什麽境界,猜的。我们回头看看前面的《论语》,我们所学过的一些篇章,看看这四位是怎麽隔牆猜谜。
第一个讲子路,在前面第十四篇,「宪问第十四」有一章说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是子路向孔老夫子请教君子,君子有三达德智、仁、勇,其中一个就是仁。怎麽样做君子?孔子答覆他说,修己以敬,你自己好好修自己,修自己以诚敬心。所以修身关键在于诚敬,敬人、敬事、敬物,敬到极处,修身也就圆满了,没有一个不敬。《礼记.曲礼》一开头就说「毋不敬」。敬到什麽地步?看每一个人都是圣人,这个敬就是圆满。你看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的话,你自己就是圣人了,何况是君子。
这个话子路没听懂,他认为「修己以敬」这四个字太简单了,所以说,如斯而已乎?就这麽简单,仅仅如此吗?孔子就说,修己以安人。你把自己修好了,就能使人心安,自己得到了圣贤的法喜,也能够教诲别人,让别人也同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圣人,所谓自觉觉他。子路还认为不够,其实他还没听懂,这个境界确实太高深了,他还想头上安头,再问,如斯而已乎?上面还有没有境界,是不是就这麽简单,到此为止?孔子说,曰:修己以安百姓。安百姓,天下苍生都安了。实际上怎麽安?你修己,自己心安了,天下众生就安了。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病,这是做动词讲,诸是之,病之,就是以此为病。换句话说,连尧和舜这样的圣人,还尚且觉得未能达到究竟圆满。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心淨国土淨,这是最上乘的圣人心法。尧舜还看到天下有不安之人,所以他心还未完全安,他还要努力的去修,还是修己以敬。所以修己以敬,就概括了后面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这三个境界不是三,是一,一而三、三而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