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九十集) 2010/9/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90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颜渊第十二》,我们来看第十一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一段是春秋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齐景公之前,齐桓公是任用管仲做宰相,到齐景公就任用晏子做宰相,管仲、晏子两个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到景公的时候,齐国的政治已经不是很安定了,大概齐景公也觉得很困扰,该怎样治理国家,所以他『问政于孔子』。『孔子』给他回答说,这个『对』,就是回答齐景公,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很简单,八个字,把为政之道非常简单扼要概括出来,这个就是所谓的人伦常道,这是治国的根本。这个「君君,臣臣」,第一个字是名词,第二个字是做动词来讲。所谓君君,就是为国君的人,他要行君道,就是像一个国君;为臣的人,他也要像一个臣子,要做出臣之道。「父父,子子」,也是一样,做父亲的像个父亲,做儿子的像个儿子,所谓各行其道。每个人都能够遵守自己的伦常之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是所谓的敦伦尽分。敦伦就是敦睦伦常,尽分就是尽到自己的本分。每个人都如此,自然国家也就安定了,这个是治国大道,孔子非常强调伦理。圣贤教育包括五个方面,所谓伦理、道德、因果、哲学和科学。对一般普通的人,他需要接受伦理、道德和因果教育;对于灵性比较高的,他能够在伦理道德因果上扎好根了,那就可以再继续提升,接受哲学的教育,乃至科学的教育,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对于社会大众来讲,这前面三种就足够了。伦理就是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它是人与人之间关係的教育。
古德曾讲,人无伦外之人,所以学无伦外之学。人不可能说离开伦常独自生活,人是群居的一种生物,他天生下来就有五伦的关係,所谓的是父子(父母跟儿女)、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个君臣就是指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係。这五种关係,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不可能离开的,天生下来他自然就有,所以这叫道。道是自然的,不是人为规定的。不仅人有五伦关係,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动物裡都有。譬如说一隻羊,牠一生下来也会有五伦的关係,牠有父母,这父子关係有,牠也有兄弟,牠也有夫妇,牠也有朋友。君臣呢?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你看一群羊在一起生活,那个领头的羊就是君,后面跟着跑的那个就是臣。所以五伦关係,动物裡面都有,只要是群居的生物,不可避免的。只要把这五种关係都能处理好了,这个团体也就和睦了。
在家,我们要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的关係,这三个关係是家裡面的,使得家庭能和谐,家庭和谐就叫齐家;出外,要处理好君臣和朋友的关係。实际上这五种关係的起点就是父子关係,所谓父子有亲。父母跟儿女之间这种亲情是天性,这不是人教的,天生就会的。你看如果一个母亲怀孕了,她就非常关心自己肚子裡面的孩子,谁教她的?没人教,她自然就会,她是一种本能,这是天性,这是一种爱,爱是天性。孩子出生了,跟母亲在一起,他对母亲那种依恋,跟母亲那种,虽然不是语言,但是又胜似语言的那种交流,你就可以知道,这个父子有亲真的是天性。只要把这种天性能够保持一生不改,并且把它发扬光大,他自然就能够把这五伦关係都处理好,他也就能成圣成贤了。你看他对兄弟,《弟子规》上讲,「兄弟睦,孝在中」,父母生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是兄弟,在父母眼中每个兄弟都是一样的,都是自己的骨肉,所以我们能爱兄弟,就是爱父母。他们是父母的骨肉,自己也是父母的骨肉,我自己自爱,同时也爱兄弟姐妹,这是悌道,悌是孝的延伸。后来长大结婚了,有夫妻关係,夫妻之间的爱也是孝心的延伸。
夫妻的结合,最重要的是能够养育后代,为这个家留下传人、后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代不是说你能生他就是有后,生了不教他,那不如无子,你想想是不是?他长大了,他成为一个不孝子、一个败家子,把你辛辛苦苦积攒来的钱财、家业都给你败光了,这不是真的不如无子吗?所以生他,更需要教他。教育,最重要的是母亲的教育,家庭教育裡面,母亲教育是最主要的,为什麽?因为孩子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长,十月怀胎的时候他就跟母亲形影不离了,他在母亲的肚子裡面他就有知觉了,你别以为他不懂,他都懂。所以中国古人重视胎教。胎教,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我们看到周朝三太,那是文王的祖母、文王的母亲、文王的夫人,这三个女人太姜、太任、太姒,都是圣人,所以她们能够生养圣人的儿女。拿周文王的母亲来讲,她在怀孕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眼睛不看那个不好的东西,恶色就是那种有污染的东西,譬如说一个不好的画面,一些不健康的电视、电影节目,或者是一些不好的场景,这都避免不看。为什麽?怕会影响自己的胎儿。母子同体、连心,我们接受什麽样的信息,这种信息直接都会影响到胎儿。耳朵不听淫声,所谓淫声,也就是那些污染的、不好的音声。譬如说什麽流行歌曲,萎靡不振的靡靡之音,或者一些不好的言语,都避免;甚至夫妻之间讲话都非常庄重,所谓相敬如宾。为什麽?就怕讲出不好的话,让胎儿听到了给他污染。母亲口不出傲言,讲话非常的谦逊,这是什麽?母亲养成好的一种气质,淑女的气质,这是所谓的坤德。坤德,古人以大地做形容,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男性和女性之间天生有不同,一般把男比喻成天,把女比喻成地,天和地同等重要,没了天不行,没了地更不行。大地是我们生养的根,所以一个家庭裡面,女性就像家庭的根,她要像大地那样稳重安详,能够包容万物。大地它什麽东西都能承载,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它平等的承载,它没有分别心,而且它默默无闻的被人踏在脚下,它安住在最低处,谦卑、包容、无私,这就是大地的坤德,这所谓厚德载物。女性如果能够养成这样的一种品质,这个人是圣人,她能够养出圣贤的儿女。你看周朝有八百年的基业,成为历史上最长的王朝,原因在哪裡?《了凡四训》上讲,「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祖先有德,所以他那个家业保存这麽长久。这个德,除了像文王、武王、周公这样的圣人,这些男性他有这个德之外,女性也一样,这些人他们都有圣母,圣母之德不亚于这些男性的圣人。所以夫妻之间都要做儿女最好的榜样,这样才能够使后代可以有这种德行,能继承这个家的家道、家风、家学、家业,这才叫后。如果没有这种后,那叫不孝。
再来,君臣之间,所谓君仁臣忠,领导对下属要仁爱,下属对领导要忠诚,这是君君臣臣,各行其道。而且是我自己要求自己做出我的本分,我要行我的道,对别人不要要求,一切只反求诸己。这样的人才能在这五伦关係中做得好,而且他不会有冲突对立。你这个做父亲的能够父慈,那儿女一定会孝,父慈子孝。这个慈,不一定是说什麽都照顾得很细緻,家裡活不让儿女做,把儿女当作太子一样的养,这不是慈。慈是什麽?关心他的成长,关心他的品德修养,要教育他,这才叫慈,养不教就是父之过。做儿子的他只一味的孝,也能够自然招感父慈,即使父不慈,但是做儿子的孝,这父亲也能慈过来。最明显的,舜,「二十四孝」裡首位的舜王,你看原来他父亲跟他的继母一起虐待他,甚至要杀害他,那不慈。可是舜一味的孝,对父母不仅没有任何怨恨心,而且更加尽心尽力的孝养,最后他父母都被感动了。只要求自己做,不要求别人做。君君臣臣也是一样,做领导的,我一味的就关心自己的下属,真诚的爱护他,把他们当作自己儿女一样,像对自己亲生骨肉一样爱护他们,爱人如己,这些下属能不感动吗?你把他当儿女,他就会把你当父母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