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68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生命怎麽来的,宇宙怎麽来的?生命是能见相发展出来的,宇宙是所见相发展出来的。能见、所见本来是不二,是一,是动相产生的。这一动,产生了能、所,这就是佛法裡称为阿赖耶识出现了。所以宇宙怎麽来的?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没有动,就不会有阿赖耶,没有阿赖耶就不会有宇宙,不会有现象,是本自清淨、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这叫天命之谓性。天是不动的自性,命是起了动,动相产生了,两个加在一起,和合成阿赖耶。阿赖耶是依自性而起,因动而生,所以叫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阿赖耶识,做整个宇宙的本源,宇宙是这麽来的。

 

真正如果是心不动,起心动念都统统放下,宇宙就消失了。像禅宗永嘉大师说,「梦裡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整个宇宙怎麽来的?你在梦裡梦出来的,因为你作梦的心在动,念念在那裡作梦,一念接一念,这就产生了幻相。当你醒了之后,念头不再动了,空空无大千。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还有什麽执着的?对现前的任何人事物,任何的境界,不必起心动念,知道它真的是假的、空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放下了,你就得大自在,你就回归本性,你就作圣人了,这个真的叫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真正知命,不仅是君子,你就成圣人了。这个道理极其精微,孔子讲得少。为什麽孔子讲得少?不是孔子不知道,孔子是圣人,他知道,但为什麽要说得少?因为学生接受的能力不行,真正能接受这个精微道理的,众弟子中只有颜回一人,颜回能得孔子的心法,真正是孔子的传人,其他人没入境界。没入境界,说了也不懂,所以就罕言,就少说点。你看子贡也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不可得而闻,不是孔子没有讲,因为讲了你也不明白,所以是你没有闻,并不是孔子没讲。你听不懂,就叫不闻。

 

「仁之道大」,刚才讲利和命,现在讲仁。仁的道,这个「道」有道理的意思,有真谛的意思。这个道理,这种真谛,还有行仁的这种方法,都用大字做代表。「大」不是大小对待的大,有大有小,那个大还并不是很大,相对的。真正的大,是绝对的大,没有相对的,那才叫真大,「大」是讚歎。夫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仁的境界,而自己仍然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境界,他老人家讲,「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不敢去担当,他只是在不断的力行仁道,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仁、求仁的圣贤弟子而已,只居学位,不敢居师位,不敢做老师。你看他,「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只是做为一个学生一样,这是表演那种谦敬、好学。

 

仁的境界确实太高远了,凡夫达不到,为什麽达不到?我们要知道,因为凡夫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把这个本来是大的、圆满的境界进行分割,缩小了。分别执着是这样的一个功效,把本来无量无边的境界划分成自己这个小小的区域,是自己分别执着才能够领会到的区域。就好像坐井观天一样,一个青蛙坐在井裡,看到上面这井口这麽大的天,牠以为天就这麽大。外面有隻小鸟飞到井边告诉牠,天是无限大的。青蛙说,你别骗我了,我明明看到天就是这麽大。他不晓得仁之道大,就好比天一样,我们所能够想像出来的,就好比是一个井口那麽大的天,这是我们自己有分别执着;假如你跳出分别执着,从井裡跳出来,然后你就承认,真的,圣人跟我们讲得没错,天果然是无限大的。一定要自己放下分别执着,才能够入这个境界。但是凡夫,确实一般人没有这个根性,你说谁能放下分别执着?难。所以夫子罕言,说这个道理就说得少,而是着重在让我们在现前生活环境裡面好好的修道德,做君子,就不错了。

 

但是佛法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对于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学问领会得就加深很多,扩展很多,所以佛法的教学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佛法,真的难以体会夫子的心法。因为夫子罕言,说得少,不像释迦牟尼佛说得多,你看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天天都在讲。孔子的话不多,蒐集在一起也就是那几本经典;可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三藏十二部,《大藏经》精装本,印出来的我们这裡协会有一套,精装本这麽厚一册,一百二十一册,说得详细。说得详细,我们才能够理解夫子之道,要不然真的没指望能够理解。所以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互补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提升,光学一家不够,要学,三家一起学,这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下面我们看蕅益大师,这是佛门高僧,他注解《论语》,他怎麽说?「卓吾云」,这是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罕言利,可及也。罕言利与命与仁,不可及也」。李卓吾先生讲「罕言利,可及也」,可及就是可以领会,我们能懂。因为凡夫心裡总是把利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一跟你讲利害,你就懂了。夫子罕言利,就是前面讲的,为了不让我们太多的想利。至于「罕言利与命、与仁,不可及也」,这个「不可及」就是不好领会,利要是跟命、跟仁合在一起讲,就不容易理解了。我们要浅显一点,大概理解怎麽理解?讲到命,这是讲自性的道理,这是实相,讲到宇宙生命的本源。讲到利,利就是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因果。我们想要得利,必须修善;想要避免恶报,那就得断恶。这是跟你讲利,你能够领会。可是你要知道,因果的道理就是自性的道理,因果跟自性是不二的。过去淨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这是大彻大悟的人,最后导归淨土,念佛往生。他说过一句名言,「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也就是说,真正明心见性的人,善谈心性的道理,他对宇宙人生真相全部通达明瞭、知道宇宙人生怎麽来的,他一定是讲因果。因果好懂,自性的作用就是因果,你先明白因果,最后你必定能够明心见性。所以圣人教诲,因果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能够离弃。一般人,讲到因果,因果背后是命,就是自性,这个不可领会,但是对因果能领会,就在因果下手,真正断恶修善,心地纯淨纯善,他很容易就悟入自性,这个修学过程就是仁,行仁。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7:20: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49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