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裡面这些礼节,实在讲现在人真的不讲。基本的教学是《沙弥律仪》,我们在《戒律全书》裡面读到莲池大师编的《沙弥律仪注解》,这是我们学佛、学做人、学做佛弟子不能少的一门功课,学这个就是学礼节、学做人。如果把这个东西捨掉了,不想去学它,其他的你就全部落空,你经教研究得再深入、再广,你能说得天花乱坠,可是人家看你言行谈吐不像这麽回事,与你所说的不相应,怎麽能够令人生起信心?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决定不能够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认真努力去做。能把《沙弥律仪》十条戒律二十四门威仪做到,你就是真正的庄严主。
明朝末年蕅益大师,他知道比丘戒根本就不能够得到。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你怎麽能得比丘戒?比丘戒至少要有五个比丘传授,你才能得到,南宋以后是名字比丘,没有真比丘。蕅益大师对于戒学很认真、很留意,他通达明瞭,所以他受了形式的比丘戒之后他退戒,一生守住菩萨戒沙弥。因为菩萨戒、沙弥戒不必要比丘传授,甚至于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发愿自己受,都可以得到。后人有从占察轮相裡面修学,由占察轮相显示你有没有得戒,这个修行不容易,依照《占察善恶业报经》来学。他的学生成时法师,因为老师自称菩萨戒沙弥,学生比老师降一等,自己称出家优婆塞。所以我们今天要晓得自己的身分,我们只是出家优婆塞而已,这个身分是真的名实相符;决定不敢以比丘自称,如果我们自称是比丘,实在讲这是属于妄语,你没有得比丘戒你称比丘就是妄语。所以自己对自己身分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然后知道自己如何处事待人接物。
尤其是修大乘,大乘菩萨当中,诸位知道有一尊常不轻菩萨,在今天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任何一个众生都不可以轻视,说不定他成佛比我们早,我们将来还会做他的徒弟,还会当他的徒子徒孙,都很难说,你怎麽可以轻视人?人不能轻视,物也不能轻视。这些小动物,牠现在虽然堕落在畜生道,也许牠死了之后得人身、闻佛法,往生不退作佛去了,我们还在搞六道轮迴,将来还要求他来度我们,你怎麽可以轻视畜生?
同学当中有不少人看过《金山活佛神异录》,前两年这边有同修将这个本子印了两千本。金山活佛出现在民国初年,江苏镇江金山寺的一位出家人,他的法名叫妙善,跟现在普陀山的老方丈名字完全相同。这个人是个修行人,他所表现的形态有一点像传说当中的济公和尚一样,非常受人的尊敬。在家人跟他顶礼,他立刻也跪在地下回拜;任何在家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跟他顶礼,他一定回拜,他也跪在地下给你拜。在那个时候乐观法师看到,看到这个现象觉得不以为然,在家人给出家人顶礼是应该的,出家人怎麽可以回拜?心裡面起了这个念头,没说出来。金山法师到房间裡跟他说,你不以为然?他有神通,你起心动念他都知道。乐观法师吓了一跳,以后跟他相处了一段时期,知道这个人不是凡人。想想我们现在是什麽身分?大模大样接受在家人磕头礼拜,处处以出家比丘自尊自大,显得狂妄无知。自己没有冷静想一想,我们哪一点胜过在家居士?如果我们冷眼来观察,在这些年来念佛往生,在家居士表现的瑞相令人尊敬;出家人往生,究竟到哪裡往生很难讲。在家人真的捨弃贪瞋痴慢,出家人天天增长贪瞋痴慢;人家是捨,我们天天增长,怎麽得了!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庄严主天王深有所感,如何真正做到正报庄严、依报庄严。依报是我们生活环境,以我们居住的环境来说,能不能给人看?我们每一天,桌椅有没有收拾得整整齐齐,保养得乾乾淨淨?依报庄严。有客人来还早通知,要好好整理一下才能见客,庄严意义就没有了。时时刻刻保持整洁,不是特意做给人看的,无论有人见到、没有人见到,我们的家风原本就如是,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庄严。这部经对这桩事情讲得很多很多,足见世尊慈悲到极处,苦口婆心,千百次的叮咛,希望我们醒过来、觉悟过来,真正做到。
第五尊,『念光天王』,这个名号裡面的意思很明显。「光」是智慧,「念光」是心裡面充满智慧,佛法裡常说转烦恼成菩提,那就是念光;如果我们就世俗的话来说,念念正大光明也是念光。只要你能把意思说出来,讲得通顺、讲得合理,这就很好。佛在经中常常教我们六念,念佛、念法、念僧,这当中还有念天、念戒、念施(施是布施),这六念都是光明智慧的意思,而这六念意思很深、境界很广,都应当很细心的去研究,然后把它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第六尊,『最上云音天王』。《华严经》末后结归到极乐世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最上云音」就是六字洪名,两位天王名号连在一起意思更深。我们在念三宝,念天,天人之德性是上品十善、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慈悲喜捨,所以念十善、念四无量心就是念天;念戒,我们前面刚刚说过,能够常常忆念修学沙弥律仪就非常好;念施就是念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以施为首,布施将六波罗蜜全部包括了。六波罗蜜,布施裡面有三种,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持戒、忍辱是属于无畏布施,精进、禅定、般若都是法布施。所以说一个念施,六波罗蜜统统圆满,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不是说说一个就是单纯一个布施,那这个意思就不圆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