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18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所以众生,我们微细的起心动念不知道,那这无可奈何。粗念,贪瞋痴慢疑,粗念我们知道,很清楚,这念头很粗,时间很长。知道了怎麽样?知道了要晓得业因果报自作自受,不能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错了,罪更重了,为什麽?跟天跟人没关係。这个天包括整个自然,与大自然界没关係,与一切众生没关係,完全是自作自受。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要断恶修善,言语要断恶修善,行为要断恶修善,我们才能得善果,才不受恶报。如果不知道在这个地方修行,修正错误的念头,不善的果报现前,你怎麽能够摆脱?不可能,这是因果。所以因果了解了,这个人决定不作恶,极其微细的恶念他都不起,叫真修。众生不了解事实真相,不了解唯一真如,周遍法界,所以依于业缘,幻有分段,刚才讲了,一段一段的,一段就是一个念头,记住,一秒钟有二千二百四十兆这麽多的分段。「如居屋下,不见天日」,我们住在房屋裡面,房屋把外面的太阳遮住了,看不到了。

 

「念力诚坚,幻缘斯淨」。念力,这裡讲念佛真诚坚固,念力诚坚,念佛我们把这两个字抓紧,真诚、坚固。坚固,绝对不能够换题目,最忌讳的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麻烦。念佛的时候讲求的,就是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麽念头都没有,这就对了。幻缘斯淨,清淨心现前了,平等心现前了,清淨心是事一心不乱,平等心是理一心不乱,到这个境界决定得生。不但决定得生,你想什麽时候去,就什麽时候去,得自在!「如撤屋蔀」,好像把房子这个屋顶打开了,太阳看到了,在屋裡面,屋蔀就是屋顶。「天日豁然。任运往生,还同本得。」这个人念佛往生,任运是自在,念到事一心,念到理一心,往生自在了,想什麽时候去就什麽时候去,想什麽时候再来就可以再来,得大自在。

 

「此论扫尽一切分别」,这个论就是彭居士他所说的,把所有一切分别统统扫除乾淨了,自佛、他佛,「自他生佛总成戏论」,戏论就是开玩笑的话,不是真实的。真实怎麽?真实的说不出来,你心裡清清楚楚,你没有办法表达。不是跟你同境界的人,他听不懂,他看不到。一定跟你同一个阶层,会点头、会微笑,确确实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一真如湛寂周遍。任运往生极乐,还在本心之内」。心太大了,我们没有离开心,极乐世界也在这个心裡头,所以我们出不了这个心。这个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是真的,为什麽?它没有生灭,不生不灭,它充满智慧、充满德行,也充满相好。整个宇宙是它变现的,它不是物质,它不是精神现象,它也不是自然现象,但是它能现自然现象、能现精神现象、能现物质现象,真的是万德万能,没有它不能的。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段,末后是引用《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作的。「《弥陀疏钞》云:着事而迷理」,执着事,以为事是真的,理完全不知道。就好像,这个「类」是一类,好像蒙童,「蒙童读古圣之书」,蒙童读古圣之书当然不懂。「昏稚未开」,昏是昏迷,稚是幼稚园的小孩,小朋友智慧没开,没透露出来,「仅能读文,了不解义」。所以幼稚园的小朋友,用什麽教材?最好是教他认字,不必教他读书,一个字一个字教他,他会感到很有兴趣。读书,像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这些东西,童蒙的教材,应该在四、五岁的时候,读这个好,给他奠定基础。因缘生居士编了一部教材,古时候的私塾所用的,对十五岁以前的小孩。这个根之根,应该是在十二岁以前用这个。十四、五岁可以读经,就是古圣先贤的注疏,他可以读,他的智慧慢慢开了。幼稚园、小学一二三年级,还没开。小学四五六年级可以,可以读经,读经不重视讲解,因为他记忆力好,智慧没完全开。智慧开在十五岁以后,十五岁以后学习的经论可以讲解、可以讨论,可以听小朋友的心得报告。十五岁以前不需要讲解,不需要研究讨论,不需要,只是背诵,念得愈熟愈好,所谓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道理在此地。昏稚未开,仅能读文,了不解义。「所谓终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

 

我们接着看下面,「执理而遗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自云巨富,不知数他人宝,于己何涉」。莲池大师举个例子,贫士,士是读书人,贫穷没有福报。他得到一张豪富人家的券,就是契约这一类的东西,现在讲的证券,自己欢喜,发财了,得到大富了,不知道那是别人家的宝,与自己不相干,它不能兑现他们家的帐单。「所谓虽知即佛即心」,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判然心不是佛者也」,这是说的我们。「是故约理则无可念。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不能讲理,理太深了,我们讲理也是一知半解,不透彻。透彻行,不念也成佛,禅宗大彻大悟,他不念佛,他成佛了。他能不能到极乐世界?他想去就去了,他没有障碍。为什麽?他把事实真相完全搞明白、搞清楚了,念行,不念也行。我们现在没搞清楚,没搞清楚咱们还着相,我们讲因果,着相,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念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它所招来的果报是究竟圆满。好,我们就着相念佛,所以念佛法门是指方立相,它不是空宗,不是性宗。它的方法是告诉你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认定西方,没错。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裡面有阿弥陀佛,你都把它当真,将来念佛最后往生,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淨土。这个要知道,我们今天在娑婆世界凡圣同居秽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凡圣同居,是淨土不是秽土,那个清淨的程度跟实报土、跟方便土很相似,真清淨,不是假的,容易往生。

 

例子明白之后,「所谓虽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约理则无可念」。理上讲,一切法都是自性流出来的,佛是什麽?佛就是自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从理上讲无可念。从事上讲呢?「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我老老实实念它。为什麽?大乘经上说「念即无念」,无念而念,念跟无念是划等号的。「故理事双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后谓之大智也。」这是个很好的方法,真的是大智,为什麽?你永远离开六道轮迴,永远离开十法界了,这是真实智慧。没有真实智慧,出不了十法界,出不了六道轮迴。真能超越,这就是真实智慧。你能相信这个法门,能相信莲池大师这些开示,把理跟事都讲清楚了,我们可以理事双修,信愿持名,求生淨土,生到淨土永远超越,在极乐世界肯定一生成佛。

 

「又《疏》云:然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老实念,真干,一句佛号念到底,品,九品,你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裡头一定有你的分。如果「执理」,执着理,执着理怎麽样?「心实未明」,你就不念佛了,你就不求淨土了,「反受落空之祸」。那怎麽样?你依旧搞六道轮迴,你出不了十法界,这个亏吃大了。《钞》裡面,《弥陀经疏钞》,《钞》也是莲池大师作的。我们看钞文,「《钞》曰:假使骋驰狂慧,耽着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淨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非细,不是小事,那是大害,不是小害。我们自己一定要认识自己,于自本心,未曾开悟,没有大彻大悟,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不会动这个念头,都知道自己没开悟。一般学禅的、学教的容易,教下没有开悟,自以为大开圆解,把小悟当成彻悟,误会了;宗门得一点定功,实在讲他没大彻大悟,以为大彻大悟,以为明心见性了,有人把淨土介绍给他,他不能接受,他以为他自己已经成佛了。这种狂慧的人有没有?有,我们在国内外都见到。可是自己要清楚。

 

下面所说的,这是大乘经上常常讲的,「豁达空,拨因果」,不相信因果报应,「莽莽荡荡招殃祸者」。这个殃祸就是又到六道去了,到六道不是人天,到三恶道去轮转去了,这叫大祸。「读者当三复斯言」,就是这三句话,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这三句要多念几遍,警告我们,「慎勿执理废事」,理不能执着,事上应该要修,我们还是着相。淨宗指方立相,从有门入,不是从空门入;从事门入,不是从理门入,但是它的背后有高深的理论,它的体性是真如自性,是诸法实相,所以我们不能忌讳阿弥陀佛。「轻视淨土」,「自招殃祸」,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上辈上生,到这裡我们告一段落。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3月11日19:56: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60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