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8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第六位,『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这个名号的意思很鲜明、很清楚,这是「智普」,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就是无分别智,这是真实智慧。佛在《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是差别的智慧,无知是根本的智慧。佛家讲二种智:根本智、后得智,后得智也叫差别智。差别智是从根本智裡面生出来的,没有根本智就决定没有后得智。这个道理现代人懂得是愈来愈少,这对我们修学产生很严重的障碍,我们不能不知道。为什麽?现代人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个世间每个人求知的欲望很高,能不能求到智慧?求不到,你所求得的是佛经裡面讲的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尤其是佛门裡面四众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如果要发心讲经,经是真智慧,是从自性裡面流露出来的智慧。你学讲经到哪裡去学?到处去找参考资料,蒐集一大堆到讲台上来表演,这不是讲经,这个讲的与经不会相应,往往把经义讲歪扭了、讲错了,自己都不晓得。所以要发心讲经,一定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怎麽求法?根本智是无知,般若无知,无知怎麽学法?读诵,读经,读经是求根本智。你这部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念的这部经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没有念颠倒。念的时候老老实实念,不要想这一句是什麽意思,这一段是什麽意思,你要这麽一想就把你的根本智破坏掉。老老实实念,没有意思,天天这麽念,这就叫修根本智,智慧在裡面。你念得很熟、念得很清楚,不定在什麽时候遇到什麽事情豁然开悟,很可能。你要是不熟,心地不清淨,开不了悟。我们在《坛经》裡面看到法达禅师,他念《法华经》三千遍,六祖给他一讲他开悟了;他要没有那个三千遍的功夫,佛来跟他讲,他也不会开悟。三千遍的基础在,从这个基础上开悟的。

 

诸位要知道,读诵经典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读诵就是持戒,戒律的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读经的时候一个妄想没有就是诸恶莫作;经是如来从自性裡面流露出来的真言,没有比这个更善,你在读这个就是众善奉行,戒律,大小乘戒,圆圆满满具足。读诵的时候,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不起一个杂念,老实念,不起心、不动念,修定!就是修禅。禅的意思,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在读一部经就是修禅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没有念漏,慧!根本智。所以读经要会读,读经绝对不是研究,研究另外找时间,研究是学后得智,读经是修根本智,不一样。所以你会读,时间久了,根利的人三年五载得智慧,根性钝的人说不定十年、二十年,只要持之有恆都会有成就,这是真智慧。所以学讲经,哪裡需要参考好多资料?不需要。你平常这个经,讲座裡头穿插这些东西,不用特别去预备,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看看听听,在这裡头穿插就用不尽,哪裡还要刻意去蒐集资料、去找资料?那不太麻烦了!

 

最重要就是要得佛力加持;要得佛力加持,你心地要清淨,一定要与这个经上讲的「大方广」相应,就是与自己的性德相应。性德在哪裡?所有菩萨神众的名号都是性德。总说是普贤,普贤是总说;别说,名号说不尽,全是我们自性的德能。菩萨代表要修,菩萨表修德,佛的名号表性德。但是华严会上这些菩萨不是普通菩萨,都与大方广相应,所以称他作法身大士。无论他是哪一种差别,差别的形相无量无边,他都与大方广相应,所以叫称性,所以叫他们做法身大士;换句话说,他们已经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已经离开了。这是智照法界,法界、佛的境界无有穷尽,深广无尽,它是照如来境界。

 

下面第七位,『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髻」,像我们看观世音菩萨的变相,观音菩萨示现女身比较多,而且示现在家的身,在家的女身。古时候女子梳头,头上挽一个髻。「宝髻华幢」,髻上面多半都是戴花,花有珠宝之花,宝花,也有鲜花。在我们中国古时候,唐朝人喜欢戴花,不但女子戴花,男子都戴花,我们看到古书上面记载。这位菩萨是表「心普」,诸位要知道,智就是心。宝髻华幢是说智慧才是真正的宝,为什麽说它是心普?智慧之宝庄严在心顶。髻是我们人身最高的一部分,它在头顶,把头顶比喻作心顶。心裡面,我们说起心动念,三业当中这叫意业。菩萨的意业,心裡面就是两桩事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没有其他的念头,这个念头非常单纯。高出一切,这就是华幢的意思,华表行,六度万行,华代表这个。这个地方比较难懂一点、难体会一点的,宝髻比喻心顶,这比较难体会一点。前面加个「普」,当然也是遍虚空法界,我们在这个地方学,学菩萨的发心,上求下化的心要遍虚空、遍法界。这是第七尊菩萨他所表的,也就是他所教我们的。

 

第八尊,『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这尊菩萨名号裡面的意思比较明显,「觉普」,觉是觉悟,遍觉法界,这才是普的意思。这个名号对我们此时此地的众生来说,此地指我们这个地球,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确实要有高度的觉悟。佛在《八大人觉经》裡面跟我们讲「国土危脆」,我们在这个时代确确实实深有所感,读了佛这个经典会有很深的感触,国土真的是危脆,危险脆弱。你看看一个地震,几秒钟的时间,再坚固的建筑物都毁掉了。人的生命很脆弱,生命无常。我们看到全球的资讯报导,天天都有灾难,灾难的次数愈来愈多,灾难的严重性愈来愈大,我们过的是什麽日子?所以活在这个世间,如果诸位天天详细看报纸、详细看电视,收听这些新闻广播,这个日子还能过?岂不是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你身心怎麽能够安稳?最好还是统统都不看,每天问你,「不知道,今天天下很太平,没事」,这个日子比较好过一点。古德有所谓「知事多时烦恼多」,现在新闻知道多时忧患多,你怎麽能不忧虑?「识人多处是非多」,认识人多是非就多,麻烦大了,所以最好少认识人最好。一天到晚事少就好,这个人真有福报,少事,少烦、少恼。现在是没人找你,如果你在家裡每天看报纸,每天看电视,自己找自己麻烦,没人找你,不是自找麻烦吗?自己坐在家裡面恐怖、不安、忧虑,不得了。

 

一定要觉悟,实实在在讲只有真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今天纵然是听到许多灾难的消息,我们心裡很清楚、很明白它的前因后果,这个灾难到底怎麽来的,什麽因素造成的,如何能够避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觉不行!不觉,忧患恐怖你决定不能避免。我常听同修们说,现在很多这些做生意甚至于作官的人,天天都要吃安眠药,不吃安眠药不能睡觉。为什麽要吃安眠药?让他的头脑麻醉,他就可以休息一下,否则的话他不能休息。忧患这种意识太多,叫他忧患的事情一天到晚不晓得有多少,身心都不安,在现代这个社会是个普遍的现象。真正能过一点日子还是乡下的老农、农夫,他过得很贫穷,家裡电视也没有、报纸也没有,他还过一点悠閒清淨的人的生活。一定要有高度的觉悟。

 

『悦意声』,唯有觉悟的音声才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实在说,真实悦意之声就是一句佛号,佛号实在讲是太好太好,是尽虚空遍法界共同的语言。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印度话,你以为是印度话,不是的,尽虚空遍法界共同的语言。你要是到其他诸佛国土,如果言语不通,念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人不恭敬你,他都懂。你说别的不懂,念阿弥陀佛都懂,没有人不懂。在我们这个世间,六道众生都懂。这句佛号虽然外国人不懂,外国人听起来喜欢。我们在美国,佛堂裡面常常放念佛机,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中断,有些外国人来访问:你们这个音乐从哪裡来的?很好听。你喜欢听,我们就送给你,就给他结缘。在加拿大也遇到。他然后又问我:这个音声裡头什麽意思?我们简单给他介绍,这个音声是清淨的意思、快乐的意思、欢喜的意思、健康长寿的意思,他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为什麽?这都是他要的。常常听这个声音就能满愿,你就能得到。叫他常常听,也教他念,他就会念。

 

如果念到相应,你就会得法喜,法喜充满,欲罢不能,你在这裡真正得受用。没得受用之前,你念的时候比较辛苦、比较困难,念得很累。如果念到法喜就不会累,不但不会累,你要是做事情做得很累的时候,念几句阿弥陀佛,疲劳就消除了,比什麽都有效果。你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这种殊胜的利益你没得到。要怎样才能得到?诚敬心去念,一心称念。如果能够依照《无量寿经》上讲的方法,效果很快会得到,《无量寿经》讲的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发菩提心,简单的说就是你的心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时一切处都保持着清淨、平等、觉悟,这个心就是菩提心。只要与这个相应,你再专心去念佛,一心,不夹杂,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就得力;功夫得力,这个境界就现前,非常有受用,念念不仅是跟阿弥陀佛相应,给诸位说,能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我们读这段经文应该相信,为什麽?普觉,普!你心地清淨平等,没有界限,就与虚空法界相应,相应就是我们俗话常讲的,得一切诸佛菩萨的保佑、加持,是这麽个道理。我们今天得不到加持、得不到保佑,是因为自己划的圈子太小,处处都造成许许多多的障碍,这个障碍不是别人建立的,是自己建立的,应当要觉悟。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8日09:39: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03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