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7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我们今天在此地开这个法会,与大家共同修学,实在讲,真正的目的不仅是希望同修们转凡入圣,真正是希望同修们转轮迴心为菩提心,转轮迴业为普贤菩萨事业。这个法会才真正殊胜到极处,必定感动得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不仅保佑新加坡这个地区,保佑这个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消灾免难。真干就真有效应。虽有效应,不要居功,「众生的灾难,我救他们的,我度的」。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还能救别人?那个心就不是普贤心,普贤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天天在做、念念在做、时时刻刻在做,绝不着相,决定没有分别执着,决定不居功。我这样做,应当这样做,众生得福我欢喜,一句话不要说。佛在经上教给我们,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十大愿王要细说就是全部的《华严经》;单说这十条大意,我们在《无量寿经•德遵普贤》这段经文裡面给大家详细介绍过。我们明白之后要真干,从哪裡转起?从改心转起。没有接触这个经典,我们起心动念还都为自己,还有个自己;学这部经之后,从今而后把为自己这个念头断掉,决定没有。转成什麽?转成为众生,我们这个身体在这个世间为众生,不是为我,没有我。我今天吃饭为一切众生吃饭,穿衣为一切众生穿衣,没有自己。这个身是帮助一切众生做事的工具,你要维护这个工具;要是为自己,不需要这个身,这身没有用处。所以这个身在世间是为佛工作的,为佛法工作、为一切众生工作的,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你看世间人为谁活?为我自己活,为儿女活,为家亲眷属活,他为谁活?普贤菩萨示现的身,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生活,这个念头一转就与普贤菩萨相应。心转了,习气还没捨掉,慢慢来,所以这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慢慢断习气,到登地的时候大概习气差不多快断尽。长时间的修学,起心动念念念为众生,念念为佛法,念念与十大愿王相应。这十愿,一愿裡面就含摄一切愿,不是每一愿独立的,愿愿是连锁的,愿愿是交融的、融摄的,任何一愿裡面都圆满具足一切愿,任何一行裡面也圆满具足一切行门。我们要这样修行就对了,这个修行方法是所有菩萨行裡面最殊胜的,真正的成佛之道。这是第二种说法。

 

第三个说法,「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这个讲法是专指等觉普贤,我们又称当位普贤。在《华严经》裡面,帮助毘卢遮那佛教化这些菩萨,这位普贤菩萨是等觉的普贤菩萨。德周法界,这个德简单的讲就是十愿。愿裡面有行,有十行,十行是十波罗蜜,十愿跟十行是交叉的,也是圆融含摄的。每一愿裡面具足一切愿、一切行,每一行裡面也具足一切行、一切愿,所以才德周法界。至顺调善,至是到极处、到顶头了;顺是什麽?随顺法性,与法性没有丝毫的违背。在我们这个经裡面,经题上讲的「大方广」,大是性体,方是性之相,广是性之作用。所有一切的行愿都与大方广体相用相应而不相违,这叫至顺。诸位同修必须要晓得,我们起心动念就不顺,何以故?佛在经上常讲「真心离念」,你还有个念头,不相应。那好,你从今之后什麽念头都没有了,把所有念头断掉了,相不相应?不相应。为什麽不相应?无想定,你搞到四禅无想天去了,完全搞错了。这怎麽办?起念头不对,不起念头又不对,怎麽办?

 

佛在此地教给我们,「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对了。给你说个老实话,有念跟无念是一就对了。这个事情可难,好不好懂?真不好懂。念即无念,无念即念,这就对了,这个念叫正念。落在一边都叫邪念,有念是邪念,无念也是邪念;有念落在妄想,无念落在无明。我们凡夫是很可怜,起心动念不是落在妄想,就是落在无明,总没有办法像菩萨们一样。菩萨有定有慧,他保持得很稳,他行中道,所以一帆风顺,永远没有障碍。这是佛比喻从前行船一样,从前帆船,两岸就是二边,有无二边,有边错了,无那边也错了。河流不是一个直的,弯弯曲曲,你总是撞上滩岸,你就行不通。如何能永远保持在两岸当中,那就要定要慧;保持在两岸当中这叫中道,那就是菩萨所行。所以要懂得什麽叫念而无念。我们粗说,细说没法子说,真的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只能够粗说,诸位慢慢去体会,好在我们现在在初学。

 

念念利益众生,这是有念;决定没有一念念自己,这是无念。利益众生也利益自己,那就错了;利益自己,我附带也利益众生,这都不是中道。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开始学,离念的意思很深很深,其深无底,初学就从这裡下手。我们有念,念佛法、念众生;无念,没有念自己,不念自己的一切享受,不念自己一切的生死,这样才行。一切受用、生死都捨掉,这个念就清淨,这叫无念。念佛法、念众生,就与法性有一点相应,一切众生、一切世界是法性变现出来的,不是别的;《般若经》裡面所谓的「三轮体空」,与这个有一些相应。说老实话,不能讲完全相应,可以说多分相应,对我们修学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修布施、修供养、修十大愿王、修十波罗蜜,不着相。譬如布施,不着我相,不要想我布施,我做了多少好事,也不能想到对方那些人接受我的布施,他得到我多少好处,你就是有我相、有人相;还不忘我布施多少钱财、多少物品,你统统都着相了。佛叫我们修清淨布施,不着我相也不着接受的人相,也把布施的这些物品忘得乾乾淨淨,不要执着。自己心地永远保持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心就生智慧、就生正觉,这样就相应,这才是真正二边不住,与诸佛菩萨同一中道。这是普贤菩萨名号第三个解释。

 

名字裡面还有一个「调」,还有一个「善」,至顺调善,说明他的善达到究竟圆满,极小的善行都遍虚空法界,德周法界。纯善无恶,身语意三业没有丝毫的造作,自自然然与性德相应,至顺。中国古时候孔老夫子说,他说他自己修养的功夫,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有一点像至顺调善的味道。夫子是示现人道,在人道裡面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样样都能够称心如意而又合乎规矩,我们今天讲合情、合理、合法。随心所欲,自然能够合情、合理、合法,这个很了不起,这是真学问、真智慧,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人道裡面我们说至顺调善可以了。普贤菩萨是在等觉位,圆教等觉位,比夫子这个境界不知道要高多少倍,那不能比,我们从比喻体会这个意思。这是当位的普贤。

 

第四个解释,「果无不穷曰普,不捨因门曰贤」。这是讲果后普贤,果是成佛,菩萨成了佛之后。有同修问:为什麽要成佛?成佛以后干什麽?成了佛之后,尽虚空遍法界行菩萨道,这叫倒驾慈航,真正乘愿再来。「乘愿再来」这四个字的意思也是无尽的深广。成了佛之后,再回头以菩萨身,菩萨身就是种种身,这个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无论他现什麽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无论现什麽身都是菩萨身。观音菩萨示现童男、童女,那也是观音菩萨;示现比丘、比丘尼,他也是观音菩萨;示现居士、长者,还是观音菩萨,无论示现什麽样的身统统是菩萨。于是我们晓得,诸佛菩萨也遍满虚空法界,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

 

果是讲果报,果报达到极处,这叫普。不捨因门,因是菩萨。从初发心到修行证果,换句话说,普贤菩萨成佛之后,他教化众生的对象圆满,不但十法界的众生他统统要度,连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位法身大士,从圆教初住到法云地的菩萨,果后的普贤菩萨也要度他们,也要帮助他们。成佛之后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情众生有感,佛菩萨就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诸位听到这些话不要害怕,「成佛之后事情这麽多,算了,还是不要成佛。」「一天到晚不是太忙了?忙得不亦乐乎,那不累死了!」我们凡夫听到这个真的害怕。你不晓得佛菩萨的境界,在这个时候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会累的。你也不会觉得很忙,也不会觉得很累,为什麽?自然的感应。众生有心感,佛菩萨无心应,因为无心,所以他才无所不应。有心就做不到,有心顶多你能应付一个人、两个人,你不能应付尽虚空遍法界。无心感应,无心为什麽能感应?这是性德,自性本能如是。所以具足无量的智慧,同时能变化无量的身形,自自然然变化,不需要通过思考,没有思考。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应化、度化众生,绝对没有疲倦,绝对不会有辛苦。如果你觉得还有疲倦、还有辛苦,那是什麽?「我工作很多,我到处要去奔波,去教化众生」,那是凡夫心,那不是佛心。为什麽?凡夫有妄想分别执着,菩萨永断妄想分别执着,他怎麽会起心动念?无心而应,我们知道这个才叫得大自在。

 

就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来说,我们觉得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辛苦,每天不是讲两个小时,每天讲两个小时,四十九年所讲的东西有限;在我们想像当中,释迦牟尼佛每天讲经说法不会少过八个小时。我们想这个很累,要说这麽多话,应付这麽多人,来的人都是奇奇怪怪的人,奇奇怪怪的思想、奇奇怪怪的问题,释迦牟尼佛一个一个为他解答,一个一个帮助他断疑生信,那不是非常辛苦?真的,我们吃不消,一天讲八个钟点谁能吃得消?可是佛在经上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没说一个字,谁要说佛讲经说法叫谤佛。这个话我们又听不懂了。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法跟无说是一不是二,无说就不累,就没事,他能到这个境界。他为什麽能到这个境界?因为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为什麽讲几分钟就觉得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我讲这麽多,我应该累了」,就累了。「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话佛在经论上讲多少遍,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念头生的。所以你没有念头,一法不生。永嘉大师讲「觉后空空无大千」,觉是觉心离念,觉心没有念头,所以没有一法;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也没有。「梦裡明明有六趣」,梦是迷,迷的时候变现出六道轮迴、变现出十法界;觉了,十法界、六道轮迴都没有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8日09:35: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03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