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6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数量我们知道了。身分是『菩萨摩诃萨』,这就是类,菩萨这一类,他们摆在第一位。他们跟佛是同生性,也就是说佛用的是真心,不是用妄心,这些菩萨们也都用的是真心。诸位同修要知道,世尊告诉我们,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裡面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有佛,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萨不是同生性,是异生性。所以我们讲佛也要搞清楚,佛也有很多种,他是哪一种佛。当然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异生性裡面最高的,为什麽叫异生性?他依旧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凡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跟佛就不一样,同异是从这裡分的。佛是用真心本性,不用八识,转八识成四智,这就同生性。这是经论裡面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清楚,必须得破一品无明,你才见一分真性。由此可知,见思烦恼断了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迴,六道生死永远断了。再破尘沙烦恼,尘沙惑,这是在十法界裡面,十法界四个不同的阶级,尘沙惑断得多少。尘沙惑断尽,再破一品无明,这就出十法界,跟诸佛如来就同生,这是同生性,从此以后用真心,不再用妄心。所以说到同生性,你一定要晓得,一真法界的菩萨,不是十法界。所以底下讲的这些菩萨,这麽多人数的菩萨,全是一真法界的菩萨,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前面十信不讲,因为十信还是异生性,不是同生性,十信菩萨没有见性,无明没破。初信位的菩萨,这是我们讲圆教,他的断证功夫等于小乘须陀洹。初信位的菩萨,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个我们要晓得。初信位的菩萨,断烦恼的功夫跟小乘须陀洹相同,可是智慧、道力不相同,智慧、道力,初信位的菩萨比须陀洹高得太多。七信菩萨思惑断尽了,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断尽了;在小乘四果罗汉,四果罗汉也是把见思烦恼都断尽了。这是说断烦恼,七信位的菩萨跟小乘四果罗汉相等,可是智慧、神通、道力比阿罗汉高出就太多太多,阿罗汉不能为比。所以十信心满,破一品无明证初住位,这才成法身大士,《华严经》上从这裡算起的,十信位不算,从初住算起。圆教的初住等于别教的初地,《华严》是圆教。

 

他们是菩萨。「菩萨」,清凉大师有三个解释,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这是从境界上立名。我们今天所求的是什麽?「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是觉悟的意思。所以诸位同修必须要晓得,我们学佛求什麽?求觉悟,不是求发财,不是求世间名闻利养。世间人学佛求福、求名、求利、求长寿、求多儿女,求这些。这些东西在佛法裡能不能求得到?给诸位说确实可以求得到,佛家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你要晓得,那些所求的在佛法裡叫鸡毛蒜皮,太小了!有智慧的人到佛法裡面来求,求大菩提。你得到大菩提,世间所有一切法你都自在;换句话说,没有一样你得不到,尽虚空遍法界你统统得到。所以心量要大,要有智慧。我们学佛求的是什麽?我们是求作佛,大菩提就是求作佛。佛是什麽?佛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能。有人问:成佛,成佛是什麽意思?成佛简单的讲,就是成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很恰当,不为过。我们要学佛,就是要学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的目标定在此地,这是我们的希望。

 

「萨埵」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众生,佛所教化的对象,就是我们本人。我们是众生,我们今天发心求大菩提,你只要这个心发得恳切、发得很真,又不退转,恭喜你,你现在摇身一变,菩萨,你不是凡夫。真菩萨,不是假菩萨,你是初发心幼稚园小小班的菩萨,也不错,算是菩萨。哪一尊佛都是从这个地方学起的!我们今天真的明白、真的回头、真的想学佛,头一个,我们取得菩萨的身分,我们有一个纯正的目标,有一个纯正的方向,努力精进不懈。这是菩萨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这都是佛在经上讲的,「菩提是所求之果,萨埵是能求之人」。这裡面就有能求、所求,合起来称为菩萨,这个意思不难懂。第三个意思,萨埵有勇勐的意思,我们常讲勇勐精进。古时候的印度人无论做什麽事情,如果发愤,勇勐精进,都称为萨埵,但是不称菩提,都叫萨埵,所以萨埵有勇勐精进的意思。菩提萨埵就是对于大菩提勇勐精进的去求取,这个人就称为菩提萨埵。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尾音都捨掉,「菩提」取一个「菩」,「提」不要;「萨埵」取一个「萨」,「埵」也不要,所以中国人简称作「菩萨」。你要讲给古印度的人,他听不懂,他要听菩提萨埵他听懂,菩萨他听不懂。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麻烦,习性中印不相同,印度人喜欢麻烦、喜欢重複、喜欢很囉嗦,跟我们中国习尚不一样。中国人说话最怕重複,印度人喜欢重複,喜欢你不断的重複,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其实不断的重複是有好处,加深印象,特别是对于末法众生更有必要。所以一部经多次来讲解、多次来学习,我们才真正能够得利益。听一遍不可能,哪能记得住?今天听了,到明天也许还记得一点,后天大概忘了一大半,再过一天完全都没有了,怎麽行?必须常常听。现在我们得科学技术的帮助,我们讲过之后留的有录相带、有录音带,就有机会重複去听。在从前困难,老师只能给你讲一遍,不会讲第二遍,所以听经的机缘非常难得。现在得力于科学的工具,方便太多了。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帮助我们学习。这是菩提萨埵。

 

后面还有一句「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这裡头两个意思,菩萨通常是讲三贤位的菩萨,圆教十住、十行、十迴向,修学这些位次的我们称他作菩提萨埵;再往上提升,登地,十地菩萨,地上菩萨我们就称他为摩诃萨。「摩诃」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大,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菩萨以及大菩萨,这是把菩萨四十一个等级全部都包括了。摩诃萨裡面包括等觉菩萨,等觉称为十一地,法云地是第十地,等觉称为十一地,这称为大菩萨。

 

「大」也有四个意思,其实都是教我们的。第一「愿大」,一定要发愿求无上菩提,要发这个大愿心,不甘心学小法。第二「行大」,要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真干!绝不是说说而已,要认真去做到,说到决定要做到。第三「时大」,就像大乘经上讲的尽「无量际劫」,永远没有休息。成了佛,成了佛倒驾慈航,再退到菩萨位,还要学习,还要度众生。诸位要知道,未成佛之前你的修行确实是自利,自利当中有利他;成佛之后你的自利圆满,还要不要学?要学,还要当小学生,还要跟一般小学生一样的认真、一样的努力,绝不含煳。为什麽?表演给没有得度的那些人看。表演要表演得逼真,不能露出马脚出来,假的那不行。菩萨示现在我们人间,示现投胎、出生,在中国历史上,诸位同修熟知的,善导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近代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他到我们世间来投生就是八相成道。不过示现的不是佛的身分而已,示现的是个出家比丘的身分。这就是应以什麽身分得度,他就示现这个身分,他装得很像。也装煳涂,印光大师他就是装煳涂,最初示现的时候还谤佛、谤法,示现读儒家的书,毁谤佛法,然后觉悟了,见到佛法才知道佛法的好处,才修忏悔,都是表演给我们看。为什麽?念儒书的人谤佛、谤法的太多,他要劝导他们,先是表演跟他们一样,然后他回头了,用这个方法启发这些人。不仅仅是言教,身教比言教效果更要广大,他用这个方法。一切诸佛菩萨,无论是在因地,或者是在果后,成佛之后,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往后我们在这个经文裡面看到,这一百七十五类几乎普遍都是的,才看到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他们这个时间,无量劫的无量劫,没有限制。

 

第四「德大」,他的德行,德行就是要给九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做模范。菩萨无处不现身,九法界当中他可以现佛身、现菩萨身,现比丘、比丘尼身,现在家居士身、现长者身,或者现古时候讲宰官身,就是现在做官的、从政的人员,也能示现工商界,也示现贩夫走卒,所有一切贫富贵贱之身、男女老少之身统统示现。各行各业,在这裡面教给我们怎样做榜样,怎样做模范,怎样跟社会一切大众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菩萨的示现有一个最明显的地方,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不难发现,菩萨不为自己,菩萨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如果还有一点自私自利的意念,决定是凡夫,不是菩萨。为什麽?连小乘初果都无我,何况法身大士,怎麽会执着有我?我们从前初初接触佛法,读经、听法,学了一些皮毛,总觉得小乘大概还有我法二执。到以后念到《金刚经》这才恍然大悟,《金刚经》上世尊说得很清楚,须陀洹,这是小乘初果,如果自己还以为我已经证得须陀洹,他不是真的须陀洹。说明连须陀洹都离了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须陀洹已经做到,他才能证小乘初果。过去我们没想到过,总以为破四相一定是大乘很高菩萨的境界,哪裡晓得小乘初果就做到。

 

由此可知,我们如果四相还都在,这功夫哪裡能算成就?没成就。诸位要晓得,四相一个破了,其馀三个都破;不可能说四相我只破了一相,还有三相没破。这是佛法裡面讲的增上慢,这是傲慢,没有证得,自己以为证得,这是你产生的错觉。一条破除了,统统都破了;一条没破,全都存在。正像《印光大师文钞》裡头有一个小故事,在哪一段我记不得,很早很早初学佛的时候读印祖《文钞》有这麽个印象。有一位在家居士参禅,相当的傲慢,他给印光大师写了封信,他参究,说他的成就,《五灯会元》裡头一千七百则公桉,他说差不多我统统都参透了,只剩下几条。一千七百则公桉全都参透,还剩下几条。印光大师回他一封信,说你只要有一条没有参破,一千七百则统统没破;你要是有一条参破,一千七百则统统参破。这封信很有效,这个人也还不错,接到印光法师这封信之后不参禅了,跟印祖念阿弥陀佛。真话,不是假话。最怕是自己没有慧眼,产生错觉,那个亏就吃大了。他要不遇到印光大师指点他,他回不了头来,这一生空过了。没有印光大师这样的声望、威德,别人跟他讲他不相信、他不服。这是德大,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华严会上这些人,可以说都是跟毘卢遮那如来多生多劫结下很深的缘分,都不是普通人。

 

我们再看第二段经文,第二段经文相当长,「列名结数」。这个文裡面大概是有三段,第一段是把人数给我们列出来,人数裡面有同名的、有异名的。前面十位同名,同一个「普」字,后面十位每一位名字不相同,这个到底下会跟诸位讲到。末后一句是结数,这一类的菩萨人数有多少。我们先看: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7日20:11: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02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