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3阅读模式

 

第二次在唐朝时候武则天执政,印度高僧实叉难陀到中国来,这也是当年朝廷迎请他到中国来的,将《华严经》带来了。他带来的总共有四万五千颂,比晋朝的经典多九千颂。所以我们今天读《六十华严》,常常读到一段,后头就中断了,就没有了,下面应该有的忽然没有了,这是梵文经典没有传到中国来,所以是个断简残章。增加这九千颂之后虽然还是不完整,但是《华严》的大意能看得出来,这就很希有、很珍贵。这部经译成之后称为唐经,也称为新经,《新华严经》;晋朝译的称为旧经。诸位将来看到有《新华严经》就是《八十华严》。到唐朝德宗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向中国朝廷进贡,就是给中国皇帝送一些礼物,礼品裡面有一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就是八十经的「入法界品」。这一品很完整,太难得了,是完整的一篇。八十卷《华严》在这一品裡头只有一半,二十一卷,他送过来完整的这一品经四十卷。合起来我们华文的《华严经》超过五万颂,《华严经》的义趣可以说是相当的完整,我们能够看得出来,能够在这部经裡面得到真实的利益。这部经在中国三次翻译。

 

近代弘一大师教给我们,他老人家对待年轻的知识分子特别爱护。佛法好,从哪裡学起?他劝人从《华严经》学起。介绍给大众,一定要学清凉大师的注解《华严经疏钞》。疏是注解经的;钞是注解疏的,注解的注解。疏、钞都是清凉大师自己作的,他是先作疏,大概以后嫌疏太深,恐怕一般初学的人有困难,再把疏作一个注解,称之为疏钞。「疏钞」两个字相当客气,很谦虚。在佛经裡面,注解称之为「论」。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注解称之为「传」。大家念古书,都知道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这三种都是《春秋》的注解。《春秋》是一部古书,孔老夫子给它删订整理过,左丘明给它加以注解,称之为《左传》。「传」跟佛法裡面的「论」意思相同,决定没有错误。这个注解符合佛的意思,一点没有错误,你跟到我这个学就行了,有这样的口气就称为「论」。不敢有这个口气,恐怕我还有不到之处,要请诸位加以批评改正,就不敢用「论」,不敢用「传」,所以用「疏」、用「钞」;现在人就更客气,用「讲记」,用这些,这是谦虚的话。实在清凉这也是再来人,决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弘一大师教我们,八十卷经读到「离世间品」,五十九卷,然后接着念《四十华严》,四十卷,这样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这是我们华文《华严经》最完整的本子。他这个建议相当之好,我们这次讲解也用这个办法。我们前面五十九卷採取《八十华严》,到末后这一品我们就採《四十华严》,这样子九十九卷。我们现在一个星期讲八个小时,四次讲八个小时,预定三年到四年把这部经讲圆满,这也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年到四年是最短的时间,没有办法再短。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讲这部经,一个星期讲一次,一次只讲四十五分钟。因为他一个半小时有台语翻译,翻译佔了一半,所以只能够讲四十五分钟。我算了一算,他这部经从头到尾要讲圆满需要五十年,寿命短的还不行。我们现在一个星期讲八个小时,实际上差不多我们的一年等于他的十年,所以差不多四年的时间应该可以讲圆满。这是《华严经》很简单的流传到中国来的一段史略。

 

在中国的注解,自古以来也有不少家,这裡面最着名的是贤首国师的注子。但是贤首的注子现在研究的人不多,因为贤首是根据《六十华严》,《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搜玄记》都是以六十经为主。所以绝大多数研究《华严》都採取清凉的,唐译的,清凉的《疏钞》。唐译的注子还有一个很着名的,李通玄长者的《合论》。他们两个人对《华严经》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两个人注经的方式不相同。《疏》之体完全是依照经文一字一句详细解释,这是《疏钞》;而《合论》不是一句一句解释经,它是一段、一章、一节裡面的这些大意提出来发挥。所以疏之体跟论之体不一样,各有好处。清朝初年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老法师,他将疏跟论合起来编了一部书,《华严经疏论纂要》,这个也很了不起。因为疏跟论的体例完全不一样,这东西在一般人讲是合不拢的,他怎麽能够把它合起来?道霈禅师也非常客气,他也是一个尝试、一种做法,目的还是希望大家直接去读清凉的《疏》跟李长者的《论》,他做一个导引而已。但是他这个东西做得相当有价值,特别对我们现代人,我们现代人耐心不够,长远心很难!所以用他的《疏论纂要》就非常理想,我们这一次讲解主要的就是依《疏论纂要》。

 

而我们这一次讲演,一定是落实在我们现前的生活上。过去我跟诸位报告过,佛说经,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长经或者是短经(我们从分量上来说的),每部经都具足教、理、行、果,每一部经都具足。言说、文字这是教,是教学。教裡面含着有理论、含着有道理在,这些道理都是帮助我们生活,帮助我们达到幸福美满。那就是你要去做,这裡面有方法,你要去做,你做了之后一定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们讲的幸福美满。你得到好处那叫果,那个好处就是果。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这些疑难,消除一切灾难,这一点都不假。一部经具足教理行果,一品经也具足,乃至于一字、一句无不具足。佛经的殊胜,佛经的微妙,古人歎为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学习,清凉也教给我们四个方法︰信、解、行、证。教,我们要相信;理,我们要明白;行,我们要真干;果,我们要亲证。教理行果既然是交叉圆融遍满,我们信解行证也是交叉圆融而遍满,这在《华严经》裡面特别显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认真努力去学习。

 

这部经的内容,根据古大德,可以说是共同的研学心得,根据他们的报告,清凉将本经分为四分,四分就是四个大段,分科判教,全经分作四大段。四大段第一段「举果劝乐生信分」。这个「分」是部分,这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所说的是什麽?说的是毘卢遮那如来,他已经成佛了,成佛之后他的果报,依正庄严。正报,他的身体;依报,他的生活环境。我们看到这个果报无比的希有,无比的殊胜,见了之后我们能生起信心,喜欢向他学习。这是佛说法的巧妙之处,佛是先把好处展示出来给你看,你不能不相信!他不先说因,他先说果;如果先说因,你很难接受。因,要怎麽修行结果,果我也没看见,就很难相信,很难接受。先把果报放在这个地方让你看,你看了之后信不信?这是世尊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

 

我们今天要把这样圆满的佛法介绍给社会大众,为什麽社会大众不能接受,学佛的人这麽少,原因在哪裡?原因,我们没有能够把果报拿出来给人看。说得再好没见过,他不相信。果报是什麽?果报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学佛学得不是一个好样子。人家一说你学佛,你劝我学佛,你看你这个样子,不值得人家羡慕,我们怎麽能令一切众生相信?你看佛那个样子,叫人一看就生欢喜相。由此可知,佛法第一个要自己得到真实的好处,然后才能劝人,先要把我们修学的成果展示出给人家看。

 

我学佛学了这麽多年,好处在哪裡?你一看就晓得。从那裡看?快乐!我常常在讲席裡面讲,学佛,学佛的人不老、不生病、不死,如果我们把这麽好的果报展示出来谁不想学?个个人都想学。你为什麽会老?为什麽会病?为什麽会死?都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你要是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给诸位说,你就不会老、不会生病、不会死,佛法裡讲得很清楚。我们看到佛,佛菩萨不老,世俗谚语常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佛菩萨不老,没听说哪个佛菩萨生病,没有。我们知道原因,知道这个好处,我们相信了。佛教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一定要断烦恼,要断习气。善因一定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什麽叫恶报?烦恼就是恶报,你日子过得不开心就是恶报。果然能过得法喜充满,你在佛法裡就真正得受用。所以我们自己要有个好样子给人看,就如同诸佛菩萨一样,示现一个好样子给世间人看。所以《华严经》一开头,毘卢遮那佛依正庄严,他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看到,我们对于佛这种生活环境才生起羡慕嚮往,自己觉得应该跟他学习。他能够成就,我也能成就。这是在第一分,第一部分所说的。

 

同时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因果,佛法也是因缘生。因此佛在《般若经》上才教我们,「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法,法要放下,何况世间东西?更要放下。有人把这个话意思听错了。我这次到台北,台北基金会的同修告诉我,有个人写了好几封信来,都写得很长。他现在困难,因为他听讲经听得很认真,努力学习,放下了,工作也不做,都辞掉了,现在变成没饭吃。佛菩萨不送饭给他吃,一家陷于困境,来问我怎麽办?这是听话听错了。佛法叫我们放下不是把工作放下,工作放下还得了吗?如果是连工作都放下了,佛菩萨不讲经也不说法了,为什麽?他放下了,你还有什麽佛法好听!他在讲台上认真努力讲经说法,那是他的工作,他工作没放下。怎麽叫放下?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认真努力在工作,工作绝不放在心上,你的工作就不累。如果你放不下,我今天做多少多少工作,你累了,事情做太多累了。作而无作,做许许多多工作,心地清淨,一尘不染,好像没做的样子,一点都不累!二十四小时的工作,不疲不厌,那叫真的放下。放下是心裡面放下,不是工作放下,他搞错了,他是工作放下了,心裡没放下,心裡还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不是「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错解如来真实义,错解了,这是我们不能不把它辨别清楚的。放下烦恼,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无论从事哪一行的工作,保持心地的清淨,真诚、清淨、慈悲,你能保持这个,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无论哪一种生活,无论哪一种工作,都是佛菩萨的工作、佛菩萨的生活,我们才得到真正的好处利益,学了现前就能得到。

 

所以本经在因果上讲有五周因果,就是五种因果。为什麽叫「周」?周遍法界。因果也是交叉的,也是错综複杂的,周遍法界,有五种。在第一分裡面是所信的因果。经文一共有六品经,前面五品都是讲果,毘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后面一品是讲因,这种殊胜的果报怎样得来的。让我们先看果,然后再说明如何能够修证。这六品经是:世主妙严、如来现相、普贤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这五品是讲果报;末后一品是毘卢遮那品,这是讲修因。这一部分是说佛依正的因果。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7日17:31: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98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