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中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经验分享/第4集

admin 弟子规与企业评论阅读模式

胡小林/中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经验分享/第4集

 

完了以后,我回到公司我就把他哥哥请来,把他太太请来,我说这个病不治之症,我们要配合,你要听我的,死马当活马医。我把《地藏经》给你们准备好,你信不信佛没关係,试试不妨,《地藏经》跟念佛机,包括电源,包括师父讲的六十四小时的《弥陀经要解》,西方的境界、理论、方法,蕅益大师的《要解》,师父的讲解,我还给他买个DVD,便捷式的,放在床上能看,我说要念,家属要念、要看。这个地方道理很深,一时半会跟你们说不清楚。他们就是信得过我,真念,真让他看,不是说不了话吗?他能看,他就看师父的盘,看完以后他就知道人没有生死,是换个身体。他到今天还活着,而且活得还挺好的,愈来愈有信心。然后我就跟我公司的同事们说,你们要去看他,要去多鼓励他。上网,他没事在病房也上网,大家就通过网络给他发信息,因为我不会上网,我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有用网络跟他联繫。

 

二00六年年底,因为他十月份得病,但是这个医疗保险必须在年底,好像是来年的一月三十号,三十号以前必须得结算清楚,否则的话就不给报了。你想人家出这麽大的事,我们是上了四险一金,能够给他报销,但是又转院,最后还是我给他介绍到协和医院,找了最好的大夫,住进去了。也只能这样,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尽人事而听天命,当时我是这麽想。但是这个报销过程当中,爸爸妈妈岁数又大,家裡又处在恐惧慌乱之中,可能就有些单子没报。没报完了以后,我的人事行政部经理就找我说,怎麽办?胡总。我说我们报,多少钱?他说二万三千六百多块钱是不能报,过了期的。我说拿来,我就给他报。他的爸爸就来到公司把这个现金拿走,给我写了封信,信的内容很感激、很讚歎,说他的儿子有福气有这麽个好老闆,有这麽个好公司。大家想想,他们会再往下想一步,是每个老闆都这样吗?是每个公司都这麽对待员工吗?一般的病了以后转入社保,那跟他在上班的公司完全不一样了,合同肯定就不再续签了,这是天经地义的,劳动法规定的。人法大于世间法,《弟子规》重于法律规定,我到今天年年续,我说你忘掉这件事情,不要说对你这麽重病的病人我不能这样做,对待一般员工我都不能这样做。他们家人会问、会想,这个时候就想起师父经常教导我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了就要用,我在想我在做个表率,做好样子,他为什麽会这样做?学佛了。

 

佛是什麽东西?佛是让人觉悟,佛是把恶人改成善人,把坏人改成好人,把低级趣味的人改成一个崇高品德的人,对佛法树立信心。《弟子规》这一千零八十字,二百年前的这麽薄薄一本东西,怎麽就会有这麽大的作用?对古圣先贤的教育生起一线信心,对智慧生起信心。我不是光跟你掏二万三千六百块,我不是光给你买DVD,我不是光给你开工资,承担你女儿的能够养活自己以前的费用。我自己心裡暗暗想,我在弘扬佛法,我在宣传佛法,这不就度众生吗?所以我就想起师父说,家有父母在何必要烧香?公司有病人在,何必到庙裡去求什麽神仙保护加持?这就是加持,一念善,尽虚空遍法界。到庙裡参加法会,到寺院去烧香磕头、经忏佛事,浪费时间做形式,而身边这麽多度化众生的机会、做功德的机会视而不见。师父说处处是道场,太有道理,我们是不是生活得太麻木?我们难道真的看不到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难道这些人,我们就生活在世界上,就没有要为别人付出、要帮助别人的机会吗?不是没有。每年到春节前到五台山,我们北京离五台山近,朝山的人很多,听说有给一百万,有给十万,有烧第一炷香给多少万图个吉利,有用吗?没用。我从来不去寺院,我从来不到庙裡参加法会,我就踏踏实实待在公司我这个道场,这是我有缘的众生,我照顾他们,照顾他们能修行,把我们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事上没有大小,我这二万三千六,跟捐个二千三百六十万没什麽区别。出发点是什麽?心念是什麽?为别人不为自己,行了、够了。今天师父上午讲随喜功德,关键在你的发心。

 

所以那些老闆的朋友们,不要执着于我做这件好事多少钱,要不要做这件好事,想我做这件好事别人会怎麽表扬我。我做为老闆学《弟子规》,做好事我有个体会,别的老闆也会学,他们学的出发点往往出现偏差,我要面子,我要别人给我竖大拇指,「你真棒,你看人家这老闆当的」,完了,一点功德都没有,钱是拿了,事是办了,就跟当年梁武帝似的,二千四百八十一个庙,度了十几万出家人,他问人家我有功德没有?了无功德,福德有。所以企业家老闆,学佛落实《弟子规》,切记,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是名闻利养,你只不过是把这个对象换了,原来买奔驰是为了名声、为了好看,原来请保镳保卫自己是为了气派,原来去豪华餐厅是为了自己有面子,今天把对象一换,学《弟子规》,给钱治病救人,那当然是比餐厅吃鱼翅、鲍鱼要好得多,是比坐奔驰好得多,但是本质没变,你是为你自己出名出力,博得别人的欢心,也博得别人的讚歎,目的不纯,用心不正。所以做为企业家,做好事容易,树立正确的心念难,往往就落在名闻利养,因为我们太习惯争名争利、好面子。做为老闆学习《弟子规》还有个问题,我在这裡要跟大家提出来分享,老闆在公司,金字塔的宝,金字塔的尖,没有人在你之上,全公司都听你的,做为老闆没人批评你、没人劝你,这个对老闆来讲,修学环境很难、很恶劣。

 

不像我跟我的部门经理,我可以说他,我们在公司这种业务关係,君臣关係,领导和被领导关係,我都可以说他,你这样做不对,我可以,我的下级能这样对待我吗?不可能,谁敢说。挣这分工资,到你这来上班,我们说你老闆哪儿做得不好,我又脑子没进水。所以老闆的修学环境不好,都是讚歎,都是阿谀奉承,都是熘鬚拍马,都是躲躲闪闪,如果自己不提高警觉,自己不增加反思的功能,那很难进步。所以做为企业家就要增加自己自省的功夫,时时刻刻别忘了《弟子规》,别忘了做人的原则,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真的是这样。这个做为老闆学习《弟子规》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学了《弟子规》,掌握了正确的标准,明白了是非、邪正、善恶,容易批评人,因为什麽?原来他没标准,现在我学了《弟子规》,我看爸爸妈妈这儿做得不对,员工那儿做得不对,眼睛有了《弟子规》这把尺,指责人、批评人、甚至于训斥,这是老闆学《弟子规》当中非常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因为他在公司就是干这个,所有员工都是下级,所有的人都听他的。怎麽改变?怎麽就说学了《弟子规》,我不用《弟子规》批评我的员工、训斥我的员工,我怎麽使用《弟子规》?老祖宗说「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老师,你学完《弟子规》,你跟员工在一起,教育他使用《弟子规》,你指责他,你发脾气,你约束他、要求他,这都从事上讲没有妨碍。关键你为什麽要训斥他?你为什麽要要求他?你是自己看不惯,觉得不顺眼,觉得不争气,恨铁不成钢,癞狗扶不上牆,是我胡小林自己看得不顺眼,所以我批评他,我用《弟子规》来说他,你还是为了他好。员工能感觉到这些手段,和风细雨,呵斥、批评、棒喝没问题,你的发心是什麽?我胡小林觉得《弟子规》好,所以你们都得觉得《弟子规》好。你看你们不学《弟子规》,这个德行,这个样子,厌恶、鄙视、讨厌、烦他们,这个全错了,这个老师当错了。为什麽?因为你不是为了别人好来学习的,你是为了你自己舒心顺意。我觉得好的东西你们都得觉得好,你看我觉得棒的东西你们都得觉得棒,贡高我慢,自以为是,以我为核心,我执、法执二执具足,就是大烦恼。而且其后果,断员工的慧命,为什麽?你把《弟子规》跟员工对立起来,让他们讨厌《弟子规》,我就因为《弟子规》挨骂,成天让我们学这个东西;你不因为合同骂我们,不因为迟到骂我们,因为《弟子规》骂我们,一提到《弟子规》我们就紧张。贪瞋痴慢、瞋恚习气一点都没有放下,只是把内容换了,原来你胡小林贪钱,现在贪《弟子规》,原来贪到合同高兴,现在员工学《弟子规》你高兴,原来贪不到合同你瞋恚,现在员工不学《弟子规》你瞋恚,一点儿都没变,这不行。作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教他是为了他好,是为了他幸福,没有我自己,我没有期望,我没有期盼,我不希望你学完《弟子规》对我怎麽样。这就是真诚,这就是慈悲,员工能感觉到,他会顺从你,他会听你的。

 

作之师,你能不能做到把你要教的东西顺顺利利的教好他,让他百分之百的接受,让他跟你见和同解,关键还有一条,作之亲了没有?你如果是他的亲人,你看看你教他东西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你看这个亲跟师一体,一即是二,二即是一。如果你要是当好了这个亲人,当好了父母,你不可能不教他,这个老师你一定当好;如果你要是想当好老师,你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你一定能教好他,亲是体,师是用,体用不二。所以你能不能焕发出像爱你自己孩子那样感觉来爱你的员工,是你能不能把《弟子规》教好的关键,不在于你学《弟子规》学得好不好,背得熟不熟,关键你爱不爱员工,你够不够意思。你胡小林碰到这好东西,你五十二岁碰到,你一辈子走了这麽多弯路,说了这麽多错话,干了这麽多错事,你愿不愿意看到你的员工还如此这麽走下去?遭受你一样的这辈子的坎坷,愿意吗?不愿意!如果你的儿子今天在你的面前,你是怎麽教他《弟子规》?师父说人心要大,量大福大。你们会问,什麽是福?什麽是量?量是心量,「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就是把我们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姊妹这个范围,扩展到为我们家亲眷属,我们叔叔、阿姨、姑姑、舅舅,还要大,这扩展了吗?是,我对待我姑父和对待我爸爸一样,我对待我舅舅和对待我爸爸一样,是扩大了,再大,心量要大。《弟子规》这十二个字,「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实际上它要说什麽问题,拓宽心量,老祖宗慈悲。我再给大家说说,拓宽心量有什麽好处?拓宽心量量大福大。

 

下边回答问题,福是什麽?财富、寿命,这两者是福。你量大福大意味着你比人寿命长、财富多。你看财富哪是竞争来的?哪是跟别人抢来的?哪是害别人害来的?哪是争来的?是你心量决定。所以要试着练自己心量。怎麽练?从《弟子规》练,《弟子规》裡边有大道理,有钱、有寿命、有好日子。深解义趣,愿解如来真实义,《弟子规》的真实义要反覆的品嚼,拓宽心量。「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你看看都是拓宽心量;「待婢僕,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你看宽容。通篇就没有一个自私自利,为什麽?今天师父上午讲经说,中国人没有坏人,中国老祖宗。我在听的时候我就想到,中国人是没有说坏人,中国人的老祖宗也没有说好人?你看他们很谨慎,对人的评价,「人之初,性本善」,他不愿意一下子就把这个人扣成好人还是坏人。他说君子、小人,小人未必是坏人。小,什麽小?心量小、境界小,假的。能扩展吗?能。「教之道,贵以专」,心量只要拓展了,小人就变成君子。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太伟大,给我们指出了出路,小人因失教而小,君子因教而成为君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你不教以文,你让他成为君子是不可能的,后天的习染、五欲六尘,就把他变成小人。人上没好坏,没君子、没小人,关键是教育他,从这点我们就要看到,员工没有坏人,员工没有恶人。

 

我没学《弟子规》、没学佛法之前,很容易把人真不怎麽样,真差劲,这人太坏,这人真好,标准是什麽?自私自利,对我好的、听我话的、给我带来利益的,好人,对我不好的、佔我便宜的、说话不听的,坏人。人都是佛,佛哪有好坏,只有迷和觉,你看我们这个暗合道妙,这儒家教的君子、小人,他不从性上来跟你定型好人、坏人,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教育,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是失教。做为老闆,对待员工,切忌切忌把员工分成好坏,师父在讲经时候说,我们教育者没有做好,我们智慧不圆满,德能不圆满,我们教不好他,问题不在外在内,「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这个道理。我教不好他为什麽?因为我没本事,因为我没智慧。那闻法、看书、听经修慧还一个特别殊胜的方法,你怎麽能教会别人?你怎麽提高教别人的水平?师父说现在社会之所以乱,乱在六个字上,「学不讲,过不改」,学是说,是言教,学要讲,过要改,学要讲是言教,过要改是身教,言教和身教没人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老闆要想教好别人,要把你学习的东西多跟别人讲。这裡边有两个好处,你给别人讲的时候你是个複习的过程,帮助别人的过程,同时你讲着讲着,有些时候你突然你就明白了。为什麽?它是一种互动,你讲的时候对方会问问题,这种问题又会刺激你、启发你,你是这麽看这个问题。反过头来,对你所讲的东西加深体会,这是第一个,我这方面有很多的体会。

 

我自己对《弟子规》的理解,我是能背下来,每天都在背。就包括我今天给大家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实际上就是训练你拓宽心量,就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你看学要讲,讲对谁好?劝别人就是劝自己,给别人讲就是增加理解,就是增加自己开悟的机会,为自己,为别人才是为自己,你看看暗合道妙。不能吝法,法布施得聪明,我跟你们讲,我自己增加对《弟子规》的理解,我自己得更深的受用,多好,既成就了别人又帮助提高了自己。还有一个特别殊胜的,就是学要讲,你让别人别说瞎话,你天天劝别人,等你说瞎话的时候你就真的不好意思,久而久之你就契入境界,我可不能说瞎话,说了瞎话我先脸红,耻心、畏心你就有了,知耻近乎勇,你就愿意改,我怎麽这麽讨厌。在这裡给大家讲个例子,我应酬多当老闆,我底下主管销售副总,胡总,今天晚上给你约一个局,你上个星期让我约的,今天晚上六点半。我说晚上正好有点事,没什麽事就是想休息,觉得这个客人不重要。我说你就跟他编个瞎话,说我今天晚上有事,我不去了。你看闻思修,我的副总跟我说,我闻了,没思,那更谈不上修了,张了嘴就随顺了自己的烦恼习气,你就跟他说句瞎话,编个瞎话,说今天晚上有事,下次再说,你们先见着,你把他意见带回来。说完这句话我立刻就想到,我天天让人家别说瞎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我这不是瞎话是什麽?

 

这种情况在生意界、在官场上太多了,你给我找个辙就说我忙,就说我家裡有事,外地来亲戚,国外儿子回来了,经常这个你看。所以你老劝别人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久而久之你就不会这样。师父说,说这个话,当然说,你劝别人就是劝自己,我当时不太理解,怎麽劝别人就是劝自己?你让别人不这麽做,我就可以不这麽做?师父说你做久了、说多了,你自己就慢慢慢慢转过来了。薰修,自己薰自己!咱们当老闆的没人薰咱们、没人修咱们,自己薰自己,你学就讲就是薰自己。你是没有老师,我在北京,师父在安徽,有时候在香港,远离师父,他也不知道我身边发生了什麽事情。讲,把师父讲的讲给别人听,过要改,自然而然你就改了。所以我在这裡,孔子老人家说得太对了,学不讲、过不改是世界大乱的原因。所以老闆要想进步有个有利的条件,就是你一讲他们必须得听,你要求他们改,从行政上来讲他们必须得改,所以你有利,你可以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他敢把你叫到他办公室去讲吗?不行。

 

因势利导,契机契理,随缘妙行,你把他叫过来,你给他讲,他还都不知道,你给他讲他可能还没觉悟,你已经慢慢觉悟,他还没改,你已经改过来了,这是个好方法。我得这种方法非常的受用,不要放过机会,多讲、多说。我们这张嘴无始劫来,祸从口出,不知道说了多少不该说的话,骂了多少不该骂的人,恶口、妄语、绮语、两舌,把所有的这些话,如果它是有形相,尽虚空遍法界都放不下。怎麽办?我不说了,不说不行,换,说好听的,最妙的音乐是什麽?《弟子规》。无上妙音是什麽?佛法。用这张嘴过去造业,今天用这张嘴,还是这张嘴,还是上班,还是跟员工交流,修福、修德。你看一念之间转过来了,功德无量;一念之间迷了,罪业无穷。全在一念,不能埋怨别人。我们造业无穷,能不受报吗?能不倒楣吗?肯定的。倒楣的时候我们再埋怨别人,再继续造,再指责别人,再报复别人,其实不知道,迷!这都是我们自作自受。所以各位老闆朋友们,真得觉悟,学要讲,过要改。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3日10:03: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65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