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225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五集)  2015/8/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225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五十八页倒数第二行,科题「行寂植德」,请看经文:

 

【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这四句经文很重要,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行寂静行』。「《探玄记》云」,《探玄记》是《六十华严》的注解,贤首国师作的,这注子裡头说:「无馀涅槃名寂静。修彼」,就是修无馀涅槃的,这叫行,叫「行寂静行」。又《资持记》裡面说:「寂静,即涅槃理也。」理是体,这本体,这是理,寂静是理。「又」,这是念老注的,「世尊释迦牟尼圣号」,牟尼,释迦牟尼都是梵语,牟尼翻作寂静,或者是翻成寂默,释迦翻作能仁,仁慈。仁慈他受用,寂静是自受用。如果用《金刚经》的话来说,释迦就是生心,寂静就是无住,生心无住,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是这个意思,教我们最高等的修学方法。

 

「《理趣释下》」,《理趣波罗蜜经》说:「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又《大日经疏》」,这是密宗的,也解释「牟尼,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就是常寂光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大日经》上讲的话,讲得很清楚。常寂之土,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说不出。不但说不出,而且还想不到,无法想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叫行寂静行。在哪裡?就在眼前,我们凡夫迷了,这个境界是真实的境界。佛,假设释迦牟尼佛现在还在世间,跟我们在一起,释迦牟尼佛是行寂静行;我们是行什麽行?我们行六道行,我们行轮迴行,不一样。

 

每一个人,不但是每个人,即使说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念念所行都不相同,这是真的。谁在主宰?没有主宰。如果说总持的现象,不说细行,细行太多了,无量无边,可以说没有主宰,说大的、说总的,这个主宰就是念头。念头极其微细,我们也无法体会,大乘经裡面告诉我们,八地菩萨才看到这个微细行。现在科学家,量子力学家看到了、侦测到了,对它还是很不清楚,只看到它生灭的速度太快,无法掌控。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个数字,它的频率多快,或者我们叫高频率,它那个频率有多高?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单位是兆,不是万,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每一个生灭都是虚幻的,也就是说,这个生灭的时间,它所佔的时间多长,是一秒钟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这是弥勒菩萨跟我们说的。科学家知道它太快了,频率太高,没有一个清楚的数字给我们,弥勒菩萨给了我们一个数字,我们有个概念,这个概念很难体会,实在是太快了!

 

我们眼前看的电视,电视的屏幕是一片光明,什麽也没有。我们将电视屏幕打开,这一片光明也是波动现象,也是以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在跳动。我们把频道打开,色相出现了,音声、色相出现了,出现在屏幕上,如果没有屏幕,色相不能显现。色相显现在屏幕上是两桩事情,色相是色相,屏幕是屏幕,色相不碍屏幕,屏幕不碍色相,色相是起心,屏幕是无住。我们用这个,可以从这裡得到一个概念,慢慢体会《金刚经》重要的修行方法原则,原理原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我们按频道,电视台的频道,色相出现了,这是生心;没有色相的屏幕,那是无住。你看,我们现在看这电视,生心跟无住是合在一起,生心时就是无住时,无住时就是生心时,生心不碍无住,无住不碍生心。这就是佛,这就是行寂静行。我们怎麽样?我们是注意力全在频道显的色相,把没有一切现相的屏幕给忘掉了,注意力只注意在频道上,这就是凡夫。佛是怎样的?行寂静行,这是佛的境界。佛有没有在频道上?有,在频道上出现了,出现怎麽样?他对于能现的理体,屏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屏幕不可得,色相也不可得,都不可得,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色相裡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叫寂静行。

 

我们常常用屏幕来做比喻,这个比喻在今天人很熟悉,今天人哪个不看电视?提到电视每个人都有概念,用这个做比喻好。没有按频道的时候,电视机一打开,常寂光,常寂光淨土现前了。常寂光是法身,常寂光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常寂光是自性,频道一打开就是能生万法。万法跟本体合在一起,但是各不妨碍,频道不妨碍自性,自性不妨碍生心,各是各把事,好!怎麽开悟的?就在这裡开悟的。

 

如果用在我们生活上,那就是菩萨行,比菩萨高一级,这是佛行。菩萨还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他会起心动念,很快他就把它放下了。凡夫不是的,起心动念,再生出分别,从分别就生出执着,一层比一层严重,这就造业了。分别,没有执着,这个业造得轻,这是什麽业?这不是轮迴业,是十法界四圣法界的业,他将来往生是往生在四圣法界。如果还有执着,执着这个业重,就是因为执着,变现出六道轮迴。放下执着,六道轮迴就没有了,六道轮迴是假的,从哪裡来的?执着来的。执着是最严重的染污心,这个意,这就说染污意,就是第六识、第七识,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染污。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修行的真正功夫,得力之处,就在此地,我们用什麽方法代替执着的念头、分别的念头?就用一句佛号。分别心才起,阿弥陀佛,归到阿弥陀佛裡头,分别执着没有了,不再分别执着,这叫功夫。

 

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是真信、真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功夫深的品位高,功夫差的品位就低。功夫是什麽?功夫就是执着的念头没有了,生方便有馀土,不在凡圣同居土。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层,不分别了,没有分别心,宇宙万法是一体,什麽都好,没有一样不好。海贤老和尚说这句话就这个意思,换句话说,他告诉我们他念佛的功夫不简单,纵然没有到大彻大悟,看什麽都好,这就是平等心现前。平等心现前是权教菩萨,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土的上品上生。如果他彻悟了,大彻大悟,彻悟了,起心动念也放下了,那他往生实报庄严土。等着无始无明习气消失之后,他就入常寂光了,这叫修寂静行。所以修寂静行的人是什麽人?法身菩萨。因为他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是断习气,他没有烦恼,无明烦恼他断尽了,他没有烦恼,他还有无明烦恼的习气。这个需要三个阿僧祇劫才能真正消失,完全没有了,回归常寂光没妨碍了。所以这一句高!我们怎样能契入?在这个世间不能契入没关係,生到极乐世界直趣常寂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静行。

 

现在我们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懂得屏幕跟色相的关係,这个就是事实真相,诸法实相,那我们随缘不攀缘了。不攀缘要做得很彻底,那就是什麽?随缘,不放在心上,这就做得很彻底。断恶,修断恶行,不把它放在心上;行善,修行善行,也不把它放在心上。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只有一声佛号,其他的日用平常,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一样不欢喜,没有一样执着,一样都不执着,有很好,欢喜,没有也很好,也欢喜。慢慢养成习惯,功夫就现前了,这就是淨宗所说的功夫成片。

 

有了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是禅定的功夫,初级的,开小悟,就比一般人聪明,就比一般人有智慧。你有疑难杂症请教他,他都有方法来给你解答,他学过没有?没学。智慧从哪裡来?自性本具的。如果平等心现前了,这大智慧,不是小悟,大悟,平等心现前。清淨心是小乘的,声闻缘觉的,清淨,还没有到平等;平等是大悟,权教菩萨,四圣法界裡面菩萨、佛,他们证得的。大彻大悟,那就法身大士,明心见性,在《华严经》上他是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个位次,再加上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报土,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静行。

 

所以我们对于这一句有相当的距离,可是我们目标要定在这个地方。我们今天努力不执着、不分别,把这个减少,方法就是不放在心上,样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为什麽?全是假的。你看,屏幕上显的声相假的,屏幕上一片光明也是假的,用这个来比喻好。能现的自性不可得,能生一切法的自性是屏幕,所生一切万相不可得,统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这才乾淨。起作用的时候活活泼泼,能生万法,能现万法。所以这个境界细心去体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就是无住生心到圆满。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牟尼是这个意思,就是《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到最圆满的时候。惠能大师,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也是讲到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他完全明白了,这是彻悟。这个彻悟就是法身菩萨,最低的位子初住,超过十信。在十信裡面,七信位是阿罗汉,断证功夫跟阿罗汉平等,就是见思烦恼断了,不执着了。不分别,就是上面的三个位次,八信、九信、十信,不分别;不执着,从初信到七信都是不执着。初信不执着身,身见破了,不执着我们这个肉身是自己,不执着对立,就是边见,知道自己跟宇宙之间一切万法是一体,一个自性变的,是一不是二,慈悲心流出来了。爱他就是爱自己,利他就是利益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这个爱心就出来了。然后境界步步提升,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到七信证阿罗汉。

 

功夫在哪裡?功夫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离开生活你到哪裡去练去?叫修,修鍊,离开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没地方修。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什麽?就是修无住、生心。怎麽样把无住生心关係调好,六道凡夫,无住他就不生心,生心他就不无住,他没有办法,生心的时候不能无住,无住的时候不能生心,这六道凡夫。阿罗汉有善巧,既无住又能生心,既生心又能无住,妙极了!他搞得很清楚、搞得很明白。小乘还不行,要大乘,大乘有智慧,小乘智慧还没开,他只晓得伏断烦恼,慈悲心生不起来,这是小乘不如大乘的地方。

 

「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馀涅槃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不是声闻缘觉,不是权教菩萨,是法身大士,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的人他们在修。不过西方世界很特殊,因为每一个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修寂静行的。这是无比殊胜,极乐世界独有,跟其他十方诸佛刹土不一样。

 

下面这一句,『远离虚妄』,好!虚妄什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不是虚妄。佛法呢?佛法也是虚妄,千万别执着,执着佛法坏了。所以《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捨,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知道佛法因缘生,既然因缘生,它还是因缘灭,这个道理要懂。佛法可以用它,帮助我们提升,不能执着,执着就坏了。执着初住永远不能提升到二住,你必须把初住放下才能到二住,二住放下才能到三住。跟念书一样,不能执着,一年级念完了,就升二年级,不能留恋一年级,一年级不肯放下,永远不能升级,就这麽个道理。所以法尚应捨,何况非法。佛说到究竟之处是佛无有法,这是真话。佛的法从哪裡来?众生有毛病,他就有法;众生毛病没有了,他就没法。好像大夫用药一样,你身体健康,我没法,没药;你生病了,对症下药。你有病才有药,没有病哪来的药?没有病有药的话,这人就生病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远离虚妄,紧紧抓住佛号,信愿持名求生淨土,我们只干这一桩事情。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8月11日20:44: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1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