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210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无量寿经》这个经上说,我们这个世间人遇到急难、危险的时候,阿弥陀佛劝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很大,救苦救难,你真念他,他真救你,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心,全心投靠,观音菩萨保佑你。这段经文我把它印在一个小卡片上,小卡片印的是千手观音,希望提醒大家,遇到急难它真管用,放下一切妄念,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是阿弥陀佛劝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的,决定不是妄语,相信的人有福了,不相信的人当面错过,那就真可惜。佛的智光好比太阳,「佛智能照破无明烦恼,如日破暗,故云灭诸烦恼暗也」。我们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解决一切艰难困苦就这一句佛号,真有效。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第三段「开慧达善」,效果愈来愈殊胜。

 

【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善趣门』裡头,第一善趣就是极乐世界。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前面的两句,『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眼之用为见。故常以眼表见」,这个见就是我们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宇宙的看法、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看法,都叫见。「常喻」,佛经裡面常常用比喻说,「般若如目,馀度如盲」。六度,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裡头般若波罗蜜最重要,为什么?它是智慧。其馀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种,如果这五种裡头没有般若智慧,所修的是福报,人天福报。如果有智慧,有智慧是什么?你修前面五度,不执着修五度的相。就是说布施,我不把布施放在心上,布施完了之后心地清淨,不放在心上,这是般若。持戒亦如是,持戒不着持戒的相;执着就坏了,分别就坏了,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忍辱亦如是,精进、禅定统统如是,这裡头有般若,那就是菩萨所修的法门。这六个是纲领,每一样裡面都无量无边。你说布施,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量无边众生得布施的利益。做这么多好事,如果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智慧就没有了;不放在心上是智慧,心地乾乾淨淨、一尘不染,做无量无边功德,这个成就是成佛果地上累积的功德,叫积功累德,是这么来的。

 

我们一般人通常都没有般若智慧,干的事情还记在心上。还有干的事情还记出来,找个本子记出来,那就是功过格,我每天做多少好事、做多少不好的事情,记出来,两个做比较,这是什么?断恶修善。初步用这个方法,用熟了之后就不能用,为什么?要升级,这是小学生做的,到大学生不要了,到菩萨不要了。菩萨断恶不着断恶的相,修善不着修善的相,心地永远是清淨平等,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菩萨。所以这个比喻比喻得好。「宗门常云」,宗门是禅宗,禅宗裡头常说,「参方须具参方眼,看教须具看教眼,是皆以眼表般若之正见也」,这个眼就是般若波罗蜜。参方是参学,就是参访高人,向他请教。你遇到高人,你要没有智慧,统统着相,高人对你的开示、对你的说法全变成知识,为什么?不开悟,你着相了。如果不着相,非常可能几句话当中豁然大悟,为什么?他心清淨、平等、觉而不迷。所以参方眼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参学,就是求教于高人。

 

下面这是次一等的,看教。教是经教,看教就是读经,看经、读经。看经要没有定慧,不会开悟。所以看教,我们讲读经,为什么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看教,一门,你的注意力集中,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说它是修定的。一天看八个小时、十个小时,像看大经《华严经》,一天看八个小时,看一遍要多久?差不多要二十天。二十天看一遍,一天看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经的分量大,九十九卷。如果要不着相,不把它放在心裡,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地乾乾淨淨、一尘不染,你问他,他什么都知道;你不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确实如此,他得定了,这个定叫华严三昧,他是看《华严经》修定。那我们现在看《无量寿经》修定的,我们看黄念祖老居士注解得定的,叫念佛三昧,这是念佛法门。三昧成了,心地乾淨,智慧渐渐透了,不定什么时候碰到了,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毕业、就成佛了。所以这是要有看教眼,看教眼简单说,我们也常常说,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叫看教眼。

 

参学的时候叫参方眼,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在哪裡练?一切时、一切处,在六根接触六尘这个地方练功夫。眼见色,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如果真正这四句都做到,成佛了;还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菩萨,比佛降一等。所以菩萨就是修不起心、不动念,耳在音声上修;鼻在闻,气味上修;舌在吃饭上,酸甜苦辣咸上修;身体在觉触;意根在知法,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不执着,不分别、不执着。这修行是活学,不是死呆板。

 

我们用读经这个方法,这是方便法,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为什么?这佛说得很清楚,《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几句话要明瞭,就知道六根在六尘境界裡头不应该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错了,起心动念就是无明,分别执着就是造业。起心动念是迷,这个地方用暗做比喻,就是不觉、就是无知。不起心、不动念,清清楚楚,能做得到吗?做得到。如果说不起心、不动念,我没看清楚,我没听清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是什么?那是无明,问你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你看修行的人他厉害,他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你问他,他统统知道,但是他没有起心动念,他心是清淨的,他没有被这个音、没有被外面的相所染污。这叫真修,真修不能离开人事物,离开人事物你到哪裡修?挖个山洞到裡面去打坐,还是着了山洞的相,那都是功夫不到家,功夫到家不要搞那些,就在境界上训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

 

淨土宗有个最好的方法,就把握一句阿弥陀佛。那个不起心、不动念,难,做不到,不分别、不执着也不容易。我们就抓住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很快就见佛了。见佛,你就真快乐,为什么?自己很清楚、很明白,极乐世界我已经报名、已经注册,那个地方有我一分,我寿命到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来接我。寿命没有到,遇到灾难,我真想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也会来接我。我们起心动念阿弥陀佛全知道,所以他会分身、化身来带我们去。

 

宗门教下,参方是宗门,看教是教下,都是以眼表般若的正见(正知正见),用这个来代表。「又《华严离世间品》十眼中,于五眼外,第六曰智眼,知见诸法故」。智眼能见一切法,见一切法的真相。真相就是实相,真实相。真实相,这个法是假有,不是真有。像我们看电视,电视屏幕上的色相不是真有。真,是什么意思?真是不生不灭。屏幕上的相是假的,一秒钟生灭一百次,不是真的。所以我们在屏幕上这个色相不会分别执着,但是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修行,真修行。一般人,一般人他有分别执着,看到电视裡面的表演,他们笑你也跟着笑,他们哭你也跟着哭,这就是什么?你有分别执着,你被他们欺骗了,错了。电视是假的,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实环境也不是真的,这就很大很大的进步,向上提升。

 

「离世间品」裡面的十眼,这个地方都写出来了。第六个是智眼,知见诸法。第七,「光明眼,见佛光明故」,真见到。佛光常照,我们一般人见不到,为什么他能见到?他心清淨,他有真诚,他有恭敬,所以他见到佛光。第八,「出生死眼」,出生死,「见涅槃故」。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也有翻作灭,翻灭是灭烦恼。像小乘,见思烦恼断了叫入般涅槃,小乘的般涅槃。大乘菩萨的般涅槃要破无明烦恼,破根本无明才能够回归常寂光,回归常寂光就是入大般涅槃,大乘的般涅槃。下面第九,「无碍眼,所见无障故」,没有障碍,牆壁你能看过去,大山也能看透,没有障碍,能看到前面所说的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看你这个定力(修行的功力),定愈深,愈看到破的障碍愈多,这是属于无碍。第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法界故」。普眼现前,跟观世音菩萨一样,能见十方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刹土,统统见到。

 

「今云智慧眼者,可释为十眼中之慧眼与智眼」,第六是智眼,「亦可解为众生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那就是佛眼,这是从理上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句我们要记住,《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这句的意思相同,众生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由此可知,它不是从外来的,从外来修不到。从外来修,可以有一点小神通,不是真实智慧,那是错误的。佛法跟一般外道不一样,就是佛从内修,佛不从外修,完全是开发自性,破除烦恼,自性的智慧德相自然现前,这才叫是佛教,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所以佛称为内学,经典称为内典,它不向外求,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求健康、求长寿,求脱离轮迴、求了生死,统统是在内不在外,内裡面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没有从外求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眼。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7月19日22:59: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0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