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第930集/文字)jingkong法师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九三O集)  2003/1/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45-0930

 

诸位同学,请看「毘卢遮那品」,我们接着看第三段「正显佛兴」,看这一段,请看经文:

 

【尔时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于其道场大莲华中忽然出现。】

 

在这一段里头又分两个小段。第一段是讲「一处道成」,这一段里头,我们刚才念的这一句是总说。接着后面,「别显胜德」,一共有十句,我们一句一句来看。

 

佛的德号前面介绍过了。佛在道场大莲华当中忽然出现,我们知道这种出现属于化生。在胎、卵、湿、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人是化生的。诸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各种出现的方法不一定,要看这个地方众生的根机。我们知道这个大道场众生的根性无比殊胜,所以佛在此地用不着像释迦牟尼佛还是胎生这个现相出现,他用化生。下面显示他殊胜的德相、德能,有十句经文。请看第一句:

 

【其身周普等真法界。】

 

显示佛的大德、大能,这一句是总说。这一句也很不好懂,难懂在哪里?『其身周普』,下头有『等真法界』。这到底现的是什么身?什么样的身相能跟法界等同?法界无量无边,身相也无量无边。我们晓得这是法身,这不是报身,也不是应化身。法身无在无不在。「忽然出现」,这个意思深了。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不少。我们先看他的注解,然后再做一个总结,我们就了解这里面的意思。

 

大师说「法无不在,本自普周,智与理冥,故等彼真界」,到这里是一段,我们先说这一段。法,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它本来普周,普是普遍,周也是周遍。普里头有平等的意思。在这一部经前面,我们曾经读了许许多多的经文,我们多少会有一点印象。大到虚空,小到微尘、到毛孔、到毛端,法是平等的。所以法没有大小,绝对没有说虚空这个法大,微尘里面的法小,没有,没有大小。正因为它没有大小,所以前面这个经里面屡次说到,微尘里面有重重无尽的法界,诸佛剎土、菩萨、众生都在里面。并没有说虚空法界缩小了,装到这里面去,或者是微尘放大了,没有。这就是法性,法性没有大小,平等平等,所以讲普周。这个境界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谁能够契入?普贤菩萨能入。所以,《华严》的世界观,世界不是一个平面,不是一个立体,而是什么?而是重重无尽。这个话很不好讲,也很不好懂。

 

唐朝初年,贤首国师讲《华严经》,那个时候他老人家所说的是《六十华严》,最初翻译的,东晋时代翻译的。八十卷经那个时候还没有到中国。讲《六十华严》也讲到这个境界,真的,这个听众非常难懂,听众不是普通人,皇帝、文武百官,大师在宫廷里面讲。于是他想了一个方法,他请皇帝在皇宫里面建一个八角亭,建一个亭子,这个亭子八个角,就是八面,每一面放一个大镜子。诸位晓得,那个时候镜子是铜镜,没有现在的镜子这么进步,现在是用玻璃的,八面。他讲这个境界,皇上不懂,做好之后,请皇帝到亭子当中站一站,于是皇帝恍然大悟。到当中一站,看到镜子互相照,一个人变成无量无边身。从这个比喻上,就了解宇宙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光光互照,没有大小,没有先后,没有生灭,没有来去,这是给你讲真相。

 

我们听到这个真实的,实在讲,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迷得太久了,迷失了自性。现在把妄相当作真的,这个身体是妄相,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也是妄相,《金刚经》上讲得很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佛教我们「应作如是观」。佛说这些话,我们都还能够体会得到,《华严》这个境界没有法子体会,所以贤首国师实在讲是非常聪明,用这个方法让我们体会到《华严》境界。

 

这底下两句说「智与理冥,故等彼真界」,智是能证的智,理是所证的理,你看这里有能证、有所证。能证跟所证融合成一体,能所就没有了。有能、有所,这是我们现代世间讲的哲学。为什么欧阳大师说佛教不是哲学?那就是佛教虽然讲能、讲所,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世间哲学里头没有这个说法,所以他说「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后头加了一句,「而为今时所必需」。世间人要想过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少不了佛法的教学,离开佛法教学,众生苦!幸福美满那是你的理想,永远不会落实。但是学了佛之后,确实可以落实,佛法的教育不可思议。这就是说明「智与理冥」,这是甚深的禅定,法身你证得了。

 

我这个讲法,大家听了还是不好懂。到底这是个什么境界?过去我也说过很多次,而且也写过不少。我们的智跟虚空法界合成一体,智就是心,心智跟虚空法界合一;我们的身,身跟剎土众生融合成一体,就是这个境界。怎么样叫自己的身跟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个东西很难!记住,佛在大乘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佛门里修行的方法,观想是重要的修学方法。观想是禅定,禅里面有止、有观,思尽还原,想到没有想的处所了,连能想、所想都没有,这个境界就现前,这个境界叫法身。

 

他底下有,我们念下去,「能令色相,随彼融通,法界尘毛,重重全遍」,这几句话说得好!这是「智与理冥」,这一句是如来果地上的大定,《楞严经》里面称为「首楞严大定」,《华严经》里面称之为「师子奋迅大定」,都是这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面,「能令色相,随彼融通」,彼就是智与理冥。在这个境界里面,人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尽了。难,确实是难。我们如果能够把分别、执着断了,妄想难断,妄想是无明烦恼。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境界是什么人的境界?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佛门里头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就是这个,这是真正的自己。

 

佛法修学目的没有别的,把真正自己找回来。无量劫中,迷真逐妄,真正的自己忘掉了,把这个肉身当自己,大错特错,这是六道凡夫各个都是如此。佛菩萨要不给我们说出来,我们怎么会知道,作梦也想不到。身不是自己,有真正的自己,大乘佛法终极的目标,就是把自己找回来。自己真正找到,就称你为佛陀,你就成佛了。菩萨虽然是找到自己,还没有到究竟位。圆教初住菩萨算是开始找到了,我们一般大乘经上讲分证法身,没有圆满,圆满是如来的果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1月12日09:12: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607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