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宗集(第11集)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永嘉禅宗集评论阅读模式

【名亦非名。】

 

名就更是虚妄的,法还有一点迹象可寻,名连个迹象都不可寻。

 

【名不当法。法不当名。】

 

名与法真的不相干,这是讲实在话。如果我们老祖宗在当年造文字的时候,说我们这个人身叫做狗,我们今天都叫,我是什么?我是狗;把狗叫做人,你现在还不是看到狗,人在那里。你要懂这个道理,统统是假名,不是实在的。现在你迷惑颠倒,叫你作狗,你就生气;叫你作人,你就得意,全不相干。叫你狗,你不是真正变成狗;那个狗你叫牠作人,牠也没有真正变成人,可见得名与法都不相当。

 

【名法无当。一切空寂。】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空就是这么讲法,空不是说没有,空是有。这个名是虚妄建立的,是空的,法是依他起性,没有自性,也是空的。虽然讲空,它有法也有名,佛给我们这样讲解,并不是叫我们把名与法都不要,是不要执着。因为离开名、离开法,什么事都不能办。菩萨要度化众生,佛要度化众生,度化众生那就要用名与法来做度化众生的工具。可见得工具不能不要,它有无量的功德。可是你不能执着,执着就是病,不执着就对了,执着就错了。不执着的时候它是药,对治众生毛病的药方,执着,药就变成病了。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故经云。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这里说诸法实相没有办法说得出来,就是一切法,这个你自己常常可以试验试验,离开名与相你道一句来,说不出来。说不出来才能见到,这才能看到比较真实的法相。世尊在无言语当中建立言语,无名字当中建立名字,这就叫权巧方便。

 

【是以妙相绝名。真名非字。】

 

真名无名,真相无相,这个地方说『妙相绝名』。「绝名」,不是没有相。我们以毛巾来说,说真的,它没有名字,虽没有名字,但是有相在,你能够见得到它,你能够接触得到它,名是假的。

 

【何以故。无为寂灭。至极微妙。绝相离名。心言路绝。当知正观。溯源之要也。】

 

『溯源』就是这个办法,找这个源流。我们从名,离开名就见到相了;再进一步离开相,再找它的性,这才找到根源。见到性了,见到性就可以成佛了,见性成佛。这是我们从三性上来说。现在问题在哪里?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是着相取相,这个习气太重。取的是什么相?不是依他起的相,是名字相,我们对名字相太过分的执着,不晓得名字性空,不晓得名字是表法的。不但我们佛门名字是表法,世间人建立名字也是表法的。既然是表法,就要从文字相里面觉悟,这才是言语文字的目标、功用,怎么可以迷在里面?出家人,或者是你皈依,你师父给你起个法名,法名就是表法的,叫你常常想到法名,你要觉悟。在家你父母给你起的名字就是父母对你的期望,你要是把父母起的名字改掉,那是大不孝;换句话说,你把父母对你的期望断绝了,违背父母的心愿。所以名不能改,字号可以改,字号你用一个也行,用十个也行,用一百个也行,你看我们出家人弘一大师的别号就有六十几个。名不能改,名要是改了之后,对不起师父,师父给你起个名,对你也是有个期望。现在年头也不对了,父母也没有这个智慧,也没有这个远见了,给儿女起了个洋名字。取个洋名字我们一想,这个心里大概是希望儿女都变成洋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意思在里头?取个保罗、曼莉,大概都是希望儿女赶快变成洋人,中国人不好,要变成洋人,这实在是无聊透了,无聊到极点,无知。学佛的人万万要懂得这个道理。

 

这个地方讲的相是着重在实相上,如果你要是体会到依他起,真正觉悟了依他起,依他起便是圆成实。不但依他起是圆成实,连遍计执也变成圆成实了。所以在大彻大悟的佛菩萨他们眼光底下,一切妄相就是实相,一切假名就是真名。你看就是一念之间,就是一念觉一念迷。觉了怎么样?觉了他不执着,他晓得名是假名。不执着就是真的,它就有作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一执着就变成假的。此地讲离名、讲离相,都是叫我们心里头不分别、不执着,不要去计较。所以说『绝相离名』,这就对名与相都不执着,知道名与相的实际状况,就是知道它的实相,自自然然『心言路绝』。心言路绝就是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法里面不再有言语,一切法里面不再动念头了,除非是度众生。不度众生,自己处在境界里面既不动心,也没有言语,清净自在。这样观,这样子修,修久了,功夫成熟了,把你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真正的断掉,法性就见到。『溯源之要也』,好像沿着河流找源头,要用这个方法才能够找到性。

 

【是故智者。正观因缘。万惑斯遣。境智双忘。心源净矣。是名净修意业。】

 

这是讲一个有智慧的人、触境不迷的人,『正观因缘』,「正观」就是以般若智慧来观察,也就是常说的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用这两种智来观察一切万法,「因缘」就是一切境界。因为佛给我们说,万法因缘生,观因缘就是观万法,观因缘就是观依他起,才能够得到一切法的真实相。像刚才我们举这个毛巾,你用因缘来观,它是一条一条的纱,它是这个缘织成的;再观纱,它是一些小纤维扭在一起。一层一层往里面去观,才能够得到它的真实相,不再执着是这个东西。虽然有这个相,但是晓得当体即空,它没有自体,它是因缘所生。这样一观察,一切万法你不迷惑了,你晓得它是因缘生的,当体即空,本来是没有。本来没有,现在也无,现在虽然有这个假相,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虽然有,有即是空。

 

所以一切的迷惑颠倒统统离开了,不迷了,在一切境界里头大彻大悟。『境智双忘』,这个境界就又高一层。境智双忘,在《心经》里面就是「无智亦无得」,境就是得,智就是能观之智,境是所观之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空的,能观之智又何尝有?也是空寂的。能所统统都离开,无智亦无得,心才到真正的清净;心里面只要有一个能、有一个所,就不清净。如果说我有能观之智,我有所证的菩提涅槃,那糟糕了,你的心没清净。这些道理诸位在《金刚经》细细的去体会,这叫做『净修意业』。意业里面,开头叫我们从事相上去修,断贪悭、瞋恚、愚痴。到了寂静之处,最高峰的地方,是「心言路绝,境智双忘」,这是讲修意业的功夫到了顶头。

 

十门到这个地方,前面的五门讲完了。从初门到这个地方这五门,给诸位说,是入佛门的初方便;换句话说,是我们学佛人入佛的基础,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只要是想入道,你就得要预备这个基础。这还没入,好比考大学一样,这才是高中毕业的底子,还没入大学之门。但是不具足高中的底子,没有资格参加考试,这个就是基础。向下五门,从「三乘渐次」起到「观心十门」为止,这五门是讲教、理、行,下面「三乘渐次」这一门是讲教,就是教法。佛法里面通常讲法有四大类,就是教、理、行、果,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往后所说的着重在前面三法,为什么?果不必说,修行圆满就证果。如果要说果法,末后《证道歌》里面说的是果法。教法与理法都是通途的,行法在此地是着重于禅宗,题目就是「禅宗集」。教法与理法是通一切行门的,这里面虽然讲的是禅宗修行方法,它的原理原则还是可以贯通一切法门。所以我们纵然是修净土的同修,也不可以疏忽,也得要重视它。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0月14日16:24: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569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