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研习班课程】家塾教学法(第七集)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视频+文字)

 

陈老师:振兴风尚。

 

班主任:是。“此唐子翼修教法书、文谱二书之所由作也。”这就是唐翼修唐彪老先生他写【教法书】和【文谱】这两本书的由来了,也就是同时也介绍了为什么要学这两部书的必然所在。

 

陈老师:大家要知道在古代,出一本书,作序的这个人很重要,第一个是知音,同道,他跟他知见相同,那么这个身份的人,他是国家官员,他来作这个序,这个书分量就不一样,所以我们以后也是,你们以后年岁大了会有很多人来找你们,求你们写个序文吧,那你要承担因果责任,这个书有问题你给写了个序,你帮着宣传,作序就是帮着宣传、帮着来鉴定的意思,这个书里有问题那你要承担因果责任,这个书写得好你跟着沾光,增福、增慧、增功德,所以说写序要特别谨慎。他这个第一段一共写了八段话,我们看哪句话可以拿掉?这个字数也不多,意思极其深广,心情极其迫切,你都能读出来,为什么我来给他作这么个序?他管唐彪老先生叫唐子,这是尊称,对读书人的尊称。孟老夫子叫孟子,孔老夫子叫孔子,对读书人的尊称。翼修是他的字,唐彪的字,唐子翼修【教法书】、【文谱】这两本书,他为什么要出?我上边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把出书的这个缘由说清楚,就这么重大,干系深远、干系国政。

 

班主任:我们看第二段“翼修金华名宿,胸罗万卷而原本于道,向者秉铎武林,课徒讲学,人士蒸蒸蔚起。”“翼修”就是唐彪先生的字,“金华”就是现在浙江金华市,“名宿”是说他素有名望,“名宿”就指的是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后面也作了解释“胸罗万卷”,这个人应该是饱读诗书、非常的有学问,但是又不离道,“向者”就是从前、曾经的意思,“秉铎”是个官名,我们在第二页的注解第七条可以看到,它讲“秉铎”又称司铎,指执掌教育的官,也就是学官的名字、名称。“武林”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市。唐彪老先生曾经在武林这个地方做学官。

 

陈老师:管教育。

 

班主任:对,管教育。“课徒讲学”这个“课”应该是讲学授课的意思。“徒”是指门徒、弟子、学生,他是亲自带学生的,讲学。“人士蒸蒸蔚起”就是培养出来的人,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多、非常的兴盛。“其所著学规二书,详而有法”,就是指我们读的这本【家塾教学法】吧,“详而有法”非常的详细,并且“法”是指标准法度规律,就是他符合法度规律,他不是说我自己编造的。

 

陈老师:不是发明创造的。

 

班主任:对,不是发明创造。“自延师受业以还,先令穷究经史,次及秦汉唐宋之文,莫不有条绪可依而循途易致;”这是指唐彪老先生他教育学生的次第,他先让学生们穷究经史,然后再读秦汉唐宋的文章,那么按照他这个方法去做,“莫不有条绪可依”就是有法可依,“而循途易致”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就很容易通达经书、文章的义理。

 

陈老师:“循途易致”就是容易成就,不绕路。

 

班主任:是。后面又讲就是先学经,先学这些比如说【礼】、【乐】、【诗】、【书】这些经典,然后去落实做到,对后面的这些也有好处。后面他就讲“执笔临池”,就是我们这就是写毛笔字了,“吟诗作赋”那就属于六艺的那个范畴里面的,“兼能旁通”就是写毛笔字包括就是六艺这些才艺技能,它是附带的,附带着你就能通达了。

 

陈老师:我们大家学汉学,不要总说写毛笔字,那个是对一般大众讲的,他听不懂。我们要说书道,说书法也行。“执笔临池”你对一般的老大妈、老大婶说写毛笔字,你说书道他听不懂,写毛笔字行。我们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在以后要知道它正规的叫法“书道、书法,法书、法帖”,这都可以。

 

班主任:“曲畅其指”也就是说你可以通晓它们的意旨,“而于制举之文尤注意焉”这个“制举之文”,“制举”这是皇帝为选拔特殊人才,就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而设置的一个考试的科目,特科。

 

陈老师:对。“举”是科举,选官的,仕途。

 

班主任:而且它还不是选一般的官员,不是一般的科举。对于这样的文章“尤注意焉”,也是有一定的方法。

 

陈老师:对。我们资料库里边有历代选举制,那里边这个“举”就是给国家推举人才,你家里要想成为光宗耀祖、能够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才,用这个“举”就对了,走这条路就对了。

 

班主任:“盖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不汲汲于为文而文愈工,此唐子辑书之大意也。”这就是讲到了总结概括了【家塾教学法】这本书的原理,原理就是什么?从根上下手。“养其根”就是给根营养,从根上下手,这个根也就是前面的【少仪】、【内则】、【弟子职】这些【小学】的这个基础。

 

陈老师:“明伦正身”。

 

班主任:是,“明伦正身”。

 

陈老师:“敦本尚实”。

 

班主任:“而俟其实”,你从这些下手,你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果实、得到你想要的人才。“加其膏而希其光”这句话跟前面这一句是同样道理的,就是你想让这个光更加的明亮,那么你就要在,这个“膏”是指灯油。

 

陈老师:他这是打两个比方,前边是指一棵树,你要先养根,后边指的是油灯,你要想让它更亮你要往里边加油,都是基础,抓根本。

 

班主任:是。“不汲汲于为文”“汲汲”就是急切追求的意思,就是你不用一门心思想着我怎么作文、写文章,那么你的文章自然而然更加的精巧。“工”就是指你的文章好,精致、精巧,这个也就是唐翼修唐彪先生作这本书的心意了。

 

陈老师:对。总之要从根本上修,根本就是德行,大家一定要记住了,一切学问你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敦本尚实”、“明伦正身”,结果是“嘉言懿行”。你至于说写文章它自然就好,现在是倒过来的,教给你怎么写文章、教给你怎么口才好,口才还能教?他自然就好。教出来的口才是花言巧语,为什么?他心是错的,心是求名逐利、自私自利的,说得越好越有害处,一定要从根本修。

 

班主任:“今日学堂中诚得二书以资教学,则文有根抵,不为一切影响恍惚之谈,其有功于文艺不已多乎!”我们看“今日学堂中”,如果说现在的这些私塾、学堂真的能够以这两本书作为教学的资料参考,这个“资”就是提供,也就是说以这本书来作为教学的依据,那么会怎么样呢?“文有根抵”他的学问就有根了。“不为一切影响恍惚之谈”,“影响”是指不实的、没有根据的,这个“恍惚”就是隐约不清、难以捉摸辨认的,也就是说当你做学问有根基了,就不再去说那些好像不着边际、模糊不清的那些言论了。

 

陈老师:以这两本书,记住了“以资教学”什么意思?“教”、“学”,这老师和学生他都有资粮,都有依据用这两本书,怎么样呢?“文有根抵,不为一切影响恍惚之谈”,你这些东西就不会说了,就不会写了、不会做了,这些东西都属于叫什么呢?不成器、不成料的东西,你将来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是报废的,是这么个意思。

 

班主任:是。“其有功”这个“功”是指功用、作用。“文艺”,就是那些人追求的这些才艺、做文章。“不已多乎”那就是说你的学问有了基础、有了根基,那对你的这些文章、才艺那个作用那是你想象不到的多。

 

陈老师:帮助太大了。

 

班主任:是,帮助太大了。“余谓是书当与【小学】并行,一则砥行饬躬以养其德性,一则博学多能以扩其才华,异日立乎庙堂之上,言吐经纶而文垂金石,则唐子之所以造就学者又岂浅鲜乎哉!”仇老先生他认为【家塾教学法】这本书应该和【小学】并行。

 

陈老师:就是朝廷颁布的那部书,大家都要必须学的那个,跟它并行。

 

班主任:对,也就是让这些家塾里面的孩子这两本书都要学。它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一则”就是一方面“砥行饬躬”,这个“砥”就是磨炼的意思,“行”是指自己的德行,磨炼也就是去做,去落实这些规矩、经教,然后以提升自己的德行。“饬躬”就是要谨慎,做事、说话要严谨、谨慎,“以养其德性”。就是把【小学】和【家塾教学法】里面的内容给它做到、落实,它一方面可以长养他们的德行。

 

陈老师:我们要记得“砥行饬躬”什么意思?就是自己兢兢业业去做。“砥行饬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他虽然不懂道理,你看孩子很小,三岁、五岁,但是他能做到,“砥行饬躬”。大家记住了“明伦”和“正身”是可以互证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了不得的地方,就是行和心它是互通的,解门和行门是互通的,那为什么呢?你看三岁的孩子你给他讲孝敬他不懂,但是你总让他给妈妈爸爸揉揉脚、擦擦身体、伺候伺候、照顾,他总做他不明理,但是他那个孝敬的心自然就有了。行为可以让心正而且保持,生起来,这种孝心他自然就生起来了,他总做他心就有了,而且他心不糊涂,他明白。所以“正身”可以反过来帮助“明伦”,一定要记住了,只有“明伦”,道理明白了没有去行,没有“正身”,身体没有去做,“砥行饬躬”没有,没有之后那个明伦也不明了,有解无行,「长浮华 成何人」,他人形都没有,所以说“砥行饬躬”就是让孩子做到,做到你说他没有受这个教育,但是他心不糊涂,而且关键是他那个心他有,孝心有、敬心有,这两个东西不是外边学来的,是他本有的,所以做到比什么都重要。你看那小孩子,这个道理很难给他讲,先做到,该鞠躬鞠躬、该磕头磕头,该干嘛干嘛,该给父母洗脚、该给父母端饭,他一直在用这个行为在保养他这颗孝心、敬心,大家要懂这个道理,这就叫做礼教。我们常说礼教,过去打倒的这些礼教,你不信你总给你父母磕头,你不明白什么道理但是总给他磕头,这个行为时间长了你那个孝心、敬心起来了,这是什么道理?礼教的效果。身教不光是别人,教自己。你不信你对老师特别恭敬,你真的就是个混蛋,但是你就总做这种行为,你最后就是成了一个君子,那个过去混蛋的我已经找不着了,这就是礼教的作用。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着不能熟而无礼,要天天去做,你看这序言不是写了吗?“此人心所以日放”天天在放纵,那就天天下降、堕落,“降”是堕落的意思。后边写着什么?“振会风于日上”那就是时时处处你都要做到,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东西绝对不能疏忽,然后怎么样?你看“一则砥行饬躬以养其德性”就是我刚才讲这番话,你总这么做着用这种行为他就可以养他的德行,德行就是他那个孝心、敬心,他能养,这种行为能养你这个好心、能生起来,能养住,这就叫礼教的价值、礼教的作用。不懂没关系,总做,做着做着慢慢他就知道什么叫孝、什么叫敬了。现在传统文化学校很多,问题就在这里,没有做。做也是表演,给大家看,没人他就不做了。所以你们这里边有同学离开学校去家里办急事,家里老人过世了,在新疆克拉玛依,每天晚上给班主任发过来一条短信,我在这里向老师所在的方向每天磕头问安,早晚都问安,跟在学校一样,这就叫什么?这就叫“砥行饬躬以养德性”。没人要求他他也做,他把【弟子规】里所说的那些全部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他自己做,变成自觉的行为了。这就慢慢就开始了,就是成才成器的开始,这样的根性好,要鼓励、要赞叹,要把这种风气推行,这叫什么? “振风会于日上”。将来他长大了他可以“华国文章”。一定要记住再高的人才、再大的人才,都必须从诚敬中来,都必须从戒中来,没有戒哪来的定?哪里来的慧?没有智慧他怎么能当官?他是糊涂官,他自己还不明白,怎么引领大众,“作之君”是官的头一个本分,君是引领大众、管理大众,糊涂人能管理人吗?能引领大众吗?他说“一则”好处在这,这是礼教,还有。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5月4日22:58: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6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