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研习班课程】家塾教学法(第七集)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视频+文字)

 

陈老师:这个洪亮吉是人名,庄述祖也是人名,一个作的是笺释,一个作的是集解,专门注解【管子】里面的这个【弟子职】。我们看这三篇会发现,【少仪】讲的是小孩子的举止坐卧的规矩,【礼记】里的。【内则】是讲夫妇,换句话说怎么做父母,父母的样子。第三个【弟子职】怎么做学生、怎么做老师,这三样大家记住,你们看全是讲规矩,【弟子职】、【内则】、【少仪】全是讲规矩,规矩就是我们讲的【养正遗规】,那么这个仇序就写到这就说,这里边的诸条,这一条一条的,康熙年间的那个时候很多人“慢不加意”,疏忽了。

 

班主任:后面他就总结道“此人心所以日放,而人才所以日降欤!”讲的就是什么,就是因为当时的人不重视这些规矩了,只注重怎么做文章,因此导致什么呢?人们这个心,尤其这些做学问的人、这些学子,“日放”日加的放逸、懈怠,而人才一天比一天少,培养不出人来。

 

陈老师:大家记住这句话什么意思?没有规矩了,换句话说在那个年代把【弟子规】疏忽了,【弟子规】疏忽了,大家都去写八股文,自己做不到,【弟子规】里怎么讲?「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成何人」就是“人才所以日降”,国家没有人才了,原因就是什么呢?大家把“戒”疏忽了,【弟子规】就是戒,哪朝哪代都有,疏忽了之后国家马上就没人才了。没有人才了,读书人看着难过、着急,所以他用了两句话把这里边的道理讲出来了,“盖道德、才艺本末相须而不可以偏废也。”有本有末,现在都去标榜自己的文章,标榜这些浮华的东西,真正的规矩现在不遵守了,从小的时候就疏忽了,结果是什么呢?他是朝廷命官,他说话符合自己的身份,国家的人才越来越少。这就是那个时候做官人他所思所想、他所担忧的。继续。

 

班主任:好。“近经部议,颁行朱子【小学】,俾童子有所取,则日孳孳于明伦正身,嘉言懿行,诚朝廷育才盛事也。”讲到就是因为以上这些情况,然后颁布了“朱子【小学】”,这里的“【小学】”我们可以看到第五条注解,在第二页,这个“【小学】”指的就是【小学集注】,“凡三卷”一共有三卷,“旧本题‘宋朱熹编’,有明代陈选注本,随文衍义,颇为浅近,便于课蒙。”就是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国家朝廷就颁布了这个【小学集注】这本书,让孩子们去学。“俾”,这里是使的意思,就是使得、就是让这个意思,让童子、让这些小孩子们有所取,就是他有所依据,他学什么。“则日孳孳于明伦正身”这个“孳孳”和那个孜孜不倦的孜是相通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懈怠,非常勤奋地去学,学什么呢?“明伦正身”。知道五伦五常这些伦常,同时修身,就是落实像说的【少仪】、【内则】、【弟子职】这些规矩,就是修身、正身。“嘉言懿行”这个“嘉”和“懿”都是美好的意思,“言”跟“行”我们就知道了。他按照这些,按照【小学】去做,然后“修身”、“明伦”,那么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是最好的,可以给周围的人做榜样。“诚朝廷育才盛事也”如果这样培养人,那实在是朝廷培养人才的大好事情了。

 

陈老师:这一段开篇讲到“近经部议”,最近经过,“部”,这里边有可能指的是吏部,也有可能指的是礼部,礼部管教育,吏部管官员。吏部如果说也来商议这个事情,这正是康、雍、乾盛世的原因,大家要能看到这一点,所以我们非常希望这些课程国家党校要能学。你看在清朝,组织部,记住了,组织部管官员的、管领导干部的,他们一块儿商议怎么给孩子定课本,这是盛事的开始,为什么?我在过去读到这篇文章我写了一段话,这个仇兆螯老先生他的身份到后来是什么?吏部右侍郎,在吏部下边的这么一个比较重要的官员,有点像副部长这类的。这么一个身份的人他说什么呢?他说天下童子之学,为什么?他要替朝廷来考虑人才。大家知道官吏是结出来的果,我是吏部,我来管国家的官员。这么多官员从哪来?都在千家万户的私塾里,他从那儿出来的。好官员从哪来?从好童子来。我是吏部尚书,我是吏部右侍郎,我就要天天考虑国家的人才何在。前边已经说了,你们总这么做事,忽略了这个起码的规矩,“则人才日降”,人才越来越少,我担忧,我要为国尽忠,这是我的本分。本分怎么办?我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是从根本抓起,根本在哪里?千家万户童蒙教育,私塾里,这是一个吏部右侍郎他的存心。我以前看这个我很感动,他都是为了朝廷养育人才,他有这个担心,其居心可嘉,乃知其本分。他有这种忧虑就是他存心本分,我是干这个的,国家没人才了,那有人说这跟我没关系,我是只管官员的,这样说话就是现在这些官员讲的话。你看清朝,你不要太古老,这是清朝康雍乾盛世的时候的官员讲的话,存心不一样。大家要看出门道来,他一个吏部右侍郎他为什么写这个?【家塾教学法】跟你有什么关系?有关系。将来千千万万的好官员都是从家塾里教出来的,所以我要操心。国家给你这份钱了吗?没给。我为什么要操心呢?君子言义不言利,我怎么能谈钱呢。大家要听明白,“义”就是本分,这是我的本分,你读这儿你不感动吗?现在全世界还有这样官员吗?没有了。所以过去你看他虽然在吏部,没有不关心教育的,大家只要读历史书,这都是他们的文字记载。他用心良苦,唐彪是什么人?名不见经传,虽然有一些亲眷的关系,但是我帮他,这个事国家没有给拨经费、没有给我派任务,我也要做,为什么?这是我作为中国人的本分。培养人才不是给朝廷培养,是给民族培养,你们大家听到这儿,这才几句话,其居心之可感叹,真是令人赞叹。颁行朱子的【小学】,一看这种情况,赶紧咱们开会,不是光管官员,他从根本抓起。咱们要开会,吏部也好礼部也好,抓教育的、抓官员的要开会,商议之后,大家都是读书人,过去当官那必须是从秀才一步一步考上来的,举人、进士才有资格当官,秀才不行,只能当个幕僚。你就知道过去人没学问怎么治国?然后颁行朱子的【小学】,我们书单上有【朱子全集】,【小学】我们将来要讲课,要讲,我记得【养正遗规】里好像有【朱子小学】,我们将来在讲这个【养正遗规】的时候,我们会给大家讲出来,有【朱子童蒙须知】、有【朱子读书法】、【朱子白鹿洞书院】,这都是【养正遗规】里的。所以说对童子有好处,“则日孳孳于明伦正身”,那我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国家的部委这都到顶天了,颁布“朱子”,目的是什么?全国的孩子们、私塾的孩子们都学这个,你不学这个将来考你这个你怎么办?都得学。你私塾他也知道,他老盯着一发公告,国家发布这个了,将来考肯定考这个,所以各家私塾都要学这个。目的是什么?“明伦正身”。大家记住这四个字,目的是在这儿。“明伦”是什么? “明伦”是解门。“明伦”是解门,他理解了人伦,人伦是什么?师父常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伦常道德。别看孩子小,从小得明白这个,叫“明伦”,解门。有人给他讲啊,「父母呼 应勿缓」,伦常道德,「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责 须顺承」,父母所有的对你的态度你该怎么样?【弟子规】。他明白了“正身”是什么?是行门。好懂不好懂?“明伦”指的是我心里的想法,“正身”是我的言行要正,叫正身,身是一个嘴说话,再一个是行为,一个解门一个行门都在里面。“明伦”是他的指导思想,“正身”是他要做的目的,他干吗?身要正、言行要正,“嘉言懿行”说的话,你看说的话还有自己的行为“嘉”、“懿”都是好的,这才是朝廷育才的盛事。朝廷育才盛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有关系。将来好官就从这来,刚才上堂课你们听了,全国高等学府海内、海外这些大学、研究所都那么上课、那么教。谁出来说话了?都是民间在那儿、专家学者们在那呼吁,家长们痛苦无比,你说官员是不是不讲?不是。他也知道,但是找不到方法。找不到方法,方法其实不但这部书,很多的古书都写了。朝廷育才之盛从哪里来?从落实【朱子小学】、【少仪】、【内则】、【弟子职】开始。师父慈悲,师父老人家就说了一部【弟子规】够了,这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师父的用心我们体会到了,和这个仇兆螯老先生完全一样,没有两样,别无二志,这是爱国。最好的方法一定要先怎么样?先“明伦”,知道怎么回事,然后“正身”,言行都是好的,然后再谈那些写文章、考科举,考八股无非就是科举制将来要做官,你得有这个基础,什么基础?戒的基础,才能有定,才能开慧,没有智慧当不了官。这都是内行人说的话。

 

班主任:“自此,家读其书而敦本尚实,可谓得所先务矣!”“家”应该是指家塾。

 

陈老师:对,千家万户。

 

班主任:对,“读其书”,读这样的书。“敦本尚实”是什么意思?“敦”就是注重、推崇,注重这些根本的教育,就是刚才老师说的这些持戒、规矩。“尚实”,务实,不再从枝末上下手了,从根本上下手。

 

陈老师:“尚实”两个字就是【弟子规】里讲的「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就是违背了“尚实”,崇尚,“实”是什么?落实,说了这么半天不是让你再接着写八股,是怎么样呢?是“正身”,这两个字是重点,人家说的非常清楚,言简意赅,“正身”,你写得再好,你说的话、你的行为都不正,没用,所以说“敦本”,“本”是什么?“本”就是道,就是本分,“尚实”是什么?崇尚大家落实,你要做到,崇尚这个。“可谓得所先务矣”,“先务”是什么?最着急的、第一,第一重要的就是做到,做到什么?做到【弟子规】,康熙年间说的话跟今天师父老人家讲的一样,大家法脉能看出来了吧?这一样,这不是师父发明创造,有人讲你们是不是迷信老法师?那你看康熙年间说的。你拿出来一本好书它就写着,他们之间也没商量过,不可能也跟师父商量,你对这个就有信心,你对倡导【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就有信心,敢情康雍乾盛世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人家做出来了,我们做出来也是盛世。

 

班主任:“倘于游艺一途犹然荒疏,涉猎不能竟委穷源,又安所得华国文章振风会于日上哉!”这就是反过来说了,如果说你不务实,整天沉浸在什么呢,学这些六艺。

 

陈老师:“游于艺”。

 

班主任:对,学这些六艺而荒废了学习经典,那么在这种没有根基的情况下,你再去读经典、读这些文章你不能够深入地去理解,不能够追根溯源,找到这问题的实质。那么后面他又讲了,这个“安”就是如何,反问,这是一个反问句。“华国”,“华”就是光耀,是动词光耀,“国”是指国家,“文”是指文化,也包括了文章,这个“章”是指法令规章,“振风会”就是振作、振兴,整顿,“风会”就是指的风俗、风气,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家沉浸在这些技艺、技能这些里面,而不能够踏踏实实去做学问,扎德行的根基,那怎么能光耀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然后让我们这国家就是法令规章,就是让国家这些政令、这些规章制度都是很明智的,然后整顿社会的这些不好的风俗和风气。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5月4日22:58: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6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