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22集)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十二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22

MP3下载

《大智度论》第二十二卷,「释初品中八念之余」。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入出息,念死。」在二十一卷八念里面我们讲过「念佛」,其余的七念就在第二十二卷。这一卷就是来解释其余的七念,第一就是「念法」,按照顺序来。我们将文念一小段:

 

【念法者。如佛演说。行者应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无热恼。不待时。能到善处。通达无碍。】

 

这是『念法』这一段的总纲。念什么法?念佛所说之法。所谓「念」是意念不忘,也就是背诵的意思。如果我们不了解经论的性质,我们对于背诵提不出兴趣,没有兴趣背起来就更困难,也背不熟。如果对背书发生兴趣,这个背书是个乐趣,很容易就背熟。所以首先对于典籍要有正确的认识。佛所演说的一切经论,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是称性而说,从法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法性广大无边,因此佛所说的每一句每一字,他的意思也是广大无边,能够含摄万法,这是佛法之不可思议。

 

不但佛法如是,我们中国圣人的典籍也有这个味道,像四书五经有这个味道,《周易》味道就更浓了。所以我劝诸位一定要好好的去背书,背书就是我们此地讲的「念法」。法,世出世间,世间我们圣人法,孔圣人之法、老庄之法没有解释的,这句话要记住。佛经也没有解释的,因为没有解释,它是活的,它能够通一切万法;如果一有解释,就是死的,就不能够通达一切法了。如果诸位真正懂这个道理,在佛法当中得四句偈就一切通达了。如果诸位不明这个道理,你就是把《大藏经》从头背到尾,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处。得旨归宗,要紧是在得旨,得到它的宗旨,这是非常的重要。至于讲解,那是一法之运用,其味无穷。到这个境界,世出世间法完全融会贯通了,诸佛、诸大菩萨,你要问他们所学所得,他也可以说他得到了一句,什么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确实学而时习之,这个快乐是从法性里面生出来的,在佛法叫法喜充满,孔老夫子说之为悦,喜悦,不是外面的,是内发的,我们也可以说这一句就正如同佛经里头「如是我闻」,那个味道一样的浓厚。佛经里「如是我闻」这一句,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东西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你要是说这个东西有一定的讲法,那怎么行?那就是讲死了!它是活的。孔老夫子这一句等于佛经里头的如是我闻,愈想愈有味道,愈体会那个味道愈深。这我们平常称法味,法味能够滋养法身慧命,所以念法就重要。

 

今天还有一个老同学来问我,问我什么事情?感觉到现在天下大乱,年头不对了,问我一个问题:往生西方说是活着去的,这事情是真的吗?来问我这个问题,我给他印证是真的,真的活着去的。这还不稀奇,不算是最高的,最高的法门是什么?没有生死,这才是究竟、才是圆满的。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菩提涅槃,不是小乘人的偏真涅槃,是大乘的无余涅槃,这是究竟法、是真实法,决定是真实的,其余的是虚妄,这是真实的。诸位要问,我们能不能做得到?决定能做到!就怕你自己不肯干,你要是肯干,一定做到。诸位要想想,我们无始劫以来,天上人间、阿鼻地狱不晓得去了多少次,生死疲劳,明眼人看起来「可怜悯者」。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把这个问题解决,这真正是应当大大的庆祝一番,这个问题解决,就叫做成佛,就叫做证果。我肯定的告诉诸位,只要你们肯干,人人做得到;你不肯干,那就没法子。确实证明了没有生死,不生不灭。不但是真性不生不灭,身相也不生不灭。奇怪了,金刚不坏身,我们凡夫眼睛里看到有生有灭,这是迷惑;悟了的人看一切世间不生不灭,常自寂灭相。将来《法华经》里要讨论这个问题,《华严经》里也讨论这个问题,《楞严经》里还讨论这个问题,就看诸位开不开悟。如果要不开悟怎么办?念法,果然下定决心,念上个十年、八年,一定有悟处;你要是不肯念,那就没法子。

 

所谓念就是要背诵,为什么要背诵?下面这几句是说理由,『是法巧出』,佛说出这个话太巧妙了!什么巧妙?就是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佛所说的每一句话可深可浅,说浅连小学生也听得懂,说深等觉菩萨还搞不清楚,你看这是太巧了。我们现在学校教科书,一年级的课程,二年级就不适用,念过了没用处了;佛门的教科书,从幼儿园念到毕业还是念这本书,这是太巧妙!我们今天念《大智度论》,初发心的菩萨念《大智度论》,到等觉菩萨还念《大智度论》。一个字没有改,但是念起来都有味道,理解的意思不一样,我们解得浅,他解得深,这个就巧。巧出,下面还有解释,这是第一个,这是法之妙。在孔子四书五经也是这么妙。

 

『得今世果』,今世果是什么?这是现前的果报,不是将来的。你要是肯念法,现前就得果报。今世的果报是什么?后面也说得很多,顶重要的就是这一页最后的这一句「身心得安乐。」身心安乐,这个人生多幸福、多美满!世间人所追求的幸福追求不到的,在佛法里头有,怎样得来?念法就可以得来。『无热恼』,热恼就是烦恼,由此可知,法是清凉之法。『不待时』,这些文都有解释的。第一页倒数第三行最后二个字开始解释「得今世果」,前面几行是解释「巧出」。「无热恼」在第三页第三行最后一个字开始,无热恼,离开身心之烦恼。「不待时」是在第三页倒数第二行开始。其余的容易懂,我们就不给诸位说了。「不待时」,时是什么?时节因缘,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应该学佛。诸位要晓得,佛法没有时节因缘的。一般人认为学佛总得四十以后年岁大了才学佛,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有些老长官:你现在年纪轻轻的应该替国家做点事情,到四十岁以后学佛也不迟。这就是误会了,这里说得很清楚:

 

【佛法不待时而行。亦不待时与果。】

 

下面说得更清楚:

 

【外道法。日未出时受法。日出时不受法。】

 

这两句有点像现在学外道之类的祕密传法,光天化日之下不敢传法,这是外道法,佛法没有。佛法的修学,跟我们自己身心生活融成一片,好像呼吸一样,呼吸能不能说什么时候该呼吸、什么时候不该呼吸?不呼吸人命就没有了。佛法就跟呼吸一样,不待时,一切时、一切处,无不是佛法。这样首先得要了解何谓佛法,佛法是大智大觉之法,对于人生宇宙一切事理、一切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觉。在一切万事万物当中没有迷惑、没有疑惑,不但没有迷,连怀疑都没有,这就叫做佛法。一切法无不通达,这也称之为一切智,一切智就叫佛法。这个叫一切智,经里面叫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法。佛法在哪里?我们人人都具足,没有一个人是有欠缺的,没有。我们所具足的跟十方如来所证得的是无二无别,为什么诸佛菩萨那么自在,我又这么苦恼?诸佛菩萨的佛法他会用,用得很自在;我们自家的佛法不会用,所以才惹得一身苦恼。会用的就叫做佛,不会用的就叫做凡夫,可见得不是本质上不一样,而是作用上不相同,这个作用我们就称之为觉与迷,觉就是佛菩萨,迷就是凡夫。除了觉跟迷之外,实在上是找不着什么不同的地方,正是所谓「在佛不增」,没有增加一点点,「在凡不减」,没有减少一点点,不增不减。

 

诸佛菩萨不生不灭,我们现在也是不生不灭,决定不能说觉了的人不生不灭,迷了的人就有生死。给诸位说,经上虽然有这个话,这叫权说,不是说真实话。假如真的是这样,觉了就不生不死,迷的时候有生死,那我们成了佛觉悟了,我们有得,得个什么?得了不生不死。佛在大经上明明跟我们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所得,什么无所得?到觉悟的时候不生不死,从前迷的时候还是不生不死。你们现在都怕死,为什么怕死?迷惑颠倒,你没有生死。我这样跟你讲,我句句讲的真话,讲的真话你不相信;我跟你说人有生有死,你相信。说假的你很相信,说真的你不相信,实在没办法,你生死,我不生死,各人做各人的。虽然讲不待时,可是佛法里头有的时候说时节因缘,不待时哪来的时节因缘?解释在第四页第三行:

 

【问曰。如佛说。有时药。时衣。时食。若人善根未熟。待时当得。何以言无时。答曰。此时者。随世俗法。为佛法久住故。结时戒。若为修道得涅槃。及诸禅定智慧微妙法。不待时也。】

 

修真的,不待时;修样子,要待时,样子是给人看的,是利益众生、接引众生的,所以要『时食』、要『时衣』。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这就是通常讲的仪规,一定要这么做。为什么?顺俗,世间人是这么做,佛法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也这么做。就是外面样子是这么做,内里面的用功不是这样的,不受形式的影响,诸位要懂这个道理。用什么功?用定功,佛法里面有八万四千法门,或者说无量法门,这些法门都是修定的;换句话说,就是有无量修定的方法。定是一,为什么又有无量?诸位要晓得,法无量,所以定就无量。真正用功的人,大乘、一乘佛法里用功就是这个用法。前天我们在《华严.贤首品》读到方网三昧,方网三昧就是无量三昧。要是从原则上讲,《金刚经》上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总纲,八万四千法门是别目。眼见色练习心不动,眼根在色尘上入定;耳闻声,不为声尘所动,怎么不动?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耳在声尘上入定。法无量无边,一一法里都如是入定,所以叫无量三昧。

 

有人不动的是名,对名他不动心,你赞叹他也不喜欢,你挖苦他、侮辱他,他也不在乎,见了钞票就动心了,所以他不贪名,贪利。换句话说,名上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利上就动了心。诸位晓得这个道理,这种功夫不能间断。我们每个人习气不一样,每个人的爱好不相同,每个人的烦恼不一样,有好名的、有好利的,有贪各式各样的,不相同。功夫怎么用法?自己毛病哪一条最重,先断这条。我钱看得很重,我就在钱财上入定,入定不是说钱财不要,钱财摆在面前就像没看到一样,这样才行。一切都不要了,那定是假的,靠不住;要摆在面前真正不动心,那才是大定,才觉悟。没有钱的穷光蛋说我不爱财、不贪财,你无财可贪,你贪什么?黄金美钞都摆在你面前,这时候你不贪、不动心,才是真正不动心。这个用功不待时的,这叫修禅定,这叫修智慧。因此每个人用功不一样,人家用什么功夫我也跟他学用功夫,你学了这么多年一无所成,你的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众生就跟病人一样,人人都害病,他吃那个药吃好了,还不错,你那个方子给我,我一吃吃死了,为什么?那个方子对他的症,不对我的症。所以个人自己的病,哪一个病最重就先治哪一个病,这样用功非常有效,诸位能用上三年,最大的毛病治好了,其余小的很容易治。你渐渐在六尘境界里就做得了主宰,六尘境界,五欲六尘在你面前的时候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能做主宰,到这个时候你自己晓得你的禅定智慧成就了。所以用功不待时。

 

早晚五堂功课那是样子,早晨几点钟我们做什么功课,晚上几点钟做什么功课,除那个时间都不做,那有什么用处?我还遇到有些人打佛七,佛七打得非常好,很有受用。佛七打完到第二天就不行了,一年来打一个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古人所谓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他这个帐怎么算法?会有用处吗?不会有用处的。换句话说,佛七的精神与用意都不晓得!佛七什么时候用?凑热闹的时候用。严格的讲,佛七是什么?佛七是考试,你平时没有功夫,你哪有资格参加考试?平时就这样用功,用上一年功,在这七天加紧认真的考一考,叫克期取证。证什么?证一心不乱,一年功夫下来,这七天我要证个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等于阿罗汉,理一心不乱那个功夫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菩萨。圆初住菩萨,生死就没有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跟我们此地乘巴士到台北火车站一样,太方便了,喜欢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就可以去,毫无障碍,清清楚楚。这个事情人人做得到,不肯做太可惜了。诸位还得记住,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之可贵就是人身容易成就,容易证果。

 

顺俗,佛法则能够久住。这一句我希望诸位要牢牢的记住,这是什么?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佛法要不能随顺中国人的习俗,就不能在中国弘扬。所以佛法到中国来之后,全盘中国化,入境随俗才能够久住,才能被这一方的人所爱好、所接受、所奉行。佛法传到日本是间接传过去的,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日本的佛法仪规跟我们中国完全不相同,如果要是不能随日本人的习俗,佛法在日本不能发扬光大,日本人不会信受奉行,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每一个国家民族习俗不同,不能拿一个模式来教一切人,这是办不到的,决定行不通,人家要起反感、要排斥的。

 

再给诸位说,古今风俗习惯又不同,所以拿古人的法子到今人来也行不通,今人一看到佛法:落伍了,旧的东西,太陈旧了,跟不上时代,要被时代所淘汰,淘汰掉。所以古德才给我们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不会被淘汰,永远不会被排斥,佛法是万古常新的。百丈大师定的规矩适合于唐朝人,宋朝人根据百丈大师这些规矩,用不着的删掉,需要补充的做了修定,代代都有修订一直到今天。今天我们再修订行不行?不行了。再修订也不行,为什么不行?诸位要明了一个事实,从前代代修订就好像堤防缺了口,缺的不大,把它修修补补就行了,又能够保持相当一个长的时期,所以说历朝历代都是做修补的工作。为什么?诸位要晓得,佛有没有法说?佛没有法说。佛有没有法给人?佛没有法给人。如果说佛有法可说、有法给人,那是欺骗人的,它是自己的,不是佛给我们的。佛所说的一切法是对治众生的见病。什么叫见病?就是见解上的毛病。今天全世界思想上大混乱,众生这些见病严重到有史以来所没有的这种程度,什么修修补补治不了众生的病,今天这个病是要命的病,诸位要了解这一点。

 

过去交通工具不发达,大众传播工具不发达,所以几千年来我们的生活范围都是小圈圈,活动的范围都不大。在大陆上,在过去,一个人要是出门游历一、二省,这个人了不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现在游历个一、二省算什么!人家那个游历一、二省,要花一、二年的时间;现在周游全世界,一个星期就可以办到。由于交通发达,我们生活圈子范围打破了;大众传播工具也发达了,世界上任何角落一发生事情,我们立刻就知道。知事多则烦恼多,认识人多就是非多。现在门户都开放了,外国人今天张三来,明天那个来,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全世界的是非、全世界的烦恼,从前所没有过的现在都来了。这个堤防整个崩溃,不再是修修补补的办法能够应付得了。

 

今天要有大智慧的人重新建立新的规矩,才能解决问题。建立新规矩不是我们凭空在那里想一想订几条就行,不是的。要真正了解众生病源的所在,要知道自己文化的根本,还要了解世界上其他各国民族的文化根本,自己的演进、别人的演进如何能融会贯通,才能搞出一个新东西。要想将来大家都习惯了,不但我们现在人遭了糕,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外国人也如此。因为从前他的生活圈圈也那么大,现在也突然之间打破,彼此一接触,手足无所措,都不晓得怎么好了,这就是今天思想大混乱的根源。佛教给我们是绝对正确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无论你什么样邪知邪见、你很正知正见,管你什么样知见,我听、我不动心,我了解你,我没有执着、我没有分别,我才能够处理这个问题。换句话说,样样都接触是样样不受影响,心地清清净净一尘不染,才能够为一切众生建立新的道德、新的秩序。建立起来叫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够运用在生活上,至少得五十年到一百年之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就是科学的冲击,科学带给我们人类的灾难,思想混乱的灾难,比原子弹还要可怕,无形的灾难。我们想想,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中华文化跟大乘佛学。为什么说它能解决,其余世界上这些思想学术不能解决?这就是中国文化跟大乘佛学是从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是万古常新的,方法善巧极了。我们一定要认识它,要努力的学习,要救自己,要救一切众生。不但是为自己活在这个世间,要为一切众生生活在世间,这就是菩萨的愿力。所以这句话意义深长,不随俗,佛法就不能久住。我们今天佛法所以衰,衰到这种程度,就是不随俗!还守着陈旧的老办法学佛,学做古人,当然被时代所淘汰掉。学做古人、学做旧人,不能做新人,不能做个时代的人物,去跟死人做朋友,这不是糟糕吗?唐宋元明清的人都死了,还去学做他们,这是学死人不是学活人,这个东西怎么能被大众接受?

 

我在你们学校讲演,我很赞叹你们,你们学生很乖,没搞清楚,叫你拜佛就拜佛、叫你磕头就磕头,真乖!我就没你们那么乖,没搞清楚决定不干。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没有给他磕过头,现在想到好惭愧。为什么三年没有磕头?磕头这个道理没搞通,不磕头,我见到总统都三鞠躬,见到老师三鞠躬就可以了。道理没搞通,不肯干,人家叫我磕头,我才不干。你们真乖,不但磕头还叫你们持午,持午干什么?替常住省一顿?没有必要。什么都有个理,理要没搞通,你叫我那么做,办不到。说得好听一点,你们的善根深厚,我的善根很薄。很难得,总算不容易。希望诸位要明理,要发大心。这句对我们是很好的一个启示。在第五页就讲三法印,这是小乘法里非常重要的,就是无常、无我、涅槃,这地方有很详细的说明。同时还把三法印所以然的道理也都说明白了,希望诸位自己去读去。在第八页第三行提出法有二种:

 

【复次。法有二种。一者佛所演说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聚。二者佛所说法义。所谓持戒禅定智慧八圣道及解脱果涅槃等。】

 

法有二种,一种是「法聚」,一种是「法义」。法聚多半是属于教,我们讲教理行果属于教,法义属于理,一个是事,一个是理。拿我们现在讲,也可以把万法分作二大类,一个是讲事,一个是讲理,此地法聚就是事相,法义就是道理、讲的义理。

 

【行者先当念佛所演说。次当念法义。】

 

这个程序很重要,一定先念经后求解。先求根本智,然后再求后得智,这是真智慧。现代人的毛病在哪里?不求根本智,还要想得后得智,一样也得不到。根本智是活的,像一棵树一样它有根,后得智是枝叶花果繁茂,活活泼泼的。没有根本智要想得后得智,那是怎么样?像花瓶里头的花没有根,是偷别人的,装自己的面子,装个几天就完蛋了,死的不是活的。如果我们自己根本智慧不开,念别人那些东西,记得多、看得多,古人有说,《礼记》里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全是别人的。换句话说,不能教别人,自己也得不到受用,自己也没受用,绝没有能力对治自己的烦恼,没有能力开自己的智慧。所以什么都要求自己。这是两种法,两类,修学的次第。《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造的,龙树菩萨教给我们,先读诵,后再求解,这也可以说是圣贤教学里面的修学善巧。

 

在第九页末后一行,有几行文是讲佛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法的善巧至极。在第十页第三行最后一句以下,再说法义。前面是讲法聚,这是讲法义。法义里面特别注重的,十一面第二行我念几句:

 

【无常无我无相故心不着。无相不着故。即是寂灭涅槃。】

 

『无相』,即寂灭涅槃。这段意思跟《金刚经》里佛所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本性,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我们现在见相就着相,见相着相,所以不见如来;见相而不着相,那你就天天见如来、时时见如来。要说是佛菩萨不在我们面前,那是自己没看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一步,我们就是见不到,还天天去求,到哪里去求?当面错过了还求!要在我们自己有慧眼,要能认识他。第五行以下是说明念三宝的所以,这节文诸位好好的去看看。在这一卷里面说的「七念」,念法的篇幅确实相当大,一共是有十一面,十一面的文都是讲的念法。从十二面一开头,「念僧」,我们也把前面纲领这几句念一念,第一行开始:

 

【念僧者。是佛弟子众。戒众具足。禅定众。智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具足。四双八辈。应受供养恭敬礼事。是世间无上福田。行者应念如佛所赞僧。若声闻僧。若辟支佛僧。若菩萨僧功德。是圣僧五众具足。如上说。】

 

这一段是纲领,下面都是解释这几句的。『僧』在此地特别指的是佛弟子,佛弟子是要说真实的佛弟子,不是说挂名的佛弟子。我学佛了、出家受戒了,我就是三宝,就是佛弟子,这不可靠。为什么?你自己出家受戒了,诸佛菩萨承认不承认?这个问题很大。如果诸佛菩萨没承认,你自己称佛弟子,你是冒充的佛弟子,这个罪过就大了。尤其在末法时期,诸位读读《楞严经》,「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魔王波旬的子孙混迹在僧团里面,龙蛇混杂,破坏佛法。所以真佛弟子、假佛弟子我们不要管别人,别人真的假的与我都不相干,他是真的于我没好处,他是假的于我没有坏处,要紧的是要问问自己是真的是假的,这个很重要。佛的教诫是教诫我们自己的,绝不是教诫我们去看别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那就全都错了。教诫我们自己要内省,我们是真佛弟子还是假佛弟子。

 

什么样叫真佛弟子?此地举了几个例子,『戒众具足』,此地每一句都有个「众」,众是众多之意,戒律众多。『禅定众』,禅定是无量三昧。『智慧众』,这个智慧众是讲后得智,正像《坛经》里面六祖所说的八万四千智慧。『解脱众』是一一法里面都得解脱,一一法都不为诸法所拘束,一切法里头解脱了。『解脱知见众具足』,这个具足是从禅定一直贯下来的,法法具足。

 

『四双八辈』,这是指小乘四果四相,这才叫做佛弟子,起码的佛弟子。『应受供养恭敬礼事,是世间无上福田』,看到经文「应受」,我到哪里去你们要供养我,你们应该的。那人家要问问,凭什么应该供养你?就凭你是个出家人就该供养你?诸位要记住,应受人天供养,是受人间有智慧之人、有福德之人供养,他知道恭敬三宝。我们自己也不能摆个架子,装模作样、作威作福,那就大错特错了!释迦牟尼佛待人都非常谦虚,佛弟子作威作福,说不过去。菩萨里面,诸位看看《法华经》里常不轻菩萨,如果诸位还有贡高我慢的习气,自以为是人天师的,把《法华经.常不轻品》多多的去背上几百遍,你的毛病自然就治好了。理上如是,事上要清净,要彼此恭敬。

 

『声闻僧』、『辟支佛』,这二类是小乘,『菩萨僧』是大乘,『功德』是贯前面的,声闻、辟支佛、菩萨个个功德,这是『圣僧五众具足』,所以我们应当要念。念僧是念什么?就是念戒、念定、念慧、念解脱、念解脱知见、念福田,这叫念僧。而不是出家人,你喜欢哪个一天到晚念着他,那就糟糕了,大错特错!那个毛病就大了。「僧」这个字是和合的意思,念僧念和合,此地特别讲的是五分法身,这五分法身《六祖坛经》里头五分法身香,到「传香忏悔品」里面可以读到。十五页第六行:

 

【复次。僧有无量戒禅定智慧等具足。其德不可测量。如一富贵长者信乐僧。】

 

这个以下有一段故事,在佛法里面叫公案,我们俗话说有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很有味道,说什么?是对治那些偏漏固执的习气,很有趣味,文很长,诸位自己看,小故事是容易看得懂的。再看二十三面第四行讲念戒:

 

【念戒者。戒有二种。有漏戒。无漏戒。有漏复有二种。一者律仪戒。二者定共戒。】

 

『律仪戒』是有漏的,像五戒、沙弥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这些律仪戒都是有漏的,都是『有漏戒』。『定共戒』何以称有漏?这个定是讲世间四禅八定,是属于有漏的。如果是阿罗汉第九定,可以说是无漏定,那是无漏的。换句话说,四禅八定还是有漏,这个戒叫「定共戒」,有漏的定共戒。阿罗汉以上,定共戒才属于无漏的。

 

下面给我们说明为什么要念戒。戒,诸位要晓得,它是帮助我们得定的。修行,在佛法里叫修行,定是枢纽,关键是在定上,怎样能够顺利得到禅定,戒是很大的帮助。但是戒一定要懂得,如果执着戒相,那就等于又加上一重过失,反而不能得定,所以是死在戒律之下,他得不到定。虽然得不到定,也有点好处,什么好处?能够得人天福报。譬如我们念佛人,祖师提倡持戒念佛,那个持戒念佛如果死在戒律之下就糟糕了,不能得一心。为什么?譬如我今天不小心,蚊子咬我,手一摸摸死了,糟糕我杀生了,「这怎么办?这怎么办?」这还能得定吗?还能得一心吗?不能。为什么不能?执着在戒律上,那就成了一心的障碍。所以要懂这个道理。再有一个,学佛不要学得怪里怪气的。学佛的人走到任何地方要叫人赞叹,要叫人欢喜,学佛好,我们都要学佛,这你是佛脸上贴金,替佛弘扬佛法了。如果人家看,「佛学不得,这个佛学了吃不消」,你不是在那边破坏佛法、消灭佛法吗?你要懂这个道理。死在戒条上往往就变成这个样子,处处在那里灭佛法,自己还不晓得。戒律精严了,让人家看了就害怕:佛不能学。学佛一定要吃素,那些口馋的人第一个就拒绝了,不能学佛。学佛的人,那些口馋的人看你也大吃,「学佛可以吃?」没有关系,吃三净肉就行了,「这样子,佛可以学!」他也学了。我破了戒,破了戒度了这么多众生,把佛法宣扬出去了,佛看到还赞叹你善巧方便,你有方便。你要是斤斤计较,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人家看到害怕,谁还敢学佛?无人问津。还自己以为很高明、很得意,实际上自己处处在破坏佛法、在消灭佛法,还认为自己是佛法的功臣,自己很了不起。穿衣服,时代不一样了,也得穿得整整齐齐像个样子,人家一看,学佛也很时髦。不要搞得阴阳怪气,年纪轻轻活活泼泼小女孩打扮成个老太婆的样子,一看到就害怕。这就是不懂得戒,死在戒律之下,不晓得戒的精神。

 

戒律的精神诸位要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刚才给诸位举的例子,大众馋的人在一块的时候,你跟他大鱼大肉照样吃,那鸡不为我杀,我又没有见杀,我吃了牠的肉度这么多众生,众生肉贡献给我是无量功德。牠要是有知的话,还很感激,「我这个肉供养学佛的人,藉我度这么多众生」,牠有功德,牠能生天。如果你要是借故享,也口馋,那你就造罪业了;你要是方便度众生,那真是无量功德。这个事情我都能办得到,之所以不能办是吃了几十年的素食习惯了,大鱼大肉吃不下去,不是不吃,而是不习惯,习惯有什么不可?所以条条戒都有开缘,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时候开?利益众生的时候开,接引众生、度众生的时候可以开,不要死在那里头。

 

所以接引初机,第一个不要劝人受戒,第二个不要劝人吃素,第三个不要劝人过午不食,大家就很欢喜学佛了。你这三条要是一开头,人家都拒绝千里之外了,谁还敢来?到时候他懂得佛法,晓得这个东西功德利益,他自然就如法了。素食,给初学的人讲,不要讲「吃了牠的肉将来要还牠的债」,他不相信,他说你骂他、你侮辱他,他不能接受。咱们说吃素是卫生、卫性、卫心,我只讲这三条,我这三条也有道理,养生之道,我们素食养生之道,他就欢喜接受了。好,你学佛吃素了,父母对儿女很疼爱的,看到你学佛吃素了,怕你营养不良,身上又得病了,家里人反对。你要是破了斋,又怕佛菩萨责备你;不破斋,家里父母又责备你,你看你学佛学得苦不苦,苦死了!学佛,佛法是自在法,佛不叫你受苦,佛叫你得乐,离苦得乐。不学佛家里一团和气,学了佛之后家庭里面起了摩擦,不能够相处,这就是学佛的毛病,不懂佛法。父母喜欢你叫你吃鱼吃肉,你在父母面前就大吃鱼肉,父母很开心,学佛不障碍。你离开家庭在外面,你吃你的长素,父母没看到,你们不就都乐了吗?外面也乐,家里也乐,苦就离掉了。佛菩萨也欢喜,佛菩萨绝不会责备你。

 

现在说老实话,好多的年轻人,看到你们都是聪明相,实际上都是学成佛呆子,呆头呆脑。你们要是活活泼泼的,你说暑假期间我们到哪里参加佛学讲座,你家里人一定非常欢喜,还多拿一点钱给你,叫你去参加讲座。不会一听到佛学讲座,这个不能去、要限制,不能出门,家里有事情。为什么?一定是在家里是阴阳怪气的,你家里父母看不惯,所以他不叫你参加。你学佛学得活活泼泼的,父母都很开心,他怎么不让你参加?求之不得。所以你们同学当中有二个人报了名现在不能来,父母不准来,大概就是佛呆子,父母不准来。这些好好的看看、研究研究,都教你活活泼泼,不是教你呆头呆脑。末后有一段在二十五页倒数第二行之后是讲八正道,这地方的八正道解释得也相当之好。在二十七页倒数第四行,念舍:

 

【念舍者。有二种舍。一者施舍。二者舍诸烦恼。】

 

『施舍』是舍烦恼的前方便,佛法里面舍,顶重要是舍烦恼,舍生死。你不是有生死吗?生死为什么不布施掉、舍掉?舍掉不就没有了吗?你不肯舍所以才有。你有烦恼,你烦恼为什么不舍掉?你有苦闷,你苦闷为什么不舍掉?佛法妙极了,就是教你舍,舍得干干净净,心地清净,清凉自在。可是修舍的法门要从布施学起,布施不但能舍烦恼,布施能成就无量功德,所以布施才是真正修福。有福报的人可以舍烦恼,没有福报的人舍不了烦恼,烦恼总是常相随。譬如没有福报的人,我钱财这么多,舍掉了,明天谁给我饭吃?我明天得饿肚子,那是苦中之苦。那个有福报的人舍光,到明天自然有人供养,他不苦。所以说布施就是修福,尽量的去修福,舍财修福。报的时候,晚年的时候,福报自然把烦恼都舍光了,愈是年老愈自在。我说这话非常肯定,我不是在文字上说的,我是过来人。我一点福报都没有,从前算命的给我看相算命,都说我没福报,而且寿命很短,我也想想真的没有福报。所以我那个老师教我舍,我一开始学佛就修舍,舍得干干净净。现在有点福报而且很自然,身上一分钱不要带,到哪里都有人供养,到哪里都有人招待。不但在国内,在国外也如此,你说多自在,没烦恼了!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缺乏,这是佛法的好处,不学佛哪能得来?这里有一句话很重要:

 

【财施是一切善法根本故。】

 

在二十九页里一共有九首半的偈颂,这是赞财布施,应该要晓得,应该要学习。

 

在三十面第三行开始讲法施,法布施比财布施还要重要,这里面讲到「清净法施」,讲到法布施的形象。后面讲念法与念舍的差别,都说得很清楚。在三十二面倒数第四行,念天:

 

【念天者。有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

 

佛弟子为什么要念天,念天有什么好处?天有什么殊胜、有什么功德?在这段文也说得很清楚。在三十四面第五行,念死:

 

【念死者。有二种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缘死。】

 

『念死』,给初学道的人做增上缘,也是很好的法门。我们一切都舍不了,主要就是没有能够想到「死」,只要想到「死」,不能舍的东西也能舍了,不能放下的也能放下了。但是修念死观怎么修法要晓得,这段文里有说明,告诉我们如何来修这种观。第三十七面倒数第四行:

 

【十善道有二种果。】

 

这以下讲十善道的果报。

 

三十八面最末后的一段长行文,文字不多,只有五行,这五行说「菩萨八念」,因为前面所讲的属于小乘八念。大乘菩萨法里也有八念,名词是一样,境界不相同,这地方只提了一个纲领,我们就能够想象得到。这一卷到这里给诸位介绍完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12: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