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23集)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十三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23

MP3下载

《大智度论》第二十三卷,「释初品中十想」:

 

【十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不净想。断想。离欲想。尽想。】

 

这十想观也是小乘法里面重要的修学法门,能够帮助我们离欲证真。《论》里面一开端解释念、想、智这三法义的差别。

 

【问曰。是一切行法。】

 

『行法』就是修行的方法。

 

【何以故。或时名为智。或时名为念。或时名为想。】

 

有时候我们在经上读到的佛讲的十种智,此地接下去就是讲十一智,十一智就是小乘的十智再加上一个大乘法里面所说的如实智,成为十一智。有时候又叫十念。法门都很接近,可以说都很相似,为什么佛有些时候说「智」、有些时候说「念」、有些时候说「想」?这是解答这个疑问:

 

【答曰。初习善法。为不失故。但名念。】

 

可见得我们讲十念是对初学人来说的。初学的人贪着功德,修这个法门有殊胜的功德果报,他修得就很有趣味。

 

【能转相转心故。名为想。】

 

这是更进一步了,入到第二个阶段,在佛法大原则上说转识成智,从前面十念而达到能够转境界了,这时候就叫做『想』。

 

【决定知无所疑故。名为智。】

 

这是第三个阶段,境界转了之后,实在见到诸法实相,这时候叫『智』。如果我们拿禅宗祖师的公案来说这三个过程,也能够相彷彿。譬如初学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念」;功夫更进一层,观想得力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就是入第二个阶段,「想」的阶段;到第三个阶段,才晓得是与不是是一不是二,所以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时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跟第一层那个人决定不一样,这个是智慧之见,不是情见,这是第三个阶段。念、想、智,义相差别如是,下面就一条一条的介绍来解释。我们讲每一条只能提一个大纲,不能照《论》上这些文来讲,论文太长。接着底下就是第一条「无常想」,无常想里面顶要紧的几句话,也就是开端:

 

【观一切有为法无常。智慧相应相。是名无常想。】

 

『一切有为法』,《百法》前面所列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不但包括一切色法与一切心理的现象,甚至包括阿赖耶识,这是一切虚妄的总根本,它都是有为法,我们要观察,这个『观』就是智。『智慧相应相』,要有智慧去观察,这一切有为法『无常』。所谓「无常」就是生灭法,无常不是常住法,是生灭不常住,可见得它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法决定是常住的,决定是不变的,就是不生不灭。我们凡夫不能够觉察,不知道万法无常,纵然说明万法无常,是有名无实。为什么?我们见到万法无常是粗相,太粗太粗了,而且在一切法里,某些法无常,某些法不晓得它是无常的。所以凡夫知见里的万法无常是有名无实,只知道这么说,没有下过功夫,没有真正证得无常。

 

证得无常一定开智慧,证得无常法一定能够放下万缘,清净心、平等心就能够证得。所以『无常想』能帮助我们看破,能帮助我们放下。由此可知,这个在修行方法(行法)里面是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我们要常常用它,要常修「无常想」,也就是无常观,常修才可以于一切法不执着。这一段解释的文很长,在第二面给我们讲众生无常、世界无常。后一段又教给我们:

 

【菩萨何以故行是无常想。】

 

小乘修无常想,修这十种想,大乘菩萨为什么要修?在第三页倒数第三行问里面又提出一个问题:

 

【何等是具足无常想。】

 

这都是修观里面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说到大乘菩萨修学的要领。说得更好的是在第四面第三行

 

【是无故无常亦无。】

 

重要的着重在这四字『无常亦无』。底下就提出个问题:

 

【若无无常。佛何以苦谛中说无常。】

 

下面就解释。佛说『无常』,因为众生执着众生是常、世界是常,所以佛用这个方法对治。如果你要执着一定有个「无常」,就变成小乘,执着空了。大乘很巧妙,无常亦无常,无常也无,常与无常二边都离开,这才叫做中道第一义谛,所谓是二边不立、中道不存,才能够证得真正的清净。在第四面倒数第二行以下,一直到第五行的末了,这是教给我们修学应该以什么为重。此地举了个例子,有人以持戒为重,有人以多闻为重,有人以禅定为重,有人以苦行为重,十二头陀里有苦行。到底哪一个为重?各人根性不相同,这个要懂得。如果法门不契机,学起来很费力气,不容易成就;法门如果对了机,成就很快,学起来不费力,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纵然是同参道友天天在一块的,我们根性不一定相同,所以说你修那个法门有成就,我也跟你学一个法门,不见得有成就。

 

但是法门如何选择?这是很大的学问,也相当不容易。修学一定要有结果,一定要有成就,如果我们修学没有结果、没有成就,我们的光阴、这一份苦心那是浪费了,是不值得的。既然是发了心,费了这么多时间、费这么多精力,就一定要求一个结果,要求一个成就,这是很要紧的一个原则。修学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就是有初学,初学奠定基础以后才能谈专攻,所以一发心就要学某一门东西,这很难。为什么?看到、听说这个经很大,这个经的意思很高、很好,我发心要学它,与自己机相契不相契不知道,这是一桩很危险的事情。譬如小学生,他就要发愿我将来做政治家、我做科学家,口里说说而已,到时候说不定一家也不是,没到时候!一定先要把基础奠定好。世间法的基础要到高中才能奠定好,大学里面才分科、才专攻。

 

佛法也不例外,一定要先在基础上奠定好,而后你自己才真正晓得你的根性在哪个法门,哪一部经与你投缘、与你有缘分,你学起来才特别容易。别人听这个经听几遍都不懂,你听这个经一遍就懂;你听这个经一遍懂,另外一部经你不见得一遍就懂,由此可知,根性不相同。这是什么缘故?在佛法里讲过去生中曾经修习过,过去我修这个法门,这一生虽然有隔阴之迷,一看到这个经典很有缘分,好像从前念过,现在念起来不吃力。如果很勉强的看到别人学这个,我也跟他学,这个亏就吃大了,功夫下去了,不见得会有成就。所以我们学东西不要盲从,必须要认识: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一门通达了,一切都通达。法门一定要选择一个,不能选择两个,两个确实很难成就,就是在初学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个原则。

 

我自己在修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也有一点悟处,就是觉悟到一般教学法有缺陷。我自己所得力的,基础教学是老师个别传授的,才能得利益。凡是开班讲学,尤其像现在学校上课一样,这一点钟这个老师来上课,第二点钟又换了一个老师,头一点钟的功课还没能消化,第二个又换了,第二个钟点又换了课程。一天学好几样,一个礼拜学个十来样,没有法子接受,心是散乱的,所有功课都要想。所以我在这地方有一个悟处,后来有很多人办佛学院,我都给他建议,虽然建议他们听了很好、很有道理,没有人采纳,没有一个佛学院用我的办法,很遗憾。

 

我想个什么办法?实际上佛学院还是那么多课程,还是那么多老师,就是教学方法变换。譬如我们这一门功课,一个星期请这个老师来,一个星期上二个钟点,一个学期二十周,不过四十个小时;那个老师每个星期也来一次,何不如把课程集中,我这门功课请这个老师来教一个星期、二个星期,他这一个学期的课全部教完,请老师住在学校。在这个星期当中头脑里就一门功课,没有二门功课,只有一门,聚精会神都用在一门上,一定成功。这门课程教完了、考试完了,下一周再请另外一个老师教另一个课程,全周都是他的课,一天八个小时是八个小时一个老师来教。时间还是一样多,课程还是一样多,效果决定不一样,学生能专心,心无二用。课程编排不是一学期的,是全部的课,譬如大学从一年到四年,我们一共有多少个科目,分配使用多少时间,哪一个课程多少时间全部集中上,这样对人力上也节省。

 

现在佛学院多,请不到老师,佛学院的老师分身无术。如果这么一来,分身有术,我在甲佛学院担任佛学概论,课程要三十个钟点,这个佛学院三十个钟点教完了,我下一个星期就可以到那个佛学院,我住在那里再教他三十个钟点,一个人可以教很多佛学院,就是一门功课。做老师也不要那么辛苦,每一个星期去跑一趟很辛苦。一去就住在那里,住在那里一个星期、二个星期,全部课程教完了,这样的效果就不一样,所以学东西要专攻。台中往年我们小班就是专攻的方法,一个人只能学一门,不可以同时学二门。虽然学一门,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旁听,但是自己力量只集中在自己的一门上。别的听听而已,看看而已,不要去用心、不要去研究,全部的力量放在你自己所修学的这一门,这一门完成了,再研究一门。这是古人读书用的方法,所以人家的学问根深蒂固,很踏实。我们想想这个方法好,应当要恢复,应当要采取,发现有缺点了,就要很勇敢的把它改正过来,有决心、有毅力。

 

讲到专攻,专攻是以后的事情,先还是要培养基础,然后看自己的根性、看修学的环境,还要看众生目前的需要,我们在哪一宗、哪一部经典上发心去弘扬。我从学佛以来,很早就有这个愿望,记得我在佛光山教书的时候,十几年前的事情,五十六年在佛光山,我对佛光山的学生就说过,希望人人作专家,不要作通家。要知道《大藏经》经论只有三千多部,数量并不多,如果我们有三千人,每个人发愿攻一部,一生专门攻这部、专门讲这部,我们台湾不就变成全世界有一部活的《大藏经》?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是第一。

 

你专攻《华严》,你是《华严》第一,世界第一;他是《法华》,他是《法华》世界第一;你是《弥陀经》,《弥陀经》第一;你学《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第一,个个都是世界第一,没有第二。做得到做不到?做得到!一个人能够下五年、十年的功夫搞一部经,他要做到世界第一,这是决定可能的事情。三心二意,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那就完了,你的精力分散了。如果不是这样,佛法如何能发扬光大?一经通了,一切经通;虽然一切经通,你标榜这个第一,还是弘扬这个,其他的通达,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学《法华经》,你要学《华严》,那某人学《华严》他是世界第一,虽然我的《华严》不在他之下,可是你到我这里来,我会把你介绍到他那里去,你学《华严》应当跟他学,你学《法华》到我这里来,应该是这样的,绝无门户之见。要晓得佛法是一家,哪有派别、哪有门户?我们看看隋唐八大宗的祖师,就是在经典里面选择部类相同的聚集成为一宗,有一些人发愿专门弘扬这一宗的,哪一宗的祖师都是第一。当年十大道场,就是十宗十大道场,个个第一,世界闻名。外国的到中国来留学,想学《法华》的到天台去,想学《华严》的到五台去,想学唯识的到大慈恩寺去,那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学府。我这些年也到处劝人要好好的干,哪一个寺庙都能做得到。尤其我们今天在台湾,安居乐业,衣食无愁,只要发心专攻一门,有个五年、十年,不怕不成专家。为什么不肯干?懈怠懒惰,不肯干。给诸位说,这是一条成功的大道,你要想搞二门、三门,此山看到彼山高,那是一事无成。

 

这个是诸位千万要记住,无论是大部经、小部经都要求专攻。我在这个讲堂也给诸位说过,今天我这个方法是什么?是牺牲自己、成就诸位,是眼看着各宗都没有人,所以在此地讲《法华》、讲《楞严》、讲《华严》、讲《弥陀经疏钞》,这个给诸位说,不得已!希望同修们当中真正发心学一样,我所讲的经你们天天听,你学《华严》的你就全部力量专在《华严》上,一个星期四个小时《华严经》,你一个星期当中一定要把这四小时东西融会贯通,把它消化掉,别的东西只听,不需要去消化。你学《楞严》,《楞严经》一个星期讲一次,一个半钟点,千万不要以为这一个半钟点太少了,一个星期只有这一个半钟点。诸位要知道,我在台中学《楞严》的时候,李老师一个星期一个小时,我在他会上听了三年。他如果一个星期讲上二个小时、讲上四个小时,我就消化不了,那要把自己忙死了。一个小时我需要花多少时间去消化?给诸位说,需要花二十个小时,把他这一个小时东西完全消化掉。所以他这一部《楞严经》讲圆满了,我也讲了一部,我就很熟。请我到台北讲《楞严经》,我就敢讲了,为什么?真下了功夫。一个星期上这一小时的课,真好,舒舒服服,轻松愉快来接受,三年圆满。有这部经的基础再看一切大经,很容易了。所以我在台中听《华严》,只听了一卷,后面都知道了,九十九卷经听一卷,后头都晓得了,我在台北也讲《华严经》。

 

诸位要晓得,「专」要紧!如果要照古人这个态度,我学的《楞严》,就一生专门来讲《楞严》。天天读《楞严》,能不能成为楞严专家?能够,绝无问题。我《楞严》有这么好的底子,我天天讲《楞严经》,从前演培法师开我玩笑叫我「首楞严王」,我真搞下来我真可以作「首楞严王」。看目前的情形还不行,就帮助诸位同学,希望你们底下一代超过现在一代,把大乘佛法能够发扬光大,能够弘遍全世界。将来你有一部经专攻,你坐一个道场,你一生当中就讲这一部经,周而复始,一遍一遍的讲。学生来学,到你这里来就学这一部经;学另外一部经,哪个人专门搞这个,介绍到他那里去。既是专家又是通家,虽是通家,专弘一门。你们看看八大宗的祖师,他们的讲解、他们的注疏,所引用的世出世间的经典,由此可以能够了解人家真正是博学多闻,无所不通,但是他专门弘一样。提起某一个道场,某个道场出名,他这个道场是代表某一个法门、代表某一部经论的。天台《法华》出了名的,五台《华严》出了名的,终南山是戒律出了名的,这才能成就。不但佛法如是,世间学问也如是,不是偶然成就的,虽不是偶然成就的,诸位同学你现在发心你一定能做到。可是诸位要记住,经典如果没有十年的功夫不能透,十年功夫才能透。倓虚大师没有出家的时候,八载寒窗读《楞严》,所以出家之后谛闲法师选他继承,成为天台的祖师。他如果在作居士的时候没有八载寒窗读《楞严》,他出了家也成不了祖师。这就讲到专攻,我们讲堂这几部大经大论,就是希望同修们要发心专攻,选定了一生不要改变。你们到这里来录音,学哪一部经就录这一部东西。别的东西不要,听一遍就算了,不要再听第二遍。你自己专门学这个,那是千遍万遍全部的力量要融会在里头。所学的这部经论一定要背诵,学法华的要背《法华经》,学楞严的要背《楞严经》,学《弥陀疏钞》的要背《弥陀疏钞》,这样才能成就。

 

《大智度论》当作佛学常识读,不需要去学它,这里头是佛学常识,是《摩诃般若》的注解,这是能够奠定我们佛学的基础。所以专攻要考虑到自己的根性,这都是重要的几个大前提,不可以盲从。要亲近善知识,自己要认清方向,要能够辨别邪正是非,而后才有适当的选择,才有真正的成就。这是末后教给我们修学以什么为重,我在此地提出这一点贡献给诸位。第六页以下是苦想: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

 

『行者』是修行人,我们要做这样的一个观念:

 

【一切有为法无常故苦。】

 

为什么『苦』?因为无常,『无常故苦』。底下问答,答里面说:

 

【诸法虽无常。爱著者生苦。无所著者无苦。】

 

可见得『苦』从哪里来的?苦从受来的,你受就苦,你不受就不苦。凡夫着相受,所以苦;佛菩萨不着相,不受,所以无常对他没苦。向下这是解释苦有两类,有身苦、有心苦。凡夫这两类都有,身心之苦都有;而诸佛菩萨在两类当中,他有身苦,没有心苦。为什么有身苦?因为他有身,这个身有生老病死、有飢寒交迫,有这些苦。但是佛菩萨是一个觉者,虽有,他在感受上比我们一般人要来得轻,那就是什么?他看得破,他对于清淡清苦的生活,他能够安然的度过。

 

譬如我们读书读到颜回,颜子是世间圣人当中了不起的人,可是他的贫困几乎也到了极点,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世间圣人他有身,他就要受这些苦,虽受这些苦,他有乐,他乐在哪里?乐在道上。「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乐,有没有苦受?当然,没有饭吃,肚子饿怎么不苦?不过他不在意,他不以为然,这就是他没心苦。诸佛菩萨更是如此,佛陀在世当年僧团三衣一钵,比颜回的生活还要苦,颜回还有个陋巷可居,出家人是树下一宿,比颜回还苦。可是出家人自得其乐,也很自在,我们普通人受不了,他们很自在。这就是说觉悟的人虽有身苦,他的感受少,不像我们感受这么重,这就是迷悟不相同。当然这个苦总是有果报的,颜回,我们学佛了想一想,他很聪明,前世大概法布施多、财布施少,所以他苦。佛教给我们什么?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就是财法布施要并重。谁愿意上门?到你这里来学,学了干什么?学了将来吃这个苦头,这学问我不要学。学问总得是离苦得乐,怎么能叫人甘心情愿的吃苦头,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一定要福慧双修。这段文比较长,说得很多,也说得很详细,各方面都说到了。

 

尤其说得好的,凡夫所受不离三毒,这个文自己去看。三毒就是贪瞋痴,我们仔细去想想,我们一天到晚所受的是不是在贪瞋痴里头过日子?贪瞋痴里面过日子怎么不苦?将来的果报如何?聪明人自己可以想一想。大圣大贤有的时候也示现苦,譬如玄奘大师大家晓得,了不起的人,真正是福慧双修。他老人家临终的时候病苦,有人就问他,你修行这么好,为什么病魔缠身还不能够离开?他告诉他,这是最后身。所有的罪业这一次报尽,这是讲最后身的所受也有苦的相。而我们千万不要看到某大修行人他临终的时候那么苦不自在,我们对他轻慢了,那可不一定,因为这时候是最后身,那是一了百了,你们对他依然要尊敬。固然那个往生者自知时至、无疾而终,我们对他非常敬仰,可是一位大修行人病魔缠身而去的,我们也应该敬仰,这就是个人业报不相同。

 

第七页倒数第二行有一首偈子,是讲生死无常都是缘生法,既然是缘生法,当然是当体即空。第八页文意非常显明,给我们一语道破身是苦本,换句话说,有身皆苦。文里面有三首偈子,三首偈描写得淋漓尽致,可以多读几遍。在这一页末后一行,就是问答这一段,就是说观受是苦:

 

【答曰。五受众一切皆苦。】

 

『五受』,就是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

 

【凡夫人四颠倒因缘。为欲所逼。以五欲为乐。】

 

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四颠倒』就是无常以为有常,无我以为有我,无乐以为有乐,无净以为有净。常乐我净,凡夫确实没有而自以为有,实在是有名而无实,这是凡夫四颠倒。向下深一层给我们说明喜乐这两种受是苦,通常人不觉得,认为喜乐是好事。这在我们这里不必细说,你们都学过十四讲,十四讲苦乐忧喜舍,喜跟乐是假的不是真的,在佛法里叫做坏苦,为什么?无常!喜事不是天天有,来的时候欢喜,过去就苦了;乐,乐极生悲,乐也是无常的。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应该要晓得。

 

换句话说,苦与忧我们要离,喜与乐也不留恋,这样才能得自在。五种受都不是正常的,舍受应当很好,没有苦乐忧喜,所谓是中庸之境,为什么也不好?因为它无常,不能够保持长久。如果一直保持下去,给诸位说,那就叫定,就叫三昧。因为你有舍受,舍得不究竟,五种受里面来说当然舍受是比较好,就希望能够永远的舍掉,永远舍掉就成了三昧。我们修净土,讲求的是一心,一心就是定,一心必须要舍下万缘,专注一境才叫一心。佛在《四十二章经》说得很清楚,人要是能一心,没有事情不能成就的。我们要学经,我们一心,发心一心去学这部经,会学得跟佛一模一样。说老实话,我们现在大毛病不止三心二意,无量心、无尽意!个个都想当无尽意菩萨,你的心意太多了,心意太多则一事无成,不能一心。第十页是无我想,解释得很好:

 

【无我想者。苦则是无我。所以者何。五受众中尽皆是苦。苦想无有自在。若无自在。是则无我。】

 

『我』的定义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我们想想,在五种受里头不自在,五种受皆是苦,哪有「我」?所以凡夫有我之名,无我之实。误把相当作我,我们现前身心五蕴之相,误会这是苦,误把一切诸法认作法我,自身人我、法我统统是误会,错认了。这一段就说得好,举出很多相的例子,给我们说明诸相都是心心所诸相,心心所的相分,这里头没有真实的我,真是一句话道破。跟唯识合起来一看,《百法》合起来,一点都不错,这些文诸位自己念念就晓得。尤其刚刚讲的《百法》,一切相分确实是心心所的相分,一切有为法里找不到我,为什么?有为皆苦,有为皆不自在,这是我们要觉悟的。在第十二面给我们说明无常、苦、无我是一事,不是二事,一桩事情从三方面来观察。第十三页倒数第一行讲食不净想:

 

【食厌想者。观是食从不净因缘生。】

 

在此地只说了一个『食』,「食」是五欲之一,财色名食睡这五者都应该离开。我们现在功夫不到,饮食还离不开,功夫到了,饮食就可以离开了。诸位要记住,功夫到了才离开,千万不要去学,功夫不到,我一定要学功夫到的人。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顿,我也一个星期吃一顿,我学阿罗汉,饿坏了!功夫不到。辟支佛二个星期吃一顿,功夫不到不能勉强。所以你们同学们到这里来,很难得,要替常住节省一点,告诉我晚上不吃。我说不行,你给我省也省不了好多,你们还是吃得饱饱的,精神养足了学东西才顺利。饿着肚子来听经,不行,听不下去,一定要吃饱,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我们图书馆虽然很穷,总是尽心尽力来接待诸位。

 

在十四面以下,这一节经文是佛菩萨透视有情众生饮食变化,好像我们吃下去的东西怎么样消化,在肠胃里那些活动化学作用,佛真是一眼就看破了,好像看透明体一样,他看得这么清楚。你看看这个文很有味道,绝不亚于近代科学,讲饮食在里面的变化。这种观是不净观,不净观了解了,教我们不要贪恋饮食,不要贪食,吃要吃饱,不要贪吃。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不吃,这要不得,这叫偏食。第十五页最后两个字开始:

 

【行者亦如是。着是饮食。】

 

『着』是贪着。

 

【欢喜乐噉。】

 

这是遇到你喜欢吃的。

 

【见其好色细滑。香美可口。不观不净。后受苦报。悔将何及。若能观食本末如是。生恶厌心。因离饮食。四欲皆舍。】

 

『四欲』就是财色名食睡除了食之外其他的这四种欲。

 

【于欲界中乐悉皆舍离。断此五欲。于五下分结亦断。如是等种种因缘恶罪。不复乐着。是名食厌想。】

 

这一段文很好,但是要从前面合起来看,才能看到完整的意思。所以饮食不要贪着,我们需要,但是不要贪着。好像我是在今天报纸上看到,是偶然看到有印象,念到这段文想到,报上登着有一个女生喜欢美,于是吃芒果,吃了六餐芒果,这下吃病了,大概现在在医院里。这就是既偏食、又贪食,为什么贪?爱美,吃出毛病来了。我们中国古人教给我们,「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饮食第一个要干净,第二个吃东西要正常,这是很重要的。

 

虽然我们学佛,修道之人如果饮食味道有不对,或者馊了、变味了,就不可以吃。千万不要「这是糟蹋东西,我罪过」。你吃出病来更罪过,为什么?还要人家照顾你。所以学佛不要学呆头呆脑,我从前学佛跟忏云法师学的那半年,也学得有点呆,跟着他。到台中去被李老师骂了好几次,才改过来。有一次跟他老人家在一块吃东西,是人家请客,我坐在他旁边,吃到有一道菜那个味道变了,我还在吃,他在旁边「这个味道不对,变了」,就放下了。这个不是挑剔,吃出毛病是惹麻烦,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后看看戒律里面,佛法里确实是卫生的,出家人不蓄食,就是不吃昨天的东西。不蓄食严格的讲,不吃上一餐的东西,因为出家人在从前日中一食。所以在饮食上现在有冰箱方便,从前没有冰箱,确实一餐东西一餐要吃尽,这叫应量食。我有多大饭量做多少,不要做太多,做多了蹧蹋掉了,做少了吃不饱,所以要应量。不留到下一餐,所以万不可以偷懒,我煮一顿,煮饭很麻烦,煮一顿吃三天多好,我三天就不要下厨房了,这是不如法的,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我们饮食上要节量,干净卫生。买东西要注意,买新鲜的蔬菜当然是好,买油炸的东西要注意,一定要看它有没有变味,因为现在的商人说老实话没有道德,把上了霉的他洗洗干净他要卖人,吃出毛病来他不负责任,我们自己吃亏。像面筋素鸡之类的,买这些东西时常买现成的,一定要注意,闻闻有没有变味,是不是新鲜的,这是饮食上要注意的。你们在这边我也是告诉你,菜变味道就不要了,千万不要说我们持戒、我们怕罪过,没那个话,那都是学成佛呆子了。第十六面最后一行: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者。若念世间色欲滋味。车乘服饰庐观园宅种种乐事。则生乐想。若念世间众恶罪事。则心生厌想。何等恶事。恶事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土地。众生有八苦之患。】

 

『庐观』就是房舍。底下就说种种贪瞋痴慢邪见,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六种根本烦恼,这是讲众生『恶罪』之事。接着底下就讲世间善少恶多,是讲世间恶罪之事。明乎此,世法有什么不能离的?十八页倒数第五行:

 

【土地恶者。一切土地多衰无吉。】

 

以下就讲『土地恶』,众生恶、土地恶。文诸位自己去看,句子非常好,可以多读读。在第十九页倒数第三行,前面五种想说得详细,后面五种想就合起来讲。

 

【死想者。如死念中说。不净想者。如身念处中说。】

 

四念处里面「观身不净」有详细说,这地方也略掉了。

 

【断想离想尽想者。缘涅槃相。断诸结使故。名断想。】

 

『结使』就是见思烦恼,我们今天在《百法》里面看就是六种根本烦恼,六种根本烦恼后面的恶见,就是五利使: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就这五种恶见。断见思烦恼叫『断想』,离见思烦恼叫『离想』,尽诸见思烦恼叫『尽想』,这是十种想。后面解释的文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说相当详细,尤其是后面讲得很好。在二十面:

 

【释初品中十一智】

 

十一智,前面十智是小乘立的,小乘建立十智是统摄一切智,而大乘法里面加如实智就变成十一智。凡是一切法如实正知而无罣碍,这就叫做如实智,如实智唯有佛才有。此地讲唯佛有,我再给诸位说说,这个佛在天台家讲分证佛就有,诸位要懂这个意思,天台讲六即佛,分证佛就有,就有如实智。分证佛是什么地位?在圆教里面讲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见一分诸法实相,所以从初住以上都是佛。你们诸位读《金刚经讲义》,你看江味农居士解释《金刚经》里面的诸佛,他就是这么解释的。诸佛是指哪些?就是指圆教初住,他就是佛。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叫诸佛,从圆教初住就是佛,圆教初住就有如实智。在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初住菩萨是四十一品无明破一品,他就见一分真性,所以就有一分如实智。底下这段文一直到二十七页,都是解释十一智的境界相以及修学的次第,说得也很详细。像这些在《教乘法数》、《三藏法数》里面都有。《教乘法数》里面说的有纲领,有一个表解,很容易明了,可以先看看,再读这节文就能够有更深入的体会。二十七页讲:

 

经【三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

 

前面有两行文,我念一念:

 

【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此言正心行处。】

 

『三摩提』是佛学的术语,,翻作中国意思就是『正心行处』。「心」就是八识心王,「行」就是相应的心所。我们相应心所不正,这地方是正,要紧的是要正,「正心行处」就叫三摩提。

 

【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

 

『不端』就是从来没有正过。儒家讲正心诚意,我们的心从来就没有正过,凡夫的心都是委曲相,弯弯曲曲的,不直,正就是正直。

 

【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

 

这就举一个比喻,这一段也正是说「直心是道场」,这是禅家所说的,《维摩诘经》里面也讲。这三种觉观就是修学三摩提的行法。什么叫觉、什么叫观,此地解释得很清楚,有粗有细、有好几层的解释,诸位自己去看。二十九页末后一行讲三根:

 

经【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诸位要了解这一段的意思,先要知道二十二根。第三十页:

 

【未知欲知根者。无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

 

信行人跟法行人。

 

【于见谛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谓信等五根。】

 

就是信、进、念、定、慧,三十七道品里面讲的五根,再加上喜根、乐根、舍根、意根,这合起来是九根。

 

【信解见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转名知根。无学道中。是九根名知已根。】

 

可见得名字是有三,但是实际上都是这九根功夫浅深而建立的差别名字。

 

【问曰。何以故于二十二根中但取是三根。】

 

二十二根,在此地没说,佛学辞典有,诸位可以查来看看,《俱舍论》里有。可是重要的还是这『三根』,为什么?这三根能帮助我们证得涅槃。这些全是小乘里面修学的方法,这是《摩诃般若经》的注解,在初品当中还要提一提这些,由此可知,大乘佛法实在要以小乘为基础,小乘种种修法能够帮助我们入大乘之门。我们千万不要看「这是小乘法,我们学它干什么」,要知道,要修学。没有这些方法,我们有许多的习气烦恼业障都不能消除。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些理论与方法,帮助我们消除业障,帮助我们断除烦恼习气,然后我们的菩萨心才能发得起来,菩提心。现在讲发菩提心,给诸位说,发的是名字菩提心,有名无实。为什么?那个直心不直、直不了,没有直心哪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以直心为基础的。末后三十二面这段文字非常好,这一面诸位自己好好去念,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12: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