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第46集)悟道法师主讲(文字/台语)

疏【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我们每天礼拜,礼拜很重要,礼拜是修敬,十大愿王里面第一条:礼敬诸佛。在这个社会,我们要敬人、要敬事、要敬物,敬从哪里修?礼佛当中去修,修一个敬心,修一个恭敬的行为。同时礼拜又是最好锻鍊身体的方法,身体运动。礼佛,我们专礼阿弥陀佛,没有礼别的佛,别尊佛也不会怪我们,如果那尊佛要见怪,不礼也罢,为什么?跟凡夫一样,还有分别,还有执着,还有嫉妒,连世间人都不如。世间一个君子、好人都不会去嫉妒别人,都不会去见怪人,哪有佛菩萨会见怪人的道理?你想到佛菩萨会怪你,你的罪业就重了,为什么?你看不起佛菩萨,你把佛菩萨当作坏人来看待,不得了,这个心态就造罪业,这罪很重。自己不好,还以为佛菩萨跟我差不多,你这个思想见解就是造很大的罪业,错误了。平常我们一般人造罪业,造重罪,往往自己不知道,这个意念就造下很重的罪业,把佛菩萨当作凡夫来看待。

 

礼佛,我们专礼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一切诸佛看到都生欢喜心,你这一生修行才真正对了,完全对了,这样才会成就。到处去拜,拜好多佛,佛看到摇头,错了,还是搞六道轮回。纵然你有所得,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而已。如果用现代事实来看,恐怕人天福报都得不到,福报是有,到哪里享受?到三恶道去享受。畜生道,变成富贵人家的宠物,宠物很有福报,你看猫、狗比人的福报还大,人还得伺候牠。所以古人说狗奴才,做狗的奴才,做猫的奴才,宠物比人的福报还大,人要去伺候牠。这就是前生修福,修痴福,连人天福报都没有,得不到。饿鬼道,变成鬼神,受人祭祀。如果聪明正直,到鬼道,还是正神。如果不聪明、不正直,修一些痴福到鬼道变妖魔鬼怪,有福报,但是他是邪鬼邪神,但是还是很多人去拜他,福报也很大,就搞这个去了,那就大错特错。

 

疏【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口称』是念,嘴专念阿弥陀佛名号。

 

疏【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赞叹』是劝别人。我们自己念佛,劝人念佛,我也要像一切佛菩萨一样赞叹西方净土种种功德庄严,使听的人能够相信、能够接受。我们对佛的供养,就是《行愿品》上所说的,「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里面第一条「依教修行供养」,我们能把佛的教训都做到,这叫真供养,这是对于佛的供养。除此之外,我们诚心诚意将这个法门、经典介绍给一切大众,劝导他修学这个法门,这是对一切众生最殊胜的供养。专供养,专赞叹:

 

疏【是名为正。】

 

这是正行。再看底下一段:

 

疏【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正中』有两种,净宗里面常讲正助双修,正修是正,助修还是正,正助双修都是正,为什么?它不是杂行,它是正行。我们看:

 

疏【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

 

『行』是你走路,『住』是站着,坐着,『卧』是躺着,我们身体一天到晚总不外乎这四种方式,「行住坐卧」,离不开这四种方式。

 

疏【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天到晚行住坐卧,佛号决定不中断,这是净念相继,佛号不中断。念佛,出声念可以,不出声念也可以。出声念久了会累,我们的嘴没有法子一天二十四小时一直念,这做不到。所以念一段时间,累了就要停下来。心里默念不出声,这时时可以念;大声念也可以,小声念也可以。也有一些地方说,大声念佛见大佛,小声念佛见小佛,你就拼命大声念,你要见大佛。我们要是看善导大师这段开示,读了之后,听到讲这些话的人,我们就一笑了之,笑一笑,为什么?经上没有这个说法,净土三经里面,佛没有说你大声念见大尊佛,小声念就见小尊佛,没有这个说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的佛都是平等相。四十八愿里面没有说,你念大声,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大佛,没有这个说法,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世界。所以菩萨所说的与经上不相应的,我们不必接受,不必采纳,这样就对了。一心一意去念,大声也好、小声也好,出声也好、不出声也好,都好,要非常自在,念得身心很舒畅,这就好。这叫『正定之业』。

 

疏【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像前面拜佛专拜阿弥陀佛,称赞供养,属于助行,所以这个助行还是属于正行,是正行里面的助行,这个正行有正中之正、正中之助。正助双修都是属于正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什么叫杂行?我们看下文。请看经本二百二十七页最后一行,从第四个字看起:

 

疏【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故名深心。】

 

前面说明正行,正行里面又有两种,一种是专念名号,专持名号,这属于正定之业。第二,我们礼拜专礼阿弥陀佛,这一类包括前面所讲的称叹供养,都是属于助行。我们常讲正助双修,正助两种都是属于此地所说的正行。正行之外,我们所修的一切善业都叫做杂行,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清楚。

 

下面就谈到得生净土的问题。这个法门最重要的就是经上所说的「净念相继」,这是持名念佛最重要的纲领,能不能得生就是这一句,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做到?净念相继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间断,没有中断。此地所讲的『无间』就是不间断,就是净念相继。『若修前正助二行』,「正助二行」就是三业专精。『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功夫不间断就是相续,三业专精是净念,这就是净念相继,决定得生。

 

如果修『杂行』,「杂行」就是念佛里面夹杂其他的善法,或是世间善法,或者是佛法里面的善法。总而言之,他不是专念阿弥陀佛,专修净土。夹杂这些善法,专精的心常常间断,因为你心里面念着别的善法,念别的善法这样也能够回向得生。但是诸位要晓得,回向得生关键就在临命终那一剎那,那一剎那是不是念佛。如果最后这一剎那的念头是念佛求生,这没有问题,就得生;如果最后一个念头心里想的是其他的善,就不能得生。所以杂修确实不如专修,专修靠得住。杂修虽然能往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上面所说的叫做『深心』。总而言之,深心都是属于自利,即使是利他,利他最后的目的还是自利,为了求生净土,这是自利当中最殊胜的大利,最大的利益。

 

疏【三者回向发愿心。】

 

这一条这是利他,就是至诚心来对人、对事、对物。

 

疏【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

 

就是出世间跟世间的善根。

 

疏【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这一条实际上就是大慈悲心,欲拔一切众生之苦,予一切众生真实之乐,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属于『回向发愿心』。具体的修学,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得很明白。过去我们都不知道了,过去生的事情我们都忘记了,凡夫都有隔阴之迷,虽然不知道,但是过去生中一定我们有修善根。凡夫无量劫来,善恶杂修,有善有恶,我们将善根回向。虽然我们不晓得过去世,要是很冷静的思惟观察,还是能看得出来。从哪里看?从习气上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习气,有他的习惯,习气不是这一生才有的,往往一些习气是多生多劫的。对人、对动物、对植物有爱心,有慈悲心,就是过去生中的善根,这一生中我们接受佛的教导,接受世间古圣先贤的教训,知道断恶修善,身口意三业修的善根。依世间圣贤的教导,所修的是世法的善根;依照佛菩萨的教导,我们所修学的是出世间的善根。这一条是讲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所修的。

 

除了自己修的之外,我们还看到别人所修的。别人所修的,我们也可以拿来自己回向,这要懂得。怎么能把别人所修的善变成自己的善?随喜功德,我们能生随喜的心,就把别人的善变成自己的善。随喜他人,这个「他」是别人。『一切凡圣』,这别人有凡夫、有圣人,圣人是菩萨、阿罗汉,凡夫是世间的圣贤,包括二十八层天的天人,他们依旧属于凡夫。他们所修的一切善,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或者我们在书本记载里面读到了,能在『真实深信』当中生起欢喜心,对他的善行赞叹,对他的善行随喜。

 

随喜的意义非常深广,第一,对这个善行必须肯定才能随喜;第二,要尽心尽力的效法。如果是现前的善行,我们应当尽心尽力成就这个善行,这是真的随喜。不是欢喜赞叹,我们有力量没有去帮助他,没有去助成他的善行,这个随喜就不圆满。如果我们尽心尽力随喜,他有多大功德,你就有多大的功德,把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决定得生。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这集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这段还没有讲完,我们下一集再继续向大家报告。谢谢大家收看,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日18:11: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81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