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第20集)悟道法师主讲(文字/台语)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十集)  2006/9/2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WD03-003-0020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03/WD03-003/WD03-003-0020.mp4

诸位观众,大家好,阿弥陀佛。上一集我们讲到第一观到第十二观是观想念佛,前面简单介绍过,第十三观是观像念佛,最后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如果要说到难易,就是比较困难与比较容易的,我们想一想,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在《无量寿经》、在《阿弥陀经》里面,都劝我们执持名号,换句话说,他教导我们选择第十六观,选择本经最后这个法门,由此也能够知道这个法门是无比的殊胜。好,我们现在从第一观开始看起,经文:

 

经【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这一句是教我们求往生方法里面的总纲领,是总说。根性利的人得到这一句开示,他的问题就解决了。佛给我们指路,这一条是了生死的道路,这一条是超越六道轮回的道路,这一条是一生圆满成佛的道路,真的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了。『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世尊告诉韦提希夫人,你和一切浊恶苦逼的众生,包括我们在内。佛今天把了生死出三界、圆成佛道的祕诀告诉我们,『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就是专心想西方,「西方」就是极乐世界。「系念一处」,一处就是指名号。如果就本经来讲,这个一处就是指下面所讲的十六处。我们不要打妄想,还是老老实实把这一处死心塌地定在名号上,我们就把心定在名号上。为什么?其他十五处不太好修。你不信,看看第一处,这是十六观里面第一观。第一观,观太阳,日观。下面请看经文:

 

经【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先教我们日观。佛说,『一切众生』,只要不是生下来眼睛就瞎了的人,他总会看到太阳下山,就是日落的景象,太阳将要下山的现象。佛就教我们观落日,太阳将要下山的时候,看落日,这是把所观的景象给我们说出来。为什么要系心一处?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对于佛的教诫,我们才会乐意接受。佛给我们所说的一切方法,都是对治我们的毛病的。我们的病在哪里?善导大师在此地说了一段,我们看这个文:

 

疏【此明众生散动。识剧猿猴。心遍六尘。无由暂息。但以境缘非一。触目起贪乱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自非舍缘托静。相续注心。直指西方。简余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回向。一处。一境界。一相续。一归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后生。随心解脱也。】

 

这一段很重要,把事实真相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说尽了。我们的大病就是心不定,所谓胡思乱想,学了佛还是胡思乱想。过去有一位出家人去图书馆看家师,这个出家人告诉家师:他很认真、很用功、很好学,学过法相唯识、学过中观、学过大小乘佛法,也学过藏密,学得很多,一样一样讲给家师听,什么叫八识,什么叫中观,说了一大堆,说完之后就问家师。家师就老实告诉他:你所讲的是佛教的名词术语,名词术语里面的意思你完全不懂,这种的学法永远在佛法的门外,没有入门。他感觉很惊奇。家师告诉他:你整个头脑里面都是佛学名词,整个头脑都在胡思乱想,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把佛的意思都想错了,那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你怎么能有成就?

 

那些是佛学常识,佛学的皮毛,根本不是佛法。为什么说根本不是佛法?法是一切诸法,佛是觉悟,对一切诸法真正觉悟明了,那是佛法。你没有觉,你还在迷,不但你对世间法迷,对佛法经典也迷。所以家师就劝他,学佛从哪里学起?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放下。就是此地讲的『一心』、『一处』,从一才能入得了门。多就搞乱了,怎么能入得了门?不是佛法不好,是你自己学错了。当时家师就给他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也是一个大学生出家的,家师告诉他:你是读大学,你在大学里面念一个科系四年毕业,对不对?他说:对。你如果同时去念十个科系,你要四十年才能毕业,你念一百个科系要四百年才能毕业,你能够活多久?佛法里面无量法门,你学无量阿僧祇劫也没有办法毕业,同样的一个道理。你真正想要进去,唯一的方法,一门深入。无论哪一门,只要学一门。

 

一才有入处,一是什么?到一心。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你才有个入处。到一心就开悟,就觉,二心是迷。《坛经》里面,六祖离开黄梅之后,在猎人队住了十五年,机缘成熟,到了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就是现在广州光孝寺。印宗知道他是五祖的传人,就向他请教:五祖平常有没有讲解脱?有没有讲涅槃?六祖回答得很直接:解脱、涅槃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这答得非常直接,要真正入门的人才明白。小乘常讲戒定慧三学,二已经迷了,三更不必说。菩萨的六度法门,三已经错了,六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

 

我们凡夫真的处处都错,没有一样是对的。佛菩萨无论怎么说都是对,这又是什么原因?《华严经》里面说得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又讲「万法归一」。这个一不是专一,是任一,这个要明了,任何一样。如果我们讲布施,万法都是布施,举一样布施,没有一法不是布施;我们讲持戒,所有一切法都是持戒,布施也是持戒。所以法平等,无有高下。无量无边的法从一开出来的,无量无边的法可以回归到任一,这个法是清净法、平等法、无障碍法。所以佛菩萨怎么说都是对的,不落一点痕迹。我们凡夫为什么说都错?有分别执着。人家没有分别执着。

 

所以广学多闻是得一心之后的事情。你还没有一心,怎么可以广学多闻?这就是我们近代无论在家、出家看不到人才出来的原因。古时候代代都有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包括在家居士,原因是什么?都是从一门奠定根基,从一门下手,然后才广学多闻。一门下手就是《般若经》讲的求根本智,根本智是无知,就是清净心。《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底下一句是「无所不知」,一定要到无知,然后才无所不知。有知就坏了,不可以有知,要无知。无知,心是清净的,像《坛经》讲的「本来无一物」,心地干净什么都没有。心像镜子一样,外面境界一接触就明了,不但现在的事情明了,过去、未来都明了,这是照见,《心经》里面讲照见,他才有这个能力。

 

我们现在的心是乱七八糟,照的能力完全丧失,把照的功能变成妄想分别执着。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是恢复我们的清净心,恢复我们的本性,在此地也是这个原则。无论哪一个法门,无论哪一部经典,虽然佛讲的方法不一样,你仔细看它的原理原则,决定是一样的。这个地方的比喻很好,『众生』就是凡夫的心散乱,『动』是不定;『散』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动」就是剎那生灭,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都没有停止,一天到晚妄念不断在生灭,这叫动。『识剧猿猴』,猴子,我们看动物当中猴子最会动,跳来跳去,跑来跑去,停不住,这里是比喻我们的念头那个动相比猿猴动得还要厉害。

 

『心遍六尘』,「六尘」是你攀缘的境界,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六尘是我们的对象,眼所见的用一个色做代表,眼睛所看到的,耳所闻的以声为代表。我们六根攀缘外面的境界永远没有止境,『无由暂息』,「息」就是休息,没有一时停止,停不住,不知足,接触了就起贪瞋痴慢,起烦恼。顺自己心意的就起贪心,希望贪得;不喜欢的希望远离,远离还是贪心,贪它远离我,不要再接触我。总而言之,顺逆境界都是一个贪,贪不到就起瞋恨。喜欢的你不能得到,瞋恨心就生起来;不喜欢的不离开,瞋恨心也生起来。所以我们一天到晚贪、瞋、痴、慢、疑、恶见,无量无边的烦恼就是从这里生起来。

 

『三昧』是什么?「三昧」就是清净心。要怎么样能够得到清净心?佛菩萨的心跟我们的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是乱的,他们的心是清净的,他们心里面没有妄念。没有妄念的人就叫佛菩萨,有妄念的人就叫做凡夫。由此可知,凡夫跟佛菩萨只是名字不同而已,除了名字不同之外,有什么差别?没有差别。我们遇到苦难,想求佛菩萨保佑,你想佛菩萨会保佑你吗?你要是以为佛菩萨真的会保佑你,你一定吃亏上当,你受骗。你要是认为佛菩萨没有能力来保佑你的话,那你又错了。要知道佛菩萨是怎样保佑我们,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他对我们的保佑就是对我们的教训。虽然现在他不在世间,他的教训写在经本里面,流传到今天,我们展开经卷就是接受佛菩萨的教训。我们明了他的意思,依照他的意思去做,就是佛菩萨对我们的保佑。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日14:59: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7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