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第33集)jingkong老和尚主讲

admin 妙法莲华经评论阅读模式

 

下面这个一首,『迴向佛道』,这是说为什麽修布施,它有一个愿,这个愿就是要成佛。『愿得是乘』,这个乘是一佛乘,「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我愿意得到一乘佛法。『三界第一,诸佛所歎』,自己的愿望就是如此而已。「三界第一,诸佛所歎」,诸佛所讚歎,也不是我要求诸佛都讚歎我,那你还是好名,还是没有脱离五欲的范围。名也不要,他讚歎他的,与我不相干,我心清淨。一乘就是一真,一乘就是一心,一心不乱,求的就是这个。

下面这是,『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驷马宝车」,在古时候是公卿所乘,都是属于贵族的交通工具。「栏楯华盖」,华盖是伞盖,我们佛门裡面讲的宝盖,一个是威仪裡面的用具,同时它有遮蔽太阳、遮蔽尘土的作用,这都是非常华丽。像这些诸位在最近看的电视,「战国风云」,演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个片子值得看。它这裡面的服装、道具,以及裡面表演的生活方式,确实是汉朝人,他们这个编剧的人、导演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所以看看那个影片你就能看到中国秦汉那个时候是什麽样的生活。我们今天穿的海青,大袖子,就是那个时候的服装,所以海青是汉朝人的服装。

在编剧裡面,上从帝王,下至庶民,都是穿的海青,只是官大的章服不一样,就绣的花纹不相同,衣服的款式是一样的,平民老百姓是素色的,这是真正我们汉朝人的服装。那个时候穿裙子,男人也穿裙子,裤子是以后才发明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裤子,你看那个服装,很多人底下穿着裙子。吃饭都是榻榻米上,那个小桌子,舖的坐垫,重席而坐,演得很好。所以你看看剧本的时候,再读读《礼记》,你就不会生疏,《礼记》裡面所讲的就是那个。所以日本人他那个房子建筑,很多生活方式,统统是我们中国那个时候,人家学去之后没有改变,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我们中国人不知道保留我们自己古时候的文化,不晓得保留;反而这些在日本能看到,在我们本国已经看不到。

所以这是公卿将相他们的驷马栏楯,他都能够布施。这是说的所谓豪侠之士。从这点我也告诉诸位,你们将来观察人,人在这个世间只有两种,一种是领导人的人,一种是被领导的人,就这两种,领导的人是领袖,再就被领导的。如果你说两种人都不做,你只好做什麽?做小乘自了汉,这就如此而已。菩萨都不行,菩萨不是自了汉,菩萨要领众,菩萨裡面也有领导与被领导。只有小乘裡面是既不领导别人,也不被别人领导,当自了汉的。在世间法裡面就是隐士,从前的隐士,虽然他有学问,他有道德,他也不做官,他不领导别人,自己悠閒在山林水下隐居,他也不愿意被别人领导,在从前就是这样。世法裡面是隐士,出世法裡面是小乘。

我说这个什麽?要说大乘菩萨,那就一个是领导人领众的,一个是被领导的,都是菩萨。我们既然还没有能领导人,我们要选择好一个的领导,从哪个地方去观察?诸位要记住,就是看他有没有豪侠的气概,就是豪爽大方,这样的人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什麽事情都算小帐,这种人不会有大成就,处处斤斤计较,不是办大事情的人。办大事情的人慷慨大方。你们去读二十五史,你看每个朝代开国的帝王,个个都是非常的豪爽,挥金如土,大方得不得了。你再看看很小气的,什麽都谨慎的、很小气的,亡国的帝王,你看每个朝代,那个亡国的君臣什麽事情都很计较,心量小。你看一个公司行号的董事长、总经理,看他有没有前途,将来这个事业能不能发达,他对待员工、对待顾客能够豪爽,不很过分、不苛刻人,他一定有成就;纵然他发大财,做了很大的企业,他要是刻薄人,只顾自己,不太顾别人,他必定要失败。诸位从这个地方去看。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当家的人他要是豪爽,这个家裡一定兴旺;这个当家的人要是刻薄,这个家一定会衰败。小而个人,大而国家社会,都是这一样的。这个布施就是什麽?就是讲的是豪爽、慷慨大方,驷马宝车都可以很轻易的你要,都送给你,欢欢喜喜的送给你。送给你,我不就没有了吗?自己有福报几天又来了。

这个我给诸位说,我自己学佛将近三十年中,屡试不爽,我不但在学,我在做。我这麽多布施,布施出去,没有几天又来了,来得怎麽样?还是那麽多,稍微多一点点,它就是这样子。所以命裡面有的丢不掉,命裡面没有的想保也保不住,为什麽不学得大方一点?悭贪的烦恼不但障碍自己,也障碍了别人。对事对人对物都要大方,事事为众生着想,多替别人想,把自己给忘掉。图书馆成立的时候,依因跟悟元法师他们来,我们非常欢迎,愿意帮助你。不但是他们,在过去我们小班,只要你乐意来,我们都愿意帮助你;你要去,我们也欢喜送你去。为什麽?你有更好的去所,你有更好的成就,这是我们的心愿。我绝不会以为我这裡就是第一个道场,离了我这裡就不能成就,那我未免太跋扈了。将来如果你要不成就,我的责任我可背不了,这是我不敢做的。所以我们处处总是成就别人,帮助别人,我们自己的心地也坦然。这也是从佛菩萨那裡学来的,从古时候的祖师大德那裡学来的。我们读读《高僧传》,自古以来的祖师大德心量,他就是这麽开阔,就是这麽坦然,成就自己,也成就一切众生。

所以这个一首偈就是叫我们学豪迈,菩萨确实他有这种气概,他能捨。后面所讲的手足身命,这世间达人志士也能够施捨,你看在战国时候,豪侠之士为朋友捨自己的生命,为朋友而死,在所不惜,慷慨激烈,能捨。妻子、宝珍,亦是身外之物。身肉头目,这叫内财布施。在布施裡面我们一般是讲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而这裡面我们只看到财施跟无畏施,头目脑髓这是内财布施,裡面没有看到法布施。实际上它这个法留在后面,为什麽?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全都是法布施,那都是修法的,法留在后面,法布施裡面特别是般若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的功德,诸位要晓得,这随顺法性。我们拿淨土来说,我们念佛要想念一心不乱,悭吝与贪爱就障碍了一心,所以我们念佛念到这麽多年还得不到一心。能够捨、能够放下的人,障碍没有了,所以他若一日至若七日他就得一心。我们好好的想想,对不对?我们现在没有得一心不乱,想想看是不是还有贪心?是不是有悭吝心?如果是的,那没话说,你不得一心这应该的,正常现象。你果然把贪爱之心断了,悭吝之心也没有了,障碍都去掉,一心自然现前。根利的念一天佛就得一心不乱,根最钝的也不过七天一定成功,毫无疑义的。

现在最难的就是这些,你看看经上讲的,你能不能放下?菩萨能够做到,菩萨通达诸法实相,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我们对于诸法实相不了解。说到这桩事情,这又牵涉到唯识裡面去,离开了唯识,诸法实相就讲不清楚,要把诸法实相搞得很清楚,这是唯识学。这一切法是怎麽来的,一切法怎麽形成的,怎麽演变的,究竟是回什麽事情,唯识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叫我们恍然大悟。认识一切法的真实相,这才能完全从心地裡面捨掉,一切境界裡头再不起心、再也不动念。正是古人所谓的「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这就是菩萨。业尽情空就见性,就得理一心不乱,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由此可知,布施太重要了,布施就是捨,什麽都要捨。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这就是说明捨的所以然道理,你问为什麽要捨?本来无一物,有就错了!所以有就要把它捨掉。无也都要捨掉,因为本来无一物裡头,不但没有有,无也没有,所以无也要捨掉。着了无也不行,小乘人就是捨了有,得了无。所以有、无都要把它捨乾淨,这才叫布施波罗蜜。下面两首这是讲戒律,问戒律。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这裡。

 

妙法莲华经(第33集)jingkong老和尚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7日22:11: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0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