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51集)jingkong法师主讲

钞【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

 

中品上生是得事一心不乱之深者,到那个地方就证阿罗汉果,时间确实是节省了很多。

 

钞【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

 

这个地方也许我们看了会产生疑问,下品上生经十小劫就入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花开见佛,中品下生要一大劫,十小劫比一大劫时间短,为什么下品往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反而比中品来得快?演义注解,「问:何中三品生,皆是小圣,下三品生,乃云得入初地?发无上道心,发菩提心者,岂中品乃皆劣器,下品反皆大根耶?」这就是疑问之所在,为什么下品往生的成就超过中品?注解答覆很好,诸位自己去看。讲「乘戒」,乘是讲见解,戒是讲修持。小乘人重修持,持戒很严,对于理论的探讨并不着急,往往对这个疏忽了,所以他有很深的成见。大乘经典他根本都不看,他说「大乘非佛说」。小乘人不承认他方世界有佛存在,承认宇宙之间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除释迦牟尼佛之外,并无第二尊佛。这就是乘缓,他对于教乘的探讨、真理的探讨,他不太注重,注重在戒定上。小乘的戒定慧跟大乘戒定慧不一样,他的心量窄小,成见很深,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成就没有下三辈来得快。下三辈虽然造罪业,心量比他大,不像他那么执着,所以到那个地方,进步反而超过小乘。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不但不怀疑了,也懂得自己应该如何修学。

 

钞【细分者,如前阶品中,分之又分,则百千万亿无尽辈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浅,而为次第也。】

 

真正细分,每个人程度都不相同,哪有那么整齐的!大分,像我们现在读书,我们分小学、中学、大学,好像这三类;再细分,每个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就是细分;再微细分,每个班里考试从第一名到第末一名,都不一样!西方世界情形也是如此。最细的分别,每个人都不相同。所以佛给我们讲经说法,总是用归纳,用大分,便于解说。

 

疏【如观经以上品上生为得无生忍,天台判属初地;而华严明无生忍,自有浅深,则上上品中,信有多品,况复余品。】

 

经典当中,我们找出强有力的证明,证明西方极乐世界品位要是细分,那很多很多,确实也说之不尽,举大经来说。天台是依《法华经》来判的,《华严经》是贤首大师所判的,他们两个所判的就很显然有浅深次第不一样。

 

钞【浅深者,八地净忍分中疏云:无生忍,略有二种:一约法,二约行。】

 

『法』就是经典上所说的标准,『行』是修行的成就上所说的标准。

 

钞【约法,则诸无起作之理,皆曰无生;慧心安此,故名为忍。】

 

『无生』,生是生灭,无生就是讲的不生不灭。《法华经》上佛跟我们说,「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常住就没有生灭。我们今天所观察的,万法无常,而佛在《法华经》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万法皆常,不生不灭。我们跟佛的看法完全不同!到底我们看法正确?还是佛的看法正确?佛告诉我们,他看的是真相,我们看的是幻相。也就是说,我们看的是妄相、假相,假相里面有生有灭。佛所看的是实相,真实相,真实相里头不生不灭,为什么?「法住法位」。我们从一个比喻上来说,凡是比喻都没有办法比得那么真切,只能比个彷彿,但是从这彷彿里面,你细心去体会,你就能得到这个意思。譬如我们盖房子用砖,我们把砖看作「法」,法住法位,它是一块砖,摆在地上是一块砖,把它砌在墙上,它还是一块砖,它并没有变成什么。房子将来倒了、拆掉,它还是一块砖。这块砖里头它有没有生灭?没有!始终是一块砖,不管你摆在哪里,它还是一块砖!你们细细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一切法它有它自己的本位,这个本位从来没有改变。所以房子,我们看房子有生有灭,房子倒了、灭掉了,那块砖没有生灭,所有建筑房子材料也都没有生灭,「法住法位」。

 

同样一个道理,科学家发现了、明白了,所以讲的是「物质不灭」,就是跟我们这《法华经》上讲的这个意思非常接近。尤其是《金刚经》上跟我们讲这个世界,宇宙一切万物,真相是什么?叫一合相,合是组合,一,《法华经》上讲的法就是指的那个一,这个一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什么?我们今天科学家发现的基本的物质。现在晓得是由这个基本物质组成电子,电子再组成原子,原子再组成分子,就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排列的样子、形式不一样,而由分子组成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这些东西。所有一切组合在那里变化,像这房子一样,我们砌起来是房子,拆掉就没有了,但是里面这些物质根本没有改变。所以一切法是一合相,是一种物质组合不同现出来这个现象。你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佛在经上讲的事实真相,所以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人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是缘聚,什么缘?就是这些分子、电子组合,聚集组合了。好像这个房子,我们盖成了,现房子相,房子不喜欢,把它拆掉,没有了。我们看起来这个相上有生有灭,实质上没有生灭,你体会这个意思。

 

物质没有生灭,精神更没有生灭。你把这个事实看清楚了,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我同意,佛讲的没错,我肯定、我能接受,这叫「忍」,忍就是承认,佛所讲的,我承认了。你要能承认,那恭喜你,你得到无生法忍了。一切众生都认为万法无常,万法无常是佛随顺众生说的;一切万法不生不灭,那是佛自己见到的,这个不是随顺众生的。所以佛说法叫依二谛而说,依「俗谛」就是随顺众生,说起来你们好懂,你们会点头;依「真谛」,真谛是佛自己亲证的,不太容易叫你点头,说出来你不相信,但是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到无生法忍,像《仁王经》上所说的七地、八地、九地这样高的位次,他们见到这个事实了,佛讲,他不会反对,完全承认。如果我们把标准订低一点,那也在初住菩萨,他也见到了。他见到,当然没有地上菩萨看得那么清楚、明白,他也见到。所以听佛说,他也不会反对,也可以接受。

 

诸法『无起作之理』,但是要晓得,有起作之事,没有起作之理,『皆曰无生』,万法不生不灭。『慧心安此』,「此」就是这个说法、这个道理、这个事实,你有智慧,佛说的时候,你能够安于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你能够肯定,能够同意,这就叫『忍』。这是在法上说的。法上,我们也得了无生法忍。我们得到这无生法忍,用天台六即来说,我们这叫名字即;真用功在这上面去观察,观行即,还没到相似即。所以我们今天充其量,我们的地位叫观行即,正在修学,还没有见道。但是对佛所讲的道理明了,理上讲得通,事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没有见道。

 

钞【约行,则报行纯熟,智冥于理,无相无功,旷若虚空,湛如渟海,心识妄惑寂然不起,方曰无生。】

 

这两段很显然的前面是解悟,后面是证悟。我们也能解,算不算解悟?不算,为什么不算?我们这个解是似懂非懂,这个观念是或有或无。假如真的明白理解了,你对于人生宇宙的看法不一样,完全不相同,知道一切法没有生灭了,换句话说,一切法里头决定没有得失。没有得失,你就没有烦恼!你今天还患得患失,还有贪瞋痴慢,所以说这桩事情你真的没懂!真的懂了,它就起作用了。所以我刚才讲,止于名字道中,有名无实,没有到观行道。观行,我们的观念就起变化,没有生灭,没有得失,对于念佛功夫得一心不乱那是很大的帮助。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就是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以为一切法有生有灭,以为一切法我可以得到,所以在一切法里起无明、起贪瞋痴慢,障碍了清净心,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所以佛不管怎么念,清净心得不到,不能现前,道理就在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15日09:27: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6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