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197集)jingkong法师主讲

演【三转法轮者,一、示相转。】

 

底下举例子说:

 

演【此是苦,逼迫性。】

 

这个「此」范围就非常广泛,告诉你这是苦!生苦,老也苦、病也苦、死也苦、求不得也苦、爱别离也苦、怨憎会也苦,所谓三苦、八苦,这些是苦,这叫「示相转」。为什么苦?「逼迫性」,它的性质是逼迫你,你身心不能安稳,这苦!苦在逼迫你,这是教人觉悟世间苦。这是苦谛,举一个例子来说。下面讲集谛,苦从哪里来的?

 

演【此是集,招感性。】

 

你要问这些苦从哪来?苦是你自己找来的,是招集,你要不找,哪来的苦!就没有苦了。怎么招来?起惑造业。因是迷惑,对于事实真相不清楚,迷!缘是造业,造种种业。为什么会造业?因为迷惑。迷惑造业才受报,报就是前面的苦,叫惑业苦。这就是集,集是「招感性」。造业,造善业,三善道受报;造恶业,三恶道受报。六道凡夫没有不造业的。轮回,我们造的业造得很多,可以说每个人十法界的业都在造,造业造得这么复杂,哪个业因先受报?就要看那个业力强大,哪个业力强,强者先牵,先牵是优先受报。明白这个事实,我们就要觉悟。我们一天到晚妄念哪一个力量最强,这个要觉悟!如果贪爱的念头最强,准到饿鬼道,来生就作鬼。贪,贪什么?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佛法,都是贪,贪佛法也要到饿鬼道去,因为你受报是贪心去的,没有问你贪什么。贪心要是断掉,于一切法、世出世间法没有贪爱,你就不堕饿鬼。

 

再告诉诸位,唯一个例外的,你可以去爱阿弥陀佛,这个不要紧,这个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其他的不行!其他的统统到饿鬼道去了。说老实话,你爱释迦牟尼佛都不行,都还要到饿鬼道去,没有办法成就。念阿弥陀佛,这是特别法门,你只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那就成功了,其余的统统放下,这才能往生!所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你要问什么原因,本经跟《无量寿经》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念别的佛不行,念他行?念他是带业往生。带什么业?爱阿弥陀佛这个业,这个业可以带去往生,其他的不行,其他这一切诸佛净土没有带业往生的,唯独这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

 

念念瞋恚忌妒,这个一定要堕地狱,我们常常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念头?傲慢,贡高我慢是阿修罗。是非善恶搞不清楚,迷惑颠倒,是畜生道。说老实话,我们每天造的什么业?造的三恶道,太可怕了,这真正是苦。起惑造业,这是集谛。前面两句是世间因果,后两句是出世间因果。

 

演【此是灭,可证性。】

 

它的性质是可以证得的,灭是灭一切苦、灭一切迷惑造作,这可以灭的。换句话说,可以灭生死、可以灭轮回、可以灭烦恼,这些东西是虚妄不是真实的,决定可以灭除。怎么灭法?这就要讲到道:

 

演【此是道,可修性。】

 

可以修学的。这个「道」,小乘是讲三十七道品,大乘是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也离不开三十七道品,这三十七个科目再归纳就是戒定慧三学。无量无边法门都离不开三学,用三学就全部都包括了。

 

这种说法,「示相」就是开示。对于利根的人来说,这一说他就觉悟。人的根性有三等,上等人,佛只要一提示,他就觉悟,他就回头了。中等根性的人,虽然跟他提示,他总觉得与自己还不太相关,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佛再用劝导的方法,劝是直接对你说的。

 

演【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这是指着你给你说,前面没有指着你,是给大众讲的。你应当要体会,这是指着你,你应该要知道!这个劝,就是你应该要怎么做法。佛劝了之后,中等根性的觉悟了。下等根性的人,劝了之后还不见得相信,你说这个话是真的吗?半信半疑。不得已再给他作证,现在讲是要拿出证据。佛以自己做一个例子:

 

演【三、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知。】

 

我可以给你作证明,我知道了。

 

演【此是集我已断。】

 

你们大家有迷惑、有造业,我不迷惑,我也不造业了。我不迷惑,缘断了;我不造业,因断了。因跟缘都断了,果报当然就断了。

 

演【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我给你讲的句句都是真话,这是佛现身说法为大家作证,这叫「作证转」。这是三转法轮,三转这些文句就像数学的公式一样,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尤其是弘法,都离不开这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问法,你守住这个原则就决定不会错,示转、劝转、作证转。再看底下一段:

 

钞【缘觉摄者。】

 

本经没有说缘觉,缘觉包括在声闻里面,省略了。

 

钞【缘觉观十二因缘而得开悟,虽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谛。】

 

『十二支』也就是十二个科目。『束』就是归纳,归纳也离不开『四谛』,所以四谛在小乘法里面讲是根本法轮。十二因缘,不过是把四谛展开来详细说明而已。

 

钞【虽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广,故摄声闻中也。】

 

梵语辟支佛,翻作中文是「缘觉」,他是从十二因缘而开悟的。这一类人虽然也度众生,但是不主动,跟阿罗汉一样。你去找他,他看看你过去生中跟他很有缘分,他就度你。他会入定观察,过去生中跟我没有缘不度你,为什么?讲了你不相信,你也不愿意听,我也省得说话,你也省得烦恼,他就叫你走了。菩萨慈悲心重,主动教化众生;阿罗汉跟辟支佛不主动教人,所以属于小乘。底下注解给我们简单说明什么叫十二因缘,这些也是佛学常识。

 

演【缘觉观十二因缘者,一、无明,谓烦恼障烦恼道。】

 

「无明」,此地是讲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破一品,圆教初住菩萨,法身大士了。阿罗汉跟辟支佛也破无明,破枝末无明,枝末无明是什么?就是见思烦恼。四谛里面叫见思烦恼,十二因缘里面叫无明,无明就是见思烦恼,就是迷惑,「烦恼障烦恼道」,是这样的东西。烦恼障是见惑,烦恼道是思惑,所谓见思烦恼,这就是无明。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1日09:56: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15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