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42集)jingkong法师主讲

 

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财富放在什么地方利息最大?给诸位说,布施一切众生这个利息最大。佛门讲「舍一得万报」,这是真的,可是一般人不相信,这是他的善根不足。信解是善根,信了之后你要肯干,肯干是你有福报。财、法、无畏,这三种布施往往是一而三,三而一。譬如印经,印经需要钱,财布施;经典是法,法布施;别人依照这个法去修行,那是无畏布施。修一种布施就包含三种布施,叫圆满的布施功德,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譬如,台湾有很多发心放生的,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可是你自己放生,不如劝大家放生,那个功德更大!所以我常劝放生的同修们印《护生画集》,多印这些图画文字劝大家放生。甚至好的这些图画文字,可以从电影院的广告片打出来,看久了他也许会感动。所以,劝人吃素,劝大众爱护生物,这是更广义的放生,这个功德更大!

 

要把理论融会到生活里面,使我们生活完完全全是佛法的理论,这样的佛法学了才有用。假如,学了佛法跟我们生活不相干,诸位想想,我们学它干什么?佛法学了为来世的,来世还没到,我们也不必这么着急!如果佛法就是我们现前的生活,而且是最幸福的生活、最圆满的生活、最快乐的生活,那我想人人都想要学了。

 

疏【良繇世出世间,无一法出于心外,净土所有依报正报,一一皆是本觉妙明。】

 

这一句就是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就是说为什么要消归自性。不消归自性不行吗?不消归自性真的不行。为什么?世出世间法,『世间』是讲三界六道以内的,『出世间』是讲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这就是佛门常讲的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无一法出于心外』。这个道理很深很深!《华严》、《圆觉》这些大经里面,佛跟我们说:唯心所现。十法界怎么来的?是你心的相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变化原理是识,识能变,心能现,识与心是一不是二。说心是讲体,说识是讲作用。本体能现,作用能变,才有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但是总不出一心。

 

心清净了,不但眼前一切事物你很明了,过去、未来都能知道。知道过去、未来,以为这个人就是神仙,错误了!这个没什么了不起,这是我们的本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为什么他有而我没有?他心清净,他有;我们的心不清净,这个能力丧失了。宿命通、他心通,这些神通是从定中得来的,换句话说,这是定中本有的功能。定就是清净心,我们讲一心不乱,心愈清净、愈接近一,这个能力逐渐都恢复,所以没什么奇怪的。

 

但是这个神通,除了自己本能,真正定功之外,还有一种是鬼神附在身上的。他自己心并没有得清净,并没有得定功,但是有鬼神附在他身上,他也有这个能力,也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如果鬼神离开他的身体,他这个能力马上就丧失,为什么?不是他自己的,是鬼神藉他的身体来起神通的作用。现在这个世间,这一类的事情太多了,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很多是妖魔鬼怪附在身上,可是这个很容易辨别,不是不容易辨别,为什么?他心术不正,所作所为都不是正道,而且常常要挟人,要你给他办事情,他要盖庙,他要化缘,你要替他募化多少。换句话说,你被他利用了,这都是妖魔鬼怪附在身上。

 

佛法决定不如是,为什么?佛法第一个大目标就是要求一心不乱,就是要求心不颠倒,换句话说,就是修定、修慧。如果常常攀缘,诸位想想,你的定怎么能得到?你那个心怎么会清净?不可能!所以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我们心才能得到清净。我们这个道场从建筑以来,一直到今天,我们没有去化过缘。大家帮助我们这个道场,也好象是恰到好处,道场月月没有结余,月月开销都够,这个好!这个妙极了!我们想多办一点事,这个月就多一点收入,不办事收入就少了,妙得很,不操心!凡是想做一桩什么事情,这个事情一定能做得成功,不攀缘,没有积蓄,身心清净,没有任何压力,这个才自在!我们一定要怎么做法怎么做法,要想办法去找钱,要去化缘,累死人!那个是得不偿失,那是绝对错误。这就是说明我们修清净心是第一,清净心里面自然就生智慧,能够恢复我们的本能。不但世出世间一切法,当然也包括西方净土,西方净土也是在一心之内,也不是在十法界之外的。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这是指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一一皆是本觉妙明』,这个就特别显出它的殊胜处。前面讲「无一法出于心外」,我们这个心有净有秽、有迷有悟,所以才有十法界。净土,只有悟没有迷,只有净没有染,这是我们往生西方净土必须具备的条件。心净则土净!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要被境界所染污。所谓染污就是动心,起贪瞋痴慢就被染污了。顺自己心的起了贪爱,你染污了,不顺自己心的起了瞋恚,你被瞋恚染污了。诸位要晓得,七情五欲就是染污之相,染污的样子。如果我们对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的清净平等,对境界一切了了分明,该做的,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做得圆圆满满,这个心就是清净心。这样的心才能够生净土,与净土就相应,这是「本觉妙明」。「本觉妙明」这四个字出自《楞严经》,《圆觉经》上也有。下面有个比喻:

 

疏【譬之瓶环钗钏,器器唯金。】

 

古德常用这个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体,这些器是相,相虽然不同,体是一样的。『瓶』是水瓶或者花瓶,『环』是耳环,『钗』是发簪,『钏』是手镯,这些东西全是金的,器虽然不一样,但是质料是相同的,器器皆金。

 

疏【溪涧江河,流流入海。】

 

这是第二个比喻,比喻水。『溪涧』是小的河流,『江河』是大的河流。不管是大河、小溪,水是相同的,而且这个水都往大海流。

 

疏【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

 

这就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法在内,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从一心变现出来的,还归一心,没有离开一心之外。所以一心是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一心,心在哪里?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说心在我们身体里面,诸位要是看过《楞严经》就晓得,佛问阿难心在什么地方?阿难先说心在里面,被释迦牟尼佛问得没话说,逼得没有办法,大概心不在身内,在身外,在外也不是,里也不是,中间也不是。他很聪明,想了七处地方,释迦牟尼佛样样把它驳倒,七处都不是,心到底在哪里?如果把这段的文能体会到,你就恍然大悟,心是无所不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2日19:17: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6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