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第368集/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三六八集)  2000/10/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368

 

src="http://bd.amtbvod.com:88/v2/mp4/12/12-045/12-045-0368.mp4

 

请掀开经本,「阿修罗王」偈颂第四首看起:

 

【无量劫中修苦行。利益众生净世间。由是牟尼智普成。大眷属王斯见佛。】

 

在长行里面,大眷属阿修罗王,他修证的法门是「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

 

昨天有人问,学佛是不是主张贫穷、落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学佛,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不但教导,而且他做给我们看,自己过贫穷苦日子,帮助别人过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个人是圣人。自己过快乐的日子,也帮助别人过快乐的日子,这个人不是圣人,这人是好人。好人不是圣人,圣人决定是舍己为人。他为什么要过那么苦的日子?世间有这么苦的人,所以他要过清苦的日子,跟世间最苦的人过同样的日子,把这些苦难人生活水平,帮助他们向上提升。我们要问,用什么方法来提升?释迦牟尼佛没有去做工、没有去经商、没有去搞这些科学技术,怎么样帮助众生把生活水平向上提升?这里面有大学问在。如果是以这些物资常常去救济别人,这不是办法。救济只能救一时,不能救一辈子,决定不能叫人家一生都要靠救济生活,哪有这种道理?父母爱护子女,照顾得无微不至,子女能不能一辈子靠父母照顾?不能。必须要帮助他有独立谋生的能力,有独立开拓的智慧,这是真正的爱护、真正的照顾。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想想这是教育。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教他什么?诸位想想,是不是教他提升生活的质量?把凡夫的生活提升到佛菩萨的生活,这是世间人没有法子能相比的。提升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佛在经上常常说,人间的帝王、天上的天王、摩酰首罗天王的富贵,都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平民。下品下生的人,他们所享受的,摩酰首罗天王都比不上,你们在《无量寿经》上看过。

 

由此可知,佛不是教人贫穷,不是教人落后,不是的。佛示现过贫穷落后这样的生活,这是他教学的智慧,善巧方便,他把物质生活水平降落到世间最低的,最贫困的人欢喜接近他;如果他示现得很富贵、高贵,平民不敢见他,这个事实真相我想很多同修都能够理解。世间确实有不少人,在大富长者、达官贵人面前他退缩,他不敢向前去,招呼他、请他他都不敢,见到达官贵人不会说话,话都说不出。所以佛降低,跟他们完全一样,他们欢喜,这些人才能接受教化,才能得度,原因在此地。这叫大慈大悲,这叫善巧方便,我们要懂得,要能够理解;不但要理解,而且要知道学习,才能够真正落实普贤行愿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跟这些人不能相处,你怎么度他?世间苦人多,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还在贫穷飢饿的边缘上,没有饭吃的有多少人!我们应该要晓得。世界上人口大概有七十亿,没有饭吃的人占的比例很大,不是小数。

 

菩萨他所修学的法门,以及我们在此地看到他的赞颂,这是真正的慈悲济世,『利益众生净世间』,净化世间。如果不能够修苦行,你这个事情就做不到;纵然能做到,决定不能够圆满。要想做到圆满,自己生活一定要降低,能过得去就很好,就可以了,绝不贪图享受。学佛的人在世间,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跟世尊当时不一样;形式不一样,精神不能变,我们心里常常存托钵想,在这里面锻鍊自己断贪瞋痴,在这里面修清净心。我们每天虽然在这边吃饭,都做托钵想,我们来托钵的,三楼餐厅那是斋主,斋主供养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在这里头修清净心、平等心,修慈悲心。我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这不行,这不是学佛,这就不叫修苦行。一切都随缘,一切都欢喜,他给我吃我也欢喜,他不给我吃我也欢喜,在这里面把我们的高下心磨掉。《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那叫历事鍊心,就是在世间种种不平事相当中,我们去锻鍊,锻鍊平等心,锻鍊成清净心。不经过锻鍊,清净、平等也是一句空话,你没有通过实验。

 

我们常常观察,我们自己没有机缘到这些地方去观光旅游,可是现在这些录像带很多,电视里头经常有播放,多看看长见识,让我们能够了解地球上许多国家地区人民生活状况,他们的风俗习惯。我们念念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不能不了解。了解多了,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决定会约束,不敢太过分,能过得去就很好。一定要知足,知足常乐。看看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生活是什么样的环境,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是不能不想到的,然后想到我要怎样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地球,十方世界众生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在其中应化,无不是以修苦行为第一,这个意思我们现在逐渐明白了,他这样做是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真正能够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普度众生。

 

我劝勉我们的同学,一生当中不要去建道场,为什么?这世间有许许多多人无家可归,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我们有没有想到这些地方?我们应当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学道。我们有能力教化一切众生,跟一切众生生活打成一片,这是大慈大悲,这真正叫爱护一切众生。爱护就是表现在生活融成一片,跟他们没有两样,决定不搞成一个特权阶级,搞成一个不同的身分,让人家不敢接近你,这就错了,这就不能够普度众生。尤其帮助众生,要帮助最苦难的众生,他摆在第一位。救济苦难众生就是要帮助他受教育,他受了教育之后自然就能改善他的生活质量,比物质的救助要好得太多了,让他开智慧,让他有技能。由此可知,在现在社会当中,我们有能力去办学校,这就是真正在教化众生。我们不要建道场,我们办学校,从小学办起,先办小学、再办中学、再办大学,全心全力去投注。现在我们在国内建了有十几所学校,希望我们推动这个工作,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学校都很少。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培训师资,当然这是国家的事情、地方政府的事情,可是我们必须要协助他。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是相当辛苦的,但是他们的辛苦绝不是白费的。这一生辛苦是种因,来生必定得善果。我们对于因果报应深信不疑,这是真理,谚语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中国许多大德重视因果报应,现在外国人也在探索,现在在外国出版的这些书籍、刊物,探讨轮回这一方面的信息愈来愈多,我们应当搜集,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可以做为引证的资料。佛讲经说法,比喻、举例作证,这是说法里头重要的方法。古大德教导我们,举比喻、举例子是愈近愈好,为什么?最近的,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发生在本地的,一提出来每个人都有印象,这个说服力最强。所以弘法利生的人,对于这些报导,无论是书籍、报纸、杂志要留意搜集,做为自己在讲台上的资料,说明这些绝不是虚构的、绝不是想象的,它是事实。只有真正了解,透彻的明白,他自然就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诸位看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可以把自己生活水平提高,冬天穿棉袍,丝棉袍可以穿,为什么他把丝棉袍卖掉,去买棉花做棉絮的棉袍,什么原因?一件丝棉袍换成棉絮,可以换成三、五件,自己可以穿,可以布施给别人。

 

这就是修苦行,降低自己生活水平去帮助一些苦难的人,都是在这个范围当中,无量劫当中都是干这个事情。饮食方面也尽量降低水平,绝不浪费。节俭是美德,孔老夫子是圣人,生活节俭。学生赞叹夫子之德,最明显的五桩事情:温、良、恭、俭、让,夫子对人温和、善良、恭敬,对人的态度决定没有傲慢;节俭、忍让。夫子的德行,以后就变成儒家德行的标准,学孔老夫子。释迦牟尼佛的德行就是十善业,十善业既然是世尊的德行,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德行,跟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同样都是绝对标准,我们学佛就学这个,学孔老夫子就学温良恭俭让。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0日21:25: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3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