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三十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发大誓愿第六评论阅读模式

 

「若约此土」,就我们娑婆世界来说,此土是娑婆世界,藏教,这是从天台家讲的,藏教就是小乘初果,通教是见地,别教是初住,圆教是初信,我们在《华严经》上讲的是圆教,《华严经》十信位的菩萨,初信,「名位不退」。也就是说,他身见破了,不再执着身。第二个,边见破了,边见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对立,他不会跟人有对立的念头,这个他放下了,他没有成见了。成见什麽?我自己想怎样怎样,他没有这个念头,他能够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什麽都好,他到这种境界。所以他没有邪见,他的见解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的,这是位不退。第二个行不退,通教菩萨、别教十迴向、圆教十信,这个十信是第十信,别教是第十迴向,第九迴向还不行,第十迴向,圆教是第十信,十信心满,行不退。十信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他不会退到二乘,换句话说,十法界裡面的菩萨法界有时候还会退转,到十法界佛这个地位就不会退了,度众生不会退了,这行不退。下面,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这叫念不退。别教初地离开十法界,圆教初住也是的,他们到哪裡去了?到实报庄严土了。这个时候他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证究竟圆满的觉悟,就是究竟觉、圆满觉,也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妙觉位。他就是这麽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要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这叫念不退。

  

「上言不退有三」,最上,这是最高的,最高的是念不退。「此土行者」,在我们这个世间,「别教须登初欢喜地」,就是初地,初地叫欢喜地,「圆教须至初发心住」,这个初发心就是发菩提心,诸位要知道,真正发菩提心,圆教初住,「证一分法身,始能念念流入萨婆若海」,你要没有证得一分法身,你到不了这个地位。别教初地菩萨跟圆教初住菩萨,断证的地位是相同的,都是破无明、证法身,都是生在实报土,别教到最后还要转成圆教才圆满,所以证的地位相同,智慧不一样,圆教超过别教,智慧不相同。「萨婆若海」,这裡给我们解释,「即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双捨二边,全归中道」,就是真如自性。二边,二边就是对立的,从开头我们就学习,你看入门的时候,位不退就学习,真正学习,到如来地才完全捨掉,这个念头都没有了。我们凡夫学习,不计较了,但是心裡还有印象,这个习气很难断,要步步往上提升。这个习气愈来愈澹薄,真的到,我们讲浅显一点,到别教初地菩萨,圆教初住菩萨,才真的断了。虽断了,还有习气,这个习气是无明习气,无明习气断掉之后那就入妙觉位。这个我们讲《华严经》我们说得很多,在华严会上我们体会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破了无明,也就是都把起心动念放下了。所以在理上讲,平等法界,在事上讲,虽然起心动念没有了,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习气很不容易断,一定要长时间让它慢慢的自然就没有了。那要多久的时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三个阿僧祇劫。这知道无始无明习气厉害,三个阿僧祇劫自然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念佛的方法妙得不得了!我们总要养成一个念佛的习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念佛的习气养成了,破无明习气时间会缩短。这什麽?藉着阿弥陀佛他老人家无量的智慧、神通、道力,对我们一定有帮助,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如来证得的。智,经典上讲有三种,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是阿罗汉证得的,阿罗汉、辟支佛证得一切智,知诸法总相,就是一切法的总相。总相是什麽?总相是空,叫万法皆空。《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总相,一切法的总相不可得,这叫一切智,声闻、缘觉证得的。第二种叫道种智,是菩萨证得的。道种是什麽?道是道理,这一切法是什麽个道理,种种,一切法太多了,无量无边。为什麽会有这个东西,这什麽个道理?这种智慧阿罗汉没有,所以阿罗汉知道是总相,菩萨知道是别相,别是差别,无量无边的差别,菩萨知道。如来知道一切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二,这是如来果地上证得的,这才叫真正圆满。所以说一切种智海,叫如来果海,如来所证得的。海是形容词,形容它深广无际,没有边际。「双捨二边,全归中道」,实际上中道也是一个名词,你要执着中道就错了。这二边是空有二边,空有二边都不要了,再来个中道,还是对立。所以要晓得,二边都捨掉,中道也没有,那就是真的。方便说,跟你说个中道,你再执着中道就糟了、就坏了。所以这是「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就是佛法到最后也得捨得乾乾淨淨。要知道,佛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我们决定不能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裡头生出一个知见,那我们就错了,那就不是佛的意思。

  

「始曰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全归中道的时候才说这麽一句话。「可见念不退之难证」,这个三不退,念不退确实是非常非常困难,明心见性的人才能证得。「但今愿言」,这是阿弥陀佛第二十愿所说的。「十方众生,闻名发心,一心念我,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二十愿的愿文。「小本亦云」,小本是《阿弥陀经》,我们常念的,「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无量寿经》讲的阿惟越致。大小本佛都是一个说法,可见这个事情真实不虚。阿惟越致菩萨是三种不退都具足,那是什麽人?刚才我们看到过,圆教初住、别教初地,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萨,他没有说凡圣同居土除外,没讲这个话,那就是包括凡圣同居土。这个利益太殊胜,我们在这个世间要修到初住谈何容易,你什麽时候才修得到!别说修到初住菩萨,初信位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都修不到。也就是说,位不退我们这一生当中都做不到,何况念不退。可是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都得到,三种不退全得到了。这个绝对不是阿弥陀佛在诱惑我们,不是的,阿弥陀佛句句都是真实话。你为什麽能得到?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力加持你。他四十八愿愿文每一句后面,「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他做不到的话,他就不成佛。阿弥陀佛现在成佛已经十劫,可见得他的愿全部兑现。你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在什麽地方,你细心去读四十八愿,你全明白了。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我过什麽样的生活,我过些什麽日子,四十八愿也给你说明白了。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阿弥陀佛怎麽说,世尊也怎麽说,不增不减。

  

「《要解》又云:今淨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这蕅益大师讲的。「下下品人,亦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果。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言思莫及。」这话是真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也证三不退,证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在西方世界一生,西方世界人寿命长,无量寿,佛无量寿,每个往生的人都是无量寿,所以你在一生当中一定圆成佛果。我们读《观无量寿佛经》知道,《观经》裡面跟我们讲过,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在极乐世界自己在那边修行,证得圆初住的地位需要多少时间?十二劫。十二劫在我们觉得很长,可是在西方世界无量寿,那十二劫对他们来讲很短,像我们讲,在这个世界人身可以活一百岁,他只要十二天就证得,就那麽容易,在我们这个世间要证得的话,要无量劫,在极乐世界是十二劫就得到。没有得到之前那是佛力加持你,得到之后是你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的时候,佛加持你,智慧、神通、道力就跟阿惟越致菩萨没有两样,是佛加给你的,十二劫之后,佛不加自己也得到。这好处到哪裡去找?真的是此地说的,这蕅益大师讲的,「唯极乐世界独有」。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介绍十方诸佛刹土,很多很多都没有讲过,只有极乐世界有,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道理在此地。「如是胜异」,胜是殊胜,异是稀有,「超绝」,言语、思量你都没办法想到,你说不出,你也想不到。

  

「故《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这三句话重要!心性之极致是讲我们自性,我们自性不可思议,但是今天我们迷失自性。如果我们自性裡头没有,阿弥陀佛帮不上忙,我们自性有,因为迷,迷障碍了自性的智慧、德能,它不起作用,不是没有。这是把这个真因说出来,不说出来,阿弥陀佛怎麽会加得上?是因为我们自性有。我们自性有,自性烦恼习气很重,不能现前,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加持我们,让我们这个东西也能够现前。但是这要靠弥陀本愿威神的缘,没有这个缘,我们这个障碍,障碍当中的东西拿不出来,也就是我们自己拿不出来,阿弥陀佛他会把它拿出来,他有本事拿出来,还是自己的。可是不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就不起作用,一定要以他为缘,因还是自己的,这才讲得通,要不然讲不通。这是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这是缘,我们自己要念佛,要真信切愿,要念佛,弥陀愿力加持,这桩事情才能顺顺利利的出现。

  

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怀疑,这怎麽可能?对阿弥陀佛愿力也不能深信,这个事情就难了。念佛法门裡头最重要的,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这个持名的奇勋才能够显示得出来,这个勋是功勋,我们一般讲功德,而阿弥陀佛的愿力就现前。为什麽有一些念佛的人,少数,不是多数,大概在几百万念佛人当中才有那麽一、二个,有这种殊胜的效果?最明显的,身得了重病,癌症这一类的,医生宣布没法子治,寿命顶多就三个月了。像过去「山西小院」四十多个人那个例子,他们已经被医生宣布,等于说宣布死刑,你的寿命只有三个月。他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念到三个月,病好了,再去检查,没有了。什麽原因?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裡面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淨念相继」,他病就好了。为什麽有些人生重病念佛念不好?他没有信心,第一个,怀疑自己业障太重,过去造的罪业太多,自责。自责不是好事,过分的自责也造成自己的障碍。佛虽然慈悲,能原谅我吗?怀疑,能原谅我吗?怕佛不原谅他。你看这不都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佛那边根本什麽事也没有,都是自己想出一大堆的问题,障碍自己,错在这裡,我们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后,一定要把这些过失消除,消得乾乾淨淨,我们这一生才能够顺利得生,才能够成就无比殊胜的功德。

  

末后这一句说,「今此两愿,于四十八愿中,如箭靶之红心。至于第十八愿,则如红心中之中心。」所以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实在讲是一愿。我们如果把这三愿参透,我们对于淨宗的疑惑才能断尽,这讲破迷开悟,断疑生信。你不把这三愿参透,你的那个疑问不能化解,不化解对你就产生障碍,如果化解了,效果就在眼前。佛法常讲三转法轮,示转,那上根人,一提示,你马上就觉悟,第二个劝转,中根人,佛讲经说法是劝导你,第三个,下根人,劝也不行,他要看到证据,他才相信,像山西小院,这证据,许多人都知道,这作证转。这麽多证据摆在面前还不相信,那就没法子,那阿弥陀佛就说,等到来生后世有缘再说,这一生就没法子。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现在时间到了,今天就学到此地。

 

发大誓愿第六  (第三十集)  2010/12/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淨土大经解演义02-039-0222集)  档名:29-204-0030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18:51: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09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