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第350 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所以会修心的人不是在外头境界修,从根本修,根本修就是你的念头,在起心动念处修。心性是活的不是死的,怎么知道它是活的?你看看天地万物,大的看到太空星球的运行,小的看到四季的变化,活活泼泼,不是死的。佛经上讲「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活的,不是死的。所以我们怎样能与它相应?正确的相应,你的心也必须要「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是寂然不动,什么叫不动?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叫寂。「惺惺」是什么?对于一切人事物通达明了,不是无知,样样清楚、样样明白。明了,又如如不动,这就相应。在凡夫境界里面,明了,心动了,这个错了。心本来是不动的,他动了,他起心动念了,起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名闻利养,他动这些念头,错了。不动就是佛;二乘人心不动了,但是外头境界不明了。心不动,外面不明了,这叫无明;外面明了,心动了,这叫邪见,这两个方法都不能成就。菩萨的方法是既明了又能不动心,这个叫正法。明了,为一切众生服务。菩萨修行的纲要就是四摄六度,修四摄六度而三轮体空,三轮体空是「寂寂」,四摄六度是「惺惺」,「寂寂惺惺,惺惺寂寂」,这样才完全相应。

 

我们听到好像是懂得了,但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真相没有搞清楚。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平等法,我们不知道;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我们不了解。我们面对一切人事物,依旧有分别、有执着,学佛多年还是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是邪知邪见。什么时候在练习,这个就叫修行,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在这里头去练,练不分别、不执着,而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管看什么事情、看什么人,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更明了,这是智慧,像《坛经》六祖所说的「常生智慧」。我们堕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面,自己细细去想想,也能体会到,我们「常生烦恼」。为什么他跟我们一样的是人,他能常生智慧,他不生烦恼,我们常生烦恼,不生智慧,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说穿了,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这十个字我们做到了哪一个字?这十个字是性德,做到了,你就是佛菩萨,超凡入圣;做不到,六道流转,永无出期。由此可知,经不能不天天讲,天天讲经帮助谁?帮助自己,不是帮助别人。这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利而后利他,利他真正是自利。

 

在现前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我们纵然有福报,不能去享福。为什么福不能享?想想这个世间苦难的人那么多,渴望救护,我们看到了不闻不问,于心何忍?觉悟的人不做这个事。释迦牟尼佛可以享福,为什么舍弃富贵去过托钵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四十九年天天在教学,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什么?他为什么不去享享福?为什么不去度度假?这叫大慈大悲,必须有「无分别智」才能体会得,才能够成就一切众生。清凉在这一句里面,这一句话分量非常重,我们有分别、有执着,你就决定不能够契入,你也无能力去帮助苦难众生。

 

无分别智是真智慧。妄想分别执着充其量,佛经上讲的「世智辩聪」,八难之一。这个难是什么?是指的障碍性德,你遭的这个难,你不可能明心见性。这个名词太深了,什么叫明心见性,咱们也搞不懂。说浅一点,障碍你的真诚心,障碍你的清净心,障碍你的平等心,障碍你的慈悲心,这是你自己自性本来具足的,现在不能现前。要晓得原因在哪里?统统是妄想分别执着害了!诸佛菩萨怎么恢复的?他把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方法、他们修学的经历过程说出来,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不是上根利智,是中下根性的人,只要随顺佛菩萨走的道路,我们也能走得通。如果不相信,不肯走这条道路,那就难了。

 

很多宗教里面讲,信上帝的人有福,我们把这句话套过来用,相信佛菩萨的话真正有福,你要相信。信必须落实,落实在依教奉行。我信,我做不到,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相信那就做到了。唯有依教奉行,才能够深入的理解。我们今天读经,解得不够深,不够深是行之不力。解跟行相辅相成,解帮助你行,行又帮助你深解,所以我们不做不行,不放下不行。人之所以不能够彻底放下,就是对于事实真相不能够彻底明了,原因在此地。所以我们行之不力,唯一的方法是求解。求解的方法,我自己的经验是多讲,我们在台上讲演是学习这个方法、方式,用这个方式来深入经藏。一部经一遍一遍的讲,遍遍体会得不一样。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17日20:16: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057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