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64集 文字/mp3)jingkong法师讲于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admin 楞严经评论1阅读模式

 

追根究柢,问题出来了,不追根、不究柢,现前都能承认,晓得六识是妄的,六根根性是真的,我们也只到这么一个程度而已。因此在日常生活实际作用里面,我们还是不会用真,还是习惯于用妄。假如要是会用了,我们就跟诸佛菩萨非常接近,不会用那就去得太远了。会用就是会用观照般若,依我们本经来讲,就是会用微密观照。像前面佛所说的,「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这是阿难求的。阿难所求,又何尝不是我们所求的?我们几时也能够获得妙微密性?就是真如本性。妙、微、密都是形容真如本性的,净明心,清净光明的真性,得清净眼。会用,立刻就能证得,不是难事情;不会用,好像很难。阿难尊者在此地显示就是不会用,还得麻烦世尊来给他分别开示。假如能在奢摩他中,这个奢摩他是性定,本性本来具足的大定。诸位要晓得,没有定就没有观照,就好像水一样,水必须在静的时候才有观照的作用,像一面镜子一样,它才有照的作用;水如果起波浪,它就失掉观照的作用。

 

所以微密观照从哪里起来的?从奢摩他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佛法里这样着重定,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实际上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统都是修定。定了以后才生智慧,生智慧就是微密观照现前;不定就没有智慧,不定就起不了观照的作用。诸位要是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看经、听经、读诵,你也就得到门道,也就能找到门路。我们看经、听经,心为色声所转,诸位想想,这叫依文字起观照吗?这不叫依文字起观照,这叫什么?被经所转。就跟法达禅师以前念《法华经》一样,为《法华》所转了,一面念着,心就随着经的意思起伏,在那里起波浪,这就是为《法华》转。悟了以后怎么样?悟了以后他转《法华》,反过来转《法华》。怎么转《法华》?还是一样的念,心不动。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不起一个分别心、不起一个妄念,这叫转《法华》,依文字这个依法,依文字起观照才证实相。我们听人家赞叹几句,就高兴得不得了,心就被他所转;人家骂我们几句,气好几天气都消不了,你看看大风大浪这个心起伏,还有什么观照的作用?没有了。

 

佛菩萨在这个境界他转境界,你赞叹他的时候他心如如不动,你辱骂他的时候他还是如如不动,他就转境界,他就生智慧,就能提起微密观照的功夫。课堂里面是这样的训练,训练什么?就是训练依文字起观照。训练好了之后,要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一切境界里面依六尘境界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这是佛法。如果不起这样的作用,那试问问,经念了有什么用处?我们常讲佛法殊胜功德利益从哪个地方看?所以一定要善学。一乘教义里面最怕的是着有,心里面有一物就坏了,心里有佛法也坏了,你为佛法所转,开不了悟,心得不到奢摩他,你也失去微密观照,这叫不善学。毕竟善学的人少,不善学的人多,阿难为世尊的侍者,也示现不善学。所以只要善学,在一切境界里面能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我们无始的病根就能够拔除,尔后是一门而入,直超无学,登妙觉之位。世尊不但是勉励阿难以及当时在会的大众,同样也勉励将来的这些学人,包括我们现前的大众。请看下面经文,底下的经文非常重要。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下面的经文就解释这两种妄见,这就叫做两种颠倒。此地『一切众生』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不但是三界之内六道凡夫完全包括在其中,就连三界之外的二乘圣者、权教菩萨也包括在里面,可见得这范围是相当的广大。『轮回世间』,世间有三类,我们在净土法门里面讲,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这就是三种世间。同居世间所现的相有分段生死轮回,方便世间与实报世间虽然没有分段生死,有变易生死,也算是轮回,这就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二颠倒就是别业、同分二种妄见。这两种妄见都是由于最初一念不觉,无明妄动,把我们的本觉性转变成业识。这个问题是非常难懂的一个问题,经论里面,说实在话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我们看不出来。甚至我们听法师讲经,他也讲得很清楚、也讲得很明白,我们没听出来。几时到你悟了的时候,再想想过去人家讲是讲得很清楚,怎么这个话到现在我才懂!这个经文我已经看了不少遍,怎么现在才看出苗头来!这就是说明若非大彻大悟,摆在面前的经文也看不懂。

 

不要说法师讲经听了不悟、不懂,当年释迦牟尼佛讲经,阿难尊者当面听,还没听懂!还是懂的人少,不懂的人多。我们得追究原因在哪里?说穿了非常简单,你用心意识去听就不懂。你离心意识一听就懂了,就这么回事情;换句话说,你用真心去见、去闻,一接触就明了。佛的言教,结集跟译经这些大德们的文字,全是从无分别智、从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佛法非文字,它不离文字,它也非文字,而我们怎么样?把它当作文字来读,所以不能通其意。佛法非言说,我们把它当言说来听,所以听不懂,道理就在此地。诸位听了我刚才几句话,必定又有个疑问,你们提起这个疑问应该的,我刚才说最初一念不觉,那要问最初到底是几时?总有个开始,那是哪年哪月哪日的事情?诸位想想,这样的态度来听对不对?在我们讲正确的,应该是这样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符合科学精神。在佛法里面讲是错误的,为什么?全落到分别执着里面去了。佛法里面讲「无始无明」,这个无始无明跟最初一念不觉是一个意思。有没有开始?没有开始。

 

这个地方很难懂,说最初又没有开始,要果然有开始、有结尾,那这个事情是真的,不假。诸位要晓得,全是假的,决定没有这回事情,无明的起源本经说得好,「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根本是什么?是知见立知。知见就是微密观照,就是观照智慧、观照般若,在观照般若里面你要是有所建立的话,这就叫无明。观照般若是清净相,有所建立就是染污相,清净相是实相、是真的,染污相是妄相。《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你要在妄相里面那么认真的去追究,那不是妄中又生妄了吗?那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真的?我们就是喜欢追根究柢,这是虚妄分别执着的习气,因此我们不能言下大悟,这个道理也就在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6日18:35: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941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