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杂志》第464期 本期专栏:三皈传授(一)2017年2月15日

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1阅读模式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89)

 

17.体会一念心性,与诸众生本是一体,且体本空寂。然后感应神速,成就自易。

 

‘体会一念心性,与诸众生本是一体,且体本空寂。然后感应神速,成就自易。’此段文说明如何求得三宝加持,如何得到诸佛护念,如何得到诸天善神拥护。前面一段所说的是靠自力,自己肯用功、肯努力、肯断恶修善、肯转烦恼为菩提,一定得到佛菩萨加持。然而每个人得佛菩萨加持的状况不一样。明显的加持、显著的保佑,我们亦能求得,求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三宝就有应。何以会感应道交,道理就是我们自己这“一念心性”。

 

简言之,“一念心性”即是“真心离念”。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即是“一念心性”。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虽说四个,实则是一个。我们的真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是故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要培养真心、培养真诚,别人真不真诚,根本不要理会,不要分别执着。我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真诚,反问自己。别人诚不诚,与我不相干,要紧的是自己。有些人听了佛法之后问:“法师,人家明明欺骗我,我还要诚心诚意对他,我不变成傻瓜了?”我们若不甘心、不情愿,他骗我们,我们也骗他,报复的心强烈。难道他下地狱,我们也跟着去,那才是真正的傻瓜!

 

理与事都要搞清楚。他们用的是虚妄心,欺骗众生,搞三途;我们今天要成佛,成菩萨。佛菩萨是用“真心”成就的。《金刚经》教我们“而生其心”,生成佛之心。真心与一切众生是一体的,与六道众生,与阿鼻地狱众生也是一体。众生何以搞轮回,何以有三途?迷!迷失了自性,即是迷失了“一念心性”。“一念”是“真”;“二念”即是“妄”。有“我、人”就是二念,有“自、他”亦是二念。二念非“心性”、非“真心”,非“本性”。大乘经上常说,“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妄念。

 

《六祖坛经》中,六祖在广东,即现在的光孝寺,遇到印宗讲《涅槃经》。外面的幡被风吹动,有人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他看到两边争论不休,就打个岔,“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话被印宗听到了,印宗知道这不是平常人,请他上座。再问他的来历,知道他是在黄梅得法的六祖,对他非常尊敬,向他请教,“你在黄梅时,五祖对于禅定、解脱怎么讲法?”能大师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落到“二”即不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中没有这些妄念。禅定、解脱、菩提、涅槃,五祖常常讲,能大师会听。如何方是“会听”?离名字相、离言说相,会归自性而已。

 

常言说得好,会听的人闻法,消归自性。理与事都明白,回到自性,都融成清净平等。起作用时就是后得智,无量的差别智;不起作用时,完全融在心里,一片清净平等。那么多人听讲,只有惠能大师一个人听进去,消归自性。别人听的都落在意识里,都在虚妄分别。印宗还想听听五祖忍和尚怎样讲解脱、怎样讲禅定,可见他的分别执着没有舍离。六祖回答他,则是融成一片,完全融到自性里,境界完全不一样。高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心性上说,佛与众生是一体,“体本空寂”,性体里一法不立。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就是“寂”与“空”。“寂”是寂静,如如不动之意。“本来无一物”、“如如不动”,此心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点障碍。是故,上与诸佛是一体,下与六道众生亦是一体。

 

“然后感应神速”。感应之快,不可思议!凡夫学佛,现代中国、外国,绝大多数人天天拜佛、供佛,求佛菩萨保佑,求感应。何以求都没求到,原因是违背求感应的理论与方法。感应的理是“一念心性”,与一切众生本来是一体,即是“理”。感应的方法是心要“空寂”,才能得感应。心不空,心不寂,那来的感应?我们心不空亦不寂,妄念很多,烦恼很重。若忽然有感应,这不是佛,而是妖魔鬼怪。感应一来,你一欢喜,上了当,一生就被魔王控制住了。

 

《楞严经》末后,佛为我们讲五十种阴魔。过去只是从经上听说而已,事实上很少见。现在这五十种阴魔,你冷静观察,几乎真的都出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佛很慈悲,教我们如何避免。佛教导我们一个原则,境界现前,根本不要理会,就什么事也没有,见如不见。境界现前,现佛也好,现菩萨也好,我们记住《金刚经》上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生欢喜心,也不生排斥心。你现你的,与我毫不相干,就没事了。那个相不久就消失,以后就不会再见到了。最怕境界相一现前,就生欢喜心,自认修行有功夫,你们不如我,我看到佛、看到莲花,你们都没看到。诸如此类,那就完了!

 

我们如果心清净、心空寂,佛菩萨示现在面前,证明所证得的境界是真实不虚,所修行的完全如法,佛菩萨偶尔展现此境界让人看见。如净宗初祖远公大师,他在生时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从未对人提及此事。他并不炫耀自己,亦不夸张,还是老实念佛,临终往生那天才说出,西方极乐世界又现前了,他告诉大家,“我要走了,这个境界,过去我已经看过三次了”。

 

诸位同修也有念佛念得很不错的,念了几千遍《无量寿经》,没有见到境界,常来问我,“法师,是不是我们念得不灵,何以别人都有境界,我没有?”我常说,“恭喜你,你很好。有,就不得了了!”何以佛不现境界给我们看,因为我们功夫不到家,没有定力,佛一现境界,就发狂,自以为不得了,功夫就完了。若有远公大师的定力,佛一定现境界给我们看。现在我们定力不够,小小一点境界就疑神疑鬼,到外面夸耀自己很了不起。佛菩萨大慈大悲,不害人。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现相与不现相都是大慈大悲。现相是大慈大悲,不现相亦是大慈大悲,心不清净,看到一些异相,不是好事情。此是总原则、总纲领。佛在《楞严》上一再嘱咐我们,“见如不见,不作圣解,就是好境界”。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2月20日20:05: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90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