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 (第2集 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 讲于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admin 大般若经纲要评论阅读模式
摘要我们从这里看起。般若一会世尊说了二十二年,所说的内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实在讲,事实真相可以一语道破(我们《般若心经》念得很熟),二十二年所说就是一部《般若心经》,《般若心经》的详...

 

由此可知,分别、执著、落印象是妄心,不用妄心了。不用妄心,那用什么?诸位要晓得,不用妄心就是真心。你可别再去找真心,你找真心就又变成妄心,你一起心动念找真心,你又在那里分别执著。真心在哪里?不要找,真心就现前,一找就错了。念佛不知道老实念佛,天天想着:我念佛还没有得一心,怎么念才得一心?叫打妄想,一心怎么可能现前?什么都不要想,就是老实念,念久了自然一心就现前,这个里头想不得。《般若经》的好处在此地,妙处在此地,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语。佛在此地说「应如是观」,如是就是你就照这个样子去观,不用心意识。所以千万不可以把想当作观,那你就错了。经可不可以想?不可以想。佛是什么意思?那一句是什么意思?就糟了,你就落在心意识里头,就落在妄想、分别、执著,就落在里头,那就不是观。

 

『实有菩萨』,「实」是真的,实实在在的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菩萨有没有?真的有。为什么说不见?「不见有菩萨」,这是从相上讲的,不见菩萨的相;「不见菩萨名」,名字也没有。菩萨哪能没有名字?大家天天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多少人天天念,怎么会没有名?你要懂得此地讲的不见,不可以执著见,不可以分别见,这个不见是不容许你有分别见、有执著见,否则你就错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菩萨的相在不在?在;菩萨的名在不在?在。相是假相,名是假名。如果我们套一句《金刚经》的例子来说,「菩萨者即非菩萨,是名菩萨」,你懂不懂这个味道?《金刚经》这种例子太多了,叫我们作如是观,那你就真的见到菩萨了。你要是着相见菩萨,你永远见不到,名字也是相,也就是说,你要用妄想、分别、执著,你见不到菩萨。菩萨是什么?菩萨是觉悟的人,他在你面前,你也见不到他,不是他不让你见,是你自己有障碍见不到他。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就是障碍,不是他有障碍,是我们自己有障碍,自己把自己障碍摒除,原来菩萨就在面前,诸佛如来也在面前。

 

这桩事特别是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说明这个境界。前面我跟诸位报告过,我们这里讲《大般若》,《大般若》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社会层面上,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可以说《般若》讲理,《华严》讲事,理事不二。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三参,就是《大般若》应用在生活上、《大般若》展现在社会上,这两部经合起来看理事就圆融了。我们在这里学,学什么?学怎么过日子、怎么样生活。那个生活才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生活,这一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就是究竟圆满智慧的生活,那你怎么会不幸福!你怎么会不快乐!

 

我们到今年,把净宗经论告了一个段落,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剩下来这一点时间,这是应许许多多同修多年的要求,讲一部《华严经》。过去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在晚年他老人家也发了这个愿,讲一部《华严》,《华严》讲完之后,再讲一部《阿弥陀经》,他就往生极乐世界去。很可惜,他老人家发的这个愿,《华严经》没讲完,讲了一半,他就走了。我对他老人家觉得感到非常遗憾,没有把它讲完。原因是老师当年在台中讲经,一个星期讲一次,还有翻译。一个半钟点,还带翻译,翻译台湾话,实际上只讲四十分钟。一年大概只讲四十次,四十个星期,一次四十五分钟,所以这一部《华严》讲圆满,我给他算了一算,要五十年才能讲完。《华严经》最少的时间需要三千个小时,你才能讲得圆满,如果要细讲,三千个小时不够。我们现在一次讲一个半钟点,一个星期讲四天,这个速度就快多了。所以我的预计,大概五年到七年可以讲圆满,其它的经都不讲了。无论什么人请我讲经,统统讲《华严》,讲了以后把它连起来,连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用这个方法,因为在一个地方没有办法住那么久。佛当年讲这个经也七处九会,也开了九次会,换了七个地方。我们现在可能要超出这个数字,不只七处九会,希望把这部经讲圆满。

 

这一次有机会,跟诸位在这里研讨《般若》,好!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原理说出来,正是经中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我们更容易体会,契入是比较困难,但是能体会到几分就有受用。这种利益,我相信稍微留意一点的同修,应当都能够获得。所以究竟圆满智慧要离心意识,你就得到了。所以此地「不见」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很深。这个见就是见解、就是思想、就是心意识。知道相是假相,名是假名,统统不执著。相也有,名也有,不能执著。大乘经论里面教我们离相,是离执著的那个相,不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你怎么能离得了?离不了。那个也不碍事,一点都不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个碍什么事?碍事的是你心里头执著的那个相,这个相碍事。这个道理要说出来,实在讲有相当的深度,可是又不能不讲,我们只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我们在这里讲经,录影机摆在我的面前,把现场就录进去了,如果透过电视就广播到很多人家去了。我们现在许多人家没有播,七楼有,好像后面也有个电视机,上一次我看到了。那个电视也就现出影像,我们这个地方是现场,现场没障碍。佛教给我们离相,是离虚妄的影像,我们拿这个比喻,希望诸位从这个比喻细细的去体会。我们眼睛张开,眼睛就像电视机的镜头一样,看到现场这么多大众都坐在此地,这是现场的境界。你要问:我的眼睛是不是看见了?眼睛没有能力看见,眼睛要能看见,那录影机的镜头就看见了,镜头会看见,那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们眼不能见,眼张开就像一个摄影机一样,把外面的境界相摄进来,谁见到的?是你的心见到了。什么是心?你那个妄想心见到了。

 

眼摄进去,叫眼识,唯识里面讲眼识。眼识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所以境界相就像照相机一样,我们眼睛里面它就有一个影像在里头。第六意识分别,分别谁?没有分别现场,他不可能见到现场,他就是见眼识的那个相分,他缘眼识的相分,就像我们看电视一样,看到电视机的萤幕,并没有看到现场。这个意识分别,就是分别眼识的相分,你说糟糕不糟糕,这是虚妄,不是实在的。第七识的执著,末那执著,它执著谁?它是执著从眼识的相分立刻转播过去,播到末那识的相分,末那识相分现的这个相,它是再播。到阿赖耶识含藏、储藏这个资料,阿赖耶的相分,从意识分别,再从末那执著,你看多复杂,蒐集这些资料,藏在阿赖耶识里面,与现场全不相干,就好像电视转播一样,第一站转播第二站,第二站转播第三站,辗转转播,它收藏是收藏那个资料,现场没有见到。所以佛教给我们离相是离这个相,不是离现场的相,离眼识的相分、意识的相分、末那的相分、阿赖耶的相分,叫你离这个相分,这个要懂得。离相是离这个相,不是离外头境界相,境界相离不掉的。境界相不是虚妄的,是真实的,你心心所的相分是虚妄的,决定不是真实的,你要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我们读了佛的大乘经论,细细思惟,很有道理,这个东西就是现代科学里头讲的心理学。佛经讲的比现代心理学高明太多了,中国、外国大学里面教的心理学,跟佛法比较,那真望尘莫及,没有佛讲得这么透彻、讲得这么明了。

 

我们再说,现场的这个现象是一回什么事情?佛在经上说,现场的这个现象也不是真实的。什么叫真实,什么叫不真实,定义是什么?佛法说得很明白,如果是真实的就永远不变,佛法讲真实、不真实标准在此地。永远不变就是真的,如果它会变,那就不是真的。那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在这个世间,人或者动物,动物有生老病死,会变,年年不一样。你每一年过年去照个照片,然后比一比,年年不一样,会变,这就不是真实的。植物,植物变化更大。矿物,虽然它变化小,仔细去观察,还是在变。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不变,依照这个定义来讲,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什么不变?佛菩萨将一切法归纳(不归纳太多,讲起来麻烦),弥勒菩萨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类,在《瑜伽师地论》上。天亲菩萨看到初机的同学,对于六百六十法还感觉得太麻烦,不容易学习,他老人家再把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让我们好学。百法就容易多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月31日16:39: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16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